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民族魂--鲁迅传
定价:25元
作者:陈漱渝 著
出版社:漓江出版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407578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一盏照引民众的灯,一个民族自强高贵的魂
目录
序诗:献给民族魂田间1
代序:忘不了的人是你陈漱渝5
章兽乳养大的英雄
第二章“从来如此,便对么?”
第三章“戎马书生”
第四章浮槎东渡
第五章“新生”运动
第六章“木瓜之役”
第七章迎接光复
第八章教育部供职
第九章为前驱者呐喊
第十章阿Q诞生
第十一章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第十二章长安行
第十三章甘为泥土护春花
第十四章在战士的血痕中
第十五章向“金钱世界”挑战
第十六章弥天大夜战旗红
第十七章如此香港
第十八章“我可以爱!”
第十九章景云深处是吾家
第二十章妻子?秘书?学生
第二十一章从两人世界到三口之家
第二十二章窃天火的人
第二十三章海外知音
第二十四章盟主和他的战友
第二十五章“所向披靡,令人神旺”
第二十六章一场特殊的战斗
第二十七章战斗的“北平五讲”
第二十八章“又为斯民哭健儿”
第二十九章写于深夜里
第三十章奴隶之爱
第三十一章共产党人的诤友
第三十二章比黄金更贵重的心灵
第三十三章壮烈的冲刺
第三十四章的民众祭
附录一鲁迅先生年谱许寿裳
附录二原跋
附录三新跋
内容提要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尽相同的鲁迅。”
鲁迅(1881年9月—1936年月),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在程度上,鲁迅是我国有容自强、高贵凛然的民族精神的代表;而他浩繁的文学作品,更真实记录了他投笔从戎、献身革命的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集数十年研究积累,在考察以往鲁迅研究作品优劣得失的基础上写就。不孤立地看待鲁迅其人其事,而是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身边的友入手认识鲁迅,力求做到全面;不夸张、不神化鲁迅其人其事,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关照,既彰显他不屈不挠、对敌人“横眉冷对”的一面,也关照他属于自己的喜好、爱情和家庭生活,力求做到真实;不盲从现有的关于鲁迅的评论,也不轻易下任何判语,对一些有争议之处(比如鲁迅与周作人的关系),不偏袒、不妄议,力求做到客观。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再现鲁迅的经历、生活、思想、作品,值得关注鲁迅、研究鲁迅的人阅读、参考。
作者介绍
生于1941年,1957年考入南开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196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西城第八女子中学现名鲁迅中学任语文教师。1976年调入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至今。现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等职。作品有《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鲁迅在北京》、《鲁迅史实新探》、《许广平的一生》、《鲁迅史实求真录》、《许广平的故事》、《胡适与周氏兄弟》、《鲁迅与中国现代女作家》、《鲁迅的风月闲谈》、《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说不尽的阿Q》等作品。
这是一本让我反思良久的鲁迅传。与其说它是一本传记,不如说它是一次与鲁迅灵魂的深度对话。我一直觉得鲁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符号,是教科书里那个严肃的、充满战斗性的形象。然而,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鲁迅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他的情感,他的困惑,他的无奈,甚至是他偶尔流露出的幽默和自嘲。作者非常细腻地描绘了鲁迅在人际关系中的种种波折,与友人、家人、甚至敌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这使得他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战士”,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个体。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鲁迅与朋友之间论战的片段,那些智慧的火花碰撞,那些思想的交锋,看得人热血沸腾。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展现了鲁迅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政治迫害时的艰难处境,他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如何在孤独中坚持。读到那些鲁迅写给友人的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民族的担忧,以及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让我更加理解了他为何能写出那么多感人肺腑的作品。这本书让我明白,鲁迅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思想深度,更在于他身上那种不屈不挠、敢于直面淋漓鲜血的勇气,这是一种渗透到生命骨髓里的精神力量。
评分读完《民族魂——鲁迅传》,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正在行走”的鲁迅。它不是一个已经尘封在历史里的符号,而是一个鲜活的、不断在变化、在思考、在与世界搏斗的灵魂。作者非常巧妙地将鲁迅的个人经历与他的思想演进相结合,让我看到,他的每一个观点,每一次批判,都源于他对生活最真切的体验和最深刻的洞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鲁迅对中国国民性批判的分析,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批判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鲁迅批判的出发点——对民族的深切忧虑和对重塑民族精神的渴望。读到那些鲁迅为了唤醒民众而付出的巨大努力,看到他承受的误解和攻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悲凉,但同时也看到了他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斗志。书中关于鲁迅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章节也让我眼前一亮,它展现了鲁迅如何在吸收外来思想的同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民族立场。这本书让我明白,鲁迅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批判了什么,更在于他为何批判,以及他希望我们走向何方。它是一本能引发读者深度思考的书,让我对鲁迅,对民族,对当下,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民族魂——鲁迅传》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是那种按时间顺序讲述生平的流水账,而是将鲁迅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下,用一种非常文学化的笔触,勾勒出他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轨迹。我感觉自己像是亲身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鲁迅,则是这场历史变迁中最耀眼、也最令人心痛的见证者。书中对于鲁迅作品的分析,也让我茅塞顿开。我一直对《阿Q正传》中的“精神胜利法”感到不解,但在书中,作者结合鲁迅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剖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良苦用心。读完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鲁迅的批判,不仅仅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悲悯和强烈的民族自救愿望。我尤其被书中描绘的鲁迅晚年,在上海的困顿与坚守所深深打动。即便身体每况愈下,即便面对重重压力,他依然没有停止思考,没有放弃笔耕。那种瘦弱的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那种在绝望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让我肃然起敬。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鲁迅,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大师,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民族脊梁。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从宏大叙事出发,而是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尽相同的鲁迅”这一理念入手,试图去发掘鲁迅身上那些我们或许忽略的、但又真实存在的多面性。作者以一种近乎“解构”的方式,打破了我以往对鲁迅的刻板印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鲁迅的“脆弱”和“犹豫”的描写。我们习惯了鲁迅的硬朗和决绝,但这本书却展现了他也有过内心的挣扎、对未来的迷茫,甚至在某些时刻的妥协。这种真实的人性刻画,反而让我觉得鲁迅更加亲切,更加可敬。他不是一个完美的圣人,而是一个有缺点、有困惑,却依然选择坚持自己信念的凡人。书中对鲁迅与其他知识分子关系的描写也十分精彩,那些或合作、或论战、或疏远的细节,都展现了当时知识界复杂的生态环境,也折射出鲁迅在其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与一位老友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他向我讲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充满矛盾和魅力的鲁迅。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鲁迅的生平,更是关于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保持自我,如何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人生智慧。
评分读罢《民族魂——鲁迅传》,心中激荡万千。我一直以为自己对鲁迅已经有所了解,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鲜活、更加立体、更加令人敬畏的鲁迅。书中,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鲁迅的生平事迹,而是深入挖掘了他内心深处的呐喊与挣扎,将他置于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洪流之中,细致描绘了他如何用笔墨与黑暗搏斗,如何以一个凡人的血肉之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沉重思考。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鲁迅早年求学经历的描写所打动,那些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迷茫,那些在课堂上的求知若渴,那些初露锋芒的批判精神,都让我窥见了这位伟大灵魂的雏形。他并非生来就是“民族魂”,而是经过了漫长而痛苦的自我锻造,每一次的沉思,每一次的笔耕不辍,都是在为后来的爆发积蓄力量。作者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别具一格,不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更触及到文字背后那颗跳动不安的心。我仿佛能听到鲁迅在低语,在咆哮,在嘲讽,在叹息,他的声音穿越百年,依然振聋发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鲁迅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个时代最有力的回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