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法官讲 医疗纠纷案件律师代理读本 | 作者 | 张广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 ISBN | 9787510920226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383000 | 页码 | 412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以司法解释为核心,借鉴实务中有借鉴意义的案例、裁判文书等,从专家法官提示、指导的角度,向医院方、病患方、代理律师方三类不同群体提出忠告和建议,制作三本问答,各自独立成书。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留下了一种“面面俱到,实则不深”的印象。作者试图将所有可能遇到的医疗纠纷类型都囊括进来,从手术并发症到用药错误,再到知情同意权的缺失,看似包罗万象,但对于每一个子议题的深入挖掘都戛然而止。每当涉及到一些真正棘手的、涉及医学前沿知识的复杂案件时,书中的分析往往会退回到最基础的法律原则层面,没有展现出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官”或“资深律师”应有的穿透力。它像一本详尽的目录,告诉你哪里可能有什么内容,但当你真的想打开那个章节深入阅读时,却发现里面只有寥寥数语的摘要。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梳理这些结构,却发现自己的实战能力提升有限,更多的是确认了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而非学到了新的、能立刻运用到下一次庭审中的高阶技巧。这本书更适合作为法律行业的知识普及读物,而非资深专业人士的“利器”。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叙事节奏处理得极其不佳,仿佛作者是用一种极为严谨但缺乏感染力的学术口吻来讲述一场场本应充满戏剧张力的法律攻防战。开篇部分冗长地铺陈了医疗侵权的法理基础,虽然基础扎实,但对于急需快速切入实战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煎熬。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场没有高潮的讲座,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显得生硬且突兀。特别是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讨论,虽然是核心内容,但作者的处理方式过于教条化,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反例”来佐证何种情况下可以成功争取到举证责任转移。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适合在大学的法学课堂上作为参考教材,而不是在律师的办公桌上作为随时翻阅的工具书。它缺失了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干货,更多的是对既有法律框架的重复确认。如果能加入一些更具争议性、更接近当下司法实践中“灰色地带”的案例分析,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或许能提升一个量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风格也颇具“年代感”,让我怀疑它是不是真的面向现代的法律工作者。纸张的质地偏暗,字体间距拥挤,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疲劳感非常明显。内容上,虽然覆盖了从病历调取到最终判决的完整流程,但很多关键节点的法律文书范本显得过于程式化,缺乏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级别法院的细微差别。例如,在描述如何撰写初步证据交换意见书时,提供的模板过于笼统,无法体现出A省与B省在证据固定要求上的微妙差异。此外,书中引用的最新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的更新速度似乎滞后于实务的发展。法律是活的水,而这本书更像是一块被雕刻好的、略显陈旧的石头,虽然形状依然存在,但其表面的纹理已经不如最新出土的文物那般鲜活和具有指导意义。我期待的“读本”应该是轻便、易携、且信息能与时俱进的,而不是这种需要费力去解读的厚重“砖头”。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对“鉴定程序”的处理上存在明显的侧重失衡。在医疗纠纷中,医疗鉴定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步,但本书在这一部分似乎用了过多的笔墨去阐述鉴定机构的设立背景和管理条例,而对于律师在鉴定听证环节如何有效发问、如何引导鉴定人关注对我方有利的证据点,描述得蜻蜓点水。这让我感觉作者的视角可能更偏向于法院或监管机构,而非真正作为诉讼一方的代理人。实战中,鉴定意见的采信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律师在质证阶段的“表演”和逻辑构建能力,这本书对此的指导显得保守且间接。就好比教人游泳,它详细讲解了水的密度和浮力公式,却很少提及如何在水下睁开眼睛,如何克服呛水的本能反应。对于想要在诉讼中占据主动的律师来说,这种缺乏前瞻性和对抗性策略的描述,实用价值是打了折扣的。
评分这本所谓的“法律实务宝典”,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原本以为它能像一本武功秘籍一样,清晰地展示出医疗诉讼中的每一个“穴位”和“招式”,没想到更多时候,它像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古代医书,充满了专业术语和冗长的判例分析。书中的案例挑选似乎过于追求“典型性”,导致很多情节的复杂程度已经超出了普通读者甚至初级律师的认知范围。翻阅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对照着其他法律词典才能勉强理解作者试图表达的某种程序要件或证据规则。更令人沮丧的是,尽管书名强调了“律师代理读本”,但对于实战中,比如如何与医方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安抚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以及在庭审中如何进行戏剧性的陈述和辩驳等“软技能”的着墨却显得相当单薄。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法律条文注释合集,而不是一本真正能手把手带着你在法庭上披荆斩棘的“实操指南”。如果你期待的是那种充满实战技巧和策略布局的紧张感,这本书可能会让你在汗牛充 Penny 的阅读中感到一丝失落,它更像是法院的卷宗整理手册,而非律师的战场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