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田园 孟浩然传》依凭唐以来史籍记载与传主本人的诗歌作品,加以合理想象,以抒情的笔法详尽描述了孟浩然五十二年的人生际遇、思想变化与命运轨迹。同时生动地描写了传主与张说、王维、李白、张九龄、王昌龄等人的酬唱交往,传主的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国家隆衰形成内在参照。
曹远chao,男,1969年生,湖北谷城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孟浩然研究会理事。撰写和发表过多篇与孟浩然相关的论文,长篇历史小说《孟浩然》(上下册)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另有多篇散文发表。
引言
diyi章 浊世生得浩然气
di二章 文不为仕负才名
di三章 红尘有缘识韩女
di四章 遁迹山水隐鹿门
di五章 家父亡故回南园
di六章 重振羽翼待逢春
di七章 厌弃洛京游吴越
di八章 江海漫漫有我行
di九章 冀求仕进赴长安
di十章 进士落di滞京城
di十一章 黯然还乡游吴越
di十二章 丽山秀水寻空灵
di十三章 韩公偕行赴京畿
di十四章 灌蔬艺竹清静心
di十五章 客居荆州闲无趣
di十六章 一代诗魂归鹿门
后续
附录一 孟浩然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阅文献
后记
《梦归田园 孟浩然传》:
从鹿门山归来,孟浩然的心情反而变得平静了许多。
过去,他曾胸怀一腔报国之志,意欲步入仕途,好去匡正社稷,施惠万民。可是,当今皇上昏庸,就算张柬之这样为朝廷披肝沥胆、为国家舍生忘死的贤良忠臣,到头来还不是被贬居一隅,zui后落得连在家乡养老都不被允许吗?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当今昏庸之世,与其入仕混迹官场,还不如就像东汉的庞德公那样,用蔽日林荫做盖,以石壁苔藓为毯,日日和清泉流水做伴,天天与山鸟虫蛇为邻,到鹿门山做个清静无为的隐士去。
这样的想法在孟浩然的心里一经形成,过去曾经想要入仕为官的目标,便开始动摇而变得可有可无,进而没有了必须拔得襄州府试头筹的预期和重压,孟浩然的心情自然也就变得轻松平和了起来。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眼看着离襄州府试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就在这时,又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七月,随着朝廷即将从洛阳西迁长安,韦后、武三思为了将匡复李唐的勋臣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五人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武三思秘密派人将写有武三思与韦后通奸、要将皇后废黜的榜文,秘密张贴到市井繁华的洛阳天津桥一带。然后,他们与御史大夫李承嘉秘密串通,诬陷说是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五人使人所为。李承嘉在皇上李显面前,请求将此五人杀头治罪。
中宗李显虽然头脑昏庸,不辨忠奸,但是,他终因念及张柬之等五人匡复李唐,功盖社稷,并且曾经赐予他们铁券不死,’所以,没有同意对张柬之等五人施与极刑,但是,却将他们五人定罪流放。张柬之及其家里年十六岁以上的子弟,被皇上李显下旨,流放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
张柬之自从五月离开家乡襄阳来到新州之后,每日都在新州的家里深居简出,他把官任上的事情几乎全部交给了下属们去做,自己毕jing已经是八十二岁的人了,那些抛头露面的事情应该交给年轻人去做。
张柬之在家里也没闲着,他把自己以前写的文章札记和诗歌曲赋,按照时间先后或类别顺序进行整理,一共编了十卷。他打算让人刻版翻印,连书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张柬之文集》,他想在自己死后,能给后人留下点儿东西,同时,他也想让后人了解他张柬之曾经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然而,七月里腥风骤来。
……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是一本让人沉醉的书。曹远超的文字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我被书中对孟浩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细致描绘所吸引,那种盛唐的繁华与隐逸的淡泊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时代魅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孟浩然在山水间漫步,与泉水对话,与孤月为伴。作者并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瑕的神坛人物,而是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所做的挣扎与选择。这种真实感,让我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也更容易被他的故事所打动。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对孟浩然晚年生活的刻画,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位诗人的传记,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自由、关于心灵归宿的深刻探讨。
评分读完《梦归田园——孟浩然传》,我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远足。曹远超用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严谨的历史考证,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通往唐朝的桥梁。我惊喜于书中对孟浩然诗歌创作背景的细致剖析,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诗句,背后却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的,又是高于生活的。书中对于孟浩然仕途不顺、最终归隐山林的描写,更是引发了我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在那个时代,或许隐逸才是对灵魂最好的安放。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孟浩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时,所展现出的诗意与哲思。他不仅仅是描绘风景,更是通过风景来展现诗人的心境,以及他对宇宙万物的独特感悟。这本书让我对“田园”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所传递的温度和深度。曹远超以一种近乎于对话的方式,讲述了孟浩然的故事,让我感觉像是与这位伟大的诗人隔着千年的时光,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孟浩然友情的部分,那些真挚的情感,那些诗意的唱和,都让我感动不已。在现代社会,这样的纯粹友情已然成为稀缺品。此外,书中对孟浩然诗歌的解读,不是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分享,让我对他的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我常常会在读完某首诗后,停下来,想象着诗人在怎样的心境下写下这些文字,又是在怎样的场景下与友人对饮。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感受到的。它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鲜活,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了解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它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曹远超以一种极其克制的、却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展现了孟浩然这位唐朝田园诗人的人生轨迹。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并非一味地赞颂,而是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孟浩然。他的才华,他的抱负,他的失意,甚至他晚年的孤独,都被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以及在现实压力下,我们是否还能保有内心的那份纯粹与坚持。书中的一些片段,比如孟浩然与友人间的唱和,与山水间的对话,都让我感动不已。它们如同明镜,映照出人性中最柔软、最珍贵的部分。对于我这样长期在都市喧嚣中奔波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精神氧吧”,让我得以暂时抽离,静心品味人生的况味,感悟历史的厚重。
评分翻开《梦归田园——孟浩然传》,仿佛推开了一扇穿越时空的门,瞬间被唐朝的烟雨和竹林所笼罩。这本书没有简单地罗列孟浩然的生平事迹,而是将他置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之中,细致描绘了他与山水的情感羁绊,以及他如何在仕途与隐逸之间徘徊挣扎。作者曹远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诗意,无论是对襄阳山水的描摹,还是对孟浩然内心世界的探索,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孟浩然诗歌的解读,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解析,而是深入挖掘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让我对《春晓》、《过故人庄》这些耳熟能详的诗篇有了全新的认识。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传记,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思考,一种对诗意栖居的向往。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开始渴望寻觅内心深处的宁静,如同孟浩然笔下的那片悠然的田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