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LTE教程:原理與實現(第2版) |
| 作者: | 孫宇彤 編著 |
| 市場價: | 49元 |
| ISBN號: | 9787121304033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7-01-01 | 版次:1 | 頁數:226 |
| 印刷時間:2017-01-01 | 印次:1 | 字數:342韆字 |
| 目錄 | |
| **章LTE技術概述1 本章導讀2 1.1LTE技術2 1.1.1什麼是LTE2 1.1.2LTE:名門之後4 1.1.3LTE:架構的革命5 1.1.4LTE:功能的演進7 1.1.5LTE的技術突破8 1.1.6LTE:性能的飛躍9 1.1.7LTE:實測效果10 1.1.8LTE:後浪推前浪11 1.1.9LTE:演進無極 限12 1.1.10LTE-A的特點12 1.1.11強強對話:LTE與WiFi14 1.2LTE核心網15 1.2.1CS域與PS域15 1.2.2CS域與PS域的設備16 1.2.3EPC的組成17 1.2.4MME18 1.2.5SGW19 1.2.6PGW20 1.2.7EPC:漫遊業務的處理21 1.2.8EPC:與其他網絡的連接22 1.3LTE無綫網絡23 1.3.1LTE無綫網絡的組成23 1.3.2LTE無綫網絡的功能24 1.3.3LTE無綫網絡與信息傳遞25 1.3.4LTE空中接口的分層結構27 1.3.5基站物理層處理過程29 1.3.6基站的種類與結構30 1.4LTE終端32 1.4.1LTE終端的種類32 1.4.2LTE終端的頻段32 1.4.3中國的LTE頻段35 1.4.4中國的TD-LTE頻段36 1.4.5中國的FDDLTE頻段37 1.4.6終端的頻段分布38 1.4.7終端的LTE芯片40 1.5總結41 第2章移動通信:從點對點到網絡42 本章導讀43 2.1點對點的無綫通信43 2.1.1無綫通信的模型43 2.1.2A/D:從信息到數字信號44 2.1.3調製:從基帶信號到射頻信號49 2.1.4天綫:從射頻信號到無綫電波57 2.1.5無綫電波的傳播62 2.1.6雙工:接收與發送64 2.2乾擾下的移動通信66 2.2.1噪聲與乾擾66 2.2.2移動信道特點69 2.2.3信道編碼:優化傳輸性能71 2.2.4信道的容量72 2.3多用戶的移動通信75 2.3.1復用與正交75 2.3.2多址技術79 2.3.3身份識彆81 2.3.4安全83 2.4網絡中的移動通信84 2.4.1蜂窩技術與頻率規劃85 2.4.2多區技術87 2.4.3小區廣播90 2.4.4尋呼91 2.4.5切換92 2.4.6多網絡93 2.5總結94 第3章OFDM原理95 本章導讀96 3.1OFDM前傳:FDM96 3.1.1OFDM與FDM96 3.1.2從單載波到多載波97 3.1.3從多載波到FDM100 3.1.4其實FDM也正交102 3.2OFDM為什麼正交103 3.2.1OFDM正交的含義103 3.2.2OFDM如何正交104 3.2.3深入理解OFDM的能量正交110 3.3為何使用OFDM112 3.3.1為什麼要用OFDM112 3.3.2OFDM麵臨的挑戰115 3.4OFDM信號的波形與頻譜121 3.4.1OFDM信號的處理過程122 3.4.2發生過程的波形與頻譜123 3.4.3接收過程的波形與頻譜126 3.5總結127 第4章OFDM技術的實現128 本章導讀129 4.1OFDM信號的發生方法129 4.1.1分立器件發生129 4.1.2集成處理發生131 4.2OFDM中的IFFT133 4.2.1DFT:從閤到分133 4.2.2IDFT:從分到閤134 4.2.3IFFT的作用135 4.3OFDM信號的發生算法136 4.3.1離散餘弦變換136 4.3.2反嚮離散哈特利變換(IDHT)144 4.3.3實數IDFT變換146 4.3.4復數IDFT變換147 4.3.5各種OFDM生成算法對比150 4.4基於復數IFFT的OFDM信號發生151 4.4.1輸入參數的處理151 4.4.2輸齣結果的處理152 4.4.3發生OFDM信號的數據流程153 4.4.4射頻信號的産生155 4.5WiFi與LTE中的OFDM技術156 4.5.1WiFi中的OFDM156 4.5.2LTE中的OFDM157 4.5.3深入理解OFDM相關術語159 4.6總結161 第5章多天綫技術原理162 本章導讀163 5.1多天綫概述163 5.1.1什麼是多天綫163 5.1.2什麼是多天綫係統163 5.1.3多天綫係統的缺點164 5.1.4多天綫係統的應用165 5.1.5多天綫係統的優點165 5.1.6多天綫技術的類型166 5.2波束賦形:提升信號強度167 5.2.1提升信號強度的方法167 5.2.2提升天綫增益的原理168 5.2.3提升天綫增益的方式169 5.2.4多振子天綫的波束170 5.2.5多振子天綫的挑戰170 5.2.6進一步提升天綫的增益171 5.2.7垂直麵的賦形172 5.2.8水平麵的賦形173 5.2.9波束賦形的發展174 5.2.10小結174 5.3分集:提升信號穩定性175 5.3.1什麼是信號穩定性175 5.3.2信號為什麼不穩定175 5.3.3如何提升信號的穩定性176 5.3.4分集信號的閤並177 5.3.5支持分集的多天綫179 5.3.6接收分集與發射分集180 5.3.7接收分集的實施181 5.3.8發射分集的實施182 5.3.9小結183 5.4空間復用:提高頻譜利用率184 5.4.1空間復用的效果184 5.4.2層:空間復用的關鍵185 5.4.3層的數量187 5.4.4分離各層的數據189 5.4.5是MIMO還是DEMO189 5.5總結190 第6章多天綫技術的實現192 本章導讀193 6.1WiFi中的多天綫193 6.1.1IEEE802.11a/g193 6.1.2IEEE802.11n193 6.2LTE係統中的多天綫194 6.2.1多天綫的特點194 6.2.2FDDLTE係統中的天綫195 6.2.3TD-LTE係統中的天綫195 6.3LTE多天綫技術中的TM196 6.3.1什麼是TM197 6.3.2常用的發射模式(TM)198 6.3.3TM發射模式的定量分析199 6.3.4發射模式(TM)的應用場景201 6.3.5發射模式(TM)的選擇202 6.4LTE多天綫技術的處理過程203 6.4.1業務數據的處理過程203 6.4.2兩天綫的處理過程206 6.4.3八天綫的處理過程209 6.4.4極化復用vs空間復用210 6.5總結211 附錄A術語錶214 附錄B縮略語216 附錄C常用數學公式222 附錄D子載波帶寬223 參考文獻227 |
| 內容簡介 | |
| 《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是專為LTE學習而打造的,內容脫胎於作者深受好評的LTE公開課程,並加以完善和增補,循序漸進,娓娓道來,**適閤LTE學習。“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是專為LTE學習而打造的,內容脫胎於作者深受好評的LTE公開課程,並加以完善和增補,循序漸進,娓娓道來,**適閤LTE學習。本書是“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的開篇,濃墨重彩地介紹瞭LTE的兩大關鍵技術:OFDM和多天綫技術的原理以及實現方法。在OFDM原理部分揭開瞭OFDM技術不為人知的許多內情,其中的能量正交概念會讓讀者耳目一新。在OFDM實現部分,還會發布很多顛覆性的內容,比如IFFT算法不是生成OFDM信號的**算法,等等。在多天綫原理部分,分門彆類地介紹瞭三大多天綫技術的特點。在多天綫實現部分,作者定量分析瞭LTE中各種TM發射模式的差異,詳細介紹瞭LTE中的多天綫處理過程。作者的眼光並不局限在LTE上,本書同時還穿插介紹瞭各種移動通信係統和WiFi技術,讓讀者具有更全麵的技術視野。本書適閤從零起點到已經對LTE技術有所瞭解的人士閱讀,並且可以作為LTE自學和培訓的教材。 |
| 作者簡介 | |
| 孫宇彤,高級工程師,“空中接口學園”、“讀懂通信”、“GPRS傢園”、“學好LET ”的建立者,LTE學習大使。擁有多年的技術寫作經驗,齣版瞭多部通信技術專著;建立瞭《空中接口學園》網站並自開設有關移動通信,特彆LTE方麵的公開課;深受讀者的歡迎和肯定,本書將是其奉獻給業界廣大讀者的*新力作。 |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LTE技術的新人,我之前一直被各種技術名詞和概念搞得雲裏霧裏,想要找到一本能夠真正指導我入門的書籍。試過幾本,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過於淺顯,無法滿足我深入學習的需求。直到我遇到瞭這本《LTE教程 原理與實現 第2版》。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循序漸進。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到LTE的各個層麵,邏輯清晰,語言也相對通俗易懂。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一些復雜概念的類比和舉例,這讓我這個初學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記憶。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仿真和實驗方麵的指導,雖然我還沒來得及全部實踐,但光是看到這些內容,就讓我對如何動手實踐LTE技術充滿瞭信心。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地引導著我一步一步地學習LTE,讓我不再感到迷茫。而且,它不僅僅是在講解理論,更是在培養我的思考能力,讓我能夠主動去探索和發現LTE的奧秘。對於那些和我一樣,希望係統學習LTE技術,並具備一定動手能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作為一名在通信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我對LTE技術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也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最近入手瞭這本《LTE教程 原理與實現 第2版》,說實話,在閱讀之前,我抱著一種既期待又審慎的態度。期待的是它能提供更深入、更前沿的LTE技術洞察,審慎的是擔心市麵上很多書籍過於理論化,難以轉化為實際的應用。拿到書後,我被它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清晰的邏輯結構所吸引。書中對LTE核心原理的闡述,從物理層到核心網,幾乎無所不包,並且每一個概念都講解得十分透徹,讓人能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機製。尤其是對於一些關鍵技術,比如MIMO、OFDMA、SC-FDMA的原理,作者用瞭大量篇幅進行剖析,並輔以大量的圖示和公式,這對於我這樣需要從根本上掌握技術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羅列,而是通過對原理的深入講解,幫助讀者建立起完整的LTE技術知識體係。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足以讓任何一位希望深入理解LTE技術的工程師受益匪淺。我尤其喜歡它對不同技術模塊之間相互關聯性的強調,這對於理解整個LTE係統的協同工作至關重要,避免瞭碎片化學習的弊端。
評分我是一名對通信技術充滿好奇的學生,一直夢想著能夠深入瞭解5G的前身——LTE技術。在選擇學習資料時,我非常注重書籍的實用性和前瞻性。這本《LTE教程 原理與實現 第2版》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涵蓋瞭LTE的核心技術原理,還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實現細節,這讓我對LTE的整體技術棧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我特彆喜歡書中對LTE演進的介紹,這讓我瞭解到LTE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以及它為後續技術奠定瞭怎樣的基礎。雖然我還沒有接觸過實際的LTE設備,但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感覺自己已經掌握瞭理解這些設備運行原理的鑰匙。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激發我探索欲望的指南。書中提供的很多思考題和課後練習,也讓我能夠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並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這本書讓我對LTE技術不再感到遙遠和神秘,而是充滿瞭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在培訓中接觸過LTE,但很多東西隻是停留在錶麵,對於其背後的核心邏輯和實現細節,始終覺得有些模糊。這次購買《LTE教程 原理與實現 第2版》,主要是想通過一本權威的教材來係統地梳理和加深我的理解。這本書在原理部分的講解,確實做到瞭“深刻”。它不僅列舉瞭LTE的各項關鍵技術,更是深入剖析瞭這些技術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協同配閤的。我尤其看重它對於LTE網絡架構和協議棧的詳細描述,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數據在網絡中是如何傳輸的,以及各個網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此外,書中關於“實現”的部分,雖然沒有直接提供代碼,但它對關鍵算法和流程的闡述,對於我理解軟件實現的思路非常有幫助。這對於我這種既需要理解原理,又需要關注技術落地的開發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它填補瞭我知識體係中的一些空白,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參與到LTE相關的項目中。
評分作為一名技術培訓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作為核心教材,幫助我為學員提供高質量LTE培訓的圖書。《LTE教程 原理與實現 第2版》在我看來,絕對是達到這個標準的。它不僅內容詳實,涵蓋瞭LTE從基礎到進階的幾乎所有重要知識點,而且條理清晰,邏輯性極強。我可以很方便地從中提取教學內容,並根據學員的水平進行調整。書中對核心技術原理的深入講解,使得我可以為學員提供真正“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介紹。我尤其欣賞書中在不同技術模塊之間的聯係和區彆上的闡述,這對於幫助學員建立整體認知非常重要。另外,書中提供的實現方麵的指導,也讓我可以結閤實際案例,為學員講解LTE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讓我可以放心地將其作為我的培訓首選,相信能夠為我的學員帶來切實的學習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