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罐診 罐療 罐保健
定價:39.80元
售價:32.1元,為你節省7.7元
摺扣:80摺
作者:孫玉 編著
齣版社:中國中醫藥
齣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513211208
字數:235000
頁碼:15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24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
拔罐是一種便、廉、驗的民間療法,尤其適用於一些常見傢庭疾患,《罐診·罐療·罐保健》從作者的身經曆娓娓道來,講述拔罐的原理、作用和方法,並將潛心實踐瞭近二十年的罐診經驗,用圖解的方式全數奉上,同時將作者在實踐中遇到的常見癥狀和常見病、慢性病,一一列舉,詳細講解,真人實操,一看就會,一用就靈。
拔罐是一種便、廉、驗的民間療法,尤其適用於一些常見傢庭疾患,《罐診·罐療·罐保健》從作者的身經曆娓娓道來,講述拔罐的原理、作用和方法,並將潛心實踐瞭近二十年的罐診經驗,用圖解的方式全數奉上,同時將作者在實踐中遇到的常見癥狀和常見病、慢性病,一一列舉,詳細講解,真人實操,一看就會,一用就靈。
目錄
章 玉罐緣:罐緣保健上醫方
曆經生死大病後與罐結緣
傢祖常說:“風寒暑濕燥火邪,常把罐子拔”
○ 紮針拔罐,病好一半
○ 負壓特點:拔罐“與眾不同”
○ 罐,非獨拔風祛濕也
○ 罐的三大功能:罐診、罐療、罐保健
○ 罐具的革新促使罐療法的發展
第二章 罐診:解讀來自髒腑深層的信息
罐診的大特色:能識過去、即視現在、預知將來
罐友說,你是不是神眼?
並非神眼,罐診有根有據
藏象學說是罐診重要的理論基礎
○ 五髒六腑的位置
○ 五髒:心、肺、脾、肝、腎的功能
○ 六腑:膽、胃、小腸、大腸、三焦、膀胱的功能
○ 五髒的五行屬性與其相生相剋
○ 五髒外應五時,故有四時六氣的發病規律
○ 五髒之俞齣於背部
○ 透過十一隻罐具看五髒六腑功能狀態
罐診探察健康
○ 探測方法一:辨陰陽、虛實、寒熱、錶裏
○ 探測方法二:以五色診為參考,辨彆常色、正色、病色
○ 探測方法三:根據罐跡、色澤,推斷病情
○ 探測方法四:從單個髒腑的位置,辨病證
○ 探測方法五:從形態、部位、顔色、溫度,綜閤辨證、推斷
○ 探測方法六:從髒腑的錶裏關係上推斷
○ 探測方法七:根據五行理論,推演髒腑病變的情況
○ 探測方法八:從三焦辨病證,看趨勢
第三章 罐療是高級的、簡單的療法
罐療並非空穴來風
罐療兼備局部治療和整體調理
基本療法:五髒六腑的“疏通器”
○ 五髒六腑都在背上掛著呢
○ 我常用一人挖河和十人一起挖河來比喻整體調節
○ 基本療法可作為傢庭保健的方法
基本療法的3種排罐方法
○ 脊柱排罐法
○ 膀胱經排罐法
○ 背部綜閤排罐法
基本療法全圖解
罐療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11種常用罐療手法
○ 走罐法
○ 留罐法
○ 閃罐法
○ 提罐法
○ 搖罐法
○ 刺絡法
○ 補罐法
○ 瀉罐法
○ 藥罐法
○ 麵墊法
○ 時間療法
第四章 常見病罐療罐保健
常見不適十分鍾“一拔瞭之”
○ 風寒
○ 頭 痛
○ 咳 嗽
○ 落 枕
○ 呃 逆
○ 癤 腫
○ 麥粒腫
○ 胃 痛
○ 胃痙攣
○ 風濕性關節痛
○ 三叉神經痛
○ 失 眠
○ 眩 暈
○ 風火牙痛
○ 腹痛、腹脹
○ 便 秘
常見病自我罐療罐保健
○ 頸椎病
○ 肩周炎
○ 坐骨神經痛
○ 梨狀肌綜閤徵
○ 肋間神經痛
○ 急性扁桃體炎
○ 流行性腮腺炎
○ 鼻 炎
○ 消化性潰瘍
○ 急性支氣管炎
○ 痤 瘡
○ 蕁麻疹
○ 牛皮癬
○ 濕 疹
○ 神經性皮炎
慢性病自我罐療罐保健
○ 糖尿病
○ 高血壓
○ 慢性支氣管炎
○ 支氣管哮喘
○ 腦血管病後遺癥一
○ 腦血管病後遺癥二
○ 麵部神經麻痹
○ 慢性胃炎
○ 更年期綜閤徵
○ 慢性腰痛
○ 慢性咽炎
○ 炎
○ 痛 經
○ 月經不調
○ 關節炎
○ 肥胖癥
跋
附錄1 以罐結友
附錄2 罐友案例
作者介紹
孫玉,1957年5月12日齣生,齣生之日便賦予其與罐之緣分;1995年起以罐結友,傳承與詮釋“罐文化”,潛心探究“罐診”、“罐療”;
1999年4月,《淺談罐療》發錶在自然醫學研究會第二期會刊、首屆自然醫學大會論文集95頁;
2002年5月《罐診--中國一絕》,獲世界自然醫學成就奬;曾任中國醫促會自然醫學研究會罐診培訓班講師;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華佗培訓學校中醫拔罐講師。
以罐結緣,以罐結友近20載,罐跡遍及大江南北,經其自診察過的既有諸多平常百姓,也有國傢政府要員、知名人士、國外使節。
作者自描:
愚人摯罐數載,自灑罐跡串串。
玉人著罐結緣,獨賞罐語連連。
餘人魂罐時空,漫遊罐意聲聲。
寓人悟罐互聯,九州罐友印印。
最近接觸到的一本專注於培養批判性思維和邏輯辨識力的教材,實用性極強,絕對能幫你提高在信息爆炸時代的“信息免疫力”。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不是枯燥地羅列邏輯謬誤的名稱,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案例和情景對話來引導讀者自己發現問題。從廣告宣傳中的“訴諸情感”,到政治辯論中的“稻草人謬誤”,再到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滑坡謬誤”,作者都配上瞭貼近生活的實例。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概率思維”的講解,它教會我們如何用更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不確定性,避免被片麵的數據所誤導。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可操作的工具箱,讓你在麵對任何一種論述時,都能迅速剝離情緒化的外衣,直擊其論證的核心結構。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新聞、聽講座時,習慣性地會在腦海裏構建“前提A+前提B=結論C”的結構,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思維習慣的養成。
評分我最近讀到的一本關於城市規劃與人文關懷的書,真的讓我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有瞭全新的認識。它沒有堆砌那些冰冷的建築數據和宏觀政策,而是將焦點放在瞭“人”的需求上。作者花瞭大量的篇幅去描述那些被忽視的城市角落——老舊小區的公共空間、被高樓遮蔽的自然光綫、以及那些連接鄰裏關係的步行道設計。書中有一章專門探討瞭“記憶的景觀”,探討瞭如何通過保留一些具有時代印記的建築或元素,來維係一個社區的集體記憶和歸屬感,這一點非常打動我。我常在想,一個城市如果失去瞭它獨特的味道,即便蓋得再高再新,也終究是缺乏靈魂的。這本書的論證邏輯清晰,案例豐富,從國際上一些成功的“微更新”項目,到我們身邊一些不太成功的改造失敗案例,都做瞭深入的剖析,讓人讀來既有理論上的啓發,又有實踐上的警示。它真正做到瞭將冰冷的鋼筋水泥賦予瞭人性的溫度。
評分對於熱衷於探索宇宙奧秘的讀者來說,這本探討黑洞與時空結構的書籍無疑是一場視覺與智力的盛宴。作者的文筆極其齣色,即使是極其復雜的相對論概念,也能被他描繪得如同一幅壯麗的星際油畫。他並沒有止步於描述黑洞的形成和特性,而是深入探討瞭信息悖論、奇點內部的物理狀態,甚至還大膽地推測瞭多重宇宙存在的可能性。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事件視界”的描述,那種超越人類日常經驗的界限感,被賦予瞭一種近乎詩意的神秘色彩。作者巧妙地運用瞭類比和想象,比如將時空結構比作一張被拉伸的巨大橡皮膜,成功地降低瞭理解門檻,但又不失科學的嚴謹性。讀這本書,需要一定的專注力,但當你沉浸其中,看著那些遙遠而宏大的概念在你的腦海中構建起來時,那種知識帶來的震撼感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這本關於古代哲學與現代生活的融閤之作,簡直讓人耳目一新。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識為基礎,巧妙地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古籍精髓,用一種非常貼近現代人日常睏境的語言重新闡釋。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道法自然”的論述,它並非簡單地要求我們迴歸田園,而是深刻地揭示瞭在快節奏的工作壓力下,如何通過調整心態和生活節奏,實現內在的和諧與平衡。書中引用的諸多曆史典故,比如某個朝代的文人雅士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保持創作的靈感不竭,都為我們提供瞭極具操作性的參考。特彆是針對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焦慮問題,作者提齣瞭一種“慢觀”的視角,建議我們放慢對結果的執著,轉而關注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和體驗。這種細膩的筆觸,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變得鮮活有趣,仿佛有一位睿智的長者在你耳邊娓娓道來,指點迷津。讀完之後,感覺心境平和瞭許多,對很多曾經耿耿於懷的事情也看得更開、更透徹瞭。
評分我近期翻閱的這本關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藝術贊助史的著作,簡直是藝術史愛好者不可多得的寶藏。它沒有把重點放在藝術傢本身的作品風格上,而是深入挖掘瞭那些推動藝術繁榮的幕後推手——那些教皇、美第奇傢族以及新興的商業巨賈。書中詳細梳理瞭這些贊助人是如何利用藝術來鞏固權力、彰顯財富,以及進行自我救贖的復雜動機。作者通過大量的信件、賬目記錄和宮廷文件,還原瞭一個個鮮活的贊助場景,比如某位紅衣主教如何為瞭爭奪米開朗基羅而與競爭對手明爭暗鬥。這種“自下而上”或更準確地說“自金錢嚮上”的視角,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藝術史的理解,讓我們明白偉大的作品背後,往往有著錯綜復雜且充滿人性的博弈。它的敘事非常引人入勝,讀起來完全沒有學術著作的沉悶感,更像是在聽一場關於權力與美的精彩戲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