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把曹植看似置身富贵之家,实则处在夹缝之中的坎坷人生,表现得既真切又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评论家白烨说:“在书写曹植一方面,这本传记堪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集大成之作。”
马泰泉,男,1957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任总后勤部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国防部长浮沉记》《铁打的营盘》《中国大地震》,长篇小说《龛镇弟兄》《己丑年祭》等十余部。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图书奖、人民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全军文艺youxiu作品奖等。
自序
diyi章 生乎乱,长乎军
di二章 太子位,为何悬而不决
di三章 风起铜雀台
di四章 平原侯亲事
di五章 棠棣之华
di六章 祸降司马门
di七章 萧瑟秋风
di八章 悲情赋洛神
di九章 萁豆相煎
di十章 视死忽如归
di十一章 何时是归年
di十二章 魂泊思陵冢
附录一 曹植年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及资料篇录
《棠棣之殇:曹植传》:
diyi章 生乎乱,长乎军
一
不管人们怎样哀叹“婴儿的diyi声啼哭正是人类悲剧命运的暗示”,但这婴儿呱呱坠地的diyi声啼哭,让这个饱受分娩阵痛的女人总是感到欣慰和幸福。
这是她为曹氏家族生下的di三个儿子。
此时本家男人曹操自陈留起兵,封东郡太守之后,正率领曹家军在山东寿张、济北、兖州等地镇压黄巾军,降其精锐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自此,曹操终于有了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号为“青州兵”。相继又占领了东阿、范县、鄄城等地,曹操出任兖州牧。这偌大一块地盘就成为了他的发迹地和根据地,一大批谋臣武将投奔到他麾下,一时兵多将广,威震一方。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这个史称卞氏、倡伎出身的女人怀里搂着吮乳的婴儿,嘴里哼着忧惋的曲子,在东郡治所东武阳曹宅期盼着男人的归来。
不久前从袁绍那里前来投靠曹营的谋士荀彧,被曹操任用为司马,留守东武阳。此刻他向凯旋的曹操恭贺道:“曹公添喜啦!新生儿带来好运道,平天下者必吾主也!”
曹操大悦。为这个儿子取名植,字子建。
这名与字饱含深意与憧憬:种植下所有的希望,创建一个天下一统的曹魏江山。
这一年是汉献帝初平三年(192)。
翌年春,曹操将兖州府治所迁至鄄城,一家老小终于有了安居之所。
然而,这是一个为死神眷顾的乱世,汉王朝气数已尽,群雄并起,天下骚乱,眼前的世界呈现出一种大裂变、大破坏、大开始的气象,所有的秩序都被打乱,所有的面具都被撕开,人性中的一切欲望都被唤醒,一切都在骚动,都在分化,都在告别,都在挣扎,生命裸露在天地之间,如蝼,如蚁,如烟,如风……这是个乱世造英雄的时代,也是曹家父子打天下的时代。曹操的功业方兴未艾,三国的大幕刚刚拉开。
……
阅读这本书,我更像是在触摸一段被历史尘埃覆盖的过往。从“棠棣之殇”这个副标题,我便预感到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记,而更侧重于曹植人生中那些沉重的、令人扼腕的时刻。棠棣,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兄弟情谊,而“殇”则意味着早逝或不幸。这让我不禁猜测,书中是否会着重描写曹植在政治斗争中的失意,与曹丕之间难以言说的隔阂,以及这份隔阂如何最终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我很想知道,在那个乱世之中,这位才华横溢的王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他的那些充满激情的诗赋,是否也暗藏着他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对权力中心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洛神赋》的作者身份更是点亮了这本书的另一层魅力,我想象着书中会细腻地描绘他创作这篇千古名篇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灵感让他写出了那段凄美绝伦的爱情幻想?书中是否会试图解析洛神的原型,或者仅仅是展现曹植内心深处对理想的、纯粹的感情的向往?这本书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的一员,我相信它不会止步于个人传记,而是会将其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现建安文学的辉煌,以及曹植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期望它能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读一个人的故事。
评分作为一位对中国古代文学充满兴趣的读者,曹植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与思想,却总觉得缺少一部能够让我沉浸其中的作品。这本《棠棣之殇一曹植传》似乎正是我的理想选择。书名中的“棠棣之殇”四个字,已经勾勒出一种深沉的悲剧色彩,这与我对曹植“建安风骨”之外的另一面——被压抑、被猜忌的命运——的想象不谋而合。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更加立体、复杂的曹植,他不仅仅是那个写出《七步诗》的天才,更是身处权力漩涡中心,命运不由自主的王爷。书中如何展现他与兄长曹丕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亲密无间到后来的隔阂疏离,再到最终的君臣隔閡,这种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将是吸引我的重要看点。同时,作为《洛神赋》的作者,他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表达,想必也是书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我好奇书中会如何解读《洛神赋》背后的故事,是纯粹的文学想象,还是隐藏着他对某个女性的深情寄托?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的一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有扎实的史料支撑,同时又具备历史小说的叙事张力,让我不仅能了解曹植的人生轨迹,更能窥探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思潮。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将那些冰冷的史实转化为鲜活的人物和情节,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厚度。
评分拿到这本《棠棣之殇一曹植传》,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的题名非常有深度。单是“棠棣之殇”这四个字,就足以引发我对曹植家族命运的联想,特别是他与兄长曹丕之间的微妙关系。我想象着书中会如何细致地描绘他们从手足情深到权力博弈的转变,那种亲情与政治的冲突,必然是小说中最引人入胜的情节之一。曹植,作为“洛神赋”的作者,他的才情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更想了解,在这份才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波折。书中会如何展现他创作《洛神赋》时的心境?是面对现实的无奈,还是对理想爱情的寄托?我期待作者能够将曹植置于那个时代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展现建安文学的独特魅力,以及曹植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说明它在历史性和文化性上都有着一定的追求。作为一本“历史小说”,我希望它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我能够穿越时空,真切地感受到曹植那个时代的氛围,体味他的人生悲欢离合。
评分从这本书的书名《棠棣之殇一曹植传(平装)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洛神赋作者曹子建传记 历史小说》来看,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风流才子、悲情王子的生动形象。曹植,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他的才情横溢,他的命运多舛,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好奇书中将如何描绘他与兄长曹丕之间的复杂关系,那段“七步成诗”的传说,究竟是怎样的场景?还有他的《洛神赋》,那份对美的极致追求,对爱情的朦胧向往,又将在书中以何种笔触呈现?这本书被归类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这说明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探索,它将带我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建安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独特的风貌,去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存状态。作为一本“历史小说”,我期待它在严谨的历史考据基础上,能够融入引人入胜的情节,塑造立体的人物,让曹植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名字,而是活生生出现在我面前的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平装本的设定也让我觉得更加亲切,仿佛可以随时随地翻开它,与这位伟大的诗人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驾驭如此厚重的历史题材,又能从中挖掘出多少不为人知的细节,又将如何用文字构建出那个时代的壮丽画卷,以及曹植在这个画卷中留下的深深的烙印。
评分这部《棠棣之殇一曹植传》,从书名就透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它没有选择歌颂曹植的才华,而是以“棠棣之殇”开篇,这让我立刻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兄弟情谊的描绘,以及“殇”字所带来的沉重感。这预示着本书可能会深入挖掘曹植在政治斗争中的挣扎与失意,特别是他与兄长曹丕之间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刻画曹丕的内心世界,是仅仅将他视为逼迫曹植的“反派”,还是会尝试去理解他作为帝王所承受的压力和考量?而曹植,这位被誉为“才高八斗”的诗人,在“棠棣之殇”的阴影下,他的创作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风貌?《洛神赋》中那份飘渺虚幻的美,是否也映射了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失落?这本书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的一员,我想它不仅仅是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在重现一段历史,展现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我期待它能如同一扇窗,让我看到建安时期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以及曹植在这个大时代中的个人际遇。作为一本“历史小说”,我更看重它在历史真实性与文学想象之间的平衡,希望它能让我读到一个既有历史依据,又饱含情感力量的曹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