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华典故彩图馆 | 作者 | 孙沛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359056 | 出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数 | 页码 | 427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全书精选了近600则典故,分为言志、情感、形貌、经济、世态、闲趣、言语、勤政、国家、司法、品行、学问、谋略、景物、时令、人伦、哲理、功业、技艺、军事、境遇、罪戾、交往、失策等篇。编者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并将每一个典故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阅读典故原始的故事,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阅读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 |
| 作者简介 | |
| 孙沛,女,编辑。热爱文字,曾参与编写《老上海的趣闻传说》、《老广西的趣闻传说》、《窥探历史真相》、《窥探文化真相》等书。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让我们翻开书,一起走进中华典故的世界,一起去品味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 文摘 | |
| 版筑饭牛 典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造土墙和喂牛的人后来做了大官。指出身贫贱、胸怀大志、有奇才的人物。 殷代盘庚中兴之后,小辛、小乙继位,殷朝重又中落。武丁即位之后,想复兴殷国大业,可就是找不到好臣子来辅佐朝政。 有一天,武丁做了个好梦,梦见自己遇到一个身高肤黑、两目炯炯有神、名叫“说”的圣人。第二天,武丁遍视群臣百官,其中没有一个像梦中圣人的。武丁跑遍全国寻找圣人,来到了傅岩。傅岩下有一条重要道路,常被大水冲垮,官员们调来一批囚徒,修筑大墙,堵截山洪,保护道路。在修路工中,武丁发现一个身材很高、皮肤黝黑、目光如电的,就是自己梦中见到的圣人。他是个隐士,混杂在囚徒中一起筑墙护路。武丁跟他交谈后,大喜说:“你就是我梦中见到的圣人。”立即任他为国相,殷国从此大治。隐士没有名姓,就以傅岩为姓,称为“傅说”。“版筑”就是用版作范,中间实土石筑墙的意思。 而“饭牛”讲的则是春秋时的故事。齐桓公要迎接周天子派来的使臣,天未亮就带领仪仗队开门出城,等候贵宾。城河边,有一队商旅驾着牛车,点着火把,等候天亮开关入城做买卖。桓公驱车上前,私察民情,他见到有个人弯着身子,手捧青草喂牛,边喂边以手拍打牛角,用悠长的声调唱着歌: 从昏饭牛至夜半, 长夜漫漫何时旦? 黄犊上坂且休息, 吾将舍汝相齐国! 桓公想:“好大口气,一个穷喂牛的,竟想当齐国的宰相……不过嘛,奇人好发奇论,说不定他真的有本事。” 迎宾结束,桓公带着歌者回宫,发现对方果真是个怀大志、有奇才的人物,就毫不犹豫地将国政交给他管理。这个人名叫宁戚。 由以上两则故事形成了“版筑饭牛”的成语。 …… |
| 序言 | |
这本新购入的《中华典故彩图馆》简直是咱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拿到手就让人眼前一亮。我原本以为这种经典故事的书会是那种老掉牙的排版,没想到设计得如此用心。首先,它的装帧就很有档次,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特别好,不是那种容易泛黄的劣质纸。最让我惊喜的是里面的插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幅彩图都非常精致,色彩搭配得既古典又不失现代的审美。我记得翻到“精卫填海”那页的时候,那栩栩如生的海浪和不屈的少女形象,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神话的场景中。不仅仅是好看,这些图画的细节处理得也特别到位,能看出画家对古代服饰和环境的考究。给孩子看,他们能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文字描述,毕竟“一图胜千言”嘛。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这也是一本可以时常翻阅的艺术鉴赏书。这种结合了文化内涵和现代视觉享受的书籍,现在真的不多见了,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传统文化和注重生活品质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在的,我买书一直很挑剔,尤其对这种普及性的文化读物,总担心内容会过于浅薄或者解释得不够严谨。但是这套书的编撰水准,着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说教式叙述,而是巧妙地将历史背景、典故的起源和现代的启示融为一体。比如讲解“邯郸学步”的时候,它不仅讲了故事梗概,还深入剖析了古代社会对模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角度非常新颖。我尤其欣赏它在注释方面的处理,对于一些生僻的古词汇和历史人物的背景,都有清晰的标注,让阅读过程几乎没有任何阻碍。我特意对比了其他几本类似的典故集,这本书在史实的准确性和故事的趣味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保证了知识的深度,又照顾到了普通读者的接受度。对于想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智慧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工具书,翻阅起来感觉非常充实和有收获。
评分我对文化类书籍的评判标准,往往在于它能否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这套典故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扇扇通往古代生活的窗口。我注意到,每当介绍一个典故时,作者都会尽量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这让读者在理解典故寓意之前,先对那个时代有了直观的感受。比如“卧薪尝胆”一章,文字描绘的艰苦环境,配合着那几幅特意绘制的、带着粗粝感的插图,让人仿佛能闻到柴草和苦胆的味道,那种刻骨铭心的励志精神一下子就传递过来了。这种多维度的感官刺激,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记忆深度。它成功地将那些遥远的、被历史尘封的故事,变得鲜活、可触碰,让现代人也能真切地体会到古人的精神世界。这本书对于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无疑是一剂良方,非常值得花时间细细品味。
评分我最近正好在给家里的小侄女找一些能培养她情商和传统价值观的书籍,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中华典故彩图馆》。我得说,它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适合少儿阅读,而且非常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它把那些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道理,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串联起来。比如“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不再仅仅是关于毅力的陈述,而是通过场景化的描述,让孩子体会到长期坚持的真正意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对于一些负面典故的处理也很有分寸,既点明了教训,又不会让孩子感到过于沉重或恐惧。排版上大量留白,字体大小适中,对于正处于识字和阅读习惯培养阶段的孩子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我试着让她自己读了一段,她完全能跟上节奏,并且对里面的图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比我费尽心思去讲道理有效多了。这本书确实是兼顾了美观、教育性和阅读体验的典范之作。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着近乎偏执要求的人,所以我通常在入手新书时会对印刷和装帧进行细致的“体检”。这本《中华典故彩图馆》在工艺上绝对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它的封面采用了某种特殊工艺处理,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磨砂感,而且抗指纹能力很强,这对于经常翻阅的书籍来说简直是福音。内页的装订也十分牢固,我特意尝试将它完全摊平,书脊没有出现任何松动或异响,显示出它在制作上的用心。色彩还原度方面,无论是历史人物的服饰颜色还是古代建筑的砖瓦质感,都处理得非常真实和细腻,没有出现色差或者油墨不均的现象。这种对物料和工艺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载体的尊重。对于收藏家级别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套知识的集合,它本身也是一件值得陈列的书籍艺术品,那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带来的满足感,是电子书完全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