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蔗糖史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轨迹(季羡林: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学术著作) | 作者 | 季羡林 |
定价 | 198.00元 | 出版社 | 中国海关出版社 |
ISBN | 9787801656469 | 出版日期 | 2009-11-01 |
字数 | 页码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1.439Kg |
内容简介 | |
经过了几年的拼搏,《糖史》编国内编终于写完了。至于第二编国际编,也已经陆续写成了一些篇论文,刊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杂志上。再补写几篇,这一部长达七十多万字的《糖史》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书既已写完,好是让书本身来说话,著者本来用不着再画蛇添足、刺刺不休了。然而,我总感觉到,似乎还有一些话要说,而且是必须说。为了让读者对《蔗糖史》更好地了解,对《蔗糖史》的一些写作原则,对《蔗糖史》的写作过程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就不避啰嗦之嫌,写了这一篇序。我不是科技专家,对科技是有兴趣而无能力。为什么竟“胆大包天”写起来看来似乎是科技史的《糖史》来了呢?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先解释几句,先集中解释几句,因为在《蔗糖史》内还有别的地方,我都已做过解释。但只不过是轻描淡写,给读者的印象恐怕不够深刻。在这里再集中谈一谈,会有益处的。不过,虽然集中,我也不想过分烦琐。一言以蔽之,我写《糖史》,与其说是写科学技术史,毋宁说是写文化交流史。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穷搜百代以竞厥功——浅述季羡林先生撰写《蔗糖史》的动机、方法和内容 《蔗糖史》自序 编 国内编 《蔗糖史》(国内编)自序 引言 章 飴餳餳餹 第二章 周秦至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飴餳餳餹以及甘蔗和蔗浆 第三章 石蜜 第四章 蔗糖的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 第五章 唐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618-907F) 附 关于唐代制糖法的一点小考证 第六章 宋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霜术(辽金附)(960-1279F) 第七章 元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206-1368年) 第八章 明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368-1644年) 第九章 白糖问题 第十章 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1616-1911年) 附录一 清代糖史部分资料索引(杨宝霖制) 附录二 浅述明朝、清前期广东的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杨国儒) 第二编 国际编 章 编中已经提到过的有关第二编的内容 第二章 甘蔗的原生地问题 第三章 西极(国)石蜜 第四章 从佛典的律藏中看古代印度的甘蔗种植以及沙糖和石蜜的制造和使用 第五章 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人中国问题 第六章 邹和尚与波斯——唐代石蜜传人问题探源 附 甘蔗何时从印度传入波斯 第七章 欧、美、非三洲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 第八章 南洋一带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 第九章 日本的蔗和糖 第十章 琉球的蔗和糖 第十一章 埃及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种蔗和制糖 附 有关蔗糖的阿拉伯文资料 第十二章 蔗糖在明末清前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读《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札记 附章 新疆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应用 第三编 结束语 在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方面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在这两个方面所起的作用 附录 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人中国的敦煌残卷 附 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 问题 再谈问题 后记 |
编辑推荐 | |
季羡林:这是我一生当中*重要的学术著作。 历时17年,凝聚季先生一生*多心血的鸿篇巨制。 一部围绕蔗糖展开的世界文化交流史。 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流轨迹 《蔗糖史》精装本的出版原是季先生98岁生日的献礼,如今他却不能亲见其书,令人遗憾。 |
蔗糖史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轨迹(季羡林: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学术著作)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蔗糖史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轨迹(季羡林: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学术著作)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蔗糖史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轨迹(季羡林: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学术著作)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