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波音:全球整閤,集成飛翔|4000166 |
| 圖書定價: | 59元 |
| 圖書作者: | 彭劍鋒;白潔;江珊;言飛龍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3/8/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432197 |
| 開本: | 16開 |
| 頁數: | 363 |
| 版次: | 1-1 |
| 作者簡介 |
| 彭劍鋒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夏基石管理谘詢集團董事長,中國企業聯閤會管理谘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力資源開發企業人力資源研究會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彭劍鋒教授長期深入企業,為企業提供谘詢服務,先後被深圳華為公司、山東六和集團、新奧集團等企業聘為高級管理顧問、專傢組組長,在中國企業界和谘詢界享有極高的聲望,曾獲第二屆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大奬“十佳人物”,被中國企業聯閤會管理谘詢委員會評為“十大值得尊敬的管理谘詢專傢”。 |
| 內容簡介 |
| 《波音:全球整閤,集成飛翔》通過重現波音公司的百年發展曆程與管理特點,揭曉瞭一係列問題的答案:波音公司是如何從一個傢庭作坊式飛機生産商發展為全球最大的軍機和民機製造商的,其基業長青的秘訣何在?波音公司是怎樣平衡其內部各利益體所乘坐的“蹺蹺闆”的?波音公司各屆領導人是如何乘風破浪,掌舵波音的?“波音之翼”有哪些?波音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何在?波音公司是如何與世界互動生産波音787“夢想飛機”的?波音是如何與空客展開空中對決的?是什麼樣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幫助波音公司留住瞭人纔?波音公司是如何進行財務和資本運作的?波音公司作為一個全球企業公民在創造企業價值的同時,是如何履行社會責任的? |
| 目錄 |
《波音:全球整閤,集成飛翔》 總 序 緒 論 攜手閤作、提升價值:百年波音成功之道 第一章 鑄夢長空:百年風雨路 第一節 航空巨頭的誕生(1881~1916) 第二節 從傢庭作坊式飛機生産商到美國航空工業霸主(1916~1934) 第三節 走嚮全球(1934~2013) 第四節 攜手飛翔:波音的中國情結 第五節 波音基業長青的五個秘訣 第二章 蹺蹺闆上的博弈:波音的公司治理 第一節 股權分散化的外部治理 第二節 誠信製度化的內部治理 第三節 相互製衡:高獨立、專業化的治理平颱 第四節 重績效:長期化、權益性的激勵機製 第五節 協同耦閤:波音的集團化構架 第三章 掌舵波音:波音的風雲領導人 第一節 波音開創之父:威廉·波音 第二節 商用噴氣機之父:威廉·艾倫 第三節 團隊閤作的倡導者:弗蘭剋·施龍智 第四節 員工的偶像:菲利普·康迪特 第五節 變革的推動者:詹姆斯·邁剋納尼 第四章 波音騰飛的翅膀:産品和服務 第一節 民用飛機産品戰略:從縱嚮延伸到橫嚮擴展 第二節 軍需聯動:防務、空間與安全業務 第三節 需求拉動、定製營銷 第五章 波音帝國的“心髒”:技術與研發 第一節 波音的全方位綠色科技 第二節 效率管理方法論:“精益+” 第三節 波音研發的流程平颱:“全球企業技術體係” 第四節 跨組織協作研發,驅動集成創新 第六章 全球整閤的供應鏈管理:以波音787為例 第一節 波音模式:供應鏈多級精益集成管理 第二節 波音的外包戰略:全球網絡、高端釋放、長期閤作 第三節 波音與世界互動的信息平颱:EDI係統 第七章 “空中對決”:波音VS空客 第一節 行業競爭硝煙四起 第二節 波音與空客的“空中對決” 第三節 波音787 VS空客A380 第四節 吉姆·阿爾博的七大競爭戰略 第八章 高參與的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 第一節 充分參與、自我管理的文化導嚮 第二節 選人:內部孕育、全麵評估 第三節 育人:AVTAR五步法 第四節 留人:快樂、幸福與安全的三管齊下 第九章 財務與資本運作:引領性投入、戰略性擴張 第一節 波音的兼並擴張:從“世紀之閤”到價值延伸 第二節 波音財務的健康檢查 第十章 全球企業公民 第一節 社會責任多維推進:業務支持、慈善捐助、員工自願服務 第二節 企業公民行動 附錄A 波音大事記 附錄B 波音的産品及服務 附錄C 波音民用飛機服務業務 附錄D 波音1998~2012年的收購案 附錄E 波音飛機製造廠一覽錶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從傢庭作坊式生産到航空巨頭 波音基業長青之道成就全球行業霸主 曆時5年研究數十傢世界級企業 窺探成長之路,勾勒成功地圖 本書特色 內容構架:縱嚮的企業發展曆程+橫嚮的經營管理維度,立體呈現世界級企業的卓越實踐之路。 第三方視角:與大多數傳記性、故事性書籍不同,定位於從第三方的中立視角,盡可能“原汁原味”地嚮讀者呈現企業的管理實踐,迴答企業到底是“如何做”的問題。 研究方式方法:除核實與梳理各種公開發布的素材外,在保證不涉及任何知識産權問題的前提下,就一些可獲得的規範性製度文本進行收集和整理,其中很多製度原文是首次被轉譯為中文來介紹給我國讀者的。 解讀手法:在細緻解析企業管理實踐的同時,提綱挈領地構建各傢標杆企業的“成功地圖”,於紛繁的管理行為中抽離齣對企業成功産生過重大影響的基礎性和關鍵性的管理實踐,並理清這些成功實踐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匹配關係,從而描繪齣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優勢的管理圖譜。 原真、原本地呈現企業的各種管理實踐,一反作為學者喜歡“發錶議論和觀點”的職業常態,刻意節略瞭所謂“評論性”內容,把思考和判斷的空間留給讀者。 |
這部關於波音公司的書,光是看到書名裏那幾個關鍵詞——“全球整閤”、“集成飛翔”,就讓人忍不住想象這是一部怎樣的史詩。我一直對航空工業,尤其是波音這樣曆史悠久、技術領先的巨頭如何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格局抱有極大的好奇心。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波音在不同文化和法律環境下,如何進行跨國界的資源整閤與供應鏈管理。畢竟,要實現“全球整閤”,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收購或閤作,它涉及到技術標準的統一、人纔的流動、以及麵對地緣政治風險的彈性策略。我特彆想瞭解,麵對日益加劇的國際競爭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波音是如何維持其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的。這本書如果能像一個精密的航空儀錶盤那樣,展示齣波音在麵對全球化挑戰時,那些不為人知的決策過程和背後的博弈,那將是極具價值的閱讀體驗。希望它能提供更深層次的見解,而不是停留在對産品綫的錶麵介紹上。
評分我對這類企業傳記或行業深度分析的關注點,往往在於“轉摺點”和“內部張力”。波音作為百年老店,必然經曆過無數次的戰略轉型和內部重組。我非常好奇,當公司麵臨重大危機(無論是技術故障、市場失靈還是管理失誤)時,高層是如何統一思想,推動自上而下的“整閤”?“集成飛翔”不僅僅是技術的融閤,更是組織架構和思維模式的重塑。我希望讀到一些關於組織變革的真實故事,比如那些在不同曆史時期扮演關鍵角色的領導者,他們是如何平衡短期盈利壓力與長期技術投入的矛盾?是哪些關鍵人物力排眾議,推動瞭那些影響深遠的戰略決策?這種對“人”和“權衡”的關注,往往能讓冰冷的企業敘事變得有血有肉,讓人讀起來更有代入感,仿佛能聽到決策室裏激烈的辯論聲。
評分這本看起來挺厚的書,如果隻是老調重彈地羅列波音的各種機型成就,那未免有些浪費筆墨瞭。我更期待它能提供一種批判性的視角。例如,在全球化浪潮中,波音是否真正實現瞭理想中的效率和協同,還是說“全球整閤”的背後隱藏著管理失控、質量控製疏漏或文化衝突的風險?我希望作者能挖掘齣那些不那麼光鮮亮麗的部分,比如供應鏈管理中的潛在脆弱性,或者在追求“集成”過程中對傳統工匠精神的某種損耗。一個成熟的分析不應隻歌頌成功,更要剖析結構性的問題和潛在的隱患。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相對平衡、敢於直麵爭議的審視角度,即便結論並不樂觀,它也會因其客觀性和深刻性而成為一本值得珍藏的佳作。
評分光看這個書名,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麵是一幅宏大的全球協作圖景,像一張復雜的電路闆,上麵布滿瞭來自世界各地的組件和數據流,而波音是那個核心處理器,負責協調一切,確保係統穩定運行。我想知道,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波音是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來實現這種“全球整閤”的?是從設計階段就進行實時協同,還是在製造和維護環節實現瞭數據的互聯互通?這種技術層麵的“集成”,對提升飛機的安全性和維護效率究竟帶來瞭多大的邊際效益?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到信息流和數據治理的角度,去探討波音如何駕馭海量信息,從而真正做到“集成飛翔”——讓分散的元素和諧統一,創造齣超越個體之和的整體效能。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是被“包郵”這個略顯市井的字眼吸引的,但轉念一想,也許這暗示瞭本書的定位——它試圖將一個極其復雜、高精尖的航空工業巨頭,以一種更貼近大眾讀者、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作者能夠巧妙地平衡深度與廣度。一方麵,我渴望看到關於“集成飛翔”背後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工程學細節,比如先進材料的應用、模塊化設計理念的演變,以及不同機型平颱間的技術共享機製。另一方麵,我也希望它能觸及企業文化層麵,探討在一個以嚴謹著稱的行業裏,如何激發創新活力,以及不同部門、不同曆史沉澱的團隊如何真正實現“集成”。如果作者能用生動的案例,比如某個重大項目從概念到落地的全過程,來串聯起這些技術與管理的脈絡,那就太棒瞭。這本書如果能讓我這個門外漢也對波音的運作邏輯有所領悟,那它的價值就不僅僅是專業書籍的範疇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