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钜宋廣韻 |
| 作 者: | 陳彭年 |
| 定價: | 68.00 |
| ISBN號: | 9787532583362 |
| 齣版社: | 上海古籍齣版社 |
| 開本: | 32 |
| 裝幀: | 精裝 |
| 齣版日期: | 2017-7-1 |
| 印刷日期: | 2017-7-1 |
| 編輯推薦 |
|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宋本《廣韻》流傳至今的多為南宋國子監刻本,清代張士俊澤存堂及黎庶昌《古逸叢書》均據此覆刻。本書所據版本為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閩中建寜府黃三八郎書鋪所刊,名為《钜宋廣韻》。此版本曾傳至日本,見於《經籍訪古誌》著錄。此為顧沄收於日本,後輾轉歸於上海圖書館。今重新影印齣版,以饗學林。 |
| 內容介紹 |
| 《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是我國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且廣為流傳的較重要的部韻書。其為北宋官修韻書,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陳彭年等奉旨在《切韻》《唐韻》基礎上增廣而成。收字26194字,分為206韻。全書按四聲分捲,其中平聲字較多又分為上平、下平兩捲,是為五捲。 |
| 作者介紹 |
| 陳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縣人。北宋大臣、文學傢、音韻學傢。較重要之古韻書《廣韻》的主要修撰人。並參加編纂《冊府元龜》。撰有《江南彆錄》,為記南唐義祖、烈祖、玄宗、後主四代曆史的原始資料。 |
| 目錄 |
钜宋廣韻目次
前言(周祖謨) 題記(顧澐) 韻序 钜宋廣韻上平聲捲 钜宋廣韻下平聲捲二 八 钜宋廣韻上聲捲三 五七 钜宋廣韻去聲捲四 二三 钜宋廣韻入聲捲五 三六五 |
|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
..............
這部《钜宋廣韻》的影印本,著實讓我這個古典文獻愛好者眼前一亮。光是那泛黃的書頁和古樸的裝幀,就仿佛能聞到韆年墨香。我一直對宋代官修韻書的權威性非常好奇,尤其是它如何在《切韻》和《唐韻》的基礎上進行“增廣”,究竟是添磚加瓦,還是顛覆性的革新?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工整的硃墨分行,宋人對於字體的審美和校勘的嚴謹態度,從這些細微之處便可見一斑。我尤其關注它在某些疑難字上的標注,以及對於中古音的模擬,雖然現代的音韻學研究已經非常深入,但直接麵對原典,那種震撼感是任何學術論文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像是一扇通往宋代文人心靈世界的窗戶,讓人能夠窺見那個時代士人對語音規範的執著與追求。上海古籍齣版社的影印質量毋庸置疑,清晰度極佳,即便是那些細小的韻目標記和注解,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對於我們進行深入的考據工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便利。
評分說實話,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者,我最初對這種專業的韻書持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晦澀難懂,生怕自己無法駕馭。然而,真正捧起這本《钜宋廣韻》時,我發現其內在邏輯的嚴密性遠超我的想象。它並非一堆生硬的符號堆砌,而是遵循著一套精妙的分類體係。即使是初學者,隻要對照著現代音韻學的解釋,也能逐步摸索齣其規律。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多音字和異讀字時的態度——謹慎、務實,力求包容。這種大宋氣象下的兼容並蓄,使得這部書能夠流傳韆古,成為後世校勘和訓脙的參照係。上海古籍這次的齣版,在校勘記和前言部分做得非常到位,為讀者提供瞭必要的“導航地圖”,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更多非專業人士也能領略到這部經典的風采。能夠擁有一本清晰可靠的影印本,對我來說,是實現一個小小的學術夢想。
評分入手這本《大宋重修廣韻》後,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作為一部“集大成”之作的重量。曆代音韻學傢們兢兢業業的心血,都凝聚在這厚厚的篇幅裏。我個人學習音韻學多年,深知音韻體係的演變是一個復雜且充滿爭議的過程。陳彭年等人的工作,是在一個相對成熟的音係基礎上進行優化和統一,這種“重修”的意義,遠超簡單的增補。它代錶瞭官方意誌對文化標準的統一規範,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說,它確定瞭後世科舉和詩賦的音韻標準。我常常會比對其中某些字的韻部歸屬與我們現今所理解的中古音之間的差異,那種尋找“曆史迴聲”的過程,充滿瞭智力的樂趣。而且,作為一部韻書,它的排版結構本身就是一種信息載體,如何組織韻部、如何標注反切,都體現瞭當時最先進的整理學思想。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是否完美無缺,而在於它是研究宋代官方語言規範最直接、最權威的物證,是理解宋詞、宋麯等文學形式語音麵貌的基石。
評分這部《大宋重修廣韻》的意義,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標誌著一個音韻學黃金時代的總結與高峰。閱讀時,我的思緒會自然地飄迴到宋代的書房裏,想象著那些學者們如何在燭光下,為瞭一兩個字的聲母或韻母歸屬爭論不休。這種對“雅言”的執著追求,是中華文化深厚底蘊的體現。從宏觀上看,它為我們重建漢語音係的演變軌跡提供瞭關鍵的錨點。特彆是當你對照《切韻》和《唐韻》的差異時,會發現陳彭年團隊的“增廣”並非隨意增加,而是基於當時社會實際使用的語音情況,進行的一種務實的調整。這種與時俱進的修訂態度,使得該書具備瞭強大的生命力。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選擇,也體現瞭古籍齣版社對文化遺産的尊重,拿在手上有一種沉甸甸的真實感,這比任何電子文本都要來得有溫度和親切感。
評分我對這部《钜宋廣韻》的評價,最終會落腳在一個“實用性”與“曆史感”的完美結閤上。對於從事古代文學、曆史、乃至語言學研究的人來說,這幾乎是案頭必備的重器。我最近正在研究宋代詩人的用典習慣,很多時候,理解他們選擇的詞語的真正讀音,是解讀詩歌韻味的關鍵。有瞭這部權威的韻書作為依據,很多睏擾已久的問題便迎刃而解。它清晰地勾勒齣瞭當時語音的邊界和核心。而且,不同於那些被過度解讀和簡化後的現代版本,原汁原味的影印件,保留瞭研究的全部可能性和闡釋空間。它不嚮現代讀者妥協,而是要求讀者去適應它、理解它背後的時代邏輯。正是這種不加修飾的、原貌的呈現,賦予瞭《大宋重修廣韻》超越時間界限的永恒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