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基于“忧患意识”的写作。没有枯燥的数据,撇开玄虚的分析,作者以80后军人特有的思考角度和清新笔法,打破军事专业藩篱,把“高精尖”掰开揉碎了说给你听。
美军是当今世界上强大的军队,也是全世界军队研究、学习的对象。全书从作战、训练、支援、文化四个方面介绍美军,99篇“千字文”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视角虽小,格局乃大。本书无论对于我军基层官兵,还是广大军迷以及关心国防建设的普通读者来说,都会是一本宜读宜咂摸的军事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
许述,解放军中校,军事历史专业博士,《中国国家历史》和网易签约作者。在军校读过,在基层干过,在机关待过;以从军为业,以键盘为朋,以争胜为本;在军内外媒体发表文章50余篇,接受过包括凤凰卫视在内的多家电视台采访,参与过多项部队重大课题的编写。五年酝酿,半年分娩,于是有了《这才是美军》。
精彩书评
▲《这才是美军》我是用两个晚上一口气读完的;我自诩在我军中高级指挥员中是比较了解美军的;本书的内容与我对美军的印象和看法是高度契合的。
——王洪光(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在书中,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大量的军史战例,仅出处就有300多个,可以看到中国军队当下的不少问题和作者的独到思考,作者文风清新,笔调幽默,真正把“阅读”变成了“悦读”,读之有思有获还不疲不累,这更是难得。
——戴旭(知名军事专家)
目录
序一│王洪光
序二│戴旭
向美军学什么(代前言)
作战篇
01. 减7加4,居然不是负数
02. “顶点论”考验三大世界性帝国
03. 美军战略思想的“变”与“不变”
04. 打一枪换一种打法
05. 军事技术VS战争艺术
06. 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
07. 不在美军摔跤的地方跌倒
08. 克劳塞维茨可以批,孙子不可以批?
09. 咬定失利不放松
10. 想象力是军人的翅膀
11. 指挥是指挥,管理是管理
12. 几个头儿,听谁的?
13. 一支任务部队,两套指挥班子
14. 把打仗当训练
15. 像打游戏那样打仗?
16. 美国为什么很少搞“航空管制”?
17. 从648到1
18. 唯快不破
19. 无远弗届
20. “混搭”在军界
21. 美军为何对自己的航母狂轰滥炸?
22. “公有地盘”变成“私有领地”
23. 把“怕”字从心里赶出去
24. 飞行员在敌占区被迫跳伞历险记
25. 当你浴血奋战,耳边却传来妻子要你回家的声音
26. “非军事战争行动”?顺序没写错
27. 天啊,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居然俘虏了一支分舰队
28. 机器人战士,这不是科幻片
29. 沙尘暴也阻挡不了美军的炸弹
30. “夜战”,已经不是美军的短板而是优势
31. 美军怎么搞战前动员?
32. 啥都不会,也得上前线
33. 杀人不见血
34. 杀鸡就用杀鸡刀,杀牛才用牛刀
35. 空军司令升空作战之后
36. 中国特种兵PK美国特种兵
37. 吃饭凑份子,打仗AA制
38. 既要胜利,又不要太多伤亡
39. 在你战死沙场之后
40. 10多名阵亡者,每个人都有雕像
训练篇
41. 虐待还是训练?
42. “定期开展基于‘z糟糕情况’的训练”
43. 不知道欧文堡?你out了
44. 除了红军蓝军,“红队”又是什么的干活?
45. “训练死”不是否决票
46. 趴在地上被坦克碾过去是什么感觉?
47. 美军演习咋看不到几个兵?
48. 学员管理学员
49. 美军为什么不敢说谎?
50. 美国军校学员毕业为啥争着去一线部队?
51. 军营里怎样打伞?美国海军居然写进法规
52. 海军陆战队司令竟比总统说话好使
53. 美军“打虎”记
54. 所有人都向哪类军人致敬?
55. 美军应对新媒体,从拒绝到欢迎
56. “不讲政治”的后果
57. 两个细节毁了一个上将
58. 将军向士官敬礼
59. 中将因何事向士兵道歉?
60. 直升机,坐还是不坐?这是个问题
61. 捆绑双手丢入水中,不是杀人是训练
62. “差不多先生”是谁?
63. 美军这样管军车
64. 美军怎样把一个落后单位带成先进典型?
65. 美军竟搞“连坐法”
66. 如何对付“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人?
67. 被开除,不是卷铺盖走人那么简单
68. 一件衣服,几个名字
69. 正吃饭呢,教官突然大喝一声“Time's up!”
70. 另类的“女男平等”
支援篇
71. 什么因素《孙子兵法》没怎么提,美军却很重视
72. 科学家>谋略家
73. GPS,用还是不用?
74. 美国人当兵图啥?
75.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
76. 美国军官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长什么样?
77. 美军为什么没有军事学(军事战略学)博士?
78. 花旗银行企业公关高级经理居然到阿富汗当大兵
79. 不能“不惜一切代价”,而要用z少的钱办z多的事
80. 95%的装备“外包”
81. 在前线和老婆视频聊天
82. 吃两天美军食堂,长了五斤肉
83. “伤后10分钟得到救治”
84. 武器不是越先进就越要研制
85. 什么车不怕地雷
86. 可以抵挡AK-47连续射击的防弹装备
87.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88. 美军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89. 退伍上大学,费用政府包
90. 国歌响起来,你在干什么?
91. 五角大楼,美国人想去就去
92. 什么人不在航母服役也可以一住七天
93. 神马,居然不知道AAR,赶紧来瞅瞅
94. 幻灯片损伤战斗力?
95. 军校不是保险箱
96. “每个学员都是运动员”
97. 西点军校的“毕业墙”
98. 哪位将军“爱江山,更爱历史”
99. 美国将军退休后不种花养草都干啥?
后记
收起全部↑精彩书摘
两千多年前,孙子充满想象力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他要是活到今天,一定会惭愧自己的想象力还不够。孙子设想的两种情况,都有人做到了,不过,藏者往往不是攻者的对手。美军的钻地炸弹由于具备相当的高度和速度,不需要弹头就可以深入地下土层400米的掩体,而对手的武器却够不到美军的发射器。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一个先进的国家里,军队是z先进的那一部分,而在一个落后的国家里,军队则是z保守的那一部分。按照这个逻辑,美国是世界上z先进的国家,军队自然成为其z先进的那一部分,所以美军应该是全世界学习的榜样。2010年,全军喉舌《解放军报》刊文,明确提出:中国军队需要在军事、信息、文化建设等方面向外国军队、特别是向美军学习。咱这本小书,就是响应军报号召的产物。
美国有一句格言:“没有一个伟大的敌人,便没有伟大的国家。”的确,美国总给人这样一个深刻印象——总在寻找敌人,整垮苏联后,又瞄准中国。不管你承不承认,现实是,美国把中国视为现实的对手,“在领土上分裂中国,在政治上颠覆中国,在战略上遏制中国,在经济上挫败中国”。
现在,中国惹不起这个对手,更要命的是,还躲不开这个对手。怎么办?研究对手、学习对手、超过对手。
中国既有向敌人学习并战胜敌人的历史,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败了胡人;也有不屑于向对手学习被人家揍得满地找牙的教训,晚清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要打败对手,首先要了解和学习对手。任何对手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更何况是强大的对手。
近年来,通过中美联合军演等方式,我军已经迈开了向美军学习的步子。对此,美方是什么态度呢?美军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詹姆斯·里昂斯上将明确反对,认为这是在“帮助未来的潜在敌人发展军力”。
向美军学习,并不是要挑战美军,与对方兵戎相见,而是为了在打交道时,多攥个筹码在手里。正如《超限战》作者之一王湘穗在2015年的一次演讲时所说:“中美两国是弈手,是全球这盘棋上的弈手,大家都在下棋。在这个棋盘上,你吃我的子,我吃你的子,互相在吃,斗得很厉害,但是大家要注意,下棋的前提是双方都保持棋盘不要被踢翻,不要把桌子掀了,是共生关系。在共同生活的情况下不断博弈,光看一头不行。”
本书从作战、训练、支援和文化四个方面介绍美军,没有追求系统和完整,而是片段式、启发式的,如果读者阅后有所知、有所思、有所得,那就OK了。本书从细节着眼分析美军,内容多言及美军的优长。有人可能会说我崇洋媚美,甚至说我是“美吹”。如果少数人这样讲,这很正常。如果太多人骂我,那只能证明一件事——100多年来咱们还真是没多少长进。晚清的时候,英国是世界上z先进的国家,很多清朝大臣却说对方优长是“奇技淫巧”,还把人家送的科技产品扔到厕所里,直到火烧圆明园才被外国人发现。
为美军评功摆好,并不是说美军就没问题,他们不仅有问题,还多着呢。比如,美军的信息化战争有软肋——如果失去天上的卫星或接收设备芯片被毁,其战斗力也许不如一支原始的军队。也就是说,美军所有的成功依靠信息化,将来它的惨败,也可能因为信息化。信息化是美军独有的优势,也是不可避免的阿喀琉斯之踵。又如,美军的强大离不开美元。伊拉克战争,美军吊打伊军,表面上是靠军事力量,实际上是靠金元力量——美军的投入是对方的285倍!没有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美军的军事强大就失去了基础。尹卓将军曾分析,一旦我们摧毁其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在其他方面的霸权就会随之瓦解。再如,美军在一些细节上也做得很差:1984年美国空军为C-54运输机采购的咖啡壶,居然贵到7622美元一个;美国海军在P-3反潜机上安装一个小小的马桶座,也高达640美元!2005年8月,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美军出动7000人救灾。不过,布什总统下令三天后,美军竟还没赶到目的地,到了以后,第一件事居然不是救灾,而是“找地方睡觉和打牌”。
美军将领有一句口头禅:我们不想把军队派去打一场“公平的战斗”。换句话说,美军往往靠压倒性优势取胜,玩的是“大人打小孩”的路数,用刘亚洲将军的话来说,不是“士兵对士兵,炮弹对炮弹”,而是“导弹对子弹,卫星对准星”。有人说,在现代战争中,谋略的地位和作用大大下降了,理由坚挺得让人几乎无法反驳:冷兵器时代,作战双方在武器装备方面差距不会太大,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更懂谋略,谁更会使诈,谁更会用计,往往就是赢家;但在现代战争中,作战双方在武器装备方面的悬殊越来越大,打起来往往一边倒。
不过,如果对手与美军实力相当,美军大概连怎么打都不知道了。况且,大人总会变老,小孩也会长大。什么意思,你懂的。
也许,咱在技术上一时还赶不上美军,但在思想上得跟上,别掉队。2001年,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实施了比海湾战争更成功的“太空战”。其实早在1982年,美军退役中将格雷厄姆就向当时的总统里根提出了“高边疆”的概念,建议把太空作为新的战略疆界。都说空军出战略家,这个格雷厄姆却是陆军出身。
本书涉及我军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不是“扒粪”,更不是别有用心,而是“爱之深,责之切”。正如丘吉尔所说:“批评让人不痛快,但却是必须的。批评就像是人身体上的疼痛,它引人关注不健康的状态。”
在这个和平年代“鼓吹”向美军学习,你可以说我是鹰派,但不能说我是好战分子。罗马格言说得好:“如果你想要和平,那就做好打仗的准备。”
……
《这才是美军:99个看点细说美军》—— 解构现代战争的宏大图景,透视对手的军事哲学 引言 在当今世界,军事力量的博弈与发展,始终是影响国际格局、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而美军,作为全球军事实力最强的代表,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它为何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其军事理念、作战模式、技术创新、组织架构,以及深层的文化基因,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力量?《这才是美军:99个看点细说美军》一书,正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了美军的真实面貌。本书不落俗套,避开了枯燥的条目式罗列,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具启发性和可读性的方式——“二次元”笔法,以99个精选的“看点”,将庞杂的美军体系,化解为一个个鲜活、形象、易于理解的切片,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透视这个军事巨兽的内在脉络。 第一部分:战略制高点——理解美军的“大棋局” 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都离不开其背后支撑的宏大战略。本书将带领我们走进美军的战略思维殿堂,理解其全球视野下的军事布局。 “全球力量投送”的引擎: 美军并非孤立作战,而是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全球力量投送体系。从航空母舰战斗群的部署,到战略空运的效率,再到海外军事基地的网络,本书将深入剖析美军如何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投送能力,迅速将力量投向全球任何热点地区。这不仅仅是军事装备的堆砌,更是全球战略布局与资源整合的极致体现。 “以盟为基”的联盟网络: 美军的全球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精心构建的盟友体系。本书将解读美军如何通过军事演习、技术共享、安全协议等多种方式,维系和巩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同盟。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合作,更是价值观、利益的深度捆绑,是“软实力”在军事领域的延伸。 “技术引领”的军事革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军事领域更是如此。本书将聚焦美军在军事技术上的不懈追求,从无人机、隐形技术到网络战、人工智能,展现美军如何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保持其在战争形态上的绝对优势。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战场,更重塑了军事理论和作战理念。 “情报先行”的决策链: 在信息时代,情报是制定战略和战术的生命线。本书将深入探究美军强大的情报收集、分析和应用能力,揭示情报在军事行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美军如何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情报网络,为决策者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支持。 第二部分:战术精髓——剖析美军的“十八般武艺” 战略的落地,需要强大的战术执行能力。本书将深入到美军的作战层面,解析其在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下的“十八般武艺”。 “空地协同”的立体打击: 现代战争是立体化、全方位的。本书将细致解读美军如何实现空中、陆地、海上、天基、网电等多维度的协同作战,特别是其精湛的“空地协同”能力,如何让陆地部队在空中火力支援下如虎添翼。这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指挥协同、信息共享和火力引导。 “特种作战”的尖刀利刃: 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多的今天,特种作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将聚焦美军的特种作战部队,如海豹突击队、三角洲部队等,分析其独特的训练模式、作战理念以及在反恐、人质解救、敌后渗透等高难度任务中的卓越表现。 “信息主导”的作战模式: 信息化战争的核心在于掌握信息优势。本书将深入剖析美军如何通过构建强大的信息网络,实现战场信息的实时感知、态势的动态分析,以及指挥控制的快速响应。信息成为一种决定性的作战要素,影响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精确打击”的效率革命: 减少附带损伤、提高作战效率是现代军事追求的目标。本书将解析美军在精确制导武器、目标识别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展现其如何通过精确打击,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战术目标。 “后勤保障”的坚实后盾: 伟大的军事行动离不开强大的后勤支持。本书将揭示美军庞大而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包括物资运输、医疗保障、维修维护等,分析其如何确保军队在远离本土的作战环境中,能够持续作战、保持战斗力。 第三部分:文化基因——探寻美军的“精神内核”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体现在装备和战术上,更深植于其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之中。本书将触及美军的灵魂深处,探寻其独特的文化特质。 “精英意识”的选拔与培养: 美军的高效,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严格的选拔和完善的培养体系。本书将解析美军如何吸引、选拔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以及其特有的“精英意识”如何激励士兵不断超越自我。 “敢为人先”的创新土壤: 创新是美军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本书将探讨美军如何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以及这种氛围如何推动军事理论、技术和战术的不断革新。 “服从与独立”的辩证统一: 在军队这一高度纪律化的组织中,美军如何做到既强调绝对服从,又鼓励独立思考?本书将深入分析美军的指挥文化,以及这种独特的平衡如何激发士兵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实战导向”的训练模式: 纸上谈兵终觉浅,实战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书将展现美军贴近实战的训练模式,以及其如何在模拟复杂战场环境下,不断锤炼部队的实战能力。 “英雄主义”的价值塑造: 荣誉、勇气、牺牲,是构成军队精神的重要元素。本书将解析美军如何通过塑造“英雄主义”的价值观,激励士兵为了国家和使命而奋斗,并将其融入到部队的荣誉体系和文化传统之中。 第四部分:未来展望——洞察美军的“前沿阵地” 军事竞争是永无止境的。本书还将带领我们一同眺望未来,洞察美军在未来战争形态上的探索与布局。 “智能化战场”的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战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本书将分析美军如何拥抱智能化,构建无人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未来战场。 “分布式作战”的新范式: 传统的集中式作战模式面临挑战。本书将探讨美军在分布式作战、分散式力量部署等新范式上的探索,以及这种模式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太空与网络”的新疆域: 战争的疆域正在向太空和网络空间延伸。本书将分析美军在太空军事化、网络攻防等领域的投入,以及其如何将这两个新兴领域视为未来战争的关键战场。 “人力资本”的持续升级: 尽管技术日益重要,但人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本书将强调美军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以及其如何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发展,应对未来战争对人才的新要求。 结语 《这才是美军:99个看点细说美军》一书,以其独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美军的全新窗口。它不只是对美军装备、战术的简单介绍,更是对其战略思维、文化基因、创新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解读。通过这99个精选的“看点”,我们得以拨开迷雾,更清晰、更全面地理解这个强大的军事力量,从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形成更具前瞻性和判断力的认知。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提供的信息量,更在于其引发的思考——在瞬息万变的军事领域,我们应如何应对挑战,如何自我提升,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