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印刷]全球化及其不满 (美)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193230

[按需印刷]全球化及其不满 (美)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19323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 著,李杨 章添香 译
图书标签:
  • 全球化
  • 经济学
  • 国际贸易
  • 不平等
  • 发展经济学
  • 斯蒂格利茨
  • 政治经济学
  • 批判性分析
  • 社会问题
  • 按需印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互动出版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93842
商品编码:27068785520
丛书名: 华章经典 经济
出版时间:2010-01-01
页数:240

具体描述

 书[0名0]:  全球化及其不满[按需印刷]|193230
 图书定价:  39元
 图书作者:  (美)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
 出版社:   [1机1] 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1/1 0:00:00
 ISBN号:  9787111293842
 开本:  16
 页数:  240
 版次:  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诺贝尔经济[0学0]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具争议性的出版物之一,本书一经出版,就被翻译成25种文字,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议。作者用犀利的语言、亲身的经历、[0独0]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有关全球经济政策的窗户。本书从全球化的视角,既有对东亚危 [1机1] 的剖析,又有对俄罗斯等转型经济体改革的考察,更从发展中[0国0]家的角度,分析了[0国0]际货币基金组织等[0国0]际 [1机1] 构对经济改革的影响。如果您迷惑于扑朔迷离的经济,如果您对全球化怀有质疑,如果您想揭开[0国0]际组织的神秘面纱,请驻足书香,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致谢
[0第0]1章 全球 [1机1] 构的承诺1
[0第0]2章 未兑现的承诺18
[0第0]3章 自由选择46
[0第0]4章 东亚危 [1机1] :[0国0]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如何将世界带到崩溃的边缘77
[0第0]5章 谁失去了俄罗斯115
[0第0]6章 不公平的公平贸易[0法0]和其他危害143
[0第0]7章 建立市场经济的颇佳之路154
[0第0]8章 [0国0]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议程167
[0第0]9章 未来之路184
后记216
注释221
译者后记239

《全球化及其不满》是一部深刻剖析全球化进程中复杂性与挑战的著作。本书并非简单地歌颂或批判全球化,而是以一种冷静、理性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不满与矛盾。 作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一位享誉国际的经济学家,曾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以其丰富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全球化的理论框架、运作机制以及实际后果进行了深入的审视。他并不回避全球化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例如贸易的增长、资本的流动以及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然而,斯蒂格利茨更关注的是,在这些宏观层面的进步背后,那些被边缘化、被忽视的声音,以及由此滋生的不满和抗议。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当前的全球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导向,未能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求和发展阶段。作者指出,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在推行其政策时,往往倾向于采用“华盛顿共识”中的自由市场原则,要求各国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这些政策在理论上旨在提高效率,但实际上却可能加剧贫富差距,破坏当地产业,并引发社会动荡。 例如,在贸易自由化方面,斯蒂格利茨认为,强制性的贸易壁垒削减,尤其是对农业的开放,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意味着其本国尚不成熟的产业无法与拥有补贴和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企业竞争,从而导致大量农民失业,农村经济凋敝。他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展示了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如何未能适应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反而制造了新的不平等。 在金融自由化方面,作者同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过早地开放资本账户,尤其是在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的国家,极易引发金融危机。当国际资本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又迅速撤离时,会对本国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随后的俄罗斯金融危机,都成为了作者论证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他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救助时,往往附加的条件过于苛刻,未能提供充分的缓冲,反而加剧了危机的蔓延。 斯蒂格利茨还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争议。他认为,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设置的严格壁垒,虽然保护了创新者的利益,但也限制了发展中国家获取关键技术和药物的途径,尤其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如艾滋病药物的获取,这种保护就显得尤为不人道。这不仅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全球的公平与福祉。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全球化对民主进程和国家主权的影响。作者认为,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在决策过程中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普通民众的声音却难以被听见。这种权力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全球治理的“民主赤字”,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和疏离感。 斯蒂格利茨并非一个悲观主义者。尽管他对当前的全球化模式提出了诸多批评,但他同时也为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化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他主张,全球化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确保其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人群,而不仅仅是少数精英。 他强调,各国在加入全球化进程时,应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发展战略,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所束缚。国际经济组织的角色也需要转变,从推行单一模式的“政策导师”,转变为更侧重于提供援助、促进合作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服务提供者”。 在贸易协定方面,斯蒂格利茨建议,应该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允许它们在一定时期内保护本国产业,并逐步开放市场。同时,在金融领域,应该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 他还呼吁,应该建立更加公平的知识产权制度,以促进全球知识和技术的共享,尤其是在事关人类福祉的领域。在环境问题上,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增长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本书最深刻的洞见之一在于,它揭示了“不满”的合理性。斯蒂格利茨认为,对全球化的不满并非源于对进步的恐惧,而是源于对不公正的感知,源于对自身利益被牺牲的愤怒。这种不满如果不被正视和解决,就有可能演变成反全球化的激进运动,对全球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威胁。 因此,《全球化及其不满》不仅是一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更是一部对社会情绪的解读。它提醒我们,任何一个成功的社会模式,都必须建立在公平、包容和尊重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只有当全球化能够真正地为最广泛的人群带来福祉,并且能够充分倾听和回应那些不满的声音时,它才能实现其真正的潜力,并赢得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总而言之,《全球化及其不满》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以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剖析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复杂性与挑战,并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化未来指明了方向。它不仅是经济学领域的必读之作,也是所有关心世界发展和人类命运的读者不容错过的佳作。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当前世界格局的全新视角,并鼓励我们以更加审慎和人文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相信,经济学不应该仅仅是象牙塔里的理论,更应该关照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全球化及其不满》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充满现实关怀的著作。斯蒂格利茨先生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充满激情的笔触,剖析了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并没有简单地指责,而是深入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制度性根源,比如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失误、发达国家在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以及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我尤其欣赏他对“制度设计”的强调,他认为,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体系,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制度框架之上,而目前现有的制度,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适应全球化的挑战。他提出的“发展型经济学”的理念,以及对“国家干预”的辩护,虽然可能与主流经济学观点有所不同,但却有着振聋发聩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对“全球化”这个概念的理解,从单纯的经济活动,上升到了政治、社会和伦理的层面。它让我意识到,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公平和正义。斯蒂格利茨先生的深刻洞察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评分

我一直对全球化这个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难以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直到我读了《全球化及其不满》,我才找到了那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斯蒂格利茨先生的文笔非常流畅,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经济学概念,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他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讲述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全球化对不同人群、不同国家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影响。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裙带资本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论述所吸引,他指出,在一些所谓的“市场经济”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公平竞争,而是被少数既得利益者所掌控,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从而阻碍了更加公平的全球化进程。他所描绘的这些场景,在我看来,正是许多国家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的根源所在。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全球化”这个词汇,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无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如何趋利避害,实现更加普惠和可持续的全球化,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评分

这本《全球化及其不满》的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我看来,真是一位敢于直面现实、剖析问题的经济学家。他没有回避全球化过程中那些光鲜亮丽表象下的阴影,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那些被遮蔽的矛盾和不公。他提出的观点,虽然尖锐,却非常有说服力,因为他并非空谈理论,而是大量引用了真实的案例和数据,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问题,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读这本书,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洞察深刻的医生进行对话,他为你诊断出全球经济体存在的“病症”,并开出了或许不那么令人愉悦,但却直击病灶的“药方”。这种毫不避讳的态度,让我对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批判性分析,他认为这些机构在制定政策时,往往过于偏袒发达国家的利益,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实际的承受能力和发展需求,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反而加剧了不平等,阻碍了真正的全球化发展。他的分析逻辑严谨,论证有力,让人不得不深思。

评分

读完《全球化及其不满》,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斯蒂格利茨用他犀利的笔触,层层剥开了全球化光鲜的外衣,露出了其背后隐藏的种种不公和矛盾。他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适的真相,而是直面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声音。书中关于“赢家通吃”的经济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阶层固化问题,让我深有感触。他详细阐述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人群成为了巨大的受益者,而另一些国家和人群则被边缘化,甚至遭受损失。这种不平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关于“新保护主义”的论述,让我对许多国际经济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那些看似“自由”的贸易协定,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博弈和利益的交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反思的角度,让我们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审视全球化带来的真实影响。斯蒂格利茨先生的深刻见解和批判性思维,为我们理解当下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评分

坦白说,在翻开《全球化及其不满》之前,我对全球化的印象是相对积极的,认为它代表着进步、开放和繁荣。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斯蒂格利茨用他深厚的经济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为我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全球化在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的同时,也滋生了巨大的不平等和不满。他深入剖析了“自由市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指出在许多情况下,所谓的“自由贸易”和“市场准入”协议,实际上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产业和经济主权为代价的。他提出的“隐性补贴”和“不公平竞争”等概念,让我对许多国际经济现象有了全新的理解。书中大量的案例研究,比如他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过度紧缩”政策的批评,以及他对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都让我感到触目惊心。这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学文献。它迫使我思考,我们所追求的全球化,究竟是为了谁的繁荣?它是否应该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并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全球经济体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