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网络视频节目《局部》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梵高的初习作品,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齐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与作品,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网络视频播放逾千万,三百余幅精美彩图,年度艺术话题读物。网络视频节目《局部》讲稿——陈丹青讲艺术的《局部》系列视频自开播以来,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600万,在结集成书过程中,陈丹青对讲稿进行了精心修订,并补充图说信息近万字及后记《陌生的经验》,史航、李静、韦羲、青原作序,相比视频节目,本书内容更为完整。
陈丹青的私人美术史——陈丹青首次将自己的观看经验结集成书,我们得以通过画家的视角来观看艺术作品。全书摆脱了传统的美术史框架,没有术语和理论,只讲故事和感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艺术普及书。
隐没的天才,被忽视的杰作——作者特意选取美术史上较少被提及的作品展开讲述,这些作品很少有机会被大众接触到,却同那些广为人知的名作一样,有着丰富的艺术技巧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市面上的艺术普及类读物千篇一律,每一本介绍的都是类似的作品,本书的角度无疑是更独特的。
三百余幅艺术作品,精装四色印刷——陈丹青拿出其个人几十年来珍藏的画册和他游历欧洲所拍摄的照片,亲自裁切放大局部,为读者展现艺术品精彩、微妙、动人的细节,并配以详细说明,精装四色印刷,值得收藏。
##我不再年轻,不再一厢情愿地以为当年因《小武》结识的这一群人都代表着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不再相信跨界、过度阐释,以及不打算再看“不可言说”的艺术讲稿
评分##陈丹青录制的系列视频的文字整理,配了很多美术作品的局部。是坦诚的聊天,不是美术欣赏,更谈不上知识灌输。印象最深的是谈论“绘画在何时结束”,因为一首诗、一个故事不亦如是么?掩卷乱想,热衷于晒娃的父母们,为什么不舍得花点时间为孩子画点速写呢?
评分##虽然没了视频里陈丹青孜孜念稿的音容,但多了不少素材与信息,就仍读得兴高采烈。陈老师的状态并不稳定,却也是他的元气所在。记述每回被某个作品击中,那些比方和形容,丰富、夸张到不可思议。唯一可吐槽的是那篇附在书后的《局部的远意》。陈丹青自谑为“老逼梆子”,可他这位九零后小友早已装逼装上了天……
评分##陈丹青和木心是一类人,不能说没有审美,只是都陷入一种自我陶醉的臆症,看起来真诚,但其实是维持艺术家自身形象,维持艺术品艺术形象的一种手段,逃避审视自己的时刻,语出惊人的同时也失去真诚。
评分突然意识到我可能永远也成不了一个art historian了。大二的时候陈丹青来波士顿宣传木心的纪录片,我带着《陌生的经验》去,在门口截住陈丹青讨要了一个签名。他很讶异会在美国见到这本书,我说因为我是学艺术史的,从国内特意带过来看。陈丹青说:“你学艺术史就不要看这个,里面都是骗人的。” 我本来是没有理解的,今天才想通是为什么。因为这本书里尽是偏见,尽是他个人的审美意趣,而我却爱极了这偏见,爱还不够,也想跟他人分享我自己的偏见。艺术史的教材是断然不会这么写的,art historian也是万万不可如此偏颇的。
评分##所以这就是把文字变成视频成了《局部》,《局部》的话再改成文字成了《陌生的经验》。理想国系列真有点啼笑皆非的意思,看这系列之前是因为自中学如愿专攻艺术就深受陈丹青老师的影响,看完了所有的理想国系列丛书,一本比一本失望,气不打一出来。从采访到视频节目,就一遍遍改着传播方式重复着营销吗?诚然这对不看节目、不看访谈、甚至不懂艺术的人来说可能省时省力,只是现在不是原来没有录像录音、整理个讲稿发行可让更多求学者获益的时代了,现在这行为叫——偷懒,做学问还是至少要有做学问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吧?
评分##2016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偷懒,也不算偷懒。说偷懒,因为《局部》我已经看过好几遍,说不偷懒,因为再看讲稿,把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和所在博物馆全部都罗列了出来,把自己喜欢的话也一并抄了下来。不过每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它对应的语言,虽然陈本人说视频里也同样是读讲稿,但导演谢孟茜用影像极大地丰富了这份语言,因此有趣得多。
评分##惊喜!印本极好,大硬彩图,想剪下来涂墙。感觉纸质稿子更适合做绘画艺术的普及,也更像在聊天讲道,攫取他总带转折语焉不详有关历史绘画和做事的秘密。视频总看的分心,再读一遍等于新看。局部里拉过来的人,都是那么的非正式。讨论的绘画,也常是被时间尘埃堆积到角落的。从16回局部中,更完整看见一个赤子之心的陈丹青,这些讲稿大概是他著作中最亲众的。他始终想看见绘画中的自然,专注,悲悯,元气。在制度中看见人,清醒,正常,自由。绘画的光辉逝去,中国的艺路,可会因这份真诚的讲述,点拨,划开新路?
评分##以为文字会做很多书面化处理,但实际并没有,同样的文字,语气不同,语境就变了,还是觉得看节目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