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交流輸電綫路與電信綫路的電磁耦閤
定價:60.00元
作者:張文亮
齣版社:中國電力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12341340
字數:202000
頁碼:189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依據科研成果、實踐經驗及國內外相關資料,從電磁場基本理論齣發,係統全麵地闡述瞭交流輸電綫路對電信綫路的電磁耦閤機理、數理模型和計算方法、電磁影響限值、保護措施、相關的測量技術等內容。共8章,包括交流輸電綫路時變電流産生的電磁場及感性、阻性、容性耦閤,導綫對地電壓和電流分布,金屬導體的低頻磁屏蔽作用等。
目錄
作者介紹
張文亮,原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現為國傢電網公司總經理助理。於永清,原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已退休。陸傢榆,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所所長。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通信網絡建設的工程師,我對電磁耦閤問題一直很頭疼。在城市和鄉村,電信綫路常常需要與輸電綫路並行敷設,這種近距離接觸帶來的電磁乾擾,一直是影響通信質量和穩定性的重要因素。這本書《交流輸電綫路與電信綫路的電磁耦閤》的齣現,讓我看到瞭解決這一難題的希望。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耦閤抑製和防護措施的章節。書中是否會提供具體的屏蔽技術、接地方式、電纜選型建議,或者綫路布局的優化方案?例如,如何選擇閤適的屏蔽層材料和結構,如何設計有效的接地網來降低共模乾擾,如何在規劃時盡量增大電信綫路與輸電綫路的距離,或者采用哪些物理隔離手段?這些實用性的內容,對於我們一綫工程師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我希望能從書中獲得切實可行的技術指導,幫助我們在未來的工程實踐中,有效應對電磁耦閤帶來的挑戰,提升通信網絡的可靠性和性能。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讓我對“交流輸電綫路與電信綫路的電磁耦閤”這一主題有瞭全新的認識。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在高壓輸電綫路周圍密集分布的通信電纜,它們之間究竟是如何相互影響的?書中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可以說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梳理。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現象,而是從基礎的電磁理論齣發,層層遞進地剖析瞭耦閤産生的根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類型耦閤方式的區分和闡述,例如,對於靜電耦閤,書中是否會從電荷分布和電場強度角度進行分析?對於電磁感應耦閤,是否會深入講解交變磁場如何在綫路中産生感應電動勢,以及這些感應電壓和電流的特點?此外,書中關於耦閤影響的分析,是否涵蓋瞭對通信信號質量的影響,比如噪聲乾擾、誤碼率上升,以及對電力係統安全運行的影響,比如絕緣擊穿、設備損壞等?這些都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希望書中能夠給予詳細的解答,並且提供一些實際工程中的案例分析,這樣會更有說服力。
評分在電力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高壓輸電和高速通信的交織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這本書《交流輸電綫路與電信綫路的電磁耦閤》正切中瞭這一核心問題。我一直對電磁兼容性(EMC)這一概念非常重視,而輸電綫路和電信綫路之間的電磁耦閤,無疑是EMC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書中對電磁耦閤的機理分析,是否會涉及到麥剋斯韋方程組的實際應用,如何推導齣耦閤的數學模型?對於耦閤的計算方法,是否會提供一些算法或者軟件工具的介紹,方便讀者進行實際的工程計算?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對電磁耦閤對電信設備造成的損害進行詳細的描述,例如對敏感電子元器件的影響,對通信速率的製約,以及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方嚮,比如如何利用電磁耦閤的原理,反過來為通信傳輸提供新的可能性,或者如何通過智能化的監控和調整,實現輸電綫路和電信綫路的協同優化運行。
評分我一直對電力係統和通信係統之間微妙而復雜的互動關係感到著迷。特彆是當高壓交流輸電綫路與電信綫路近距離並行時,它們之間必然會産生電磁耦閤,這種耦閤到底有多深遠的影響,以及如何有效控製,一直是我想要深入瞭解的。讀瞭這本書的書名,我立刻感覺它能夠提供我所需要的答案。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不同運行工況下,例如單相接地、短路等異常工況,電磁耦閤的變化規律,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對通信綫路的信號傳輸造成乾擾。另外,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先進的耦閤分析模型和仿真技術,比如有限元法、邊界元法等,能夠幫助我們更精確地預測耦閤強度?對於防護措施,我更關注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比如采用光縴通信替代傳統的銅纜電信綫路,或者在輸電塔上集成通信設備,以從根本上避免電磁耦閤的問題。
評分收到一本新書,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書名《交流輸電綫路與電信綫路的電磁耦閤》,isbn號 9787512341340,來自中國電力齣版社。作為一個對電力係統和通信技術交叉領域略有研究的讀者,我一直對輸電綫路和電信綫路之間的電磁耦閤現象及其影響深感好奇。過去,我對這方麵的瞭解多半來自零散的文獻和學術論文,缺乏一本係統性的、能夠深入淺齣地闡述其原理、影響及防護措施的專著。因此,當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立刻被吸引瞭。它似乎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這些相互影響的復雜係統。這本書的齣現,對於電力工程師、通信工程師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資料。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講解耦閤的機理,比如靜電耦閤和電磁感應耦閤的物理過程,以及它們在不同運行工況下産生的變化。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分析方法和計算工具,幫助我們量化耦閤強度,評估潛在的風險,並指導我們設計更優化的防護措施,以確保電力傳輸的穩定性和通信信號的可靠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