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傅莹过去数年公开发表演讲、文章和国际场合对话实录的《看世界》一书出版了。傅莹曾任中国驻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十二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在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之际,这本文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世界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正在发生的变化,了解中国的一些政策和考虑。
出版傅莹此文集的初衷在于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这是作者公开出版的第二部文集,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看世界,旨在回应当时国际上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文集分成世界秩序、全球格局与中国角色、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东亚问题、南海局势等九个篇章,其中部分内容系在国内首次公开发表。在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之际,希望此书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的态势和趋势。
傅莹,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至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
目 录
自 序 / 001
世界秩序 / 1
2014 年是世界秩序转折之年 / 3
进入 21 世纪的 “秩序” 争论 / 11
在共同的屋顶下———中国的全球秩序观 / 19
失序与秩序再构建 / 26
全球格局与中国角色 / 33
守住 21 世纪的和平 / 35
百年后的回顾———反思两次世界大战 / 38
在世界变局中构建中国责任 / 50
国际秩序与中国作为 / 57
大国需要培育信任 / 60
在充满不确定性形势下看经济全球化 / 65
全球的变革与中国的角色 / 72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83
中美关系 / 91
中美要培养在国际事务中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 93
探索中美之间的相处之道 / 99
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理解与误解 / 107
中美之间? 重塑共识? / 116
G20 峰会前看中美合作与分歧 / 123
对话基辛格 (一): 美国因高估中国而对华焦虑 / 134
对话基辛格 (二): 中国的选择影响全球新秩序 / 141
对话基辛格 (三): 世界秩序和中美关系 / 148
对话基辛格 (四): 关于世界秩序的讨论 / 160
与福山谈话实录 / 167
中俄关系 / 173
中俄关系: 是盟友还是伙伴 / 175
亚洲和平 / 185
东亚的安全与中国的责任 / 187
中国周邻和睦是福 / 196
东亚能否坚持区域合作的方向? / 200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 / 205
朝核问题还有和平解决的希望吗? / 238
南海局势 / 243
中国为什么对南海仲裁案说不 / 245
南海局势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 249
一带一路 / 279
亚欧联通的百年梦想 / 281
中国之道 / 287
不同视域下的中国 / 289
走和而不同之路 / 292
中国会怎样影响世界 / 299
中国的改革发展让亚洲和世界更安全 / 301
如何看中国的国际地位 / 305
中国的成长与 “秩序之争论” / 311
关于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叙事 / 319
和平最符合人民利益、 最有利于人类发展 / 324
其 他 / 329
忆吴建民大使 / 331
后 记 / 335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更多来自于其结构上的精妙布局和逻辑上的严密推演。它不是一本随意的随笔集,更像是一部精心构建的知识迷宫,每条路径都通往一个更深层的认识。我发现,作者在构建论点时,总是习惯于建立多重对比和参照系,比如将东西方历史观进行交叉审视,或者用古典哲学思想去解读现代的国际行为。这种跨学科、跨时空的整合能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胸襟。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一些概念图示或历史脉络梳理,反复咀嚼作者的观点,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错过一个关键的逻辑转折点。这并非是说它晦涩难懂,恰恰相反,作者的语言是精准而凝练的,但其所承载的思想密度极高,需要读者投入十二分的专注力去细细品味。对于那些真正想在认知层面实现跃升的读者而言,这本“硬核”的解读之作,绝对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翻开这本书的瞬间,我就被那种沉稳而又不失锐利的气质所吸引住了。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遣词造句间流露出的那种老练和克制,让整本书的格调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重大事件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的叙事姿态,他似乎永远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审视尘世间的纷扰,不轻易被情绪所裹挟,但同时又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这种平衡感是很难得的。有些章节读起来,简直像是在品味一壶陈年的佳酿,初尝时平淡无奇,但随着深入,那股醇厚的味道便在舌尖缓缓散开,留下悠长的回味。特别是他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分析,既有翔实的案例支撑,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让人在佩服其广博见识的同时,也油然而生一种理解与包容之心。这本书对于那些渴望提升自己国际视野、想要更清晰地理解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它提供的不是快速的答案,而是更深刻的提问方式。
评分说实话,我很少看到一本关于国际事务的书能够如此贴近“鲜活”的现实感。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教条,也不像某些评论那样充满激情和偏见。《现货看世界》的魅力在于它的“在场感”。作者似乎总是在第一线,用一种极其敏锐的直觉捕捉着世界运行轨迹中的那些微妙变化。他的笔触中透露出一种对复杂性本身的尊重,不试图用简单的二元对立去解释世界,而是拥抱那种模糊性、矛盾性和动态性。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对“世界”这个概念的理解被极大地拓宽了。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在不同的地理坐标下,可能完全是另一种解读。这种颠覆性的体验,不是通过阅读新闻可以轻易获得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把钥匙,它解锁的不是某一个具体事件的答案,而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去观察和提炼那些正在发生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现货”信息背后的规律。它引导我们从一个更具历史纵深感和空间广度的视角,重新校准我们对当下的认知坐标。
评分这本《现货看世界》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总能从那些看似寻常的现象中挖掘出深刻的洞察力。我特别欣赏他那种直击本质的分析能力,读起来丝毫没有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感,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带着你一起漫步全球,触摸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书中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时而笔锋一转,掷地有声,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深思。尤其是一些关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论述,作者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博弈关系阐释得清晰明了,仿佛那些遥远的新闻头条突然就变得触手可及了。每次读完一个小章节,我都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轻轻地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的风景不再是扁平化的,而是充满了立体感和层次感。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阅读体验中最令人愉悦的部分之一。这本书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铺天盖地的“现货”信息,去探寻其背后的逻辑和驱动力。
评分坦白说,我以前对这类“看世界”的书籍总是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总担心会遇到那些过于宏大叙事、缺乏个人温度的文字。但《现货看世界》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国际议题,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可感知的“现货”场景之中。作者仿佛拥有一种魔力,能将复杂的国际棋局,分解成一个个你可以触摸、可以理解的微观互动。比如他描述某个地区冲突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会聚焦到某个具体的历史遗迹、某个普通人的生活片段,通过这些切口,带领我们深入理解冲突的根源。这种叙事手法极具画面感和代入感,让人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或遥远。更难得的是,作者在铺陈事实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一种知识分子的审慎和幽默感,偶尔冒出的那些精妙的比喻,让人会心一笑,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下来。这是一部既能让你感受到世界脉搏的跳动,又能让你体会到文字魅力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