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5武漢市交通地圖冊
定價:15.0元
作者:湖北省地圖院,中圖北鬥
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1715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北鬥城市地圖係列産品的齣版,旨在滿足人們外齣差、旅遊的需要,給廣大齣行者提供便利。●圖冊主要分為城區分幅圖、各縣市公路交通圖、各縣市城區圖三部分,涵蓋大城市的任何區域範圍。●內有詳細的道路分級、賓館、酒店、購物中心等信息,是交通、旅遊、生活的指南。
內容提要
●城區分幅+公交綫路+縣市公路圖,一側在手,走遍武漢。
●新實地調繪數據,現勢性更強。
●國際流行開本,方便攜帶,清晰直觀。
目錄
作者介紹
中圖北鬥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是由中國地圖齣版社和北京天域北鬥圖書有限公司強強聯閤組建而成,是大的地圖編製齣版機構,齣版發行外交通、旅遊、政區、文化、少兒及助學等實用參考地圖,市場占有率在業界處於地位。公司以服務、服務企業、服務百姓為目標,緻力於為廣大用戶提供全麵、翔實、客觀及現勢性強的專業地圖資訊,幫助用戶獲知與地理相關的知識及信息。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帶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踏實感”。在信息過載的今天,我們習慣瞭地圖App的實時更新,但同時也失去瞭對“曆史軌跡”的尊重。這本2015年的地圖冊,就像一個時間膠囊,封存瞭那個特定年份武漢的交通樣貌。它的紙張雖然不是那種高光澤的銅版紙,但恰到好處的啞光處理,使得在強光下閱讀也依然舒適,這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實際使用場景的深度考量。我喜歡用一支細頭的鉛筆在上麵輕輕做標記,標注我曾走過或計劃走過的路綫,這種與物理媒介的互動,是冰冷的屏幕無法替代的情感聯結。它提醒著我,每一次齣發,都應該有一個清晰的、可觸摸的藍圖在手邊,而不是完全依賴於一塊不斷發熱的電子屏幕。這本冊子,無疑是研究那個時代武漢城市交通變遷的一份珍貴參考資料。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種懷舊情結,畢竟現在誰還不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地圖導航軟件隨叫隨到。但當我真正沉浸在這本冊子裏時,纔發現電子地圖永遠無法替代的魅力所在。首先是那種“掌控感”,攤開一整張大開本的紙質地圖,所有信息一目瞭然,無需在不同圖層間切換,城市的整體骨架就那樣坦蕩地呈現在眼前,這種全局觀是碎片化的電子信息無法給予的。它對路麵情況的描述,那種手繪般的細節處理,比冰冷的像素點要有人情味得多。而且,湖北新華書店的齣品,質量自然有保證,即使是十年前的印刷品,字跡依然銳利,比例尺的標注也嚴謹得如同教科書一般。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偏遠區域的關注,那些在現代導航中可能被簡化或忽略的支路小巷,都被細緻地勾勒齣來,仿佛在提醒你,這座城市最真實的煙火氣,往往藏在那些地圖邊緣的角落裏。
評分我對地圖冊的關注點往往在於信息密度和邏輯布局。這本《2015武漢市交通地圖冊》在信息承載上做到瞭一個非常令人贊嘆的平衡。它沒有過度追求信息爆炸,而是將最核心的交通信息提煉齣來,比如主乾道、繞城高速的齣入口、重要的橋梁和隧道,都用加粗或特殊的顔色進行瞭強調,閱讀效率極高。我試著用它規劃過幾條跨區域的長途駕車路綫,發現它在提供主綫指引的同時,還貼心地標注瞭沿途的服務區和可能的限速變化區域(雖然是以符號的形式呈現)。相比於某些過於注重商業地標的地圖,它更專注於“流綫”本身,這對於一個追求效率的齣行者來說,無疑是最佳配置。中國地圖齣版社的專業性在這本冊子裏體現得淋灕盡緻,地名的規範性、坐標係的準確性,都讓人感到可靠,仿佛手中握著的是一份官方認證的齣行指南。
評分每一次翻開這本書,我都會被它那個時代的“設計哲學”所吸引。那個時期,或許還沒有現在鋪天蓋地的商業廣告試圖占據每一寸空間,所以這本地圖冊的設計語言是極其剋製和功能導嚮的。色彩運用上,藍色的水係、灰色的建築區、黑色的主路,區分得非常清晰,視覺疲勞度很低。它讓我清晰地意識到,在2015年那個時間點上,武漢市的城市擴張重點和交通瓶頸可能集中在哪裏。比如,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些新興開發區的路網是相對稀疏但規劃整齊的,而老城區則是脈絡緊密、麯摺復雜的。這種對比,讓地圖從一個靜態的工具,變成瞭一個動態的城市發展觀察報告。我甚至會花時間去研究那些小小的圖例說明,每一個符號背後,都凝結著測繪人員大量的戶外勘測和數據處理,那份對精確的執著,是電子數據時代難以復刻的。
評分這本《2015武漢市交通地圖冊》真是讓我愛不釋手,盡管我手裏拿著的這本實體書,它的紙張質感和印刷色彩,都透露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樸實與嚴謹。內頁的地圖清晰度相當高,即便是初次到訪武漢的遊客,也能憑藉著細緻的街道標注和清晰的公交綫路圖,迅速找到方嚮。我尤其欣賞它對於路網結構的梳理,那種從宏觀到微觀的層層遞進,讓人對這座城市的脈絡有瞭直觀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張地圖,更像是一部濃縮的城市發展史,記錄著當時主要的交通樞紐、快速路網的布局,以及一些可能已經變遷的重要節點。翻閱時,總能發現一些現在已經不再使用或者重新命名的地標,帶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裝幀雖然樸素,但經久耐用,邊角磨損的痕跡,反而增添瞭一份屬於老物件的溫度和曆史感,讓人忍不住想去探尋這本冊子曾陪伴主人走過多少條街道,解決過多少次迷路的小尷尬。對於研究當年武漢城市規劃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