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学解题策略问题解答
:68元
作者:朱华伟,钱展望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1
ISBN:9787030308931
字数:384000
页码: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是针对朱华伟、钱展望编著的《数学解题策略》所编写的一本习题指导书。《数学解题策略》的前24章介绍了24种数学解题策略,它们分别是归纳与猜想、数学归纳法、枚举与筛选、整数的表示方法、逻辑类分法、从整体上看问题、化归、退中求进、类比与猜想、反证法、构造法、理、局部调整法、夹逼、数形结合、复数与向量、变量代换法、奇偶分析、算两次、对应与配对、递推方法、抽屉理、染色与赋值、不变量理,这几乎涵盖了数学竞赛中所有的解题策略。
目录
张景中谈奥数
前言
第1章 观察、归纳与猜想
1.1 问题
1.2 解答
第2章 数学归纳法
2.1 问题
2.2 解答
第3章 枚举与筛选
3.1 问题
3.2 解答
第4章 整数的表示方法
4.1 问题
4.2 解答
第5章 逻辑类分法
5.1 问题
5.2 解答
第6章 从整体上看问题
6.1 问题
6.2 解答
第7章 化归
7.1 问题
7.2 解答
第8章 退中求进
8.1 问题
8.2 解答
第9章 类比与猜想
9.1 问题
9.2 解答
第10章 反证法
10.1 问题
10.2 解答
第11章 构造法
11.1 问题
11.2 解答
第12章 极端理
12.1 问题
12.2 解答
第13章 局部调整法
13.1 问题
13.2 解答
第14章 夹逼
14.1 问题
14.2 解答
第15章 数形结合
15.1 问题
15.2 解答
第16章 复数与向量
16.1 问题
16.2 解答
第17章 变量代换法
17.1 问题
17.2 解答
第18章 奇偶分析
18.1 问题
18.2 解答
第19章 算两次
19.1 问题
19.2 解答
第20章 对应于配对
第21章 递推方法
第22章 抽屉理
第23章 染色和赋值
第24章 不变量理
内容提要
本书给出了作者编著的《数学解题策略》中全部习题的详解,有的给出了多种解法。这些习题的解答几乎涵盖了数学竞赛中所有的解题策略。本书对部分习题还做了点评。这些习题的点评不拘形式,或是问题的引申和推广,或是类题、似题的分析比较,或是问题的多种解法,或是试题的来源、背景。点评的目的是使读者开阔眼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此书可供高中数学资优生、准备参加高中数学竞赛的选手、中学数学教师、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高师院校数学教师,数学爱好者及数学研究工作者参考。
作者介绍
朱华伟 博士 研究员
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所所长,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际中小学生数学能力评估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教育数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主试委员,国家队教练,培养多名选手获国际金牌。
2009年任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领队、主教练,取得团体总分名,6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
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值得一提,这对于长时间阅读和反复翻阅的工具书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在做奥数题时,我们经常需要在草稿纸和书本之间来回切换,用笔圈画重点、在空白处演算。这本数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的版式设计清晰明了,字体大小适中,关键的公式和定理都有恰到好处的留白,方便读者随时做批注和标记。很多参考书的装帧在反复使用后很快就会松散或者弄脏,但这本的装订非常结实,即便是经常被我揉着、压着放在书包里,它依然保持得很好。这体现了出版社在制作一本真正服务于学习者的工具书时所付出的专业精神。一本好的教材,除了内容要硬核,载体本身也必须可靠耐用,能经受住我们高强度学习的考验,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很多号称“奥数宝典”的书籍,要么是翻译腔太重,要么就是答案给得太简略,根本无法真正指导到我们实际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卡壳”点。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的“解析”部分简直就是一场深度对话。它不会仅仅写一个“设 $x=...$ 求解”,而是会详细探讨几种可能的“错误思路”或者“效率低下的方法”,并清晰地指出为什么那些方法行不通,或者为什么需要更优化的处理。这种对思考误区的纠正,对我来说价值千金。我曾经在某个几何证明题上纠结了三天,感觉自己所有的知识点都用上了,但就是找不到那个关键的辅助线。读到这本书里解析类似问题时,它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如何通过对图形的“旋转”或“反射”来发现隐藏的对称性,那个瞬间的顿悟感,简直让人想拍案叫绝。它教的不是结果,而是那种洞察力的培养,这才是真正的高级教学。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重塑了我对“数学美感”的认知。过去我对奥数题的印象常常是冰冷、刻板和充满计算的陷阱。然而,通过这本书对解题策略的系统阐述,我开始看到这些复杂问题背后隐藏着的、优雅的数学结构。它不只是教会你如何“赢”下考试,更是引导你去欣赏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艺术性。比如,在处理某些数论问题时,作者展现的思维跳跃性,简直就像是解开了一个精妙的魔方,每一步的还原都充满了逻辑上的必然和视觉上的和谐。这种欣赏能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内驱力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我不再觉得学习奥数是一种负担,而更像是一种智力探险,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数字和符号背后的、令人心醉的规律。这本书成功地将一门技术性的学科,转化成了一种可以令人着迷的思维艺术,对我接下来的数学学习生涯影响深远。
评分天哪,最近偶然翻到了一本让我茅塞顿开的数学书,它简直是为我这种在奥数题山里挣扎的学生量身定做的救星!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实在是太高明了,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真正地把“解题的思路”给剖开了给你看。我以前做题老是卡在中间,知道一些公式,但就是接不下去,感觉自己像个匠人,有工具但不知道怎么把零件组装起来。这本书呢,它就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观察”题目,如何从那些看似无关的信息中找到突破口。它会展示好几种不同的解题路径,比如有的题用代数法可能很复杂,但一旦换个角度,用几何直观或者构造函数,瞬间就柳暗花明了。我特别喜欢它对每种策略的细致分析,不仅仅是给出步骤,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这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让我对数学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读完一些章节后,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单纯地背诵定理,而是开始主动地在脑海中构建数学模型,这种由内而外的能力提升,比单纯做对几道难题要宝贵得多。这本书简直是那种会让你爱上思考过程的宝藏。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完全符合我们高中生思维发展的轨迹。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超级复杂的难题轰炸我们,而是循序渐进地,从基础概念的重新梳理开始,确保我们对每一个基石都有牢固的掌握。然后,它巧妙地引入了各种解题技巧,这些技巧的引入不是生硬地插入,而是紧密围绕着特定的题型和难度递增的关卡来布置的。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反而有一种闯关游戏的刺激感。我尤其欣赏它在不同章节之间建立的联系,很多时候,前一章学到的一个看似简单的技巧,在后一章解决复杂问题时,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整合运用起来,让你惊叹于数学体系的严谨和统一之美。这种层层递进、融会贯通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我们攻克高难度奥数题的心理门槛,它让你觉得,原来那些遥不可及的难题,不过是基础知识和关键策略的巧妙组合罢了。这对于培养持久的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