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运动解剖书 +运动解剖书【套装2本】

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运动解剖书 +运动解剖书【套装2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运动解剖学
  • 解剖学
  • 运动医学
  • 肌肉骨骼
  • 康复
  • 健身
  • 运动训练
  • 图谱
  • 医学
  • 运动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品阅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ISBN:9787500943815
商品编码:25844419428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9
字数:500000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作   者:顾德明,缪进昌 编著,丁誉声 等绘图出 版 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9-1ISBN:9787500943815版 次:3页 数:291字 数:500000印刷时间:2013-9-1开 本:大16开印 次:10包 装:平装重 量:764克定 价:60元 

目录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人体解剖学的定位术语第一篇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第一章 骨  骨的概况    骨的形状    骨的构造  人体全身骨骼及其在体表的标志    躯于骨    脊柱    脊柱骨(椎骨)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尾骨  胸廓  胸廓骨  肋骨与胸骨上肢骨上肢带骨(肩带骨)  锁骨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上臂骨    肱骨  前臂骨    尺骨桡骨  手骨    腕骨掌骨指骨    手骨掌侧面    手骨背侧面下肢骨……第二篇 人体运动的管理协调保证体系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拥有1000余幅彩图,配以简明文字说明的实用性图谱。书中主要描述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运动器官系统)的骨、骨连结《关节)和肌肉(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以关节为中心结合体育动作描述关节的运动,并对运动关节的肌肉机能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锻炼主要肌肉的手段和方法。在介绍骨、骨连结、骨骼肌的基础上,对上肢、下肢、头颈、躯干等部分的关节和骨骼肌的机能做了综合性概述,并对肌肉工作进行了分析。为了了解人体的整体性,对人体运动的管理、协调、保证体系(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神经、感官、内分泌等器官系统)用彩图做了简明介绍。本书中还有骨龄的x线照片、关节滑膜囊、关节活动的体育动作图,并附有支配人体运动器官的主要运动神经图表,以及运动系统英汉解剖学常用名词英文索引和运魂器统汉英解割学常用名词汉语拼音索引。 

《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运动解剖书 + 运动解剖书【套装2本】》图书简介 本书为一套深入浅出的运动解剖学学习套装,旨在为广大运动爱好者、健身从业者、教练员、体育院校学生以及对人体运动奥秘充满好奇的读者提供全面、系统且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料。本套装包含《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一本,以及一本精炼的《运动解剖书》,二者相辅相成,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解析运动中的人体结构与功能。 第一卷:《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 视觉盛宴与结构精髓 《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作为本套装的核心,以其精湛的插图和详实的文字,将人体运动系统中最核心的解剖学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高质量的医学插画,将抽象的解剖结构转化为生动直观的视觉语言,使复杂的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关系一目了然。 核心特色与内容详解: 结构清晰,体系完整: 本书遵循经典的解剖学体系,从骨骼系统开始,详细介绍人体的骨骼构成、骨的形态特征、骨的连接方式以及在运动中的支撑与杠杆作用。随后,深入肌的构成,包括肌肉的起止点、功能、收缩方式以及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关节和韧带作为连接骨骼、实现运动的关键,本书也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关节的类型、运动轨迹、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此外,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也得到了重点强调,因为它们是支配肌肉运动和为肌肉提供能量与氧气的生命线。 高清插图,直观易懂: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丰富的、高质量的插图。每一幅插图都经过精心绘制,力求准确反映人体真实的解剖结构。书中不仅有骨骼、肌肉的独立展示,更有它们相互叠加、相互作用的动态组合图。例如,在介绍肩关节的稳定性时,书中会清晰地展示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袖肌群)在不同肩部运动中的收缩与牵拉状态,以及它们与关节囊、韧带的关系,让读者深刻理解肩袖肌群在维持肩关节稳定中的核心作用。对于复杂的肌肉群,如股四头肌、腘绳肌等,书中会分别展示其主要肌腹、肌腱,以及它们在下肢伸屈运动中的协同与拮抗关系。 运动导向,学以致用: 本书并非停留在单纯的解剖结构描述,而是紧密围绕“运动”这一核心展开。每一章节在介绍完相应的解剖结构后,都会延伸探讨这些结构在常见运动项目中的功能与应用。例如,在介绍踝关节时,会详细分析其在跑步、跳跃、变向等动作中的受力情况,以及踝关节扭伤的常见原因和机制。在讲解上肢肌肉时,会结合举重、投掷、游泳等动作,分析不同肌肉群的发力顺序和协调配合。这种将解剖学知识与实际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学习价值,使其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升训练效果、预防运动损伤的宝贵参考。 细致入微,满足进阶需求: 第三版在内容上进行了更新和补充,更加注重细节的呈现。例如,在肌的介绍中,会涉及肌纤维的类型、肌梭和高尔基腱器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参与本体感受和运动控制。对于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本书也会有所涉及,例如关节的力学轴线、力矩的产生等。这些深入的讲解,能够满足体育院校学生、运动康复专业人士等对解剖学有更深入需求的读者。 图文结合,加深记忆: 每一张插图都配有简洁明了的文字注释,准确标注骨骼、肌肉的名称、起止点、神经支配和主要功能。文字部分则以清晰的逻辑和专业的术语,对插图内容进行补充和阐述。这种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视觉和认知能力,从而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第二卷:《运动解剖书》—— 精炼浓缩与知识巩固 《运动解剖书》作为本套装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并非重复《图谱》的内容,而是以一种更加精炼、总结性的方式,帮助读者巩固和深化《图谱》中学到的知识。本书更侧重于知识点的梳理、重点的提炼以及运动实践中的应用要点。 核心特色与内容详解: 知识框架,系统梳理: 《运动解剖书》将《图谱》中的海量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例如,它可能将全身的肌肉按照运动功能进行分组,如“核心肌群”、“上肢推/拉肌群”、“下肢屈/伸肌群”等,并提炼出每个肌群最核心的成员及其主要功能。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有助于读者建立起对运动解剖学整体的认知,避免知识点的碎片化。 重点突出,考点精炼: 本书会明确指出学习和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对于考试和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和结构,会进行重点强调。例如,在介绍肩袖肌群时,会直接点出其“四块肌肉+主要功能+损伤机制”这几个核心要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本书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抓住学习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运动功能总结,应用导向: 《运动解剖书》会更直接地将解剖结构与运动功能进行对接。例如,它会列出“哪些肌肉负责躯干的旋转”、“哪些肌肉是跳跃时最重要的爆发力来源”等问题,并给出清晰的解剖学答案。它还会通过表格、列表等形式,总结不同运动项目的常见发力模式以及涉及的主要肌肉和关节。 常见运动损伤与解剖关联: 本书会选取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如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踝关节扭伤、网球肘、腰部劳损等,并从解剖学的角度解释其发生的原因,涉及到的结构损伤以及相关的康复训练原理。例如,在解释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时,会简要回顾膝关节的结构,强调半月板的缓冲和稳定作用,以及在膝关节屈伸、旋转过程中,半月板可能承受的异常应力。 简明图示与核心要点: 虽然《运动解剖书》以文字为主,但也会穿插一些简化的示意图,用以辅助理解。这些图示可能比《图谱》中的更为概括,侧重于展示关键的运动链或力学传递路径。同时,本书还会使用加粗、下划线等方式,突出关键术语和概念,便于读者快速浏览和复习。 学习建议与进阶指导: 本书可能还会包含一些学习建议,例如如何有效记忆肌肉名称,如何理解肌肉的协同与拮抗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解剖学知识来设计训练计划等。对于希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读者,本书也可能提供一些进阶学习的方向。 总而言之,这套《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运动解剖书 + 运动解剖书【套装2本】》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高效的学习路径。 《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以其精美的插图和详实的文字,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人体的运动奥秘,建立起扎实的解剖学基础;而《运动解剖书》则通过精炼的总结和应用性的导向,帮助读者巩固知识、提炼重点,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运动实践能力。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从业者,这套套装都将是您在运动解剖学领域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它将帮助您更深刻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更科学地进行训练,更有效地预防和管理运动损伤,最终在运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我手里已经有不少解剖学的参考书了,但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的“实用性”和“图文并茂”的完美结合。很多学术著作的插图过于写实或过于简化,难以平衡信息量和直观性。这本书的插图风格介于两者之间,既保留了医学图谱的严谨性,又采用了更符合运动科学视角的解读方式。例如,书中对关节活动度的描述,不仅仅是角度的罗列,还配有动态演示的示意图,这对于理解运动链条上的力学传导至关重要,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静止的参考书,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导师在身边讲解。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套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的“图谱”太多了,很多都名不副实。然而,当我真正开始深入研读时,我发现它在细节的呈现上做到了极致的考究。例如,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筋膜层级或者神经支配区域,作者不仅用不同的颜色和阴影进行了区分,还在关键部位做了放大标注并附带了简短的文字说明,避免了信息的过度拥挤。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这本书在厚厚的篇幅中依然保持了极高的可读性和查阅效率,无论是用于日常学习还是作为专业训练的工具书,都显得非常可靠和专业。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翻开第一页就能感受到制作的用心。纸张的质感厚实,不像有些出版社那样一味追求轻薄而牺牲了阅读体验。印刷的色彩非常精准,特别是那些复杂的肌肉和骨骼结构图,线条清晰,即便是细微的纹理也能看得很清楚,这对于我们学习解剖学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以前看过的某些图谱,色彩总是偏暗或者对比度过高,导致很多关键的结构被混在一起,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到位。

评分

这套书的内容组织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非常适合自学。它没有采用那种堆砌知识点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了循序渐进的章节划分,从宏观的系统解剖过渡到局部的肌肉群详解,最后再到具体的运动功能分析。这种结构安排让知识点的衔接非常自然流畅,即便是初次接触人体解剖学的人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而且,每章末尾的知识点总结和自测题设计得非常巧妙,能够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帮助读者巩固刚刚学到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专注度。

评分

我是一名健身爱好者,一直想深入了解自己身体的运动机制,但这本《运动解剖学图谱》的深度和广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标注出肌肉的名称和起止点,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了大量的运动场景来解析肌肉群的功能。比如,在讲解深蹲时,它会细致地分析哪些肌肉是主要的驱动力,哪些是稳定的辅助者,这对于我调整训练动作、避免代偿性发力非常有帮助。以前我对一些深层小肌肉的理解非常模糊,现在通过书中的三维解剖图示,感觉它们仿佛活了过来,更容易被大脑捕捉和记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