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书名: | 重塑信息经济的结构 |
作者: | 张翼成,吕琳媛,周涛 |
市场价: | 69.90元 |
ISBN号: | 9787220106637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页数:224 |
印刷时间:2018-01-01 | 用纸:纯质纸 | 字数:107000 |
作者简介 |
[张翼成 (Yi-Cheng Zhang)]
信息经济先行者,深具国际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金融市场少数者博弈模型提出者。 瑞士弗里堡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兼任阿里巴巴复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在金融、网络与信息经济等前沿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奠基性和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近几年,主要精力集中在新经济理论及其应用方面。 [吕琳媛]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阿里巴巴复杂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主要从事网络信息挖掘和社会经济复杂性方面的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s Reports、PNA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引用6 000余次,8篇论文入选ESI全球Top-1%高引论文,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百篇具有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
[周 涛]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2015年当选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主要从事统计物理与复杂性方面的研究,在PNAS、Physics Report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际SCI期刊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引用18 000余次,H指数为65。 现象级畅销书《大数据时代》中文版译者,《为数据而生》作者。 |
内容简介 |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正在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全面转型,而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已远远落后于信息科技发展的速度,无法把光怪陆离的信息经济现象规整收编。《重塑:信息经济的结构》系统分析了传统经济学的缺陷,首次将“信息”这一重要的无形产品真正纳入经济解释的分析框架,引入了分配、创造的新范式,为新经济提供了与之配套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政策,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核心动力。 “魔饼”“信息能力”“个人助理”“信息喂食”,这些活力四射的术语,正是这部著作鲜明的特征。作者的思考大大拓展了传统基于稀缺资源、价格信号、边际分析的市场模型,充分展现了个性化、多样性这些新的维度。 《重塑:信息经济的结构》用通俗、风趣的方法高度凝炼了作者20多年的研究成果,是一部针对信息经济的具有完全系统性、原创性的著作,也是一部立足于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深刻洞见,对信息经济学的结构、范式和新市场要素、市场模型充满想象的一部著作。无论对新经济体系还是前沿企业,都将日益彰显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为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贡献具有启发性的原创思想,为构建信息经济的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石,为大众对信息经济的认识、理解和实践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
编辑推荐 |
《重塑:信息经济的结构》是“新经济丛书”首部著作,由信息经济先行者张翼成,复杂网络研究青年学者吕琳媛、周涛合力打造,是奠定新经济体系的思想基石! 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重磅推荐!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网络智酷总顾问、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段永朝亲笔作序,鼎力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
在线试读 |
信息能力
信息在消费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即便是有着丰富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对于一个产品的很多方面,如适用性、质量以及长期伴随的收益和风险,往往都是茫然的。我们时常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旅游产品和电子设备。在教育培训、保险理财和医疗保健上,信息的不足和选择的盲目更加严重。 信息如此重要,但在传统的供需关系中却根本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我们读过的主流经济学教材。在讲述供需关系的时候,作者往往拿简单的商品举例,比如橘子和苹果,对于这些商品,消费者比较容易辨别它的质量。在进行了一些理想化的研究分析之后,主流教科书毫不犹豫地把适用于橘子和苹果的结论推广到更加复杂的商品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布拉德福特· 德隆(J. Bradford DeLong)曾嘲笑格里高利· 曼昆(N. Gregory Mankiw)把医疗保健与食品杂货相提并论,而前者尤其容易遭遇信息不足的问题。例如,一份来自瑞士提契诺州的研究报告指出,有大约33% 的手术是不必要的。瑞士远不是过度治疗的冠军,这其实在世界各地都泛滥成灾。 当代消费市场展现出的形形色色的销售手段往往与信息不足相关。当我们在市场中购买产品的时候,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发现真正满足我们需求的产品,以及如何判断产品的质量。事实上,美国的硅谷也好,中国的无数互联网创业公司也好,都拿出了千奇百怪且富有想象力的信息战略来让消费者发现产品,以及让商家发现消费者。 消费市场是现代经济的支柱,因此我们在前三章主要关注它。这一章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的供需关系,其中消费者都只有有限的信息能力,也就是说,每个人对商品的理解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憾,而信息能力正是消费者的核心特征之一。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提升信息能力。随后,第3章将概述信息能力提升后的结果。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乔治· 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在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作品《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用一个二手车的例子阐释了信息不足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 在旧车市场,卖车人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车人不知道。这样卖家就会以次充好,买家为了尽量降低风险则会以平均质量作为参考,以平均质量出中等价格。如此,卖家若提供高于中等价的上等旧车会吃亏,而提供低于中等价的下等旧车则得益。这样,上等旧车便会逐步退出市场,导致平均质量进一步下降。接下来,买家会继续降低估价,次上等车会继续退出市场。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市场上都是破烂车,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的不足往往以一种不对称的方式存在:商家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卖的商品,而消费者比商家更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进一步推广阿克洛夫的理论,假定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部分市场交易,只有在特别糟糕的情况下,即所有消费者信息能力近乎为零时,才会导致市场失灵。 这样一个可变动的区间称为个体的信息能力(information capabilities)。如果一个人的信息能力无穷大,那么他对产品是完全知情的;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信息能力为零,那么他对产品则是完全无知的。消费者大都介于中间,他们对产品真实质量的认识将取决于他们信息能力的大小。信息能力越高,越能更好地认识给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适用性。有限的信息能力这一概念类似于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的有限理性和认知局限,但信息能力这个术语能够更好地表达本书所关注的焦点。尽管对于信息能力我们还不能测出精准数值,但是,通过对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确定不同人具有明显不同的信息能力。 一个人对于一个给定产品或任务的信息能力,取决于他自身的属性和外部因素。自身属性指技能和努力,前者包括经验和天赋,后者包括花在这个产品或任务上的时间和功夫。 国际象棋棋王加里· 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在快棋赛中与10 个稍弱的选手对阵,他必须把自己的精力同时分配给多个对局,因此对于每一个对局而言,他的信息能力就降低了。 普利策奖终身评审托马斯· 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曾引用过一个故事: 高盛集团的分析师曾经在1967年关注了75只股票,但是30年后减少到约12只。因此平均而言,对于每一只股票,分析师的信息能力应该有了大幅度提高。 外部因素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信息能力。例如,在Airbnb早期,为了让用户能更好地了解信息,创始人改善了展示图片的分辨率。这一简单的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潜在消费者的信息能力,促进了更多交易。正如我们这一章即将讨论的,这种能够通过外部手段改变的信息能力,可以极大地被商家所利用。 面对不同产品,一个人的信息能力也有所不同:对于某些产品,这个人或许是专家,而对于其他产品,他却可能一无所知。因此,信息能力是人与产品之间的特定关系。另外,判断一个产品的质量,也不仅仅取决于这个产品是否制作精良,还要考虑是否高度个性化。长沙臭豆腐对有些人来说是美味,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感到深恶痛绝,因此质量必须包括适用性,即产品是否适合个人口味。拥有有限信息能力的消费者必须面对这些挑战: ◆ 首先,找到相关的产品。 ◆ 其次,辨别产品的质量。 ◆ 第三,货比三家做决策。 信息能力在人群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有两组人,他们有不同的信息能力水平,那么商家就能够分别对待他们。 比较一个住宅区附近的商店和一个临近火车站的商店。住宅区附近的消费者大都是当地人,他们会反复光顾商店买东西。而在火车站的商店,消费者大都是过路客,在该店买东西可能只有一次。当地人通常比路人有更高的信息能力水平。如果一个商店有80% 的顾客是当地人,剩下20% 是路人,另一个商店与之相反,20% 为当地人,80% 为路人,那么前者的顾客平均信息能力高于后者。所以,在以当地人为主要顾客的商店中,商品的xingjiabi通常要高于以旅客为主要顾客商店。 平均信息能力水平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财产,因为商家通常会以大规模人群为目标:如果平均信息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一个粗心的消费者或者一个外地人仍然可能会获得一个不太差的交易。这是由于那些勤奋的消费者的选择给了商家压力,使得卖家诚惶诚恐,不敢太贪。 本节的目的是要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消费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一个产品,并且这个程度的改变依赖很多因素。我们在本书后面的若干章节中会详细讨论这些因素。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消费市场中商家如何提供产品,如何应对信息能力的改变。 |
目录 |
新经济丛书总序 新形势呼唤新经济,新经济呼唤新理论 / I ——周 涛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研究院
推荐序一 新时代,新经济,新理论 / V ——梁春晓 信息社会50 人论坛理事、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
推荐序二 信息能力,经济学范式转移的关键 / IX ——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网络智酷总顾问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 前 言 一个新范式的诞生 / 001 01神奇的魔饼 / 007 信息能力 魔 饼 信息竞合 不对称性基本原理 信息经济的力量 婚姻配对的启示 新魔饼的诞生
02信息中介 / 043 信息中介的形态 信誉的管理者 信息劳动分工 谁为中介的服务埋单 诱惑型中介 信息经济的力量 显性与隐性需求 个人助理 信息经济的力量 中介大倒戈
03多样性 / 087 多样性原理 信息经济的力量 多样性原理的实验验证 信息能力与多样性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