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 新版 共产党宣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人民出版社

现货 新版 共产党宣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人民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共产党宣言
  • 马克思
  • 马克思主义
  • 政治理论
  • 经典著作
  • 人民出版社
  • 红色经典
  • 现货
  • 新版
  • 200周年纪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社科教育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89710
商品编码:28316460811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4-30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 共产党宣言
作者: 
价格: 35元
ISBN: 9787010189710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内容简介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共产主义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共产主义的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本次文库本在原来译本的基础上拟增加《 共产主义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论述摘选以及《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上述增加文献多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2009年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未收录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已出卷次尚未收录,中央编译局发稿时会重新校订译文。
编辑推荐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隆重举办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凝聚共识的重要举措。为配合相关纪念活动,我社计划专题出版一系列相关图书,本丛书是这一系列几年出版物的一部分。 书目包括:1.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4.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5.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7.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8.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9.马克思《资本论》(节选) 10.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11.恩格斯《反杜林论》 1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共产党宣言》 一部划时代的文献,一部永恒的战斗檄文 在这本《共产党宣言》的扉页之下,跳动着的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心脏。它并非仅仅是一本泛黄的古籍,而是历史洪流中一座巍峨的灯塔,是无数先驱者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指引,是无数被压迫者心底最深处的呐喊。本书,以其新版的庄重姿态,纪念着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由权威的人民出版社精心奉献,必将再次点燃智慧的火花,激荡起深邃的思考。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1848年,欧洲大陆风起云涌,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德意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以简洁而铿锵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图景。这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宏伟预言。它如同一声惊雷,划破了旧世界的沉寂,唤醒了沉睡的民众,将共产主义的思想火种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宣言的深邃与力量:历史的辩证法与阶级斗争的剖析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在于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石,揭示了人类社会并非永恒不变,而是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演变而前进。宣言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封建剥削、贵族压迫的虚伪面纱,将社会矛盾的根源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庶民,到领主和农奴,再到行会师傅和帮工,每一个时代都伴随着不同形式的压迫与反抗,每一次社会变革的背后,都涌动着阶级斗争的暗流。 宣言更是对资产阶级及其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的赞美,但这种赞美并非无条件的。它以辩证的眼光审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承认其摧毁了封建的生产关系,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然而,正是在这种巨大的成就中,资产阶级也孕育了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宣言犀利地指出,“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工人的处境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 工厂的机器轰鸣,非但没有带来幸福,反而将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他们的劳动果实被无情地剥夺,沦为资产阶级的剩余价值。 宣言的精髓,在于它不回避矛盾,而是直面并剖析矛盾。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扩张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剧。在宣言看来,资产阶级的统治已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障碍,而无产阶级作为被压迫最深的阶级,也最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并肩负着推翻这一制度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 《共产党宣言》并非仅仅停留在批判的层面,它更是一部行动的指南。宣言庄严地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这句话毫不含糊地表明了宣言的革命立场,它预见到,在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无产阶级只有通过联合起来,进行坚决的斗争,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宣言对未来的构想,则是一幅充满希望的共产主义蓝图。它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一个真正的解放,个体不再是物质生产的奴隶,而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全面发展的个体。宣言也清晰地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来总结、研究并阐述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斗争的经验。” 这意味着,共产主义并非凭空臆想,而是根植于现实的社会实践,是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必然结果。 穿越时空的共鸣:为何《共产党宣言》至今仍具生命力? 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共产党宣言》依然散发着不朽的魅力。它的生命力源于其思想的普适性和前瞻性。宣言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分析,对社会不平等的揭示,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关怀,至今仍 resonates with the contemporary world. 许多宣言中所预言的现象,如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甚至以新的形式出现。 《共产党宣言》以其深刻的洞察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人的价值。它鼓励我们,要对社会不公保持警惕,要敢于质疑,要敢于行动。它激励我们,要相信人类的进步力量,相信通过 collective effort,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公正的社会。 纪念与传承:新版《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此次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新版《共产党宣言》,不仅是对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深情纪念,更是对这一伟大思想的传承与弘扬。新版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或许还可能包含一些权威的注释、导读,以及对宣言在中国乃至世界传播历史的梳理,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宣言的深刻内涵。 阅读《共产党宣言》,我们不仅仅是在翻阅一本历史文献,更是在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它是一份挑战,也是一份启迪;是一份警醒,也是一份希望。无论你身处何种立场,无论你持有何种观念,认真阅读《共产党宣言》,都将极大地拓展你的视野,深化你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类命运的认识。 这本书,值得你反复品读,值得你深入思考。它将帮助你拨开历史的迷雾,看清现实的脉络,并为我们思考未来指明方向。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也是一份永恒的激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追求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奋斗。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资深书虫的角度来看,这本图书的装订工艺简直可以用“匠心独运”来形容。我特别注意了中缝的处理,即使是接近书脊内侧的文字,也能够轻松地摊平阅读,完全不用担心为了看清内文而用力压平书页,导致书脊受损的尴尬情况。这种细节上的处理,体现了出版社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也保证了这本书在未来多次翻阅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形态。书脊的锁线工艺看上去非常结实,想来即便是作为传家宝级别的藏品,也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种对物质载体的重视,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书,更成为了一种可以世代传承的文化物件,每一次的开启,都是一次对历史责任的重温与确认。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历史厚重感又融入现代审美的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装帧的质感摸上去很扎实,油墨的印刷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小字部分也毫无压力。我一直对经典著作的实体书有种特别的情结,希望它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这次拿到手,完全满足了我对“一本好书”的期待。特别是扉页和封底的设计,那种对历史的尊重感和对未来的期许感被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敬意和好奇。而且,从侧面看,书脊的排版也相当大气,放在书架上绝对是引人注目的焦点。可见出版方在制作这本纪念版本时,是下了大功夫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原著的珍视和对读者的用心。这种对品质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对经典最好的致敬方式。

评分

我最欣赏的是这次版本的整体气韵,它成功地在“纪念”与“常读”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很多纪念版书籍往往会过度装饰,反而冲淡了文本本身的力量,但这一本却显得内敛而有力。它没有过多花哨的附录或解读性文字去“指导”你如何阅读,而是把最大的空间和最清晰的呈现留给了原著。这种自信,源自于对文本自身价值的绝对信赖。对于一个想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的读者来说,这种纯粹性至关重要。它要求读者放下预设,直接面对文本的原始冲击力。可以说,它提供了一个干净、纯粹的“容器”,让思想得以自由地在新旧时代之间穿梭和碰撞,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纯粹度和思想的深刻性。

评分

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恰到好处的纸张选择,它既保证了阅读时的舒适度,又不会显得过于轻飘。阅读经典,最怕的就是纸张太薄反光或者太厚笨重,而这本的用纸拿捏得非常到位,在灯光下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长时间沉浸其中也觉得很舒服。排版方面,采用了那种经典的左右留白设计,文字区域布局疏朗有致,没有一丝拥挤感,让人在阅读复杂的理论时,思绪也能跟着文字的节奏保持清明。而且,字体的选择也十分考究,既保留了官方文献应有的严肃性,又不失现代印刷的美观度。那种阅读文字时,指尖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缓缓跳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电子阅读永远无法替代的。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精心准备的文化体验之旅的起点。

评分

初次拿到这本书时,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那就是它将成为我书架上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它所承载的意义,远超于书本本身的重量。我注意到内页的纸张在侧光下呈现出一种微妙的米黄色调,而非刺眼的纯白,这种色彩处理对长时间阅读的友好度极高,展现了出版方对普通读者视觉健康的关怀。整体设计透露出一种历经风霜后的沉静与力量,让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时,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坚实可靠的思想基石。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校准和定位,提醒着人们勿忘来路,方知所向,这种深层次的精神共鸣,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出版物都难以比拟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