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竹笛入门大教 初学曲谱教学简谱笛子教材 自学基础教程书籍

正版竹笛入门大教 初学曲谱教学简谱笛子教材 自学基础教程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竹笛
  • 入门
  • 初学
  • 教材
  • 乐谱
  • 简谱
  • 笛子
  • 音乐
  • 自学
  • 基础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结良缘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66251
商品编码:26805110139
丛书名: 竹笛入门 大教本
出版时间:2014-04-01

具体描述

 

 

目录

 1章 认识竹笛 

第二章 技巧与基本练习 

第三章 经典独奏曲 

1. 黄莺亮翅 

2. 五梆子 

3. 卖 菜 

4. 大青山下 

5. 脚踏水车唱山歌 

6. 牧民新歌 

7. 欢乐歌 

8. 醉 笛 

9. 小放牛 

10. 巢湖泛舟 

11. 春到湘江 

12. 绿 洲 

13. 小八路勇闯封锁线 

14. 鄂尔多斯的春天 

15. 秦川抒怀 

16. 山村迎亲人 

17. 踏 歌 

18. 西湖春晓 

19. 喜看丰收景 

20. 乡 歌 

21. 沂蒙山歌 

22. 秦川情 

23. 春 潮 

24. 早 晨 

25. 三五七 

26. 牧 笛 

27. 山村小景 

28. 幽兰逢春 

29. 鹧鸪飞 

30. 婺江欢歌 

31. 深秋叙 

32. 双声恨 

33. 行云流水 

34. 潇湘喜讯 

35. 湘江乐 

36. 春暖洞庭 

37. 春咏桃花源

 

内容介绍

《竹笛入门大教本》从认识竹笛开始,系统地讲解了竹笛的基本常识和基础乐理,然后以笛子常用演奏技巧“气、指、舌(唇)”三个方面为主线,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竹笛入门根本的气息、呼吸、运气、换气方法,到左右手的基本指法、常见音型的处理手法,再到南北两派常用的叠、打、赠、滑、厉、垛、飞等指法技巧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并辅以**数量的练习曲和知名乐曲片段加以针对性训练和复习巩固。非常实用。

《竹笛入门大教本》的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初级水平演奏技巧的讲授,竹笛吹奏中独具特色的舌头技法应用,如单吐、双吐、三吐、轻吐等吐音发音,以及花舌等各币中装饰音的吹奏技巧均有专门讲解,并精心设置了竹笛吹奏的各类专项训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教程后半部分收录的37首竹笛经典独奏曲,有心提高自己演奏技艺的中级水平者,也可以挑战一下。

 


《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箫与笛的丝竹情韵》 在中国浩瀚的音乐长河中,箫与笛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深邃的意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审美。它们如同两枚孪生的玉叶,一同生长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一同在岁月的风雨中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本书将带您走进箫与笛的世界,探索它们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地位、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一章:箫与笛的起源与发展 远古的回响: 追溯箫与笛的起源,我们回到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骨笛、陶笛,虽然简陋,却已展现出先民对声音的初步探索和对自然万物的模仿。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乐器,更是人类文明曙光中的第一缕音乐之音。 从宫廷到民间: 历经夏、商、周的演变,箫与笛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宫廷雅乐和民间歌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中描绘的“我有嘉宾,吹洞箫兮”的悠扬,到汉代乐府诗中诉说的“弹筝击鼓,吹箫弹瑟”的热闹,箫笛的身影贯穿于各个时代。 唐宋的辉煌: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鼎盛时期。箫与笛在这一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乐曲和演奏技艺。它们不仅在宫廷宴饮、宗教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更在文人雅士的笔下化作寄托情怀的艺术载体,留下了无数传世佳作。 明清的传承与创新: 明清时期,随着戏曲、说唱艺术的兴盛,箫与笛也找到了更广阔的舞台。它们在各类器乐合奏、戏曲伴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催生了更多地方性的吹管乐器,为后世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箫的深沉与沉静 “箫”字的由来: 探究“箫”字本身的含义,它象征着空灵、悠远,与乐器的形态和音色不谋而合。 材质与形制: 详细介绍箫的材质选择(如竹、木等)、不同形制(如古箫、洞箫、曲箫等)及其对音色的影响。深入探讨竹子的生长环境、烘烤、开孔等制作工艺如何赋予箫独特的声音特质。 音色与表现力: 描述箫那“如泣如诉”、“清澈悠远”的音色特点。分析其在表现幽静、哀伤、思念、冥想等情感时的独特优势。 代表性箫曲赏析: 选取几首经典的箫曲,如《梅花三弄》、《汉宫秋月》、《醒狮》等,从乐曲的背景、旋律、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带领读者感受箫曲中的意境。 第三章:笛的清脆与灵动 “笛”的演变: 追溯“笛”字形体和含义的演变,了解其作为吹管乐器的历史渊源。 横吹与竖吹的差异: 区分横笛(如笛子)与竖笛(如篪),重点介绍中国传统笛子的形制、发音原理(如膜孔的运用)以及演奏技法。 音色与演奏技巧: 描绘笛子那“清脆悦耳”、“婉转多姿”的音色。分析各种演奏技巧,如花舌、吐音、叠音、赠音等,如何丰富笛曲的表现力,使其能够描绘出喜悦、活泼、奔放等丰富的情感。 经典笛曲鉴赏: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笛曲,如《鹧鸪飞》、《五梆子》、《荫中鸟》等,结合其演奏特点,让读者领略笛子乐曲的艺术魅力。 第四章:箫笛合奏的和谐之美 “丝竹”的融合: 探讨箫与笛在中国古典音乐合奏中的地位。它们常与其他乐器(如古琴、古筝、二胡等)组成“丝竹”乐团,共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画面。 相互衬托与呼应: 分析箫与笛在合奏中如何相互衬托,箫的低沉醇厚与笛的清亮高亢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共同烘托出乐曲的主题。 合奏曲目赏析: 介绍一些经典的箫笛合奏曲目,分析其在旋律、节奏、织体上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乐器的配合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第五章:箫笛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中的印记 文学中的咏叹: 搜集整理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中涉及箫与笛的篇章,分析文人墨客如何借箫笛抒发情怀,寄托理想,或描绘场景。例如,“孤村落日残阳,第一滴相思泪;吹箫引凤,何处觅知音?” 绘画与戏曲中的身影: 观察中国古典绘画中常见的吹箫引凤、笛声悠扬的场景,以及在戏曲表演中,箫笛作为重要配器如何烘托剧情,塑造人物。 象征意义的解读: 探讨箫与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能蕴含的象征意义,如思念、离愁、隐逸、祝福等。 第六章:箫笛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在当代音乐中的新生命: 介绍箫与笛在当代音乐创作、影视配乐、民族管弦乐团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音乐风格的融合,如跨界音乐、新民乐等。 演奏技法的革新: 探讨当代演奏家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和发展,拓展箫笛的表现力。 保存与推广的意义: 强调保护和传承箫笛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社会如何通过教育、演出、媒体等多种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箫笛艺术。 本书不仅是一本音乐欣赏指南,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多彩的案例,希望能够唤醒您心中对箫与笛的共鸣,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博大精深,领略其中蕴含的东方韵味与哲学思考。无论您是初次接触,还是已有一定了解,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进一步体会“非丝竹而生,非弦管而奏”的独特之美。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竹笛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受限于时间和地域,很难找到合适的老师。在网上搜寻了很久,终于找到了这本书,它的书名和简介让我觉得非常契合我的需求——“正版”、“入门”、“自学”。拿到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晰,从零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掌握竹笛的吹奏技巧。我特别看重的是它在基础练习部分的设置,针对初学者容易遇到的问题,比如气息不稳、指法不熟练等,都提供了非常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而且,它不仅讲解了如何吹奏,还强调了如何“吹好”,例如对音色的控制、乐句的连接等方面,都有涉及。我喜欢它将复杂的技巧拆解成一个个小的单元,让我在练习时不会感到 overwhelming。书中的排版也很舒服,文字大小适中,留白也很多,读起来不费眼。我已经开始练习一些基础的音阶和简单的旋律了,感觉进步很大。

评分

刚收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作为一名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我之前尝试过在网上找一些零散的教学视频,但总是感觉碎片化,缺乏系统性。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编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持笛、呼吸方法开始,一步步深入。我特别喜欢它对于每个乐句的分解和讲解,不会一下子丢出太多的信息,而是循序渐进,让你有时间去消化和练习。书中的配图也很清晰,能够准确地展示手指的按法和身体的姿势,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养成错误的习惯。我尝试着吹奏了第一首简单的练习曲,虽然还有些生涩,但确实能感受到书本指引带来的进步。而且,它使用的简谱也是我比较熟悉的,上手起来没有太大的门槛。整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很好,翻阅起来很舒适,不会有廉价感。我期待着能够跟着这本书,一步步解锁更多的竹笛曲目。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我一直对竹笛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机会系统学习。这次尝试自学,选择这本书是看中了它“大教”和“入门”的定位。读起来,我能感受到作者倾注的心血,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比如,在讲解气息的运用时,它不仅告诉你怎么吹,还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吹,以及不同气息对音色的影响。这一点非常宝贵,让我能够理解吹奏背后的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竹笛演奏的文化背景和名曲欣赏,这让我在学习技艺的同时,也对竹笛这门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情。我最喜欢的是它提供了一些练习曲的音频示范,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这对于检验自己的吹奏是否准确非常有帮助。感觉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初学者克服困难。

评分

我之前有过一点点音乐基础,所以对简谱并不陌生,但吹奏竹笛还是第一次。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照顾了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也为有一定音乐基础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它没有回避一些比较深入的技巧,比如颤音、倚音等,但讲解得非常到位,并且将其融入到难度逐渐递增的练习曲中。我特别喜欢它在曲目选择上的多样性,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也有一些相对比较抒情的现代作品,能够满足不同口味的练习者。书中的插图不仅展示了指法,还偶尔会配上一些与曲目相关的意境描述,这让我在练习时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情感。我尝试着吹奏了一首稍微复杂一点的曲子,虽然还有些地方不够完美,但我能感受到这本书在引导我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让我在掌握了基本的吹奏技巧后,能够有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竹笛世界。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的厚度和内容量吓了一跳,原本以为入门书籍会很简单,没想到它却涵盖了如此多的内容。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会不会过于复杂,但读了几页后就打消了疑虑。作者在讲解乐理知识和吹奏技巧时,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即使是之前对音乐理论一窍不通的我,也能理解得八九不离十。书中关于竹笛的选购、保养以及不同音阶的练习方法都写得非常详细,这对于我这种想要全面了解竹笛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不同曲目的难度分级,从最简单的《小星星》到一些稍有挑战性的民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当前水平的练习曲。而且,每首练习曲后面都附有详细的指法提示和节奏说明,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照着练习,大大减少了摸索的时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曲子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