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122158161 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 化学工业出版社 赵负图

9787122158161 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 化学工业出版社 赵负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负图 著
图书标签:
  • 物联网
  • 测控技术
  • 集成电路
  • 化学工业
  • 赵负图
  • 传感器
  • 电子技术
  • 工业自动化
  • 嵌入式系统
  • 微电子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58161
商品编码:29336374375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

定价:188.00元

作者:赵负图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221581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遥测遥控核心应用集成电路,包括发射、接收、收发集成电路,模拟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器控制集成电路,各种信号采集电路、开关集成电路、信号参数变换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等。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集成电路的特点、功能块图、引脚图、技术参数、应用电路等。
本书适合从事电子电路设计,尤其是遥测遥控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进行科研和毕业设计时参考。

目录


章遥测遥控发射器集成电路1
11ADF发射器集成电路1
ADF7010高性能ISM频带ASK/FSK/GFSK发射器1
ADF7012多通道ISM频带FSK/GFSK/OOK/GOOK/ASK发射器6
ADF7901高性能ISM频带OOK/FSK发射器10
ADF7011高性能ISM频带ASK/FSK/GFSK发射器14
12MC发射器集成电路18
MC33493DPLL调谐UHF发射器18
Tango3发射器应用电路26
13MICRF发射器集成电路29
MICRF102QwikRadioTMUHFASK(幅度控制)发射器29
14MAX发射器集成电路36
MAX7057300~450MHz频率可编程ASK/FSK发射器36
MAX7060280~450MHz可编程ASK/FSK发射器38
MAX1479300~450MHz,低功耗晶体 10dBmASK/FSK发射器41
MAX1472300~450MHz,低功耗,以晶体为基础的ASK发射器43
第2章遥测遥控收发器集成电路46
21ADF收发器集成电路46
ANALOGDEVICES接收发射电路46
ADF7242低功耗IEEE802154/专用GSK/FSK零一中频24GHz收发器IC49
ADF70201高性能FSK/ASK收发器56
ADF7025高性能ISM频带收发器59
ADF7021高性能窄带收发器63
ADF7020高性能,ISM频带FSK/ASK收发器71
ADF4602,单片多频带3G本地基站收发器81
22MC收发器集成电路87
MC33696PLL调谐UHF收发器用于数据转换87
接收发射应用电路设计96
MC33491/MC33493发射器应用结构电路100
23MICRF收发器集成电路102
MICRF505868MHz和915MHzISM频带收发器102
MICRF506410MHz和450MHz频带收发器110
24MAX收发器集成电路115
MAX7032低价晶体为基础可编程ASK/FSK有分数NPLL收发器115
MAX2900MAX2904,200mW单片收发器IC用于868MHz/915MHzISM频带119
MAX283024~25GHz80211g/bRF收发器,PA和Rx/Tx天线多种开关123
MAX284233~39GHz多输入输出无线宽带RF收发器127
MAX2511低价IF有限幅器和RSSI收发器130
MAX2828/MAX2829单/双频带80211a/b/g宽带收发器IC134
25LM收发器集成电路138
LMX3162单片无线电收发器138
LMX4268无线收发器145
26其他收发器集成电路146
TJA104/A高速控制区域网(CAN)收发器146
TJA1054A容错CAN收发器153
第3章遥测遥控接收器集成电路157
31ADF接收器集成电路157
ADF7902ISM频带FSK接收器IC157
32MC接收器集成电路160
Romeo2接收器应用电路160
MC33591PLL调谐UHF接收器167
MC33594PLL调谐UHF接收器用于数据转换应用172
33MICRF接收器集成电路175
MICRF009QwikRadio低功耗UHF接收器175
MICRF008QwikRadioTM扫描型式接收器181
MICRF001QwikRadio接收器/数据解调器184
MICRF001无线设计参考193
MICRF002/022QwikRadio低功耗UHF接收器195
MICRF011,QwikRadio接收器/数据解调器204
MICRF011设计参考208
34MAX接收器集成电路210
MAX1471315MHz/434MHz,低功耗,3V/5VASK/FSK超外差接收器210
MAX7036有内部中频滤波器的300~450MHzASK接收器213
MAX7034315MHz/434MHzASK超外差接收器216
MAX7042308MHz/315MHz/418MHz/43392MHz低功耗FSK超外差接收器219
35其他接收器集成电路222
UAA3201TUHF/VHF遥控控制接收器222
TDA10021HTDVBC通道接收器227
SA647低压数字中频接收器231
36LMX蓝牙集成电路237
美国国家半导体的蓝牙解决方案237
LMX9830蓝牙串行端口模块237
LMX9838——包括天线的蓝牙串行端口模块238
LMX9838蓝牙串行接口模块238
LMX9830蓝牙串行接口模块244
LMX5453微型模块集成蓝牙20基带控制器和无线电248
LMX9820A蓝牙串行接口模块249
37天线选择253
371天线种类253
372天线参数255
373天线设计参考257
第4章遥测遥控控制电路260
41模拟控制器电路260
ADuC7019/20/21/22/24/25/26/27/28精密模拟微控制器,12位模拟I/O,
ARM7TDMIMCU260
ARM7TDMI内核概述262
振荡器和锁相环——电源控制268
硬件设计考虑273
接地和电路板布局274
ADuC7019/20/21/22/24/25/26/27/28277
ADuC7019/20/21/22引脚结构和功能说明277
ADuC7024/ADuC7025引脚结构282
ADuC7026/ADuC7027引脚结构286
ADuC7060低功耗、精密模拟微控制器、双ΣΔADC,Flash/EE存储器ARM7TDMI290
ADuC7128/ADuC7129有12位ADC和DDSDAC的精密模拟微控制器ARM7TDMIMCU300
42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307
ADSPBF504/F,ADSPBF506FBlackfin嵌入式处理器307
ADSPBF531/ADSPBF532/ADSPBF533Blackfin嵌入式处理器326
ADSP21161NSHARCDSP微控制器355
第5章遥测遥控信号采集电路386
51采样保持器的原理电路概述386
52同步采样和异步采样电路原理概述389
AD7874,LC2MOS4通道,12位同步采样数据采集系统391
LTC1407/LTC1407A串行12位/14位,3MSPS同时采样ADC有关闭功能399
53跟踪/保持放大电路401
SHC605高速运算跟踪/保持放大器401
SHC5320高速双极性采样/保持放大器405
SHC298/SHC298A单片采样/保持放大器408
AD585高速精密采样和保持放大器410
AD9101,125MSPS单片采样放大器413
54信号采集跟踪、保持电路415
AD9100超高速单片跟踪和保持电路415
ADC12L066,12位,66MSPS,450MHz带宽A/D变换器有内部采样和保持电路420
ADC128S102,8通道500KSPS~1MSPS,12位A/D变换器有一个内部跟踪保持电路427
55信号采集模数变换电路429
ADC121S021单通道50~200KSPS,12位A/D变换器429
LTC2209,16位,160MSPSADC434
AD7766,24位,85mW,109dB,128/64/32KSPSADCS442
AD12401,12位,400MSPSA/D变换器444
AD10465双通道,14位,65MSPSA/D变换器带有模拟输入信号调节449
AD6644,14位,40MSPS/65MSPS模数变换器454
56信号采集数模变换电路458
AD9734/AD9735/AD9736,10/12/14位,1200MSPSDACs458
AD9776A/AD9778A/AD9779A/14/16位,1GSPS,数模变换器465
AD5821,120mA,电流沉,10位,I2CDAC475
AD5765完全四组,16位,高精度,串行输入,±5V,DAC477
57数据采集变换器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指标481
第6章遥测遥控开关电路484
61交叉点阵开关电路484
ADG2128,I2CCMOS8×12无缓冲用双/单电源供电模拟开关阵列484
AD8104/AD8105,600MHz,32×16缓冲式模拟交叉点开关490
AD8150XstreamTM33×17,15Gbps数字交叉点开关497
62多工器/分工器开关电路505
ADG791A/ADG791G,I2C兼容宽带4个2∶1多工器505
ADG794低压,300MHz4个2∶1多路复用器模拟HDTV音频/视频开关509
ADG904/ADG904R宽带25GHz,在1GHz37dB隔离,CMOS165~275V,4∶1
MUX/SP4T开关512
ADG918/ADG919宽带4GHz,在1GHz,43dB隔离,CMOS165~275V,2∶1
多工器/单刀双掷开关517
63无线开关电路520
ADG936/ADG936R宽带4GHz,在1GHz隔离36dB,CMOS165~275V双单刀,
双掷开关520
ADG790,低压,CMOS多种方式开关523
SA630单刀双掷(SPDT)开关528
64通用开关电路531
MC74HC4316A有分离的模拟和数字电源的4模拟开关/多工器/分工器531
MC14551B4个2通道模拟多工器/分工器533
DSO8MB200双800Mbps1∶2/2∶1LVDS多工器/缓冲器535
BUK13550L逻辑电平TOPFETTO220型式开关539
BUKXXX50DL/GL功率MOS晶体管逻辑电平TOPFET开关540
BUK20450YTOPFET高边开关541
BUK21850DYTOPFET双高边开关541
第7章遥测遥控信号变换控制电路543
71电容变换测量电路543
AD7156超低功耗,18V,3mm×3mm,2通道电容变换器543
AD7747,24位电容数字变换器有温度传感器549
EVALAD7747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24位电容数字变换器的等效板552
72旋转运动检测变换电路554
AD2S1210,分辨率可变,10~16位R/D变换器,内置参考振荡器554
AD2S120012位R/D变换器,内置参考振荡器563
73触摸屏控制数字转换电路571
AD7843触摸屏数字转换器571
AD7879/AD7889用于触摸屏的低压控制器578
74电压至电流,电压至频率,频率至电压变换检测电路585
1B21隔离,环路供电电压至电流变换器585
AD650电压至频率和频率至电压变换器587
75电能遥测遥控电路592
ADE7854/ADE7858/ADE7868/ADE7878多相多功能能量测量IC592
ADE7878:三相、多功能电能计量IC,可测量总功率和基波功率594
ADE7754多相多功能能量表IC,有串行端口607
ADE7116/ADE7156/ADE7166/ADE7169/ADE7566/ADE7569单相能量测量IC,
有8052MCU,RTC和LCD驱动器612
ADE7751能量表IC,有芯片上故障检测619
76温度测量控制变换检测电路625
AD7816/AD7817/AD7818,单和4通道,9μs,10位ADC,内置芯片上温度传感器625
ADT7316/ADT7317/ADT7318±05℃数字温度传感器和4电压输出12/10/8位
DACs632
ADT7516/ADT7517/ADT7519SPI/I2C兼容、温度传感器、4通道ADC和4路电压输出637
77调制器,转换器等效和研发板实用电路642
AD7400A隔离式∑Δ调制器642
EVALCED12转换器等效和研发(CED)板645
NCV1124双可变磁阻传感器接口IC657
第8章遥测遥控驱动控制电路659
81遥测遥控大电流开关驱动器659
TPL9202具有集成5V低压降和节电检测的8通道继电器驱动器659
MAX4820/MAX482133/5V,8通道有串/并接口的可级联继电器驱动器662
MAX4896节省空间的8通道继电器/负载驱动器664
LTC1155双高边微功耗MOSFET驱动器668
IR2137相桥驱动器673
82遥测遥控电机驱动器677
AMIS30623微型步进电机驱动器677
UC1717,UC2717,UC3717步进电机驱动电路679
TD300,15V,3个IGBT/MOS驱动器681
83遥测遥控电机控制电路684
TDA1085C通用电机速度控制器684
UC1638系列PWM电机控制器687
MC33035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电路690
MC33039,NCV33039闭环无刷电机配接器695
MC33030直流伺服电机控制/驱动电路697
CS4121低压精密空心转速计/速度计驱动器701
CS28920mA空心转速表驱动电路703
LMD18245,3A,55VDMOS全桥电机驱动器705
84遥测遥控监视控制电路708
ADM1030智能型温度监视器和PWM风扇控制器708
ADM1024有遥控二极管热检测的系统硬件监视器71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开发》 作者: 张伟,李娜,王强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物联网(IoT)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深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核心驱动力。它通过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收集、传输和分析数据,催生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精准农业等诸多变革。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石,正是构成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本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开发》正是围绕这一核心主题,深入剖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实现与应用的全过程。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调了实践开发的重要性,旨在培养能够独立设计和构建复杂WSN系统的专业人才。 第一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理论 在深入探讨WSN的应用之前,理解其底层原理至关重要。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构建读者对WSN的整体认知。 引言与概述: 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趋势: 简要回顾物联网的发展历程,明确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未来的演进方向。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与特征: 详细解释WSN的概念,强调其“分布式”、“自组织”、“低功耗”、“低成本”、“多跳通信”等核心特征,并与其他网络类型(如Ad Hoc网络、MANETs)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 WSN的组成部分: 深入分析WSN的核心要素,包括传感器节点(包括微控制器、传感器、通信模块、能源模块)、网关节点(负责连接WSN与外部网络)以及管理平台(用于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 WSN的应用领域: 概述WSN在环境监测、工业监控、医疗保健、军事侦察、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后续章节的应用开发提供背景铺垫。 传感器节点设计: 传感器技术: 详细介绍各类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GPS模块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选型考虑。 微控制器(MCU)选型与编程: 探讨低功耗MCU的关键技术,如ARM Cortex-M系列、AVR系列等,讲解嵌入式C语言在WSN节点开发中的应用,包括中断处理、定时器应用、GPIO控制等。 通信模块: 重点介绍WSN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如Zigbee、Bluetooth Low Energy(BLE)、LoRa、Wi-Fi等。详细分析它们的通信协议、频段、传输速率、功耗特性、通信距离和适用场景,为读者选择合适的通信方案提供依据。 能源管理: 强调WSN节点的能源约束是其核心挑战之一。本节将深入探讨低功耗设计技术,包括休眠模式、唤醒机制、数据采集频率优化、高效电源管理单元(PMU)的应用,以及能量采集(Energy Harvesting)技术(如太阳能、振动能)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网络协议栈: OSI七层模型与WSN的适配: 讲解OSI模型及其在WSN中的概念映射,强调WSN协议栈的精简与优化。 MAC层协议: 深入分析WSN常用的MAC层协议,如IEEE 802.15.4标准,重点讲解其信道访问机制(CSMA/CA)、帧结构、功耗优化策略,以及其他如TDMA、FDMA等协议的特点。 网络层协议: 讲解WSN中的路由协议,包括单跳路由、多跳路由、拓扑控制协议(如LEACH、PEGASIS)、地理位置路由等,并分析其在能量效率、网络寿命、数据传输可靠性方面的权衡。 传输层与应用层协议: 介绍WSN中常用的传输层协议(如UDP的适配)以及应用层协议,如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分析其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实践 理论知识是基础,而动手实践才是掌握WSN技术的关键。本部分将带领读者从理论走向实践,掌握实际的开发流程与工具。 开发环境搭建: 硬件平台选型: 推荐和介绍主流的WSN开发套件,如Arduino、Raspberry Pi、ESP32、TI CC系列传感器节点开发板等,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软件工具链: 详细介绍开发过程中所需的软件工具,包括集成开发环境(IDE,如Arduino IDE, VS Code with PlatformIO),编译器,调试器,仿真器(如NS-3, Cooja),以及网络抓包工具(如Wireshark)。 传感器节点编程与调试: 基础传感器驱动开发: 结合具体硬件平台,演示如何编写驱动程序来读取传感器数据,包括I2C、SPI、UART等接口的使用。 通信模块集成与通信测试: 演示如何配置和使用Zigbee、BLE等通信模块,实现节点间的通信,并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的测试。 低功耗优化实践: 通过实际代码演示如何实现节点的休眠和唤醒,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数据采集和发送频率,以达到更长的电池寿命。 嵌入式操作系统(RTOS)应用(可选): 针对更复杂的应用场景,介绍FreeRTOS等实时操作系统在WSN节点上的应用,讲解任务调度、信号量、消息队列等概念,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实时性。 网关与数据汇聚: 网关硬件选型与配置: 介绍适合作为WSN网关的设备,如树莓派、工业PC等,并演示其与传感器节点通信的配置。 数据转发与协议转换: 讲解网关如何接收来自WSN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标准协议(如MQTT、HTTP)发送到云平台或服务器。 边缘计算初步: 探讨在网关层面进行数据预处理、过滤和简单分析的必要性与实现方法。 云平台与应用开发: 主流物联网云平台介绍: 介绍阿里云IoT、AWS IoT、Azure IoT等主流云平台的架构、服务模块(设备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消息队列等)以及接入方式。 MQTT协议在云通信中的应用: 详细讲解MQTT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布/订阅模式、Broker、Topic等概念,并演示如何使用MQTT客户端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数据可视化与监控: 介绍如何利用云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工具,或者结合第三方仪表盘工具(如Grafana),实现WSN数据的实时展示、趋势分析和异常告警。 API接口开发与集成: 讲解如何利用云平台提供的API接口,与其他应用程序(如Web应用、移动App)进行数据集成,实现更高级的功能。 第三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案例分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能够加深对WSN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理解和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 案例背景: 针对智慧农业、森林防火、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等场景,构建一套覆盖广泛的WSN监测网络。 关键技术: 传感器数据采集(温湿度、光照、PM2.5、CO2等)、低功耗无线通信(LoRa或Zigbee)、数据融合与处理、远程数据传输与可视化。 开发要点: 节点部署策略、节点能耗优化、恶劣环境下的通信鲁棒性、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保障。 工业物联网(IIoT)监控: 案例背景: 用于生产线状态监测、设备故障预警、能源消耗管理等。 关键技术: 工业传感器(温度、压力、振动、电流)、高可靠性无线通信(如工业级Zigbee或Wi-Fi)、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与MES/SCADA系统的集成。 开发要点: 工业现场的电磁干扰问题、通信的低延迟与高可靠性需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与现有工业控制系统的兼容性。 智能家居与智慧楼宇: 案例背景: 实现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环境舒适度调节、能源管理等。 关键技术: 多种传感器(人体存在、门窗开关、气体泄漏、温湿度)、低功耗通信(BLE, Zigbee)、家庭网关、语音控制与APP远程控制。 开发要点: 用户体验友好性、设备的互联互通性(Matter等标准)、数据隐私与安全、设备配网与管理。 第四部分:WSN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将审视WSN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面临的挑战: 能源约束: 如何进一步延长节点寿命,实现真正的“永续”节点。 通信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中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网络安全性: 如何抵御攻击,保护敏感数据。 可扩展性与管理: 如何管理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传感器节点。 标准化与互操作性: 促进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未来发展趋势: 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普及: LoRaWAN, NB-IoT等技术将进一步拓展WSN的应用范围。 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的融合: 实现更智能的本地数据分析和决策。 5G与WSN的协同: 5G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将为WSN带来新的机遇。 异构网络融合: 如何将WSN与其他类型的网络(如Wi-Fi, 蜂窝网络)无缝融合。 区块链技术在WSN中的应用: 提升数据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开发》是一本集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于一体的著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从零开始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项目开发中。无论您是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学生,还是希望在物联网领域深耕的工程师,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一本新书,是关于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的,出版社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作者是赵负图。拿到书的时候,我对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排版印象还挺深的,那种工业风的设计,配合上书中一些图例,看起来就很有技术感。我平时对这方面的东西就比较感兴趣,尤其是物联网结合了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技术,感觉是很前沿的领域。拿到书后,我立刻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内容安排得还挺有条理的,从基础的物联网概念讲起,然后深入到测控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看到一些章节标题,比如“低功耗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或者“基于FPGA的实时数据处理”,就觉得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应该不浅,而且很贴合实际工业应用的需求。我挺期待能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物联网测控的底层技术,尤其是那些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的集成电路部分,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又有哪些关键的设计考量。化学工业出版社在出版技术类书籍方面一直有不错的口碑,所以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也抱有比较高的期待。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首先是被它简洁但内容丰富的封面所吸引。作为一名对物联网技术怀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介绍物联网测控核心部件的书籍。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测控集成电路”这个技术实操的关键点。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书中关于低功耗设计和信号完整性处理的内容,因为在实际的物联网设备部署中,续航能力和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录上看,书中对这些方面都有涉及,并配以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技术图解,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扎实理解技术原理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一些设计高效、稳定、可靠的物联网测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在电路设计层面,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实践指导。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是,它是一本非常务实的技术参考书。我一直觉得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硬件支撑,而“测控集成电路”正是这个硬件支撑的核心。这本书的作者赵负图,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如何设计和优化测控集成电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业环境的内容。比如,如何在高温、高湿、或者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保证传感器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书中是否会提供相关的设计指南和案例分析?从书本的篇幅和图文结合的程度来看,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能提供比较深入的解答。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一些具体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例如模拟前端的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以及与微控制器或SoC的接口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评分

拿到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其专业性和技术深度。我一直认为物联网的落地和广泛应用,离不开高效、可靠的测控集成电路技术。这本书以“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为主题,并且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这让我对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有了很高的期望。我个人对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传感器信号的采集、放大、滤波,以及数据转换和通信接口的设计特别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集成电路设计理念和方法,并且能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在智能制造、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具体实践。从书本的装帧和排版来看,能够感受到出版社在内容呈现上的用心,这让我对阅读体验也充满了期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联网设备中那些看不见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评分

这是一本挺有分量的技术书籍,光是看厚度就知道内容肯定不少。我一直对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感到好奇,特别是那种能精确测量各种物理量,并且能与通信模块无缝集成的集成电路。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接点出了“测控集成电路”,这让我觉得它应该能解答我很多关于传感器如何采集数据、如何进行信号处理、以及如何将这些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传输出去的疑问。书中的一些图表和电路示意图画得非常清晰,即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电路结构,通过这些可视化元素,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其工作原理。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关于传感器接口设计的部分,以及不同类型传感器(比如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的选型和驱动电路。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在这些细节的处理上做得相当到位,提供了很多实际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