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须臾
定价:24.80元
作者:落落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35436788
字数:152000
页码:2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近日,拥有人气的作家落落由长江文艺出版社(blog)推出首部图文集《须臾》。
同落落今年1月推出的散文集《不朽》相比,落落此次全新创作的《须臾》更为精致。这是一本记录情感的精致的值得收藏的书,内容清新,感人。文中收录了落落的全新散文以及在日本旅行时拍摄的精美图片,设计精美、华丽。
书中记录了落落旅行途中反复听的歌、不断遇见的人,时刻忆起的小时候的家园,爱情故事,以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所有应该忘记即将忘记而没能忘记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落落极其细腻的内心情感世界,震撼的同时,更让人感到温暖。
内容提要
本书是落落的首部图文随笔集,比落落08年1月推出的《不朽》更为读者期待。文中收录了落落的全新散文以及旅行中拍摄的精美图片,由郭敬明团队总结了《N.世界》图文书的经验后隆重推出,设计精美、华丽。在《小说》中预告时,好评如潮,读者期待值极高。
本书收录了落落的全新散文,和旅行中自己拍摄的图片,记录了旅行途中反复听的歌,不断遇见的人,时刻忆起的小时候的家园故事,爱情故事,和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所有应该忘记即将忘记而没能忘记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她细腻的内心情感世界。
这是一本记录情感的精致的值得收藏的书,内容清新,感人。想要更了解落落的人,不要错过这本书将会带给你的震撼与温暖的感动。
目录
作者介绍
落落,82年4月生,上海人,编辑,自由撰稿人。个人主页.luo-luo.。 长篇小说《年华是无效信》(2005年),短篇小说《那些生命中温暖而美好的事情》(2005年),长篇小说《尘埃星球》(2007年),散文集《不朽》(2008年)。
文摘
序言
评价二:关于文笔的韵律感与意境的营造 这位作者的文字功力,简直可以用“行云流水,铸字为金”来形容。读起来有一种强烈的韵律感,仿佛在聆听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充满了音乐性,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调。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用最简洁却又最具穿透力的语言,勾勒出宏大的场景和幽微的心绪。特别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被拿捏得炉火纯青。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文字所营造出的那种特定的氛围——时而是江南烟雨的朦胧湿冷,时而是北地朔风的苍凉凛冽。这种氛围的营造,使得阅读体验从单纯的文字信息接收,升华为一种沉浸式的多感官体验。我已经很久没有读到如此有“气味”和“触感”的文字了,它让那些虚构的世界,拥有了令人信服的物质存在感。这本书,是为那些热爱文字本身的读者准备的一场盛宴。
评分评价四:对主题思想的深刻探讨与留白的美学 这部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拒绝给出任何简单的答案。它像是一个哲学思辨的擂台,抛出了关于“宿命与自由意志”、“个体与集体的冲突”等宏大命题,然后将如何解答的权利,完全交还给了读者。作者的克制令人敬佩,他没有用说教式的语言去灌输某种理念,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轨迹,让主题自然而然地渗透出来。这种“留白”的艺术处理,是真正的高明之处。它允许读者在阅读结束后,依然可以长时间地沉浸其中,进行自我对话和反思。那些悬而未决的结局,那些没有被完全解释清楚的动机,恰恰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状态——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我甚至觉得,这本书读完一遍远远不够,因为它像一坛陈年的老酒,每一回开启,都会品尝出新的滋味,发现新的层次,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所应具备的生命力。
评分评价三:叙事视角的切换与世界观的构建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是如何游刃有余地在多个叙事视角间切换,却始终保持着叙事主线的清晰和主题的连贯。从宏观的历史俯瞰,到微观的个体独白,视角一转,世界观的维度便瞬间扩展了数倍。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让读者得以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同一个事件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这个虚构世界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态度,那些社会规则、历史沿革、乃至风俗习惯,都构建得逻辑自洽,密不透通风,丝毫没有敷衍了事的感觉。它不是一个随随便便搭建起来的背景板,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呼吸运转着的复杂生态系统。每次当我以为自己已经摸清了故事的脉络时,作者总能巧妙地抛出一个新的伏笔或引入一个未曾预料到的设定,迫使我重新审视之前的一切判断。这种不断推翻自我认知,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阅读过程,是极其令人上瘾的。
评分评价一:对情节的深度与角色的刻画的赞叹 这本书简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梦境,每一次翻页都将我拖入更深的迷雾之中。作者对人物内心的描摹细腻到令人心惊,那些细微的情绪波动,那些不经意的眼神交汇,都仿佛被置于显微镜下,纤毫毕现。我尤其欣赏的是主角在面临抉择时的那种挣扎与摇摆,它真实得让人感到疼痛。那种在道德的灰色地带徘徊,既非全然的善,也非彻底的恶,而是被环境与命运裹挟着前行,这种复杂性是当代文学中难得一见的。叙事节奏的把握也极佳,时而如清泉般缓缓流淌,温柔地铺陈背景,时而又猛然加速,像山洪暴发般将读者卷入高潮,让人喘不过气。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结构之精巧,如同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恰到好处,推动着故事不可逆转地向前发展。读完之后,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我仿佛从一场漫长而深刻的冥想中醒来,脑海中萦绕的,是那些鲜活的面孔和他们未竟的命运。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深处的幽暗与微光。
评分评价五:阅读体验的沉浸感与情绪的共振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近乎“霸道”的,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我体验到了一种强烈的“时间失真感”,好几个深夜,当我猛然惊觉窗外天色已明时,才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好几百页。这种全情投入的状态,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真正“抓人”的关键指标。书中人物的情感波动,无论是狂喜还是绝望,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们似乎穿透了纸张的阻隔,与我自己的情绪产生了深刻的共振。特别是书中描绘的那些关于“失去”和“寻找”的主题,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某些早已尘封的情绪角落,引发了一场内心的震颤。这种共振带来的情绪释放,远比单纯的消遣要来得珍贵和持久。读完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不是因为情节没有讲完,而是因为我还不愿意与那些我曾一同呼吸过的角色们告别。这是一次彻底的、情感上的“迁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