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前国防顾问、著名鹰派学者埃利奥特·A·科恩关于美国军事力量与外交政策的战略分析。在书中,科恩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当前美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形势,包括中国的崛起与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暴力“圣战”组织、俄罗斯的对抗、伊朗和朝鲜等国家拥有核武,以及从外太空到网络世界的威胁等。
在科恩看来,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软实力有其局限性,而军事力量和战略能够帮助美国在21世纪实现卓有成效的外交、稳定全球秩序,并实现全球领导地位。“大棒”在应对国家安全和战略挑战方面仍与100多年前一样至关重要。但遵循罗斯福的原则,科恩主张备战,而非黩武。
本书尚未出版已引起美国学术界、政界和军界的关注,引发热议。对关注国际政治和军事形势的读者和研究者来说,本书是一本必读书。
作者简介埃利奥特·A·科恩(Eliot A. Cohen),现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战略研究教授,美国鹰派学者。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并曾执教于哈佛大学。2007—2009年曾任美国国防部顾问。
目 录前 言 “国家责任”…………………………………………… 1
第一章 为什么是美国?………………………………………… 1
第二章 十五年战争……………………………………………… 31
第三章 美国的实力……………………………………………… 65
第四章 中国……………………………………………………… 101
第五章 伊斯兰激进组织………………………………………… 121
第六章 危险的国家……………………………………………… 147
第七章 无管制真空区和公域…………………………………… 175
第八章 硬实力的思维逻辑……………………………………… 199
后 记 鹰头……………………………………………………… 229
致 谢……………………………………………………………… 233
注 释……………………………………………………………… 237
从书的定位来看,“军事理论”这个分类本身就暗示了它必然会采取一种比较严肃和学术的论证方式,而不是泛泛而谈的评论文章。我个人对这种深度的、结构化的分析非常感兴趣。很多关于国家安全的讨论往往停留在政策层面,缺乏对底层逻辑的深挖。我预感这本书会深入探讨权力结构和强制力的作用机制。例如,在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是什么?是赢得人心,还是确保自身不被侵犯的能力?如果后者的能力缺失,再多的文化输出和经济影响力,会不会最终沦为任人宰割的筹码?这本书如果能清晰地论证出军事力量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时的不可替代性,那将是对当前一些过于理想主义思潮的有力纠偏。我希望它能提供给普通读者一种更坚实、更贴近国际政治残酷本质的认知基础。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阅读一些关于威慑理论的书籍,感觉它们总是在“如何避免战争”和“如何赢得战争”之间走钢丝。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局限”和“必要性”的对立统一,这让我对其内在的辩证关系充满好奇。软实力的局限性到底在哪里?它是否只是在强权对话中的一个“装饰品”?而军事力量的“必要性”又该如何量化和论证?我猜测,作者可能会引入一些具体的衡量标准,来评估不同类型国家在不同战略环境下的力量结构。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分析工具,让我可以去解构新闻中那些看似矛盾的国际事件,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陈述,更能成为一个帮助我们理解全球热点事件背后深层动力的思维框架。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对国际关系中的“力量”概念一直在进行反思。我们总是在谈论“巧实力”或者“综合国力”,但这些概念的权重分配似乎总是在不断摇摆。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具体界定“软实力”的边界的。它究竟在哪些领域是有效的,又在哪些领域会彻底失效?如果说软实力是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工程,那么军事力量无疑就是那个决定性的、立竿见影的工具。我希望这本书不是简单地捧高武力,而是能提供一套严谨的逻辑框架,阐明在特定的历史节点和特定的安全困境下,军事能力是如何从一种“选择”变成一种“必然”。我期待看到作者对历史案例的梳理,比如那些软实力看起来很强盛,但最终还是依赖军事后盾的国家,是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抉择的。这种对现实主义内核的重新挖掘,对我理解当今世界的复杂性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简洁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光是标题和作者的名字,就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我猜想,作者一定对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敢于挑战那些被普遍接受的“软实力至上”的观念。现在这个世界,似乎大家都倾向于用文化交流、经济援助这些手段来解决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但骨子里是不是真的能解决那些关乎主权和生存的根本矛盾呢?我总觉得,那种只强调“感召力”而忽视了“威慑力”的理论,在面对铁板一块的现实时,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是要撕开这个温情脉脉的假象,直击核心问题。译者团队的加入,也让我对译文质量充满信心,毕竟军事理论的翻译,稍有不慎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尤其是一些专业术语的精准传达至关重要。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提供一个更加清醒、更具批判性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大国博弈。
评分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新华出版社和“军事理论”这一出版系列的信赖。这通常意味着内容经过了较为严格的审校和学术把关,不会出现那种浮夸或耸人听闻的论调。我尤其关注译者刘白云和郭骏的名字,两位译者在军事和国际关系领域的专业背景,是保障复杂概念准确传达的关键。在面对涉及到军事学、战略学等专业术语时,精确的翻译是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石。如果译文质量高,那么即便是涉及晦涩的理论推导,读者也能保持阅读的流畅性。总而言之,我期待的不是一本简单的“强硬派宣言”,而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逻辑缜密、论证充分的学术作品,它将以一种冷静而有力的笔触,重申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硬实力始终是最后一道,也是最可靠的防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