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1832375
条码:9787511832375
图书名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
定价:18
作者:董景山著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2-02-01
内容简介: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民法视角看,“三农”问题其实际是农村集体所有权问题,因为农村集体所有权是与农民直接相关的权利,是关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民事法律制度,可以说正是农村集体所有权将农民、农业和农村贯穿起来。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而诞生的,农村集体所有权在我国自诞生起就一直处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体现出不同的行使模式。
农村集体所有权是牵涉范围较广的复杂的民事法律制度,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主要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入手,从民法视角梳理出.农村集体所有权行使框架的制度变迁路径。对我国现行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相关立法上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梳理出农村集体土地当前“公有私用”行使模式面临的困境,结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创新实践,探讨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变革方向。
导论
O.1 写作缘起
0.2 选题依据
0.2.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0.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篇章结构
0.4 研究方法
第1章 农村集体所有权内涵辨析
1.1 集体所有权追溯
1.2 集体所有权的不同定义
1.3 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性质
1.3.1 农村集体所有权是私法上的权利
1.3.2 农村集体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学说及评析
1.4 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特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制度变迁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演变
2.1 制度变迁理论简介
2.1.1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2.1.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2.2 土地承包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演变
2.2.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萌芽
2.2.2 农村土地的“私有共用”模式——初级社
2.2.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有公用”模式——高级社
2.2.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有公用”模式——人民公社
2.2.5 人民公社成员权的消极性权利——退出权之争
2.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公有私用”模式——农村土地承包
2.3.1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政策及立法演进
2.3.2 《物权法》立法过程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存废之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当前问题及解决思路
3.1 当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上的问题
3.1.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相关主体立法上的问题
3.1.2 关于农民集体成员的资格问题
3.1.3 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与农民集体成员权的冲突
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公有私用”行使模式困境解析
3.2.1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能的物权属性及其细碎化导致的问题
3.2.2 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诸多法律纠纷的根源
3.2.3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民事主体缺乏竞争力
3.2.4 农民集体虚化,成员问互助合作淡化
3.2.5 仅靠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解决农民富裕问题
3.2.6 “公有私用”模式带来的其他问题
3.3 理论界关于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困境的思路
3.3.1 对农村集体土地私有化思路的评析
3.3.2 对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思路的评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创新模式
4.1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模式
4.1.1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模式简介
4.1.2 对农村集体所有权股份合作改革的可取之处
4.1.3 现行农村集体所有权股份合作改革的问题
4.1.4 现行农村集体所有权股份合作改革的几点启示
4.2 “公司+农户”模式
4.2.1 “公司+农户”模式简介
4.2.2 对“公司+农户”模式的评析
4.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
4.3.1 讨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考虑的现实基础
4.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4.3.3 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局限性
4.3.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值取向
4.4 土地合作社模式
4.4.1 土地合作社具体做法
4.4.2 土地合作社评析
4.5 农村集体土地“公有公用”的行使模式
4.5.1 农村集体所有权“公有公用”模式的两个样本
4.5.2 几点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重构
5.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目标及其正当性探析
5.1.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有性
5.1.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价值取向
5.1.3 不丹国民幸福指数的启示
5.2 小岗模式的再认识
5.2.1 小岗村现状考察
5.2.2 几点启示
5.3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启示
5.3.1 在制度需求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诱致性制度变迁
5.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应有明确的变迁目标
5.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重构
5.4.1 两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创新
5.4.2 创新模式之一:构建农村社区合作社法人制度
5.4.3 创新模式之二:建立多层次的、多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
5.4.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两条创新道路的辅助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我对这本书的关注点,其实更多地集中在它如何解决现实问题。我所在的农村,就曾因为集体土地的使用和收益分配问题,发生过不少纠纷。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至少能为我们理解这些复杂问题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比如,书中是否会讨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是直接由村集体统一管理,还是可以分解到户,或者采取其他的合作模式?对于集体土地的开发利用,涉及到收益的分配,这往往是矛盾的焦点。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的建议,例如如何保障普通村民的权益,如何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如何处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界定问题?法律出版社的书,通常在引用法条和司法解释方面会非常严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有理论深度,更能落地,能够指导实际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质量,说实话,比我预期的要好不少。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使是细小的字体也一点不费眼。虽然标题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听起来有点像冷冰冰的学术报告,但实际翻阅起来,感觉比我想象的要更易读。它不像那种纯粹的法条汇编,而是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案例的分析,来展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实际运作中的各种情况。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一些具体模式的介绍,比如城乡结合部、山区、平原地区,这些地方的土地性质和利用方式差异很大,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起来肯定也各有不同。书中是否详细地探讨了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策导向、甚至是地方文化习俗的影响?我尤其想知道,在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背景下,书中提出的行使模式是否有前瞻性,能否为当前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朴实的,封面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几个大字,配上“法律出版社”的字样,一看就给人一种学术、严谨的感觉。我一直对农村土地问题挺关注的,毕竟这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也牵扯到我国国情的重要方面。这本书的选题就非常有现实意义,毕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到底怎么行使,怎么才算最合理、最符合法律规定,怎么能真正保护农民的权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对“行使模式”的界定和分类会是怎么样的?是通过历史演变来梳理,还是通过不同地区的实践来比较?有没有可能涉及到一些前沿的法律理论,比如对“所有权”概念的再解读,或者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书,通常在内容深度和专业性上都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还是抱有较高期待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扎实的理论分析,而不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法律出版社”的标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权威性。我一直觉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是连接城市和农村、连接法律和现实的重要桥梁。这本书的标题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核心。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不同的法律框架下,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如何被理解和界定的,以及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有哪些具体的行使模式被实践和探索。比如,是否会对比研究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甚至是一些其他国家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方面的经验,从而为我国的改革提供一些多元化的视角?我尤其关注书中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抵押、担保、租赁等方面的法律规制,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应用场景。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清晰的法律指引,能够帮助理解和规避相关的法律风险,真正促进农村集体土地的健康发展。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确实很用心。页眉页脚清晰,章节标题醒目,目录结构也相当合理,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我之所以会关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是因为最近听闻了一些关于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消息,这让我对集体土地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不同行使模式下的法律风险和收益,比如在土地流转、征收补偿、股权设置等方面,是否存在潜在的法律漏洞?我对书中对“集体所有权”的性质以及其与国家所有权、个人所有权的关系的论述非常感兴趣,这涉及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有没有可能在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平衡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独到见解?毕竟,土地问题的解决,关乎乡村振兴的大战略,这本书能否在这个宏观背景下,提供一些微观层面的具体思路,这非常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