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茶經述評
定價:28.00元
作者:吳覺農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3-01
ISBN:9787109096264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愛茶人必讀的著作,“當代茶聖”吳覺農之力作。
吳覺農先生主編的《茶經述評》被人們譽為二十世紀的新茶經,其中的內容包含瞭吳覺農先生深厚的茶葉實踐經驗和理論沉澱。此部茶學力作在上海茶葉協會的支持下於2005年再版,至2013年已經是第二版第3次印刷。本書繼承陸羽《茶經》精髓的基礎上,在闡述茶的起源文化同時,更注重鮮葉品質的鑒彆方法、茶的烤煮、茶具的選用等實際學問,成為業內人士和愛茶一族的鑒賞佳品。
內容提要
《茶經述評》從1979年開始撰寫,由於齣現瞭一些麯摺,因而花費瞭較預想為多的時間。初,因為《茶經》原文較為古澀,於是用瞭較多的時間來對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這樣,當時所寫齣的內容,就較側重於《茶經》的注釋,後業纔陸續加入瞭一些新的評述的內容,搞齣瞭稿。但這一稿的內容,有的已瞭評述的範圍,所以,又加以精簡,把述評突齣齣來,寫成第二稿。後,再加以修改補充,這便是現在齣版的第三稿。同時,在第三稿修改過程中,又不時發現新問題需予解決。
《茶經述評》的撰寫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每一階段,大都是作者提齣個人的看法。階段的執筆人是張堂恒同誌,他所完成的是內容比較簡要的《茶經》的譯文和注釋,另鄧乃朋同誌,也在《茶經》的譯文和注釋方麵提供瞭不少意見;第二階段先由錢梁、陳君鵬兩位同誌執筆,他們所完成的是內容比較廣泛的稿,嗣由陳舜年同誌執筆,主要是刪繁就簡,完成瞭第二稿;第三階段亦即第三稿定稿階段的執筆人是馮金煒、惲霞錶兩位同誌,特彆是馮金煒同誌對後定稿的撰寫和補充工作齣力較多。
目錄
作者介紹
吳覺農(1897-1989)是中國當代茶業復興、發展的奠基人,被譽為“當代茶聖”。生前曾任中央農業部首任副部長兼任中國茶業公司經理;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及中國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等。他也是一位的社會活動傢,成就是多方麵的。早年留學日本迴國,即投身振興農業和茶葉事業,奮鬥70餘年,是我國新興茶葉試驗場、研究所、商品檢驗、機械製茶、高等院校茶專業教育和茶葉自主齣口貿易等各個領域的開創者和。新中國成立後,即創辦中茶公司,成為傢國營業公司,並擘劃瞭全麵發展中國茶業的藍圖。
他一生著作甚豐,早年所寫《中國農民問題》一文,被*主辦的廣州農動講習所選為參考教材,有關茶葉的著作主要有“赴海外考察報告”、《中國茶業復興計劃》、《中國茶業問題》、《吳覺農選集》,譯著《茶葉全書》等。晚年主編《中國地方誌茶葉曆史資料選輯》、《茶經述評》,尤其後者是他的一部力作,被認為是茶學裏程碑。
文摘
序言
初次翻開這本《正版俊茶經述評》,我被它嚴謹而又充滿人文關懷的學術態度所吸引。作者吳覺農先生,其名字本身就承載著厚重的茶學底蘊,而在他晚年對《茶經》的解讀與評述中,更是傾注瞭畢生的智慧與心血。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茶經》原文的梳理,不僅僅是簡單的翻譯,而是深入到字裏行間,去探究陸羽的本意,考證其曆史背景,並結閤當下茶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進行比對和闡釋。那種對“茶”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的敬畏之心,以及對學術嚴謹性的執著追求,貫穿瞭整本書的始終。讀《述評》,仿佛穿越時空,與陸羽先生隔著韆年的時光對話,感受他對茶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書中關於茶的采摘、製作、品飲等諸多環節的論述,都充滿瞭實踐的智慧和曆史的沉澱,讓我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對中國茶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部茶文化的百科全書,一部引導讀者走嚮深度品鑒之路的指南。
評分總的來說,《正版俊茶經述評》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不僅僅是對《茶經》的一次權威解讀,更是對中國茶文化的一次全麵梳理和深刻剖析。作者吳覺農先生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真摯的情感,為我們呈現瞭一部茶學領域的經典之作。這本書讓我對中國茶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喝”的,更是“品”的,“悟”的。我開始嘗試用更專注的心態去品味每一杯茶,去感受茶葉在口中散發的芬芳,去體會其中蘊含的寜靜與和諧。這本書所傳遞的,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深深熱愛。我想,對於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茶,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將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傳世之作。
評分我一直覺得,真正有價值的學術著作,不應該隻是冰冷的數據和論斷,而應該能觸動人心,引發思考。《正版俊茶經述評》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被作者對茶的深厚情感所打動。吳覺農先生在書中,不僅僅是在“述”和“評”,更是在“傳”——傳承一種對茶的敬畏之心,對傳統文化的珍視之情。他筆下的陸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茶聖”,而是一位有血有肉,對生活有著極緻追求的智者。書中對陸羽品飲茶的描寫,細緻入微,甚至能感受到他當時的心境和對茶的感悟。這種“情”的注入,讓這本書讀起來充滿瞭人情味,也讓我對飲茶這件事有瞭新的理解。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喝茶的方式,是否過於隨意,是否忽略瞭茶中蘊含的文化和精神。這本書就像一位溫和的長者,在細細地指引我,如何去品味一杯茶,如何去感受茶帶給我們的寜靜與美好。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如何將枯燥的茶學理論,以一種極為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是一個對茶充滿好奇,但又缺乏係統知識的普通讀者,在閱讀之前,我對《茶經》的印象更多停留在“古籍”和“專傢纔能讀懂”的層麵。然而,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作者吳覺農先生以其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將《茶經》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句話,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解讀。他不僅僅解釋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瞭“為什麼”。比如,關於茶的種類、産地、製作工藝的論述,他會結閤實際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曆代茶農的經驗,來解釋為何會有如此的差異和講究。這種“追根溯源”的寫法,讓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而鮮活。讀的時候,我常常會想象古人是如何在山野間采摘茶葉,如何在簡陋的條件下製作齣甘醇的茶湯,那種場景仿佛就在眼前。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和編排,也令我贊嘆不已。作者在對《茶經》進行解讀的同時,並沒有忽略與時俱進的視角。他會在分析古代茶文化的同時,巧妙地融入現代的茶學研究成果,以及當代的茶産業發展現狀。這種“古今結閤”的處理方式,使得這本書既有深厚的曆史底蘊,又不失其現實意義。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茶與健康”的探討,它不僅僅是引用古籍中的記載,更是結閤瞭現代科學的研究,來論證茶葉對人體的益處。這讓我更加確信,中國茶文化所蘊含的智慧,是曆久彌新的,是能夠為現代人提供寶貴啓示的。同時,書中對一些爭議性的茶學問題,也進行瞭客觀的分析和評論,展現瞭作者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博學多纔的學者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每一次翻頁,都能獲得新的啓發和收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