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修订本
定价:32.0元
作者:小 庄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308141949
字数:141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G点到底有没有?女人都喜欢坏男人?一见钟情是种生理现象?90%的人有同性恋倾向?暴露就能吸引人?姐弟恋伤身?
一本书解答你所有关于爱与性的疑问!
★欲望都市,单身男女。或者成为时光恋人,或者成为分手大师。或者身陷危险关系,或者需要前任攻略。情、爱、性与关系的世界中,你所经历过的一切,自有科学道理,无谓对错,但求明白。
★两性科普畅销经典,大幅修订改版,加入更的数据与认知。
内容提要
把爱情放进实验室,会出现什么结果
让科学家当你的闺蜜,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听多了那些泛泛的情感建议,又不想看那些枯燥的理论分析,可以来听听松鼠会有文艺气质的科学女青年小庄怎么说,一起聊聊她和她女朋友们的故事。这群人化身为小说人物,轻松而又有趣地解读着关于爱与性的那些科学实验报告,既感性又理性地为你分析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你还不知道你不知道的跟爱与性相关的问题。
目录
作者介绍
小庄
自然属性:智人种,具线粒体遗传功能。
社会属性:科学松鼠会元老级成员+高分子
化学与物理硕士+现科技图书出版人+前媒体人+前非乐评人。
著有《彬彬有礼地离开吧,不要和地球人谈恋爱》等,译有《守望灯塔》、《情种起源》等。
文摘
还是回过来说爱。
爱,的的确确,可以有多浮泛就可以有多深刻,可以有多狭隘就可以有多宽广,可以有多现实就可以有多飘渺。年轻一些的人们,对这个字的感受多来自于那些美丽的文字、影视。而当渐渐不年轻,对这个字就无法再做过多旖旎、不合实际的想象。
比如,关于“来电”,科学会告诉你,这其实是一种性唤起,如果用仪器测量的话,在狂热状态中人的某部分脑区活动变得特别频繁,从身体上来说,不过是因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涌出而造成了兴奋和心跳加快。关于永恒的爱,科学会告诉你,那种随着生物体的消亡才消亡的爱是个例,因为爱是对人身体的消耗,如果一直很疯狂地爱人,必须具备很强的体质,迸发式的状态只出现在很短暂的瞬间,基本上所有人都无法胜任这种事物,“永恒”只存在于传说里。
唐纳薇,担负着使命而出现,一边观察一边讲述,理据无非都是诸如上述那些。她做着看似聪明却不讨好的事,很辛苦地厘清着作为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一个女人渴望知道的那些道理,而那些辛苦,说白了,皆因本星球有着另一种叫做“男人”的生物。
我在六十多个篇目里,写的每个故事,均来自于这种对立而生的疑惑。写了它们的我和身在其中的每个角色一样,不曾穿越过这个困境,却也因为讲述带来的释怀而能够自在嬉笑。
让·波德里亚随笔集《冷记忆》里面写过一段非常有趣的描述,会被我在不同的场合下反复提起,因为无论用它来表达困境或提出解决方法都可说太绝妙。原文大致是说,男女相悦在双方的理解上难以调和:对于男人而言,他希望直入主题、省却那个过程;而对女人而言,她希望那个过程无限长、被反复玩味。那么化解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女人在去往男人房间的途中,从踏上层楼梯就开始脱衣服,一路脱,于是她占有了那个过程,当男人打开房门时,看到的是一个赤身的对象,于是他直抵了那个结果。
在能力范围内,我无法提出比波德里亚更无懈可击的设定,但却会据此想到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的一个说法,他在畅销书《亲密行为》中把两往设定为12个阶段:眼对身阶段、眼对眼阶段、话对话阶段、手对手阶段、臂搭肩阶段、臂挽腰阶段、嘴对嘴阶段、手对头阶段、手对身阶段、嘴对乳房阶段、手对生殖器阶段、生殖器对生殖器阶段。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两那些中间环节,为的是到达后的阶段。其中的某个具体环节,可以很长也可能很短,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停留在某个阶段就无法深入了。
不知道人们会不会和我一样,觉得这当中有一种美妙的对应,这种对应甚至掩盖了我们进入真实的一番挣扎后所必然直面的破碎和美感的消弭。
序言
有点装,但很真实,欢迎来到唐纳薇的世界。
一
在我不甚正常的和写字有关的岁月里,总试图用小说的格式来思辨,用公式的套路去讲音乐,又或者,用诗歌的方法来谈原理,用定量的企图去描述感觉。总之,总想很努力地把理性和感性糅合到一起,不管是否有吃力不讨好之嫌。
倘若被问之,为何总是热衷于此等混搭,唔,那的确是一个有点长的故事。
从头开始讲吧,大约在十年前,我所待的聚合物实验室,每天都要煮一锅以甲基酸甲酯为主料、各种烯酸酯为辅料的乳液。所谓乳液,是因为在那个透明的玻璃反应容器内盛满了水,而微小的油性有机分子以水包油形式存在。当它们逐渐以链接的方式形成为高聚合度的大分子之后,整个瓶子,就会透出微蓝的柔美的乳光来。
每天下午,坐在实验台对面的书桌上,透过层叠的仪器,面前摆着一本记录本,不时地探头看几眼反应器,每间隔一段时间就要起身,用一支滴管从中取出约0.5ml的样液,滴在表面皿上,称量,用快的速度烘干,继续称量,然后大致估算出一个叫做聚合度的数值来。
而在那等待乳光到来的漫长却又碎片式的时间段里,我花了大量的力气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到底,生命中重要的是什么?我是谁?我会成为谁?我将去追寻什么?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放弃那抹微蓝。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有些疼痛的成长阶段。说疼痛是因为许多变化发生得实在太快了——放弃科研转而靠写乐评和文字报道为生。那期间,许多场景恍如一梦:有一阵子我的工作就是晚十点之后打车出门,来到一家喧嚣的夜店,观察台上的DJ如何打碟,构想着怎么用文字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也许这样的生活值得很多年后去细细品味……
如果说,通过这些事,我终于把自己归结为一个以“写字”为重要属性之一的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个体,但在“写字”两个字前,仍显得十分空旷,我不认为对感觉对表象的描述就是自己的终点,虽然它感动了我,却并没有抓住我。就好像当年做的某种聚合物端基还在等着去设计……那么,该用什么词汇去填补呢?
我在等。
转机或说契机的出现,是在慎重选择了一家科学媒体供职之后,我开始涉及“科学写作”,名正言顺成为了一个“科学工作者”。生命于某个阶段会出现一种回归,如此选择,也许适合作为逃兵一枚却又怎么也放不下那不可捉摸的理性逻辑美的自己。虽说世间万象并不是非此即彼,但我愿意选择从脉络和机理的层面去看清,而不仅仅停留于感觉。
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非常奇特的吸引力,尤其是“实验报告”这几个字,让我想象这本书可能以一种严谨、客观甚至有些冷峻的视角来探讨“爱与性”这个人类永恒且复杂的主题。我不确定它是否会像一本科学论文那样,用数据、案例分析来剖析情感的构成,抑或是更偏向于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去揭示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群体下,人们对待爱与性的态度差异。我甚至可以想象,它可能还会触及一些伦理学上的探讨,比如在现代社会,什么算是“正常”的爱与性,又或者在亲密关系中,哪些界限是需要被尊重的。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名字,也给我一种学术上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感性抒情。或许,它会像一份深入的田野调查报告,记录下许多真实的人类故事,然后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出普遍的规律和洞见。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未知的探索感,让我迫切想要翻开它,看看作者究竟是如何进行这场“爱与性的实验”的,以及从中得出了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提供给我一些新的视角,让我对人类的情感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修订本》这个书名,简直就是一副充满悬念的邀请函。它让我立刻联想到那种一丝不苟、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被注入到对人类最私密、最微妙情感的探索之中。我无法想象这本书会如何“实验”爱与性,这本身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或许,作者会设计一些精心控制的变量,比如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观察人们的互动模式;或者会进行深入的访谈,去挖掘个体在关系中的真实体验和认知。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揭示出隐藏在人们行为之下的深层原因。而“修订本”的字样,则像一个承诺,保证这本书的内容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学识的沉淀,不再是初步的设想,而是更加成熟、完善的成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视角,不是简单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而是“是什么”,并试图解释“为什么”。我期待它能带来一种智力上的挑战,让我不仅仅是在阅读,更是在参与一场关于人类情感的深度探究,从中获得对自身和他人关系的深刻洞察。
评分“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修订本”这个标题,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我脑补着,这本书或许不像我平日里阅读的那些畅销的心理学或情感类书籍,充斥着“掌握xxx秘诀”、“治愈xxx创伤”之类的煽动性语言。相反,我预感它会以一种更加沉静、内敛的方式展开。或许,它会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卷、访谈,或者甚至是一些行为观察,来收集关于爱与性行为的数据。而“修订本”的字样,则暗示着这本书并非初版,可能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作者的反复推敲,甚至融入了新的研究成果或反馈。这让我觉得,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深入性。我好奇作者在“实验”的过程中,会涉及哪些具体的变量?是年龄、性别、文化背景,还是社会经济地位?它又会如何定义和量别“爱”与“性”中的不同维度?是激情、亲密、承诺,还是更细致入微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颠覆我固有认知,或者让我能够重新审视自身经验的论点。这本书给我一种“有料”的感觉,像是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我去一层层剥开。
评分“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修订本”——仅仅是这个书名,就足以在我心里掀起层层波澜。我脑海里构建出的画面,是一本充满理性光辉的书,它试图用一种超越感性判断的方式,去解构和理解“爱”与“性”这两个如此充满人性色彩的概念。我好奇作者的“实验”究竟是以何种形式展开的?是基于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从而得出统计学上的普遍规律?还是通过严谨的心理学实验,来揭示人类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和认知偏差?亦或是,它会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学视角,去分析不同文化、社会群体如何塑造我们对爱与性的理解和实践?“修订本”的标签,让我觉得这本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可能蕴含着作者多年来的深耕和钻研,或许还吸纳了读者反馈和新的研究成果,使其更加充实和精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剖析出爱与性中那些我们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带给我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认识。它应该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甚至是自我反省的书,让我有机会从一个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中的重要情感连接。
评分当我在书店的货架上瞥见《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修订本》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在搞什么?“实验报告”这四个字,在我固有的认知里,往往和实验室里的试管、数据图表、精确的参数联系在一起,而“爱与性”无疑是人类最感性、最难以量化的体验之一。所以,将两者并置,本身就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这究竟会是一本怎样的书?是像社会科学家那样,通过大数据分析,揭示出普遍的恋爱和性行为模式?还是像心理学家那样,用严谨的实验设计,来探究人类在亲密关系中的心理机制?亦或是,它会以一种更加哲学或文学的方式,用隐喻和象征,来解析爱与性的本质?“修订本”的字样,又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一时兴起的产物,而是作者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和思考,不断打磨出的结晶。我猜想,它不会是那种轻飘飘的、教你如何“获得”真爱的励志书,而是可能更加深入地探讨“为什么”我们会爱,以及“如何”理解和体验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挑战我的思维定势,让我从一个全新的、可能略带科学色彩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这两个如此重要却又常常被我们忽略其复杂性的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