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0名0]: | 全球化及其不满[按需印刷]|193230 |
| 图书定价: | 39元 |
| 图书作者: | (美)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 |
| 出版社: | [1机1] 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0/1/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293842 |
| 开本: | 16 |
| 页数: | 240 |
| 版次: | 1-1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诺贝尔经济[0学0]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具争议性的出版物之一,本书一经出版,就被翻译成25种文字,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议。作者用犀利的语言、亲身的经历、[0独0]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有关全球经济政策的窗户。本书从全球化的视角,既有对东亚危 [1机1] 的剖析,又有对俄罗斯等转型经济体改革的考察,更从发展中[0国0]家的角度,分析了[0国0]际货币基金组织等[0国0]际 [1机1] 构对经济改革的影响。如果您迷惑于扑朔迷离的经济,如果您对全球化怀有质疑,如果您想揭开[0国0]际组织的神秘面纱,请驻足书香,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
| 目录 |
中文版序 前言 致谢 [0第0]1章 全球 [1机1] 构的承诺1 [0第0]2章 未兑现的承诺18 [0第0]3章 自由选择46 [0第0]4章 东亚危 [1机1] :[0国0]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如何将世界带到崩溃的边缘77 [0第0]5章 谁失去了俄罗斯115 [0第0]6章 不公平的公平贸易[0法0]和其他危害143 [0第0]7章 建立市场经济的颇佳之路154 [0第0]8章 [0国0]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议程167 [0第0]9章 未来之路184 后记216 注释221 译者后记239 |
我一直相信,经济学不应该仅仅是象牙塔里的理论,更应该关照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全球化及其不满》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充满现实关怀的著作。斯蒂格利茨先生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充满激情的笔触,剖析了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并没有简单地指责,而是深入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制度性根源,比如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失误、发达国家在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以及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我尤其欣赏他对“制度设计”的强调,他认为,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体系,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制度框架之上,而目前现有的制度,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适应全球化的挑战。他提出的“发展型经济学”的理念,以及对“国家干预”的辩护,虽然可能与主流经济学观点有所不同,但却有着振聋发聩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对“全球化”这个概念的理解,从单纯的经济活动,上升到了政治、社会和伦理的层面。它让我意识到,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公平和正义。斯蒂格利茨先生的深刻洞察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评分我一直对全球化这个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难以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直到我读了《全球化及其不满》,我才找到了那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斯蒂格利茨先生的文笔非常流畅,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经济学概念,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他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讲述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全球化对不同人群、不同国家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影响。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裙带资本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论述所吸引,他指出,在一些所谓的“市场经济”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公平竞争,而是被少数既得利益者所掌控,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从而阻碍了更加公平的全球化进程。他所描绘的这些场景,在我看来,正是许多国家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的根源所在。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全球化”这个词汇,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无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如何趋利避害,实现更加普惠和可持续的全球化,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评分这本《全球化及其不满》的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我看来,真是一位敢于直面现实、剖析问题的经济学家。他没有回避全球化过程中那些光鲜亮丽表象下的阴影,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那些被遮蔽的矛盾和不公。他提出的观点,虽然尖锐,却非常有说服力,因为他并非空谈理论,而是大量引用了真实的案例和数据,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问题,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读这本书,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洞察深刻的医生进行对话,他为你诊断出全球经济体存在的“病症”,并开出了或许不那么令人愉悦,但却直击病灶的“药方”。这种毫不避讳的态度,让我对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批判性分析,他认为这些机构在制定政策时,往往过于偏袒发达国家的利益,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实际的承受能力和发展需求,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反而加剧了不平等,阻碍了真正的全球化发展。他的分析逻辑严谨,论证有力,让人不得不深思。
评分读完《全球化及其不满》,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斯蒂格利茨用他犀利的笔触,层层剥开了全球化光鲜的外衣,露出了其背后隐藏的种种不公和矛盾。他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适的真相,而是直面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声音。书中关于“赢家通吃”的经济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阶层固化问题,让我深有感触。他详细阐述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人群成为了巨大的受益者,而另一些国家和人群则被边缘化,甚至遭受损失。这种不平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关于“新保护主义”的论述,让我对许多国际经济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那些看似“自由”的贸易协定,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博弈和利益的交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反思的角度,让我们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审视全球化带来的真实影响。斯蒂格利茨先生的深刻见解和批判性思维,为我们理解当下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评分坦白说,在翻开《全球化及其不满》之前,我对全球化的印象是相对积极的,认为它代表着进步、开放和繁荣。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斯蒂格利茨用他深厚的经济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为我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全球化在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的同时,也滋生了巨大的不平等和不满。他深入剖析了“自由市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指出在许多情况下,所谓的“自由贸易”和“市场准入”协议,实际上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产业和经济主权为代价的。他提出的“隐性补贴”和“不公平竞争”等概念,让我对许多国际经济现象有了全新的理解。书中大量的案例研究,比如他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过度紧缩”政策的批评,以及他对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都让我感到触目惊心。这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学文献。它迫使我思考,我们所追求的全球化,究竟是为了谁的繁荣?它是否应该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并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全球经济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