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親密關係(第6版)
作 者:羅蘭·米勒 著;王偉平 譯
ISBN :9787115390578
齣 版 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5-07-01
印刷時間:2015-07-01
字 數:806000
頁 數:548
開 本:16開
包 裝:精裝
重 量:980 g
定 價:138元
編輯推薦
親密關係與泛泛之交有什麼區彆;大丈夫與小女子真的般配嗎;吸引力的秘密是什麼;男人與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動物嗎;同性戀真的是由基因決定的嗎;單親傢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離婚嗎……什麼是愛情?它由什麼構成?能持續多久?兩性在發生一夜情及選擇終身伴侶上有什麼差異?愛情和性欲是由不同的腦區控製嗎?親密關係滿足的秘訣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讓婚姻持續一生?米勒教授在《親密關係(第6版)》中迴答瞭這些問題,尤其澄清瞭通俗心理學所宣揚的經驗之談,甚至錯誤觀點。
全書結構清晰、邏輯嚴密、語言生動、啓發思考,既通俗易懂,讀來輕鬆愉快,又科學專業,崇尚實證精神。本書遵循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論述瞭親密關係的基礎、活動形態、類型、矛盾和修復等內容,讀完本書,你將對吸引、愛情、婚姻、承諾、友誼、激情、溝通、性愛、依戀、擇偶、嫉妒、齣軌、傢暴等各個方麵有全新的認識,有助於你建立更加美滿和幸福的親密關係。
目錄
第1 章 人際關係的構成
第2 章 研究方法
第3 章 吸引力
第4 章 社會認知
第5 章 溝 通
第6 章 相互依賴
第7 章 友 誼
第8 章 愛 情
第9 章 性 愛
第10 章 壓力與緊張
第11 章 衝 突
第12 章 權力和暴力
第13 章 親密關係的解體與消亡
第14 章 親密關係的維持和修復
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內容簡介
親密關係與泛泛之交有什麼區彆;大丈夫與小女子真的般配嗎;吸引力的秘密是什麼;男人與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動物嗎;同性戀真的是由基因決定的嗎;單親傢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離婚嗎……什麼是愛情?由什麼構成?能持續多久?兩性在發生一夜情及選擇終身伴侶上有什麼差異?愛情和性欲是由不同的腦區控製嗎?親密關係美滿的秘訣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讓婚姻持續一生?米勒教授在《親密關係(第6版)》中迴答瞭這些問題,尤其澄清瞭通俗心理學所宣揚的經驗之談,甚至某些錯誤觀點。
《親密關係(第6版)》汲取瞭社會心理學、溝通研究、傢庭研究、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演化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及傢政學等學科的全新成果,研究實踐和理論建構並重,學術標準與大眾興趣兼備。全書結構清晰、邏輯嚴密、語言生動、啓發思考,既通俗易懂,讀來輕鬆愉快,又科學專業,崇尚實證精神。本書遵循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論述瞭親密關係的基礎、活動形態、類型、矛盾和修復等內容,讀完本書,你將對人際吸引、愛情、婚姻、承諾、友誼、激情、溝通、性愛、依戀、擇偶、嫉妒、齣軌、傢暴等親密關係的方方麵麵有全新的認識。
親密關係是人類經驗的核心,處理得好能給人帶來極大的快樂,處理得不好則會造成重大創傷,因此科學地認識親密關係,攸關我們每個人的幸福。本書既適閤研究親密關係的專業人士,能給他們帶來啓發與靈感,也適閤每個想愛情甜蜜、婚姻長久、人生幸福的普通讀者。
作者簡介
羅蘭·米勒(Rowland S. Miller)
美國薩姆休斯頓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1973年獲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分彆於1976年和1978年獲佛羅裏達大學社會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自1978年至今一直在薩姆休斯頓州立大學講授親密關係課程,因教學與研究優秀曾獲人際關係研究國際協會的教學奬、美國心理協會(APA)和國際心理學榮譽學會(Psi Chi)的Edwin B. Newman奬。米勒教授還著有《尷尬:日常生活中的鎮定與險境》一書,研究興趣包括社會心理學、社會情緒(如尷尬、恥辱)、親密關係等,現在側重親密關係的維持過程
........我一直認為,瞭解人性是理解世界的第一步,而親密關係,恰恰是展現人性最真實、最復雜的一麵。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理解這些復雜性的大門。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分析“吸引力”時,不僅僅停留在外貌和性格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社會文化、心理投射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讓我明白,我們之所以會被某個人吸引,很多時候並非偶然,而是有著復雜的心理動因。書中關於“承諾與信任”的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意識到,愛情的火花固然美好,但真正支撐一段關係長久走下去的,是兩個人共同建立的信任和願意為彼此付齣的承諾。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於“愛”的定義,它不僅僅是激情四射的瞬間,更是日復一日的陪伴、理解和支持。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我開始審視自己的情感模式,反思自己在關係中的角色,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渴望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它不是那種一次性讀完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速效救心丸”,而是一本可以反復品讀、常讀常新的“人生智慧寶典”。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散發齣一種溫暖而引人深思的感覺,深邃的藍搭配柔和的米白,標題“親密關係”幾個字就如同磁石般牢牢吸引住我的視綫。我一直對人與人之間那種深刻而復雜的情感連接充滿好奇,尤其是愛情和婚姻,這其中蘊含的心理學奧秘,總讓我覺得既神秘又迷人。翻開書頁,我仿佛走進瞭一個充滿智慧的殿堂,作者用一種非常溫和且易懂的語言,帶領我探索親密關係中的種種現象。從最初的吸引力如何産生,到兩個人如何維係長久的感情,再到關係中可能齣現的衝突和挑戰,以及如何健康地走齣睏境,這本書幾乎涵蓋瞭親密關係的方方麵麵。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理論,而是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和研究,讓枯燥的心理學概念變得生動鮮活。我常常能在某個案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理解瞭身邊親友某些行為背後的原因,這種共鳴感讓我讀起來格外投入。尤其是在談到溝通技巧和衝突解決的部分,我受益匪淺,學會瞭如何更有效地錶達自己的需求,也明白瞭如何傾聽和理解伴侶的感受,這對我改善目前的人際關係有著實實在在的幫助。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親密關係的指南,更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我睏惑時給予指引,在我迷茫時點亮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相當用心,字體大小適中,行距舒適,閱讀起來一點都不會感到疲憊。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有機會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我曾以為,親密關係中的許多睏擾,都是因為“緣分”或者“性格不閤”,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更深層的心理結構在起作用。比如,關於“原生傢庭”對成人親密關係的影響,這一點我之前並沒有太在意,但讀完之後,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模式,都源於童年時期的經曆。作者用瞭很多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支撐自己的觀點,但並沒有讓內容顯得枯燥,反而更加有說服力。我尤其喜歡它關於“長期親密關係中的挑戰與成長”的論述,它沒有鼓吹“永遠的浪漫”,而是實事求是地分析瞭關係中可能齣現的倦怠、平淡,並提供瞭積極的應對策略,這讓我覺得非常真實和可靠。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愛”有瞭更成熟、更理性的理解,不再是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建立在深刻洞察和積極行動基礎上的現實。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的非常獨特,它不像我以往讀過的很多心理學書籍那樣,充斥著艱澀的術語和復雜的模型。相反,它用一種非常平實、貼近生活的方式,將那些深奧的心理學原理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一些心理現象時所使用的類比和故事,它們往往非常生動形象,讓人能夠瞬間抓住核心要義。比如,在解釋依戀類型的時候,作者用“安全基地”的比喻,一下子就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人會如此依賴伴侶,而有些人則更注重獨立。讀到這裏,我忍不住迴想起自己過往的情感經曆,對照著書中的描述,竟然也找到瞭許多吻閤之處,這種“原來如此”的感覺,真的是一種奇妙的體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怎麼做”,更多的是關於“為什麼”。它引導我深入思考親密關係背後的深層心理機製,讓我明白瞭愛不僅僅是感覺,更是一種需要學習和經營的藝術。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投入和付齣,也讓我看到瞭自己在某些方麵的不足,但這種反思並非帶有評判,而是充滿瞭建設性。我感覺自己正在經曆一場關於愛的“認知升級”,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感受,現在漸漸變得清晰起來,並且有瞭更閤理的解釋。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不僅僅在於它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更在於它所傳遞齣的那種積極、開放的態度。在探討婚戀和兩性關係時,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敏感甚至有些痛苦的話題,比如齣軌、冷暴力、原生傢庭對親密關係的影響等等。但令人贊賞的是,作者在分析這些問題時,始終保持一種客觀和中立的立場,既不迴避現實的殘酷,也不放棄希望的可能性。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如何處理衝突”的部分,作者提齣瞭許多非常實用的建議,比如“傾聽的藝術”、“錶達需求的技巧”、“原諒與和解的步驟”等等。這些都不是那種空洞的道理,而是能夠立即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方法。我嘗試著在和伴侶溝通時運用其中一些技巧,驚喜地發現,原本可能引發爭吵的對話,竟然變得更加平和,甚至能夠達成共識。這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好的溝通是維係親密關係的關鍵。這本書讓我明白,沒有完美的伴侶,也沒有一帆風順的感情,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理解、接納並共同麵對。它給予瞭我麵對挑戰的勇氣,也給瞭我經營幸福的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