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极简心理学 |
| 作 者: | 安妮·鲁尼 |
| 定价: | 55.00 |
| ISBN号: | 9787300255941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8-3-1 |
| 印刷日期: | 2018-3-1 |
| 编辑推荐 |
| ?流行心理学的一个谎言是,我们仅使用了10%的大脑。 ?漂亮的人在一生中竟然比相貌平平的人多赚10%~15%的钱! ?在CEO中,精神病人的比例高于平均值,估计有4%的CEO具有精神病人的特征。 ?利他行为其实是为了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无聊其实比你想象的更有趣、更多样。 ?旁观者越多,每个人越会认为那不是“我的事”,让其他人处理吧。 ?人类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会进行合理化的动物。 ………… 面对与你息息相关但又让你不解甚至“吐血”的事实,你一定很纳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心理学大众读物要么通过分享心灵鸡汤标榜自己是心理学,要么毫无科学依据地把各种常识、人情世故作为心理学来兜售,与这些书不同的是,《极简心理学》是一本既专业又接地气的心理学知识普及读物,作者安妮·鲁尼将心理学专业词汇用浅显生动的话语讲述出来,让你在极短的时间里了解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提升你对生活的观察力,使你从生活中收获乐趣。 |
| 内容介绍 |
|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困扰着我们,大脑中也会时不时地蹦出来一些想法让我们感到迷惑不解,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本书作者安妮·鲁尼汇聚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众多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发现,以有趣而不失严谨的叙述方式来帮你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玄机,让那些你熟悉而又陌生的心理学问题逐渐变得清 |
| 作者介绍 |
| 安妮·鲁尼(AnneRooney) ?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自由作家。 ?她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约克大学教授中世纪英国和法国文学。她是英国皇家文学基金会研究员,同时也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和作家协会的会员。她著述颇丰,且涉猎题材广泛。她的书很受读者欢迎,曾入围安万特科学图书奖。 ?她讨厌冬季和阴霾,喜欢温暖的阳光,喜欢到处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目前,她与女儿和几只小宠物一起生活。 |
| 目录 |
| 第1章?从大脑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1 第2章?是什么驱使着你13 第3章?你没有自己的思想吗23 第4章?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31 第5章?谁在乎名人们在想什么36 第6章?纵容会惯坏孩子吗42 第7章?道德是天生的吗52 第8章?做白日梦是浪费时间吗57 第9章?你会再做一次吗65 第10章?你为什么不愿起床71 第11章?你会无聊死吗78 第12章?你有多残忍86 第13章?你为什么要浪费我的时间93 第14章?为什么没有人帮忙100 第15章?你是否成为了好的自己105 第16章?胡萝卜还是棍棒114 第17章?你能分辨出精神病人吗119 第18章?你看到了什么125 第19章?暴力画面会让你变得狂暴吗135 第20章?你来这儿干什么143 第21章?介意回答几个问题吗152 第22章?权力会让人堕落吗158 第23章?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168 第24章?谁会介意你在易趣上出高价174 第25章?微笑会让你快乐吗182 第26章?那真的“只是一个阶段”吗190 第27章?中彩票,值得吗198 译者后记205 |
··········
我一直是一个对人际关系有点“头疼”的人,总是在想,为什么有些人能轻易地跟别人打成一片,而我却总是感觉格格不入?《极简心理学》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交秘籍”的门,虽然它本身并没有直接给出“秘籍”,但它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互惠原则”和“稀缺性原理”的讲解,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的心理学应用。比如,当你收到别人一个小礼物,你是不是总会想着要回报?或者当你发现某个东西快要卖完了,是不是反而更想去买?这些细微的心理活动,作者都用非常有趣的案例给解释清楚了。读完之后,我不再是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的社交技巧,而是开始理解那些技巧背后的心理驱动力,这让我自己在与人交往时,也变得更加自信和有章法。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解心理学,不仅仅是为了“读懂别人”,更是为了“读懂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它的“提升观察力”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现在我能更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各种“小信号”。
评分这本书就像我的一个老朋友,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带来启发。我是一个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尤其喜欢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但很多时候,我只是“看见”了,却不“理解”。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明明是好意,却会弄巧成拙?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总能轻易地吸引别人?我常常陷入这种困惑。直到我读了《极简心理学》,我才恍然大悟。作者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心理学概念,比如认知偏差、归因错误、社会认同等等,一一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举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像是超市里摆放商品的小心思,或者朋友聚会时大家不自觉模仿的肢体语言。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雷达”升级了,以前只是模糊的感知,现在能更清晰地捕捉到其中的心理机制。走在街上,看到情侣间的互动,我不再只是看热闹,而是能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他们可能的情感状态;和同事交流,更能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沟通也变得更顺畅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浅显生动”,没有枯燥的理论,只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豁然开朗的道理。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心理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但市面上很多心理学书籍要么晦涩难懂,要么过于理论化,读起来像是啃一本字典。而《极简心理学》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小切口、大道理”的写作方式。它不试图面面俱到,而是精选了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例如,书中对“锚定效应”的解释,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每次购物时,销售员先报高价再降价的套路,之前我只是觉得被套路了,现在却能明白其背后的心理原理。还有关于“确认偏误”,更是让我审视了自己很多时候在信息筛选上的盲点。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原来隐藏着如此有趣的心理活动。它并没有要求我成为心理学专家,而是让我成为一个更敏锐、更有洞察力的观察者。我现在能更冷静地看待一些社会事件,也能更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小摩擦。感觉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向导,带领我在心理学的世界里轻松漫步。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心理学抱有一种既好奇又有点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是个需要专业知识才能涉足的领域。直到朋友推荐了《极简心理学》,我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没有那些长篇大论的术语堆砌,也没有生硬的理论框架,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一些原本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心理学概念,讲得像聊天一样有趣。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从众心理”,作者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说一群人都在看同一个方向,即使你什么都没看到,也会忍不住抬头望一望。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我发现自己生活中就常常这样!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get到很多关于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奥秘。它不是让你去“学习”心理学,而是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心理学。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都变了,以前觉得是小事,现在回想起来,里面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心理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我之前总是觉得,生活中的很多不顺心,很多冲突,都是因为运气不好,或者人与人之间沟通不畅。但是《极简心理学》教会我,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在社会互动中的体现。比如,书里提到“光环效应”,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被外表光鲜的人所吸引,即使他们内在可能并非如此。这让我反思了很多次我对某些人的看法,原来我不是客观地评价,而是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迷惑了。而且,书中对“损失厌恶”的解释,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更害怕失去,而不是渴望得到,这在投资、消费等领域都有很深的体现。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思维和行为模式中那些不易察觉的“小bug”,帮助我认识到它们,然后才有可能去修正。它的“浅显生动”不是简单的“不难”,而是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用最简单的方式触及了最核心的心理学原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