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古文观止-全六册
:1080元
作者:吴楚材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899-12-30 00:00:00
ISBN:9787101109092
字数:
页码:全6册
版次:1
装帧:线装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杂选古文,为初学设也”(吴楚材《例言》),因此选编时,他们“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而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吴楚材、吴调侯《序》),吸收借鉴了古人选文的经验,避免了一些错误,所以他们自认为这本选文是“诸选之美者毕集,其缺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吴调侯《序》)。“观止”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代乐舞,当看到《韶箾》时,便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观止”就是好到极点的意思,故此,吴楚材、吴调侯把“观止”用作了书名。
《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多年间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就。
《古文观止》自问世以来,三多年间以其选文名篇荟萃,篇幅适中,雅俗共赏,一直盛行不衰,是古文启蒙的必备书,也深受古文爱好者的推崇。
此次以线装大字本推出,我们以映雪堂本为底本,精心核校标点整理而成。附带了题解、注释、翻译等内容,使其更适合当代读者的阅读。采用精美宣纸印制,成品尺寸185*300mm,繁体竖排线装保留古典貌,字大清晰不损伤视力,国内古籍出版品牌社中华书局重磅推出,无论是个人收藏品读彰显人生品位,还是作为馈赠前辈的高雅文化礼品,均系上乘之选。
这套书的尺寸和排版也极其考究。宣纸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像现代铜版纸那样追求极致的白皙,但正是这种微微泛黄的色调,与古文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和谐。排版上,字体的选择非常讲究,既保留了宋刻本那种端庄大气的风格,又在清晰度上做了优化,确保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性。我试着在夜晚只开一盏台灯阅读,那柔和的光线打在宣纸上,几乎没有反光,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而且,因为是线装,我可以随意地将某一册书摊开平放在桌面上,它能保持那个角度,甚至可以轻松地将书页完全摊平,这对于抄录和细细揣摩某些段落来说,是非常方便的细节设计,体现了对阅读行为本身的尊重。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最主要的还是冲着“观止”二字去的。作为中华书局的版本,其选本的权威性自然无需多言,但更吸引我的是它对古代散文精髓的提炼。这些篇章,不仅仅是辞藻的华丽堆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集中体现。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一些叙事性的篇章,比如描绘山川景色的,那笔力之雄健,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听到松涛阵阵,看到江水滔滔;而那些论说性的文字,观点犀利,逻辑严密,即便是隔着千年的时光来阅读,依然能感受到作者思想的穿透力,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暗叹古人的学识与智慧是何等高远。每读完一篇,都像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对文字的理解也随之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浮于表面的阅读,而是能品味到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和历史的重量感。
评分我一直觉得,阅读经典,选对版本比什么都重要,尤其像《古文观止》这样的基础读物。中华书局的版本,向来以注释详尽、考据严谨著称,这一点在这套书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那些看似晦涩的古字词、典故出处,都有清晰的注释作为支撑,完全不用担心读到一半就卡壳。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对古代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来说,这种细致的“保姆式”服务简直是福音。我甚至会特意去对比不同篇目下注释的细微差异,能看出编者在取舍和侧重上的用心。有了这些可靠的注释作为基石,阅读体验才真正流畅起来,不再需要频繁地查阅其他工具书分散注意力,能更纯粹地沉浸在文本的流动之中,真正做到“观古人之心,得千载之智”。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简直是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我一直偏爱传统装帧带来的那种沉静和厚重感,而这套《古文观止》做到了极致。特别是那宣纸的质地,初次上手时,指尖拂过微微的粗粝感,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纹理。线装的工艺扎实而精美,每一册都像是经过匠人精心打磨的艺术品,翻开时那种“咔哒”的轻微声响,也比现代胶装书更让人心安。我特意选了全六册,就是为了这种集齐的完整感和仪式感。拿到那一函之中,六册整齐地排列,墨色在米黄的纸面上显得格外古朴典雅,那种从书页间透出的淡淡的墨香,比任何香薰都更能让人心神宁静,沉浸于经典之中。说实话,光是看着它安静地躺在书架上,就已经觉得整个书房的文化气息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是任何精装本、平装本都无法替代的“气场”。
评分老实讲,最初购买时,我有些许的犹豫,毕竟这样的“大部头”和传统装帧,常常意味着高昂的价格。但真正拿到手后,我立刻明白了这套书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份可以传承的文化遗产。宣纸的耐久性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保养得当,它能陪伴我们很久很久,甚至可以传给下一代。这与那些追求快速消费的出版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迫使我慢下来,去体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背后的分量。它不是那种能一口气快速读完的消遣读物,而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去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拥有它,感觉就像在家中收藏了一方宁静的角落,每当尘世喧嚣,翻开它,便能寻回内心的秩序与安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