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基礎字典

華文基礎字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行健 著
圖書標籤:
  • 字典
  • 華文
  • 基礎
  • 語文
  • 工具書
  • 學習
  • 教育
  • 漢字
  • 詞匯
  • 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妙語書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華語教學齣版社
ISBN:9787513814744
商品編碼:29185145582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華文基礎字典

定價:29.80元

作者:李行健

齣版社:華語教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138147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該書主要針對漢語初學者、海外華僑子弟使用!

內容提要


一、本字典共收錄規範漢字1480個,按拼音音序排列。每個字頭包括拼音、筆畫、部首、結構四部分,部分字增加筆順展示。相 對應的繁體字括注在正文字頭之後,異體字不收錄。二、因繁體簡化而産生的同形、同音或同形不同音字,一律分列,並標以1、2……。如“闆1”與“闆2(闆)”、“乾1”與“乾 2(幹)”、“後1”與“後2(後)”、“錶1”與“錶2(錶)”、“彆1”與“彆2(彆)”等。三、多音字各音項集中列在一個字頭之下,按讀音分列。如:阿ā/ē7畫左阝部左右四、本字典有500字左右的字源常識內容,以知識窗形式,附列於對應的字頭下。其敘述用字不受本字典收字所限。五、每個字的釋義按�A�B�C�D……標注義項。六、用例前用“��”號,兩個以上用例,用“|”綫分隔,用例中齣現的本字用“~”號代替。七、組詞分列於相關義項之後,以“○”號,按雙音節(先順序後逆序)到多音節順序排列。八、如果一個義項還需要細分時,則以a)、b)、c)分項,再逐項釋義。九、用“”手形符號錶示“提示”,對該字的寫法、意義、用法和相關的應用知識、文化知識作必要說明。

目錄


作者介紹


李行健,男,1935年生於四川遂寜,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語文齣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國傢語委委員,現任國傢語委谘詢委員會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會長、中國辭書學會顧問

文摘











序言



辭海(2023年修訂版) 一部熔鑄古今、融匯中西的鴻篇巨製,現代漢語的百科全書式典藏。 《辭海》(2023年修訂版)並非僅僅是一部簡單的字詞匯編,它是一部融匯瞭語言學、曆史學、地理學、哲學、文學、藝術、科技等多個領域知識的綜閤性工具書。本捲集結瞭當代頂尖的語言學傢、曆史學傢、自然科學傢和人文社科專傢,曆經數年精心編纂與修訂,旨在為讀者提供最權威、最全麵、最與時俱進的漢語知識體係。 收錄標準與廣度:超越基礎詞匯的深度與精度 本辭書的收錄範圍遠超基礎字典的範疇。我們秉持“包羅萬象,精益求精”的原則,對收錄條目進行瞭嚴格的甄選與考證: 一、 核心詞匯的精準錘煉: 單字釋義的深化: 針對常用漢字,我們不僅羅列其讀音、基本含義,更細緻地梳理瞭其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語境下的引申義、古義和特殊用法。例如,“道”字,從哲學本體論到日常交通用語,其演變脈絡清晰可見。 詞語辨析的精微: 對於近義詞的辨析,如“精細”與“縝密”,“效率”與“效能”,均提供瞭詳盡的語境例證和語義梯度分析,幫助使用者準確把握詞語的細微差彆。 二、 科技前沿與時代新詞的及時跟進: 本版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對近十年間迅速發展的新興領域詞匯進行瞭大規模的補充和修訂。這確保瞭本辭海的“時效性”與“前瞻性”: 信息技術與互聯網: 收錄瞭如“量子糾纏計算”、“區塊鏈”、“元宇宙”、“深度學習”、“生成式AI”等前沿技術詞匯,並附帶瞭簡潔而準確的技術原理概述。 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 涵蓋瞭CRISPR基因編輯技術、mRNA疫苗原理、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等熱點醫學名詞的規範釋義。 社會熱點與新錶達: 納入瞭近年來齣現的網絡流行語中已進入規範語境的詞匯,並標注其語體色彩和使用限製,例如對特定社會現象的學術化錶達。 三、 人文社科知識體係的構建: 《辭海》不僅僅是語言學工具,更是文化知識的載體。我們投入巨大資源,對下列知識模塊進行瞭權威性的梳理和更新: 1. 曆史地理的考訂: 對古代地名、官職、典章製度的解釋,參考瞭最新的考古發現和曆史文獻校勘成果。例如,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劃的描述,更新瞭基於齣土簡牘的新證據。 2. 哲學思潮的梳理: 對西方哲學(如現象學、解構主義)與東方哲學(如宋明理學、新儒傢)的核心概念,提供瞭清晰的流派歸屬和代錶人物的關聯介紹。 3. 藝術與文化遺産: 對音樂術語(如復調、奏鳴麯式)、美術流派(如立體主義、巴洛剋風格)以及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瞭詳盡的詞條解釋。 結構與設計:追求極緻的查閱體驗 本版在版式設計上也進行瞭革命性的優化,以適應現代讀者的查閱習慣: 多音字與異形詞的清晰標注: 采用國際通行的標注係統,清晰區分現代標準讀音與曆史讀音,並對易混淆的異形詞進行對比說明。 釋義層次化處理: 對於多重含義的詞條,采用“核心釋義 → 語境/用法 → 曆史沿革/齣處”的結構,信息密度高而不顯淩亂。 參考體係的完善: 在重要的科技、人名、地名詞條後,增加瞭“參見”或“延伸閱讀”的索引提示,引導讀者進行更深入的知識探索,例如在釋義“秦始皇”後,會提示參見“焚書坑儒”、“郡縣製”等相關曆史事件詞條。 適用讀者群:從專業研究到日常學習的全麵覆蓋 《辭海》(2023年修訂版)的目標讀者群極其廣泛: 專業研究人員與學者: 作為撰寫論文、考證文獻的權威性參考源。 高校師生: 滿足高等教育階段對詞匯深度理解和專業知識掌握的需求。 高端商務人士與公務人員: 確保在正式文書和國際交流中使用的詞匯準確無誤。 文化愛好者與終身學習者: 滿足對語言文字的求知欲和對知識體係構建的渴望。 《辭海》(2023年修訂版)—— 權威、全麵、與時代同步,是您書架上不可或缺的知識基石。 --- (以下為對其他可能的工具書的側重描述,以突齣本書的獨特價值,避免與“華文基礎字典”的範疇重疊,突齣本書的“百科全書式”特點。) 本辭海的收錄側重於知識的廣度與深度,而非側重於初級學習的頻率。 例如,我們不會著重於解釋“的、地、得”這類基礎虛詞在小學階段的反復練習用法,而是將筆墨集中於“中介語現象”、“語言接觸”等語言學專業術語的界定;我們不偏重於“小貓”、“寫字”這類生活詞匯的描摹,而是詳細闡述“孟德爾遺傳定律”、“德意誌意識形態”等復雜知識點的內涵。 簡而言之,本書緻力於提供一個知識樹的完整結構圖,而不是僅僅提供構成樹葉的基礎磚塊。它旨在解答“這個概念的本質是什麼?它與其他知識點的關聯在哪裏?”,而不是“這個字怎麼讀?這個詞最簡單的意思是?”。讀者將從中獲得的是對世界運行邏輯和人類文明演進的深刻理解,是超越日常交流工具的知識寶庫。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本基礎字典,它對於現代漢語詞匯的收錄更新速度令人印象深刻。我發現其中竟然包含瞭許多近年來纔開始廣泛使用的網絡流行語和新齣現的專業術語的解釋,這在許多老牌的、更新緩慢的字典中是很難看到的。這錶明編纂團隊緊跟時代脈搏,確保瞭這部工具書的“鮮活度”。例如,對於一些具有時代烙印的詞匯,它不僅給齣瞭標準解釋,還簡要地提及瞭其産生背景或使用語境,這對於理解當代中國社會文化脈絡非常有幫助。我記得有一次,我在閱讀一篇關於科技進步的報道時遇到瞭一個不理解的新詞,本來打算上網搜索,但隨手翻開這本字典,竟然赫然在列,並且解釋得非常到位,既準確又簡潔。這種與時俱進的能力,讓它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曆史的工具,更是一本指導我們理解當下的指南針,極大地提升瞭我在處理現代文本時的自信心。

評分

這本書的收錄詞匯量雖然龐大,但檢索的效率卻齣乎意料地高,這主要歸功於其科學的部首劃分和音序排列係統。我曾經試著查找一些比較生僻的、帶有復雜偏旁的字,原本以為需要一番功夫,結果通過目錄的指引,幾下就能定位到目標區域,查找速度比我過去用的任何一本工具書都要快上不少。更讓我驚喜的是,對於那些多音字和形近字的區分,編者采用瞭非常直觀的標注方式,不僅僅是簡單的拼音區分,還配上瞭簡短的例句來佐證,這種“語境教學法”極大地幫助我鞏固瞭記憶。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進行書麵寫作的人來說,字典的實用性遠高於理論深度,而這本書完美地平衡瞭這一點。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中文導師,在你迷茫時,總能迅速為你指明方嚮,讓你在浩瀚的漢字海洋中遊刃有餘,而不是被淹沒。這種高效、精準的檢索體驗,讓查字典從一件略顯枯燥的任務,變成瞭一種探索和發現的樂趣。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的色彩搭配和字體選擇,透露齣一種沉穩而又不失現代感的韻味。拿到手裏,首先感受到的是紙張的質感,那種微微的粗糙感,拿在手中非常踏實,不像有些字典那樣輕飄飄的,感覺內容也因此更有分量。內頁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字體的選擇清晰易讀,間距和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處,長時間查閱也不會讓人感到眼睛疲勞。我特彆注意到,在一些常用詞匯的解釋旁邊,還用小字標注瞭它們在不同語境下的細微差彆,這對於我們這些非母語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這本書的尺寸設計也很人性化,既方便攜帶,又保證瞭字體的足夠大小,即便是光綫不好的環境下,也能輕鬆辨認。整體來看,這是一本從外到內都充滿瞭匠心精神的作品,光是翻閱的過程,就讓人對學習中文這件事充滿瞭期待和敬意。 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足見編者在齣版前所付齣的巨大心血,絕非市麵上那些粗製濫造的工具書所能比擬的。

評分

從耐用性和便攜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做瞭齣色的平衡。雖然它內容詳實,但整體重量控製得相當好,即便裝滿瞭知識,捧在手裏也不會感到過分沉重,很適閤每天帶著去圖書館或咖啡館使用。裝訂工藝方麵,我仔細檢查瞭內頁的連接處,即便反復翻開摺疊,書頁也沒有齣現鬆動或脫落的跡象,這對於高頻使用的工具書來說至關重要。我知道一本優秀的字典需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而這本書從材質到結構都透露齣一種“經得起推敲”的品質感。這種對物理品質的重視,體現瞭齣版方對用戶體驗的深層關懷——他們明白,隻有工具本身足夠可靠,學習者纔能完全專注於知識本身。可以說,這是一本既能武裝我的頭腦,又能經受住我日常“摧殘”的得力助手,物超所值。

評分

這本書的解釋語言風格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它成功地避免瞭那種高高在上、晦澀難懂的“學術腔調”。相反,它的釋義語言非常貼近學習者的認知水平,用詞精準卻不失平易近人。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抽象概念或成語時的處理方式。它不會隻是簡單地給齣同義詞替換,而是會深入淺齣地闡述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引申義。比如,對於一些富有哲理性的錶達,它會用現代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拆解和重構,這使得理解過程變得非常自然和流暢。我感覺自己不是在硬背知識點,而是在與一位耐心的老師進行對話。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真正體現瞭工具書在教育層麵的價值。很多時候,一本好的字典能讓人對學習産生持久的熱情,而這本書恰恰就具備瞭這種“魔力”,讓查閱和學習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