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意大利美术史话 | 作者 | 刘人岛, 刘晓路 |
| 定价 | 38.00元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102021058 | 出版日期 | 2000-02-01 |
| 字数 | 页码 | 187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 | 商品重量 | 0.281Kg |
| 内容简介 | |
| 鉴干意大利美术的绚烂璀璨和,笔者不揣浅陋担任《意大利美术史话》作者,实在是想同深爱艺术的读者们共同分享意大利美术的炎。笔者力求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刻画出意大利美术的脉络,让读者能轻松地了解和领悟意大利美术个中的精华和古雅之荚。但愿读者能喜欢这部简明而通俗的《意大利美术史话》! |
| 作者简介 | |
| 刘人岛,1964年生于湖南新宁,199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社副社长,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编了大型画册《名画观止》,《现代传世名画鉴赏》,编著有《的艺术与艺术的》,《名画的对话》,《中国当代受欢迎的画家》等,总计发表专著及论文200余万字。1997年6月策划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救亡漫画宣传队成立六十周年》暨《纪念漫画工学团成立六十周年》的展览,研讨及纪念活动,并担任组委会副主任兼总策划。1998年主持设计了“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两组大型群雕。主旨的“ 诚信艺助”活动被《中国文化报》评为1996-1997年全国二十大文化新闻之一。 |
| 目录 | |
| 丛书前言世界是一个整体 序 一古老的亚平宁遗韵 1.埃持鲁斯坎美术 2.罗马美术 二沉寂的中世纪美术 1.早期基督教美术 2.拜占庭美术的附庸 3.显露生机的中世纪建筑艺术 4.哥特式美术的萌芽 三前文艺复兴 1.皮萨诺父子的建筑装饰雕刻 2.杜乔与锡耶纳画派 3.佛罗伦萨画派与文艺复兴美术先驱乔托 4.契马布埃 四早期文艺复兴的雕塑和建筑 1.吉贝尔蒂与天堂之门 2.雕塑艺术的开拓者--多那太罗 3.多才多艺的委罗基奥 4.建筑新纪元的代表--布鲁奈莱斯奇 5.阿尔伯蒂的成就和《论建筑十书》 五早期文艺复兴绘画 1.现实主义的拓荒者--马萨乔 2.潜心于透视原理的乌切罗 3.才华横溢的弗朗西斯科 4.僧侣画家安吉利科 5.修士画家菲利比利皮的“思凡” 6.善于综合的吉兰达约 7.新柏拉图主义与波提切利 8.佩鲁贾画家佩鲁基诺 9.线条刚毅的曼特尼亚 六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 1.布拉曼特与圣彼得大教堂 2.佛罗伦萨样式主义建筑 七 盛期文艺复兴三杰 1.科学的天才、艺术的巨人--达芬奇 2.善于描绘女性美的拉斐尔 3.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典范与天顶画 八 绚丽丰富的威尼斯画派 1.贝利尼父子的抒情风 2.乔尔乔内的田园牧歌 3.提香的妍丽性感女性美 4.丁托列托的综合主义与维罗奈塞 九 样式主义的盛行 1.样式主义绘画的代表朱利奥罗马诺、蓬多尔摩 2.罗索菲奥伦蒂诺与帕米贾尼诺 3.样式主义的后一位大师--佩鲁其诺 4.维纽多契利尼与样式主义雕塑 十 17世纪的推陈出新 1.卡拉契三兄弟与学院派美术 2.巴洛克雕塑家贝尼尼 3.撞开现实主义大门的卡拉瓦乔 4.考尔车纳、卓尔丹诺与巴洛克绘画 十一 18世纪地方画派的兴起 1.意大利的“伦勃朗”--克雷斯皮与波伦亚画派 2.浪漫的热那亚画派画家芒雅斯科 3.威尼斯画派的杰出代表提埃波罗 4.罗可可主义画家卡尔耶拉与雅各波阿米尼高 十二 异彩纷呈的19世纪艺术流派 1.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与雕塑 2.浪漫主义的昙花一现 3.意大利的现实主义画派 4.“农民画家”塞冈第尼 5.“自由风格”与新艺术运动 十三 形式主义的异军突起 1.马里内蒂与博丘尼的未来主义宣言 2.基里科与形而上画派的实验 图版目录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历史用年代和人名组成了一部浩繁巨著,美术史却用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而具有感情的历史,它以如此具体的可视性,让我们看到了由无数个形象构成的一部更为真切的历史,形象的感人力量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人类所走过的每一个历程。《意大利美术史话》用历史的长线串联起一幅幅精美珍贵的图画,再现灿烂辉煌的美术史,带你走近艺术家的人生历程,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辛,以及他们画幅中所表现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历史人物变化所隐藏的悲欢故事。 |
| 文摘 | |
|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创造“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的时代,这种“多才多艺的人”既需要有天才,又需要有创造性的力量,而时代和社会环境则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有利条件。多米尼柯·吉兰达约(1449—1494)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气质:他既非创新者又非实验家,而是一个“综合者”。他善于从前人的艺术中吸取精华,加以综合利用,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艺术可以说是15世纪后半期意大利美术成就之集大成。意大利美术家所热衷的那种面面俱到的艺术上的“完美”在吉兰达约的画面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吉兰达约经常描绘佛罗伦萨城的那些节日活动场面以及炫耀豪华的妇人生活的情景。 为佛罗伦萨新圣母玛利亚修道院绘制的系列性壁画是他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的一幅《圣母的诞生》,表现在一间豪华的宫廷房间中,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圣安娜怀抱初生的婴儿玛利亚,而助产婆们则正在为婴儿准备洗澡水。画面左方,一位贵妇人正领着一群贵族妇女走向画面的中心。类似这种现实生活中的权贵不仅出现在宗教画中,而且往往喧宾夺主,取代了圣徒的地位而成为宗教画的主角,在这个时期的佛罗伦萨甚至是一种趋势和潮流。 此画在构图技巧方面吸收了早期文艺复兴绘画的长处——那便是在二维空间的绘画平面上明确而清晰地交代了三维空间结构关系。画中人物形态均显得素描关系结实而稳固,有雕塑般的厚实感;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被处理得有条不紊。另外,此画还保持着晚期哥特式绘画影响的痕迹。卢浮宫的《老人与孩子》是吉兰达约广为人知的名作。画面的生活气息很浓 厚,人物的刻画也很到位,是一幅闪烁着文艺复兴荣光的艺术杰作。 吉兰达约广采众长而鲜有创新,以致于他的作品和名字被淹没在盛期文艺复兴的汪洋大海之中了,直到19世纪才被重新发现。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美术界又开始研究吉兰达约,认为他的艺术有三个特征:色彩感和色调的新鲜感,在当时的佛罗伦萨是流的;他对当时的建筑成就非常了解,人景交融,人与建筑交融非常完美无懈;他在处理人物形象时,对人的个性分析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这么说:吉兰达约的绘画是对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总结(图18)。新柏拉图主义与波提切利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Potticelli,1445—1510)是佛罗伦萨画派的重要代表,他生于佛罗伦萨,卒于同地,原名亚里山德罗·迪·马里亚诺·菲力佩皮,“波提切利”是绰号,原意为“小桶”。 |
| 序言 | |
| 早在2500年以前,的孔子就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时代的四海是指中国,今天我们理解的四海则指全世界。人类自古就互相交往,尤其大航海时代以来,东西方发生了的冲撞和交流,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们分开。今天,有人说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文化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1996年在哈佛大学讲演时,我提出“世界是一个整体”。 十几年前,我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的责任编辑,对中外美术的研究和出版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早就想编一套中外美术史话。到美国和日本讲学时,看到各种肤色的人在美术馆前排起长队,更深切感到美术教育的普及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外美术史话,不就等于一个没有围墙的美术馆吗我国已经出版过一些中外美术史著作,却还没有一套分国的美术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随着我国与外国交流的日益增加。世界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这套丛书的重要意义更不言而喻,而选题的设想也逐步形成了。 非常幸运,这个盛世修史的选题设想得到国内的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经与人民美术出版社装帧设计室主任胡建斌先生协商,很快得到社长郜宗远、总编辑刘玉山、副总编辑程大利先生亲切关心和鼎力支持,这个选题终于决定下来。同时,人民美术出版社正与荣宝斋、连环画出版社等国家高的美术出版机构联合组成中国美术出版的大集团——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所以,这套丛书同时荣幸地成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的重点项目。 我们计划先编10本外国的美术史话,每本大约12万字、100幅图片。图片全部是彩色随文插图,便于大家阅读,并且在20世纪内出齐。这10本是:希腊罗马美术史话、意大利美术史话、法国美术史话、德国美术史话、英国美术史话、俄罗斯美术史话、美国美术史话、日本美术史话、印度美术史话、现代美术史话。条件成熟后,还想再编两河美术史话、埃及美术史话、非洲美术史话、拉丁美洲美术史话……等等。这样,外国美术就初步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这些国家的美术,实际上我国国民并非完全陌生,许多年轻人甚至能滔滔不绝地说出一长串艺术家的名字、作品和事迹。但是,要想把该国美术发展从头到尾理清楚却绝非朝夕之功。而且,西方的美术史往往是按照原始、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现代等时代顺序编写,各国的独自发展脉络反而不太清晰。所以,编写分国美术史实有必要。也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外国美术史应该由外国人来写,中国人写的外国美术史行吗其实,外国人也会碰上中国人同样的问题,他们也同样是本国人写外国美术史。他们也许对本国美术是,但对于本国以外美术的研究未必就比中国学者高。我到国外的深切感受之一就是:中国学者的水平绝不亚于国外学者,尤其是在对第三国的研究领域。我的一些同学在美国留学西方美术后曾深有感触地私下对我说:“美国教授固然对欧洲美术有其见多识广的长处,然而我终于认识到他们研究的深刻性并没有超过我的硕士导师吴甲丰先生,遗憾的是吴先生却是直到功成名就的晚年才去过一次荷兰。”我亦有同感。在读研究生时,我也受过吴先生的教诲。他虽去世有年,但他的修养和文采使我记忆犹新。 |
我是一名普通读者,对于艺术史的了解仅限于一些表面的认知,比如知道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对他们的代表作也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但除此之外,对于意大利美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这方面的空白,让我能够从一个更专业的角度去欣赏意大利的美术作品。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比如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等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各自有什么代表性的技法和表现形式。我也希望它能够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艺术家或者作品,拓展我的视野,让我知道意大利美术的丰富程度远不止我所熟知的那些。另外,作为一个读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易读性,不希望它充斥着过于艰涩的术语和理论,而是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配以精美的插图,这样才能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兴趣,并且能够真正吸收其中的知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通往意大利美术殿堂的一把钥匙,让我能够开启一扇扇尘封的艺术之门。
评分我一直对意大利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尤其对其悠久而辉煌的艺术史。在我有限的知识体系里,意大利美术仿佛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缺乏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我希望这本《意大利美术史话》能够成为那根线,帮助我勾勒出意大利美术发展的清晰轮廓。我期待它能够从最古老的时期开始,系统地介绍各个阶段的艺术风格、流派以及最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罗列,而是能够深入地剖析作品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让我能够理解这些艺术品是如何在特定的时代孕育而生的,以及它们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避免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配合精美的插图,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享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
评分我是一个对艺术史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普通读者。一直以来,意大利的美术都对我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从古罗马的宏伟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杰作,再到巴洛克时期的华丽建筑,都让我心生向往。然而,我常常感到知识的碎片化,就像零散的珍珠,缺乏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我希望这本《意大利美术史话》能够成为那根线,帮助我构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意大利美术发展脉络。我期待它能够从最早期开始,系统地介绍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流派以及杰出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来阐释复杂的艺术概念和历史背景,避免使用过于学术化的术语,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和欣赏。同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高质量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且希望这些图片能够配有详细的解读,帮助我理解作品的构图、色彩、技法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评分我最近对欧洲文化,特别是意大利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书。我一直觉得,意大利的美术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笔每一画都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翻开这本史书,从古罗马时期一路读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时期,了解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人物。我期待它能够详细介绍那些我耳熟能详的大师,比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也希望它能发掘一些我不太了解但同样具有价值的艺术家。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作品,更重要的是能够解析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理念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些作品能够成为不朽的经典,它们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又如何影响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此外,我对于书中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图片非常看重,因为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视觉的冲击力,清晰精美的图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评分我对意大利的艺术史一直抱有一种敬畏之心,觉得它深邃而博大,自己就像一个站在海岸边的小孩,只看到了大海的皮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船”,带领我驶入这片艺术的海洋,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宝藏。我期待它能够从古罗马的辉煌时期开始,一路讲到文艺复兴的鼎盛,再到巴洛克时期的繁复与激情,甚至触及更近代的艺术发展。我希望它能够介绍那些在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艺术家,不仅仅是那些名字家喻户晓的大师,也希望能够发掘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剖析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历史背景以及文化意义,让我能够理解这些艺术品是如何诞生,又是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来呈现,避免枯燥的学术说教,而是用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细节来吸引读者。此外,精美的插图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评分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对意大利这个国家充满了向往,尤其是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我曾经在旅游时,亲眼目睹过罗马斗兽场、佛罗伦萨大教堂等宏伟的建筑,也曾在博物馆里驻足于一件件精美的雕塑和绘画前,但总觉得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意大利艺术的殿堂,让我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意大利美术的发展历程。我期待它能够从古罗马时期开始,一直讲到近现代,梳理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艺术流派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作品的介绍,更重要的是能够挖掘出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哲学思想以及社会背景。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理解不同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传承和发展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插图,让我能够直观地欣赏到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且能够在我脑海中形成更清晰的艺术形象。
评分我通常对于艺术史类的书籍持谨慎态度,因为很多这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我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要么过于浅薄,流于表面,无法提供深入的见解。我希望这本《意大利美术史话》能够成为一个例外。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我对意大利的美术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我缺乏系统的知识,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认识意大利美术。我期待它能够梳理出意大利美术发展的清晰脉络,介绍各个时期的代表性风格、流派以及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不仅仅是枯燥的史实罗列,而是能够融入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细节,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特别希望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不同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让我能够更深刻地领略意大利美术的魅力。而且,我希望这本书的插图质量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清晰地展示作品的细节,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厚重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一种知识的沉甸甸的压迫感,当然,这是一种积极的压迫感,意味着里面承载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我一直以来都对西方艺术史,尤其是意大利美术,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像是在一片浩瀚的海洋中漂泊,缺乏一个清晰的航向。我之前阅读过一些零散的文章和书籍,但总感觉知识点比较碎片化,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这次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的“意大利美术史”这个定位,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意大利美术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我期待它能够详细介绍各个时期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并且不仅仅是简单的列举,而是能够深入剖析他们的艺术风格、创作思想,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穿插一些历史背景的介绍,比如当时的社会状况、政治环境、宗教信仰等等,因为艺术从来都不是脱离现实而存在的,它往往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会出现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为什么某些艺术家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评分我本身对于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意大利作为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美术成就更是不可忽视。我之所以选择这本《意大利美术史话》,是希望能够系统地了解意大利美术的发展历程,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盲区。我期待它能够从古罗马时期的雕塑和建筑讲起,一路梳理到文艺复兴时期群星璀璨的绘画和雕塑,再到巴洛克时期的戏剧化表现,甚至能够涉及一些近现代艺术的萌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脉络,让我能够理解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演变和相互影响。我尤其希望它能够深入介绍那些代表性的艺术家,不仅仅是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思想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的。同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并且配以高质量的插图,让我能够直观地欣赏到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从中汲取知识和灵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种沉静而典雅的风格,让人忍不住想翻开它,一探究竟。虽然我还没有正式开始阅读,但仅仅是看它的排版和印刷质量,就能感受到一种严谨和用心的态度。我非常期待它能带我走进那个遥远而迷人的国度,去感受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艺术瑰宝。意大利,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浪漫和艺术的联想,从古罗马的宏伟遗迹,到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辉煌创作,再到巴洛克风格的华丽与激情,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我一直对这些艺术作品充满好奇,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知识,常常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的知识空白,让我对意大利的美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我想象着,它会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那些关于艺术家、关于作品、关于时代的故事,让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些艺术的魅力。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深入浅出,用生动的语言解释那些晦涩的艺术理论,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一本好的艺术史书籍,不仅仅是罗列作品和年代,更重要的是能够阐释作品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思想背景,让读者能够理解艺术是如何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我不仅仅是“看”到艺术,更是“懂”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