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精通電子學 電路剖析、設計與創新
:125.00元
作者:羅納德.泉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15928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首先講解電路和信號,包括光發射器和接收器、收音機、振蕩器和視頻,以及模擬圖像處理;然後陸續講解麯綫或多項式方程與電子電路或電路係統的關係。本書分為3部分:第1部分為初級電子學(第1~6章),適閤初學者,主要講解元器件和簡單電路,包括電池、發光二極管(LED)、手電筒和電源,同時介紹焊接技術。第2部分為中級電子學(第7~9章),適閤中級愛好者,主要內容包括音頻前置放大器電路和不同類型的振蕩器。第3部分為高級電子學(第10~18章),適閤高級愛好者,主要講解AM(調幅)和FM(調頻)無綫電技術、電視電路和電路係統,另外介紹電路分析、電路創新和故障排除技術。本書涉及大量電路實例,方便讀者從頭開始一步步學習電子學。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序
緻謝
作者簡介
第1部分 初級電子學
第1章 引言3
本書目標3
第2章 元器件和原理圖5
2.1 導綫5
2.2 導綫工具6
2.3 電池7
2.3.1 電池“解密” 9
2.3.2 串聯電路和電池座10
2.3.3 “第二次解密”:提高LED鑰匙扣燈電池壽命12
2.3.4 “第三次解密”:將AA電池裝進筆形電筒13
2.3.5 手電筒製作13
2.4 電壓、電流、電阻和功率15
2.5 電阻17
2.6 電容20
2.7 電感和綫圈22
2.8 半導體25
2.8.1 二極管和整流器25
2.8.2 放大器26
2.8.3 雙極型晶體管27
2.8.4 真空管29
2.9 放大器和邏輯門集成電路31
2.10 電路圖32
參考文獻35
第3章 組裝工藝和簡單測試設備36
3.1 無焊電路組裝工藝36
3.1.1 利用雙絞綫組裝電路36
3.1.2 自製實驗闆38
3.2 麵包闆39
3.3 焊接工具41
3.4 電綫或連接器預鍍锡43
3.5 各種接頭焊接實例44
3.6 麵包闆焊接44
3.7 矢量和穿孔闆46
3.8 矢量闆焊接———LM386音頻放大器47
3.9 簡單測試設備———電池測試儀49
3.10 萬用錶用作電池測試儀51
3.11 元件清單53
參考文獻54
第4章 光發射器和接收器55
4.1 白熾燈55
4.2 #222手電筒燈泡實驗56
4.3 LED 58
4.4 LED驅動60
4.5 LED輸齣參數61
4.6 LED與白熾燈對比62
4.7 LED實驗測試62
4.7.1 LED實驗1 62
4.7.2 LED實驗2 63
4.8 光接收器64
4.9 光敏二極管實驗66
4.10 遙控信號接收實驗68
參考文獻70
第5章 二極管、整流器及相關電路71
5.1 二極管和整流器工作特性71
5.2 電源交流-直流轉換電路73
5.3 直流分壓電路和電壓乘法器77
5.4 二極管開關和增益控製81
5.5 測量電池組直流電阻實驗82
5.6 二極管增益控製電路83
5.7 二極管混閤射頻電路85
5.8 二極管邏輯電路86
5.9 變容二極管87
5.10 電壓調節齊納二極管87
Ⅹ
參考文獻89
第6章 晶體管、場效應晶體管和真空管90
6.1 電流源和電壓控製電流源器件90
6.2 利用JFET構建恒流“二極管” 91
6.3 利用雙極型晶體管構建電流源93
6.4 輸入信號變化時集電極電流和電壓增益變化值測量95
6.5 利用LED建立基準電壓97
6.6 利用恒流源提供低紋波輸齣電源99
6.7 利用JFET、MOSFET和真空管建立電流源102
6.8 利用晶體管放大器和LED構建低功耗夜明燈107
6.9 運算放大器快速瀏覽109
6.10 利用JFET和雙極型晶體管建立電壓控製電阻114
參考文獻114
第2部分 中級電子學
第7章 放大器和反饋117
7.1 什麼是負反饋係統117
7.2 同相增益運算放大器119
7.3 反相增益配置121
7.4 實驗:光敏二極管傳感器和自動電平控製放大器123
7.4.1 光傳感器123
7.4.2 音頻信號電平控製125
7.5 電壓控製放大電路127
7.6 電壓控製共發射極放大器128
7.7 利用負反饋穩定和調節自偏置集電極電流129
7.8 功率輸齣級和VBE乘法器電路132
7.9 正反饋缺點134
7.10 運算放大器選型136
參考文獻137
第8章 音頻信號和電路138
8.1 傳聲器、留聲機、綫路輸入和揚聲器信號電平138
8.2 用於廣播和錄音室的平衡或差分模式音頻信號140
8.3 傳聲器前置放大器電路143
8.4 利用附加晶體管增加增益帶寬積和實現低噪聲148
8.5 利用移動磁體磁性建立高輸齣唱機盒前置放大器149
8.6 用於錄製和播放記錄的頻率響應和相位150
8.7 RIAA均衡前置放大器實驗151
8.7.1 RIAA唱機前置放大器實驗1 151
Ⅺ
8.7.2 RIAA唱機前置放大器實驗2 153
8.7.3 RIAA唱機前置放大器實驗3:少即是多? 156
8.7.4 低電壓真空管放大器製作158
8.8 前置放大器電路供電電源160
8.9 音響設備標準失真測試162
參考文獻166
第9章 振蕩器167
9.1 振蕩器係統簡要概述167
9.2 張弛振蕩器工作原理169
9.3 相移振蕩器170
9.4 自動增益控製無削波正弦波文氏橋振蕩器173
9.5 通用文氏橋振蕩器175
9.6 張弛振蕩器設計實例176
9.7 利用雙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傳統教材那樣闆著臉孔,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和你促膝長談,分享他的“獨門秘籍”。它在講解過程中,常常會穿插一些曆史上的經典案例,比如早期的運算放大器設計挑戰,或是某一特定技術被發明時的“靈光一閃”。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同時也讓那些抽象的電路原理變得有血有肉,更容易被記住。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反饋迴路”概念的闡述,作者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數學模型,而是通過對比一個機械係統的自動溫控裝置和電子放大器的負反饋機製,讓讀者瞬間領悟到反饋的精髓所在——即誤差的修正與係統的自洽性。這種類比的運用非常高明,它打破瞭學科間的壁壘,讓一個非科班齣身的愛好者也能快速捕捉到核心思想。此外,書中對“創新”一詞的解讀也頗具啓發性,它強調真正的創新往往來源於對現有基礎理論的深刻理解和對應用場景的敏銳洞察,而不是憑空捏造。它鼓勵讀者在掌握瞭基礎工具箱之後,去大膽地嘗試和組閤,去“玩”電路,而不是僅僅“做”電路。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略帶復古又充滿現代感的字體搭配電路闆紋路的背景,一下子就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本能帶你深入探索電子世界奧秘的“探險指南”。我記得我是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偶然在書店裏看到它的,當時就被它封麵上那句“電路剖析、設計與創新”的口號給吸引住瞭。我手裏當時拿著好幾本其他關於單片機和嵌入式係統的書,但總覺得它們在基礎原理的闡述上不夠深入,或者說,它們更側重於軟件層麵的應用,而對硬件層麵的底層邏輯和精妙之處挖掘不夠徹底。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似乎擁有那種能將復雜概念化繁為簡的魔力。特彆是它對那些經典電路拓撲結構的講解,用詞精準到位,邏輯鏈條清晰得讓人拍案叫絕。翻開內頁,排版乾淨利落,圖示和公式的配比拿捏得恰到好處,不至於讓人覺得信息過載,但每張圖都像是精心挑選齣來,直擊核心要害。我當時就決定要把它帶迴傢,期待它能幫我打通我對電子學理解上的“任督二脈”。它的物理裝幀質量也相當不錯,紙張厚實,拿在手裏有分量感,這讓人感覺齣版方在內容呈現上是下瞭大功夫的,而不是敷衍瞭事地把知識點堆砌在一起。那種對細節的關注,往往預示著內容本身的深度和嚴謹性。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體現在它提供瞭多少公式或電路圖上,更在於它構建瞭一種嚴謹的、工程師式的思維模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問題的角度都變得更加結構化和係統化瞭。例如,在分析一個未知的電路時,我不再是像以前那樣從頭開始猜測,而是會自然而然地按照書中所教的方法,先劃分功能模塊,識彆關鍵的信號路徑和反饋機製,然後針對性地去驗證設計意圖。這種“自頂嚮下”的分析方法,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和問題解決速度。而且,書中對於設計規範和工程實踐的強調,也讓我意識到瞭理論完美與工程現實之間的鴻溝——如何處理公差、如何進行熱設計、如何確保長期可靠性等這些“軟技能”,在書中都有被充分提及,這纔是真正區分一個愛好者和一個閤格工程師的關鍵所在。總而言之,這本書不是那種讀完一遍就可以束之高閣的參考書,它更像是一本需要伴隨我的職業生涯,需要時不時翻閱並從中汲取新靈感的“案頭寶典”。它的分量,絕對對得起它在電子工程領域應有的地位。
評分從內容覆蓋的廣度來看,這本書簡直是一部濃縮的電子學百科全書。它不僅詳盡地覆蓋瞭模擬電路的基石——從基礎的電阻、電容、電感到復雜的有源器件,而且對於數字邏輯電路和一些前沿的信號處理概念也進行瞭相當深入的介紹。我尤其欣賞它在“數據轉換器”部分的處理。它沒有簡單地羅列ADC和DAC的規格錶,而是深入探討瞭采樣理論、量化誤差以及不同架構(如SAR、Sigma-Delta)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劣權衡。對於我這種需要處理音頻和傳感器數據的人來說,這部分內容簡直是雪中送炭。通常,市麵上要麼是專注於模擬的深挖,要麼是偏嚮數字邏輯的講解,很少有這樣一本能將兩者無縫銜接起來,並保持同等深度的書籍。它為我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明白在構建一個完整的電子係統時,模擬前端和數字後端的接口與交互是多麼關鍵,以及如何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思考係統的整體性能瓶頸。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偏愛動手實踐的電子愛好者,對於那些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書籍,我總是提不起太大的興趣。我更看重的是,作者能否提供一套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閉環。這本書在這方麵,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講解瞭晶體管是如何工作的,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在實際應用中,如何根據不同的性能指標去選擇閤適的器件,以及如何通過微小的參數調整來實現性能的優化。我特彆喜歡它其中關於“噪聲抑製”那一章節的論述。在很多入門書籍中,噪聲往往是被一帶而過,或者隻是給齣一個簡單的濾波電路公式。但這本書卻詳細探討瞭不同類型的噪聲源(熱噪聲、散彈噪聲等)的物理成因,並提供瞭多種層次的解決方案,從PCB布局的藝術到具體的屏蔽技術,都有詳盡的圖文說明。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指導,重新設計瞭我之前一個項目中遇到的電源紋波問題,結果效果立竿見影,比我之前盲目嘗試的各種濾波器都有效得多。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我不再是簡單地復製粘貼網上的參考設計,而是真正理解瞭背後的工程哲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