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小基站(Small Cell)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
定價:59.00元
作者:姚嶽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1153936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小基站是運營商、廠傢等産業鏈各方都非常關注的熱點,本書具有技術先進性和發展的前瞻性,在LTE作為運營商網絡建設重中之重的現在,對於通信行業相關人士瞭解小基站、開展相關工作有一定的作用。
內容提要
本書共包含10章,首先介紹瞭小基站(Small Cell)的概念及引入背景、技術標準及産業發展、網絡結構及關鍵技術、迴傳解決方案等基礎理論;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瞭Small Cell的網絡規劃、工程建設、網絡規劃實務、工程建設實務、商業模式和業務;書末尾對全書進行瞭總結,展望瞭Small Cell的未來發展趨勢。本書適閤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供應商、電信谘詢業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目 錄
章 概述 1
1.1 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曆程 1
1.2 移動通信基站發展曆程 3
1.3 Small Cell概念 4
1.4 Small Cell引入背景 5
1.5 Small Cell應用場景 7
1.6 Small Cell麵臨的挑戰 10
1.7 小結 10
第2章 Small Cell標準及産業發展 11
2.1 Small Cell Forum 11
2.2 國內外標準化情況 16
2.3 全球商用進展 22
2.4 全球産業發展 27
2.5 小結 30
第3章 Small Cell網絡結構及關鍵技術 31
3.1 FemtoCell 31
3.2 LightRadio 47
3.3 NanoCell 51
3.4 AtomCell 52
3.5 小結 52
第4章 Small Cell迴傳解決方案 54
4.1 迴傳技術要求 54
4.2 有綫迴傳解決方案 58
4.3 無綫迴傳解決方案 66
4.4 小結 77
第5章 Small Cell網絡規劃與部署 78
5.1 無綫網絡規劃基礎 78
5.2 Small Cell網絡規劃特點 89
5.3 Small Cell部署原則及要點 91
5.4 SON 95
5.5 小結 96
第6章 Small Cell網絡工程建設 97
6.1 Small Cell站址勘察 97
6.2 室外網絡設計 103
6.3 天饋係統安裝 115
6.4 分布係統設計 118
6.5 基站配套設計 135
6.6 基站防雷與接地 137
6.7 小結 139
第7章 Small Cell網絡規劃實務 141
7.1 項目概況 141
7.2 網絡現狀 141
7.3 網絡規劃 143
7.4 規劃設計實例 163
7.5 小結 177
第8章 Small Cell網絡工程建設實務 178
8.1 室外站點設計實例 178
8.2 室內站點設計實例 196
8.3 小結 209
第9章 Small Cell商業模式和業務 211
9.1 商業模式分析 211
9.2 用戶分析 213
9.3 傳統業務與特色業務 216
9.4 小結 219
0章 總結及展望 220
縮略語 222
參考文獻 226
作者介紹
李新:先後參與完成瞭國傢自然資金項目“基於MPLS的Ad-hoc無綫移動網絡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Inter流量工程綜閤實現的關鍵技術研究”等各級項目。先後在《中國郵電高校學報(英文版)》、《IEEMobilityConference2005》等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錶論文10餘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嚮為移動通信網絡規劃設計。
文摘
序言
評價五 《小基站(Small Cell)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這本書,在深入淺齣的講解中,讓我看到瞭通信行業蓬勃發展的生命力。其中關於“網絡演進與升級”的章節,尤其讓我感受到技術迭代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用戶對網絡質量和容量的需求呈現齣指數級增長,傳統的網絡架構已經難以滿足需求。小基站的齣現,正是對這種需求的積極響應。它不僅能夠提升現有網絡的性能,更是為未來更高階的網絡技術,如5G、6G等,提供瞭重要的發展契機。書中對於“不同製式小基站的對比分析”,也展現瞭技術的多元化和競爭性。各種技術方案的齣現,都旨在解決特定的問題,並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這讓我想到瞭“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在通信領域,也同樣適用於技術的發展。隻有不斷創新、不斷優化、不斷適應新的需求,纔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通信技術是如何在不斷地自我革新中,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更是一部通信技術發展史的縮影,充滿瞭活力與希望。
評分評價三 不得不說,《小基站(Small Cell)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這本書在技術深度上令人颳目相看,但其真正吸引我的,是它所描繪的未來通信圖景。書中對於5G及以後網絡演進的潛在影響的探討,讓我對通信技術的顛覆性變革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小基站的密集部署,不僅僅是為瞭提升現有網絡的容量,更是為未來萬物互聯(IoT)時代的到來奠定基礎。試想一下,當我們的傢居、車輛、城市基礎設施都將接入網絡,海量設備數據的實時傳輸將對網絡提齣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小基站的分布式、低時延特性,正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關鍵。書中關於“邊緣計算”的提及,也讓我看到瞭小基站與雲計算協同工作的潛力,數據可以在離用戶更近的節點進行處理,大大降低瞭延遲,這對於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對時延要求極高的應用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於“軟件定義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概念的融入,預示著未來網絡的靈活性和智能化將達到新的高度。這些技術的發展,將使得網絡能夠根據實時需求動態調整資源,實現更高效、更靈活的運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通信技術的進步不僅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能力的拓展,是未來智能化社會的重要支撐。
評分評價二 最近嘗試閱讀瞭《小基站(Small Cell)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這本專業書籍,雖然它深入探討瞭小基站的各種技術細節和規劃方法,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並非僅僅是那些冷冰冰的參數和流程。相反,我更關注的是書中隱含著的“用戶體驗至上”的理念。想象一下,過去我們為瞭信號而四處“蹭網”的日子,那種不確定性和煩惱。而小基站的齣現,恰恰是對這種用戶痛點的直接迴應。書中關於室內覆蓋優化、熱點區域部署的章節,無不體現瞭將優質網絡服務“送達”用戶身邊的決心。我特彆注意到書中關於“成本效益分析”的部分,這說明瞭在追求技術先進性的同時,經濟可行性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畢竟,再好的技術,如果成本高昂到無法落地,也隻能是空中樓閣。書中對不同部署場景的考量,例如公共場所、商業區、住宅區等,也展現瞭其人性化的一麵——技術的應用必須與具體的使用環境相結閤,纔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它讓我意識到,通信網絡的建設,最終是為人服務的,技術的進步是為瞭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更高效。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不僅僅是工程師的工具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利用科技提升社會福祉的教科書,它讓我從用戶的角度齣發,去理解和欣賞小基站技術帶來的便利。
評分評價一 作為一個在通信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我最近有幸拜讀瞭《小基站(Small Cell)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一書,雖然書中詳細闡述瞭小基站的方方麵麵,從技術原理到實際應用,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卻是它所引發的更深層次的思考。書中對於“密集部署”的論述,讓我聯想到瞭城市化進程中通信設施的演變。早期的通信網絡,塔高聳入雲,覆蓋範圍廣闊,但隨著城市人口的激增和數據需求的爆炸式增長,這種“宏基站”模式的局限性愈發凸顯。小基站的齣現,正如城市肌理中精細化管理的觸角,能夠更貼近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本地化服務。書中對於頻譜利用效率的極緻追求,也讓我看到瞭通信技術發展的內在驅動力——資源稀缺下的創新。如何在一片有限的頻譜中承載海量的數據,這不僅僅是技術難題,更是一種智慧的結晶。而書中提及的室內覆蓋問題,更是觸及瞭我們日常生活的痛點。在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築中,信號衰減是常態,小基站的齣現,如同在建築內部點亮的信號燈,讓信息暢通無阻。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技術手冊,更是一部關於通信技術如何適應社會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錄,它啓發瞭我對未來網絡架構的更多暢想,以及在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下,技術如何迭代升級的深刻洞察。
評分評價四 在閱讀《小基站(Small Cell)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的過程中,我逐漸體會到技術細節背後所蘊含的戰略眼光。書中關於小基站“精細化覆蓋”的論述,讓我聯想到現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從宏觀調控到微觀精細。過去,我們可能更多地關注宏基站的大範圍覆蓋,但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呈現齣復雜性和多樣性,人口密度、業務需求在不同區域差異巨大。小基站的引入,正是為瞭實現對這些“細分市場”的精準服務。它能夠彌補宏基站覆蓋的“死角”,填補室內信號的“盲區”,甚至可以根據特定區域的業務特點,部署定製化的網絡解決方案。書中對於“站點選址”的詳細分析,也體現瞭這種戰略性的考量。選址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涉及到經濟、環境、社會等多個層麵的權衡。如何找到最優的平衡點,既要保證網絡性能,又要控製成本,同時還要考慮用戶體驗和社會影響,這需要極強的綜閤分析能力。它讓我意識到,成功的無綫網絡規劃,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戰略的體現,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最大化地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並為未來的發展預留空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