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号 | 书名 | 定价 | 出版社 |
| 9787214136411 | 林语堂-给思想一个高度 | 28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9787214136305 | 林语堂-苏东坡 | 28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9787214127815 |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 28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9787214136350 | 林语堂-风声鹤唳 | 28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给思想一个高度》
于智慧之巅寻求人生的至高境界
全新选编林语堂散文经典!精装典藏珍藏版
《吾国与吾民》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和艺术等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比较,展现了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现状。本书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令美国许多知名人士备至推崇,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
本书全景剖释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于本书中畅游,你尽可体悟睿智而幽默的生活态度,以开启浪漫而理想的人生旅程。
《风声鹤唳》是林语堂继《京华烟云》之后的又一长篇巨著,《纽约时报》赞誉其为中国版的《飘》。小说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再现中国民族斗争的历史画卷,生动表现了战争中的爱情与人性。让我们看到挣扎于大爱与小爱之间的纯真之心,感受战乱年代中zui真挚动人的情感。
林语堂,(1895-1976)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文人,其作品无不体现着儒释道三者的结合,传达着人特有的智慧、气质和情怀。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等。
di一章 一盏秋灯夜读书
论读书 002
读书的艺术 009
读书与看书 015
补梁任公论读书的兴趣 016
夏令读物 018
读书与风趣 021
谈钱穆先生之经学 023
元稹的酸豆腐 028
闲话说东坡 031
苏东坡与其堂妹 033
苏小妹无其人考 037
答庄练《关于苏小妹》 043
《红楼梦》的风格 045
读邓肯自传 053
读《萧伯纳传》偶识 061
增订《伊索寓言》 067
《浮生六记》译者序 070
译尼采《走过去》 073
di二章 人情练达即文章
论文 078
作文六诀 088
说潇洒 096
说本色之美 099
论小品文笔调 102
大学与小品文笔调 105
小品文之遗绪 107
再谈小品文之遗绪 112
新旧文学 116
得体文章 117
谈文体之变 119
论言文一致 120
清算月亮 123
杂说 125
烟屑 127
辜鸿铭 136
萧伯纳 140
说汤因比教授 142
从丘吉尔的英文说起 146
怎样把英文学好 149
di三章 两脚踏东西文化
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 154
谈中西文化 167
论东西文化与心理建设 173
论中西画 178
论中外的国民性 181
中国文化之精神 185
中国人之聪明 195
英国人与中国人 197
中国人与日本人 205
美国人 212
我爱美国的什么 216
时代与人 221
论土气 223
机器与精神 227
论西装 235
艺术的帝国主义 238
罗素离婚 240
闲话《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244
di四章 性灵如鹤文尤好
论性灵 252
论伟大 255
论情 257
论利 260
论趣 262
论裸体 264
论色即是空 267
论赤足之美 270
论解嘲 272
论泥做的男人 274
狂论 277
我的信仰 282
孔子在雨中歌唱 288
个人主义 291
说天足 296
说诚与伪 299
做好一个人 303
萨天师语录 306
译 序
自 序
卷一 童年与青年
di一章 文忠公 002
di二章 眉山 013
di三章 童年与少年 020
di四章 赶考 029
di五章 父子行 036
卷二 壮年
di六章 神、鬼、人 046
di七章 国家资本主义 060
di八章 拗相公 077
di九章 人为恶行 097
di十章 手足情深 104
di十一章 诗人、名妓与和尚 110
di十二章 抗议诗 131
di十三章 黄楼 141
di十四章 逮捕与审讯 148
卷三 老练
di十五章 东坡居士 162
di十六章 赤壁赋 174
di十七章 瑜伽与炼丹 183
di十八章 东飘西荡 194
di十九章 太后恩宠 203
di二十章 绘画艺术 215
di二十一章 自退之道 224
di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 235
di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 247
卷四 流放岁月
di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 254
di二十五章 岭南谪居 264
di二十六章 仙居伴朝云 276
di二十七章 海外 284
di二十八章 终了 296
附录一 年谱 305
附录二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308
附录三 书目 319
赛珍珠序001
自序007
上部基本要素
导言002
di一章中国人民015
南方与北方015
退化022
新血统之混入026
文化之巩固作用030
民族的童年035
di二章中国人之德性038
圆熟038
忍耐041
无可无不可043
老猾俏皮046
和平051
知足055
幽默059
保守性064
di三章中国人的心灵067
智慧067
女性型070
缺乏科学精神073
逻辑076
拟想081
直觉079
di四章人生之理想086
中国的人文主义086
宗教089
中庸之道094
道教100
佛教107
下部生活
导言116
di五章妇女生活118
女性之从属地位118
家庭和婚姻124
理想中的女性129
我们的女子教育133
恋爱和求婚135
妓女与妾139
缠足的习俗144
解放运动148
di六章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151
公共精神的缺乏151
家族制度155
徇私舞弊和礼俗159
特权与平等164
社会阶级167
阳性型的三位一体170
阴性型的三位一体172
乡属制度179
“贤能政府”181
di七章文学生活188
文学之特性188
语言与思想190
学术195
学府制度199
散文202
文学与政治206
文学208
诗211
戏剧226
小说236
西洋文学之影响245
di八章艺术家生活253
艺术家253
中国书法256
绘画262
建筑275
di九章生活的艺术284
日常的娱乐284
居室与庭园290
饮食296
人生的归宿303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拾壹
拾贰
拾叁
拾肆
拾伍
拾陆
拾柒
拾捌
拾玖
贰拾
读到林语堂先生这套精装四册的散文集,着实是件令人心喜的事。先说《苏东坡传》,这本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林语堂先生以他特有的温润笔触,将苏东坡这位千年文豪的生平娓娓道来,却又不落俗套。他没有将苏轼塑造成一个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才情有风骨的鲜活个体。从苏轼的童年趣事,到他在仕途上的跌宕起伏,再到他面对贬谪时的豁达与超脱,林语堂先生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先生在描绘苏轼的诗文创作时,那种对艺术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读《苏东坡传》,我仿佛能听到苏轼在黄州赤壁挥毫泼墨的豪情,也能感受到他在海南岛上的清苦生活,更能体会到他与朋友家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林语堂先生的文字,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他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一个人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丰盈与诗意。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苏东坡有了更深的了解,更让我感悟到,真正的才华与豁达,是怎样在岁月的沉淀中熠熠生辉。
评分《风声鹤唳》这本的文字,简直是扑面而来的诗意与哲思。林语堂先生在这本书里,展现了他更为纯粹的文学才华,那种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化为隽永文字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我喜欢他笔下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无论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般的月夜,还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般的壮美,他都能用最简洁、最富有张力的语言捕捉到那种意境。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对人生无常的体悟,对生老病死的坦然,对世事变迁的淡泊。读《风声鹤唳》,你会觉得心灵被洗涤了一般,那些平日里纠结的烦恼,在先生的笔下,似乎都变得渺小而微不足道。他教会我们,要用一种更超然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去感受生命中那些真正值得珍视的美好。这本书的文字,就如同秋日里的一缕清风,又如同冬日里的一声鹤唳,带着一种超脱凡尘的宁静和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智慧的追求。
评分这套书中的《吾国与吾民》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林语堂先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又带着深沉的爱国情怀,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的性格特点、文化传统以及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前行。他没有流于表面的歌功颂德,也没有陷入无谓的批判,而是以一种更为宏大和辩证的眼光,去审视我们民族的根性。我特别欣赏先生在论述中国人的“生活艺术”时,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独到见解。他写到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对家庭的重视,对人情世故的拿捏,都让我觉得无比亲切和真实。同时,他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我们民族的某些局限性,比如“阿Q精神”的某种体现,以及在面对西方文明冲击时的迷茫。但即使是这些“不足”,林语堂先生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并试图从中找到民族复兴的希望。读这本书,我不仅看到了一个“吾国”的群像,更看到了在这些群像背后,那绵延千年的文化基因是如何塑造着每一个“吾民”。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
评分《给思想一个高度》这本书,则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对话。林语堂先生以他深厚的学养和开阔的视野,探讨了许多关于人生、哲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深刻问题。他不像一些说教者那样,生硬地灌输观念,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导你去思考,去探寻。我尤其欣赏他对“中庸之道”的现代解读,以及他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独到见解。他没有一味地推崇西方理性,也没有固守东方传统,而是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种更符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的生存智慧。书中关于“幽默”的力量,关于“自由”的真谛,关于“快乐”的来源,都让我受益匪浅。他常常引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论述中,使得整本书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一位智慧长者身边,听他娓娓道来,时而启发,时而沉思。它提醒着我们,在匆忙的生活中,不要忘记给自己的思想留出一方净土,让它得以自由生长,达到新的高度。
评分拿到这套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集,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雅致的装帧所吸引。这套书的“精装四册”并非徒有虚名,每一本都像是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艺术品。翻开来,林语堂先生的文字,就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过我的心田,洗去浮躁,带来宁静。他的语言有一种魔力,能够将最平凡的生活细节,描绘得生动有趣,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阐释得浅显易懂。我尤其喜欢他在谈论“生活”本身的时候,那种对日常的点滴的珍视,对美食、美景、好友的赞美。他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之中。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不再仅仅是生存,而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用心去经营和品味的美好。它不仅是文字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慰藉,让我觉得,在忙碌奔波之余,能有这样一套书相伴,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