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取悦爱人的艺术(男人想要,女人该懂
定价:35.00元
作者:(德维尔纳·巴顿斯,孙瑜 翻译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8076971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图书特色:
1.本书内容。作者是有医学和心理学双学位的博士,书中内容都是作者多年调查研究所得,有的科学性。
2.实用性强。书中有很多使婚姻美满的技巧,可操作性很强,只要从一些小事做起,就能使人感受到爱人的温暖。
3.本书在德国连续畅销了23周。
内容提要
根据联邦统计局统计,在德国1800对夫妻中,而婚姻的伴侣则超过250对每年约有40对新婚佳偶喜结良缘,但同时有20对化伴侣离婚,而14.4年的婚姻就可被视为长久的婚姻。科学家指出,人的一生皆需要有另一人的陪伴,但什么是婚姻或伴侣关系中的基础?
这个基础又是如何运作的?身兼医生的巴顿斯博士以心理学、医学以及行为学的研究报告带入此
作品中,以诙谐带些轻松愉快的笔触,令读者会心一笑之余再重新省思两。《取悦爱人的艺术》比《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更科学,比《相爱的艺术》更有操作性。
目录
引言
章8种经典的婚姻模式
他们的婚姻为什么能够天长地久?
婚姻模式1:成功充实的婚姻模式
婚姻模式2:平庸普通的婚姻模式
婚姻模式3:争吵不断的婚姻模式
婚姻模式4:规避争执的婚姻模式
婚姻模式5:激情浪漫的婚姻模式
婚姻模式6:病人与医生式的婚姻模式
婚姻模式7:如朋友般的婚姻模式
婚姻模式8:凑合过日子的婚姻模式
第二章找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天女
找到合适的伴侣
理想的伴侣:缺乏安全感的男人和安定的女人
身高影响
送花,更能打开女人的心扉
男人女人对一夜情的态度大不同
身体反应会告诉你对方是不是适合你
喜欢对方的气味,才能喜欢这个人
男人的目光—身体还是脸蛋?
他看得更仔细
主动表现自己更能赢得她的关注
那几天,追求她更容易成功
高跟鞋让女人痛并快乐着
红色服装,更能赢得男人的关注
红唇、白肤、好气色,男人理想伴侣的特征
第三章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22岁-25岁结婚的人,婚姻更美满
写给她:在对的那天认识您的白马王子
写给他:只在特定时间约会其他女性
避孕药会影响你的择偶标准
28岁以上的单身女性更容易追到手
第四章让我们来聊
节制的性爱意味着双方关系稳定
糟糕的性爱并不导致离婚
影响恋情稳定的不是上床的速度,而是态度
适量饮酒的女性生育能力更强
首先要挺过四年之痒
分床睡,还是同床睡?
孩子与父母同睡,会影响夫妻
可以适当地为做爱制造气氛
男性的性生活年限比女性长4年
第五章温情时刻
手拉手能让婚姻更甜蜜
面对压力,女人需要按摩,男人需要激励
想和伴侣商量事情,就让他坐得舒服些
夫妻间多用温柔的语言能使婚姻更有激情
舒适的性爱,能让你更容另一半
女人总想泡澡,或许在暗示你冷落她了
第六章爱的力
伴侣的温柔能够降低血压
与伴侣共度一生有益身心健康
伴侣的爱能伤痛
被需要是一种健康的感觉
爱情可以呵护心脏
感情和谐,身体更健康
强大的爱使人们拥有更多正能量
多巴胺溢出神经键时,人们会更放松
接吻可以有效缓解压力
第七章外遇、不忠、嫉妒
三个暗示就能知道对方是否会有外遇
男人在意女性的身体出轨,
女人在意男性的精神出轨
性方面不忠的伤害大,还是情感不忠伤害大
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更容易嫉妒
为什么美女会配丑男,帅哥会配丑女?
出轨和外遇是人类的天性,但仍可避免
男性比女性更为滥交,两者外遇的几率却一样
基因决定了忠诚度
婚姻里的嫉妒多是因为比较带来的恐惧
不能恋爱的嫉妒是竞争对手近在咫尺
心脏!外遇的健康威胁
坦然面对外遇的人感染的几率较低
第八章聪明地处理婚姻中的消极情绪
换一种方式,越吵越有爱
从情绪中就能预测婚姻是否会破裂
保持良好身材也是维系幸福的一种方式
夫妻一起将减肥事业进行到底
总是感到不幸,也能使婚姻牢固
第九章建立坚固的感情
愉快交谈能提升夫妻的亲密度
恶意的争吵只会伤害幸福感
善于妥协,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也能长久
不要强调差异,而要强调共性
女人总是敬仰想嫁的男人
男人总是敬仰得不到的女人
给伴侣设定底线
恶魔争吵会增加人们患心肌梗死的几率
男女寿命差距在缩小
不要试图改造男人
第十章避免那些破坏婚姻的经典因素
恋情的长久和稳定与能否理解伴侣完全无关
她吹毛求疵,他当耳边风
女人绝话匣子,男人也同样唠叨
用餐前,情侣的容忍度会提高
专注地倾听爱人的谈话
请您与伴侣试着保有对彼此浪漫的想象
爱需要空间
您要清楚分手的副作用
第十一章恋情的维护,从小事出发
请您始终支持您的伴侣
请您尊重爱的不同阶段
爱若存在,就安然存在
爱若被怀疑,便消失无痕
婚姻生活是一口盛满喜悦的大锅
请在恋爱时仍保留友情
请一起寻觅大大小小的幸福
请为您的孩子们感到高兴
恋情和友情对人有保护作用
小心—孤独是会传染的
有朋友的人永不孤单
两个人我们就更强大
家务事分工不对也会破坏婚姻生活
男人,请理解妻子的辛苦
第十二章
每段恋情陷入危机的预警信号
女人的这些行为表明她对你常不满
男人的这些行为表明他已不太在乎你
作者介绍
维尔纳·巴顿斯(Werner Bartens生于1966 年,大学研读医学、历史与德国文学。任职《南德报》(Süddeutsche Zeitung 科技编辑期间被誉为年度*科技记者。巴顿斯从事医职与研究同时,亦为书籍《快乐医学》(Glücksmedizin与《身体的快乐》(Krperglück的卖座作者。《亮点》周刊评对巴顿斯评语是:巴顿斯博士,您真是不可一世的天才。
孙瑜,女,1985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讲师,2003-2012年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12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当代德语文学。2009年-2010年作为交流生赴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留学,2011年、2013年两次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访学。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这本《男人想要,女人该懂》给我带来了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强调“技巧”或“套路”的书籍,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贴近生活化的视角,探讨了男女之间在亲密关系中最核心的议题。作者维尔纳·巴顿斯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将男人在情感上的那些“隐性需求”一一呈现,并引导读者去思考,女人在理解和回应这些需求时,所可以采取的更有效的方式。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沟通”的解读,它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语言交换,而是深入到情感的传递和心理的共鸣。当我读到关于男人在感到被“挑战”或“不被信任”时,可能会产生的防御性反应时,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过去与伴侣之间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冲突的根源并非在于爱的不够,而在于理解的偏差。它鼓励我去“换位思考”,去“感受”对方的情绪,并以一种更温和、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去回应。它没有给我一套固定的脚本,而是给了我一种“思维模式”,让我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关系中的各种状况。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于如何经营一段健康、长久的亲密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加期待去实践书中的智慧。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这本《取悦爱人的艺术》在这一点上,着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其说它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的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带你思考”的书。作者维尔纳·巴顿斯用一种非常细腻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剖析了男性在情感关系中的一些核心需求,以及女性在回应这些需求时可能面临的误区。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需求”的定义,它不仅仅是表面的语言表达,更是潜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渴望。书中提到的一些男性在感到被“边缘化”或“不被重视”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让我反思了自己在过去的一些互动中,是否无意识地造成了伴侣这样的感受。这本书并没有提供那种“一套说辞走天下”的鸡汤式解决方案,而是鼓励你去理解对方的“世界”,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取悦”并非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真诚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关怀。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于如何与伴侣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坚定的信心。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和谐、更充满爱意关系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出乎意料地好,孙瑜老师的笔触流畅自然,使得维尔纳·巴顿斯的原著意蕴在中文语境下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发扬。我一直对心理学类书籍抱有很大的兴趣,但市面上充斥着太多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作品,真正能够触及灵魂、引发深度思考的却少之又少。这本书恰恰就是其中难得的一员。它并没有贩卖焦虑,也没有灌输“毒鸡汤”,而是以一种非常平和、理性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男女之间在情感需求上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在这种差异中找到共鸣和平衡。书中的论述严谨而不失生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收获知识,更能获得一种智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同理心,他既理解男性的处境,也洞悉女性的细腻,能够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立场上,给出中肯的建议。这让我感觉,这不是一本单方面的“指南”,而是一次关于如何“理解”和“被理解”的探索。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模糊的感受,而是有了更清晰的框架和更具操作性的方法。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取悦”并非是迎合,而是通过理解对方的需求,并以一种真诚、有效的方式去回应,从而建立起更深厚的情感纽带。
评分这本《男人想要,女人该懂》仿佛打开了我内心深处一直以来对于亲密关系中一些微妙之处的困惑之门。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理论,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自我对话和深刻的自我反思。我一直觉得,虽然和伴侣在一起很久了,但很多时候,我们之间的沟通就像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膜,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有那么一点点擦肩而过的遗憾。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比如男人在情感表达上的“隐形需求”,以及女人在回应时常常忽略的细节,都让我恍然大悟。我开始尝试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回忆过往的对话,原来我曾经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的许多误会,竟然有如此简单的根源。书中的例子非常贴近生活,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娓娓道来,让你感觉作者就像一位和你并肩而坐的老朋友,循循善诱地为你剖析那些曾经让你头疼的问题。它并没有提供一套万能公式,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什么”,让你学会去“感受”,去“体验”。我发现,很多时候,所谓的“取悦”,并非是卑微的迎合,而是一种基于理解和尊重的深度连接。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角色,以及我对于“爱”的理解。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曾经的盲点,也让我看到了通往更和谐、更深入关系的可能。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将男女关系简单地对立起来,而是强调了双方的相互依存性和共同成长的重要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联想到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那些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似乎都在书中的分析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例如,书中关于男人在面对压力时,可能需要的是一种“空间”和“肯定”,而不是立即的“建议”和“批评”的论述,就让我对自己曾经的一些无效沟通方式有了深刻的认识。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陷入僵局,并非是因为缺乏爱,而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对彼此需求的准确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种对人性深处动机的洞察,让我觉得非常佩服。他并没有简单地将男人或女人贴上标签,而是深入到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改善亲密关系,关键在于“看见”和“回应”。看见对方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需求,并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去回应,这才是维系和升华感情的关键。它让我明白,这并非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一场双赢的合作,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