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模具钳工
:29.00元
作者:魏丽燕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ISBN:9787111508458
字数:331
页码: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标题——“实用技术手册”和“基础知识大全”,感觉非常符合我的需求。而且,我一直对模具钳工的工作抱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资料。这本书的内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耐心地手把手教我。它从最基础的识图、量具使用开始,逐步深入到模具零件的加工、装配、调试等各个环节。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不同模具类型(如注塑模、冲压模、压铸模)的介绍,让我能够对模具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而且,书中对于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并配有相应的注意事项,这对于我这样零基础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在尝试自己组装一些简单的机械模型时,因为不熟悉细节而屡屡失败,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装配的流程和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去预判和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本书让我觉得,成为一名优秀的模具钳工,并非遥不可及。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模具钳工学徒,师傅给我推荐了这本书,说这是我们这个岗位的“圣经”。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毕竟很多专业书籍对新手来说太难懂了。但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一步地讲解模具装配的流程和基本原理。书中的插图非常丰富,而且画得特别写实,我甚至可以对照着图来理解每一个零件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最让我觉得实用的是,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如何正确地使用千分尺、百分表来测量精度,以及如何安全地操作铣床、磨床等设备。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常见的模具故障排除,并且提供了很多预防措施,这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简直是太及时了!我曾经因为操作不当,差点损坏了一个模具零件,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操作规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它让我觉得,模具钳工的工作虽然需要技巧,但更重要的是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本书恰恰帮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老实说,我入手这本书最初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一直觉得模具钳工的工作就是熟能生巧,理论知识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但是,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本模具“解剖学”的指南。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类型模具的结构特点,以及每个部件在模具工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关于冲压模具的弹簧、气缸等辅助机构的设计和选型,我之前一直觉得很模糊,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它们的原理和作用,让我豁然开朗。它还详细讲解了模具的磨合、调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技巧,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个注塑模具出现了顶针回位不顺畅的问题,我在书里找到了关于顶针导向套润滑和清洁的章节,按照书里的方法进行处理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装配工作,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机械原理和工艺知识,它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模具钳工,我见过太多的技术手册,但这本书绝对是其中一股清流。它没有那些故弄玄虚的专业术语,也没有那些脱离实际的理论模型。相反,它聚焦于模具装配中最核心、最实用、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在讲解螺纹孔的加工时,它不仅介绍了不同的攻丝方法,还详细分析了丝锥的选择、切削液的使用以及如何避免断丝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小麻烦”,但如果处理不好,却会影响整个模具的质量。书中还专门讲了如何进行模具的精度测量和调整,包括如何使用各种量具来判断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误差,以及如何通过精修来达到设计要求。我尤其欣赏它对于“配合”这个概念的深入解读,它不仅仅是讲公差,更讲究如何通过合理的配合来保证模具的平稳运行和长久使用寿命。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发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也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工作中最有价值的投资!作为一名在模具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钳工,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真正指导实践,又能深入浅出讲解理论的书籍。很多市面上的手册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基础,让人感觉学不到点子上。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它在讲解模具装配的每一个细节时,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步骤说明,让我这个老手都受益匪浅。比如,在讲到关键的配合件公差控制时,作者不仅列出了不同的公差标准,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加工方法对公差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加工参数来达到预期的精度。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案例分析,通过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来巩固理论知识。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个精密模具的某个组件出现了轻微的卡滞问题,翻阅了这本书,里面关于滑动部件的润滑和间隙调整的章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是那种能立刻用上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