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第3版 模擬電路篇)
定價:89.00元
作者:(美) R. Jacob Baker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115337719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第3版模擬電路篇)》是IEEE微電子係統經典圖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領域獲奬作。《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第3版模擬電路篇)》是CMOS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書籍,特色鮮明:
深入討論瞭模擬和數字晶體管級的設計技術;
結閤使用瞭CMOSedu.(提供瞭許多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的應用案例)的在綫資源
詳細討論瞭鎖相環和延遲鎖相環、混閤信號電路、數據轉換器以及電路噪聲
給齣實際工藝參數、設計規則和版圖實例
給齣上百個設計實例、相關討論以及章後習題
揭示瞭晶體管級設計中所需要考慮的各方麵要求
內容提要
《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討論瞭CMOS電路設計的工藝、設計流程、EDA工具手段以及數字、模擬集成電路設計,並給齣瞭一些相關設計實例,內容介紹由淺入深。該著作涵蓋瞭從模型到器件,從電路到係統的全麵內容,是一本的、綜閤的CMOS電路設計的工具書及參考書。
《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是英文原版書作者近30年教學、科研經驗的結晶,是CMOS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一本力作。《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已經過兩次修訂,目前為第3版,內容較第2版有瞭改進,補充瞭CMOS電路設計領域的一些新知識,使得本書較前一版內容更加詳實。
為瞭方便讀者有選擇性地學習,將《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分成3冊齣版,分彆為基礎篇、數字電路篇和模擬電路篇,本書為模擬電路篇,介紹瞭電流源、電壓源、放大器、數據轉換器等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第3版模擬電路篇)》可以作為CMOS模擬電路知識的重要參考書,對工程師、科研人員以及高校師生都有著較為重要的參考意義。
目錄
章 電流鏡
1.1 基本電流鏡
1.1.1 長溝道設計
1.1.2 電流鏡中的電流匹配
1.1.3 電流鏡的偏置
1.1.4 短溝道設計
1.1.5 溫度特性
1.1.6 亞閾值區的偏置
1.2 共源共柵電流鏡
1.2.1 簡單共源共柵
1.2.2 低壓(寬擺幅)共源共柵
1.2.3 寬擺幅短溝道設計
1.2.4 調節漏極電流鏡
1.3 偏置電路
1.3.1 長溝道偏置電路
1.3.2 短溝道偏置電路
1.3.3 小結
第2章 放大器
2.1 柵-漏短接有源負載
2.1.1 共源放大器
2.1.2 源跟隨器(共漏放大器)
2.1.3 共柵放大器
2.2 電流源負載放大器
2.2.1 共源放大器
2.2.2 共源共柵放大器
2.2.3 共柵放大器
2.2.4 源跟隨器(共漏放大器)
2.3 推挽放大器
2.3.1 直流工作與偏置
2.3.2 小信號分析
2.3.3 失真
第3章 差分放大器
3.1 源端耦閤對
3.1.1 直流工作
3.1.2 交流工作
3.1.3 共模抑製比
3.1.4 匹配考慮
3.1.5 噪聲
3.1.6 壓擺率限製
3.2 源端交叉耦閤對
電流源負載
3.3 共源共柵負載(套簡式差分放大器)
3.4 寬擺幅差分放大器
3.4.1 電流差分放大器
3.4.2 恒定跨導差分放大器
第4章 電壓基準源
4.1 MOSFET-電阻型電壓基準源
4.1.1 電阻-MOSFET型分壓器
4.1.2 MOSFET型分壓器
4.1.3 自偏置電壓基準源
4.2 寄生二極管型基準源
4.2.1 長溝道BGR設計
4.2.2 短溝道BGR設計
第5章 運算放大器I
5.1 二級運放
5.2 帶輸齣緩衝器的運算放大器
5.3 運算跨導放大器
5.4 增益提升
5.5 幾個實例及討論
第6章 動態模擬電路
6.1 MOSFET開關
6.2 全差分電路
全差分采樣-保持
6.3 開關電容電路
開關電容積分器
開關電容積分器的頻率響應
6.4 電路實例
第7章 運算放大器 II
7.1 基於功耗和速度的偏置選擇
7.1.1 器件特性
7.1.2 偏置電路
7.2 基本概念
7.3 基本運算放大器設計
7.4 采用開關電容CMFB的運算放大器設計
第8章 非綫性模擬電路
8.1 基本CMOS比較器的設計
8.1.1 對比較器進行錶徵
8.1.2 鍾控比較器
8.1.3 再討論輸入緩衝器
8.2 自適應偏置
8.3 模擬乘法器
8.3.1 四管乘子(Multiplying Quad)
8.3.2 采用平方電路實現乘法器
第9章 數據轉換器基礎
9.1 模擬信號和離散時間信號
9.2 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9.3 采樣-保持的性能指標(Sample and Hold,S/H)
9.4 數模轉換器的性能指標
9.5 模數轉換器的性能指標
9.6 混閤電路的版圖問題
0章 數據轉換器結構
10.1 DAC的結構
10.1.1 數字輸入編碼
10.1.2 電阻串型DAC
10.1.3 R-2R梯形網絡型DAC
10.1.4 電流導引型DAC
10.1.5 電荷比例型DAC
10.1.6 循環型DAC
10.1.7 流水綫型DAC
10.2 ADC的結構
10.2.1 全並行型ADC
10.2.2 兩步全並行型ADC
10.2.3 流水綫型ADC
10.2.4 積分型ADC
10.2.5 逐次逼近型ADC
10.2.6 過采樣型ADC
1章 數據轉換器實現
11.1 DAC的R-2R技術
11.1.1 電流模R-2R DAC
11.1.2 電壓模R-2R DAC
11.1.3 寬擺幅電流模R-2R DAC
11.1.4 不采用運算放大器時的拓撲
11.2 數據轉換器中使用運算放大器
11.2.1 運算放大器增益
11.2.2 運算放大器單位增益頻率
11.2.3 運算放大器失調
11.3 ADC實現
11.3.1 S/H的實現
11.3.2 循環ADC
11.3.3 流水綫ADC
2章 反饋放大器
12.1 反饋方程
12.2 放大器設計中負反饋的特性
12.2.1 增益的倒靈敏度
12.2.2 擴展帶寬
12.2.3 減小非綫性失真
12.2.4 輸入和輸齣阻抗控製
12.3 識彆反饋拓撲結構
12.3.1 輸入混閤
12.3.2 輸齣采樣
12.3.3 反饋網絡
12.3.4 計算開環參數
12.3.5 計算閉環參數
12.4 電壓放大器(串聯-並聯反饋)
12.5 跨阻放大器(並聯-並聯反饋)
用柵-漏電阻構成簡單反饋
12.6 跨導放大器(串聯-串聯反饋)
12.7 電流放大器(並聯-串聯反饋)
12.8 穩定性
返迴比
12.9 設計實例
12.9.1 電壓放大器
12.9.2 一個跨阻放大器
附錄
量綱
物理常量
平方律公式
作者介紹
R.Jacob(Jake)Baker是一位工程師、教育傢以及發明傢。他有超過20年的工程經驗並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擁有超過200項的。Jake也是多本電路設計圖書的作者。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封麵那沉甸甸的質感,一看就是經過精心排版的。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指導我進行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實操性強的書籍。雖然我有一些基礎知識,但麵對實際的設計挑戰時,總覺得理論與實踐之間隔著一道鴻溝。很多時候,書本上的公式和理論一套一套的,但到瞭實際電路的仿真和版圖設計階段,卻發現有很多細節是書本上沒有明確說明的,或者說是需要更深入的理解纔能應用。特彆是對於一些復雜的模擬模塊,比如低功耗精密運算放大器、帶隙基準電壓源、ADC/DAC等,它們的性能往往受到版圖、工藝參數、噪聲耦閤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希望這本手冊能夠提供更貼近實際的設計流程和技巧,能夠涵蓋從電路原理到版圖實現的全過程,甚至是一些常見的失效模式分析和調試方法。雖然我還沒有開始仔細閱讀,但僅僅是瀏覽目錄,就看到瞭很多我感興趣並且急需掌握的章節,比如關於模擬電路的優化方法、低功耗設計策略等等。這本書的齣版時間是“新書”,並且是“第3版”,這意味著它包含瞭最新的設計思想和技術,這是我最看重的一點。
評分終於到貨瞭!等瞭好久,翻開第一頁就感覺到瞭知識的厚重感。這本書的書名就帶著一種權威感——“正版新書--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第3版 模擬電路篇)”,特彆是提到“第3版”,就知道這絕對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經典之作。我一直以來都對模擬電路設計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自己在概念理解上有些模糊,尤其是在噪聲分析、失真抑製等方麵,總感覺似懂非懂,遇到實際問題時總是無從下手。我看過不少國內的書籍,雖然有些也很不錯,但總覺得在某些細節的闡述上,或者在一些前沿的設計理念上,與國際頂尖的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這本書的作者是(美) R. Jacob Ba,這名字聽起來就很專業,而且是齣自美國,這一點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美國在半導體設計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他們的教材和手冊往往能夠直擊核心,並且提供非常係統和深入的講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模擬電路設計中的知識空白,讓我對各種模擬電路模塊,比如放大器、濾波器、數據轉換器等,有一個更深刻、更全麵的理解。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閱讀,期待它能為我的學習和工作帶來質的飛躍。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名有著一定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在模擬電路設計領域摸爬滾打瞭好幾年。在工作中,我接觸瞭各種各樣的模擬電路項目,但總感覺自己在理論深度上還有欠缺,尤其是在處理一些復雜的設計難題時,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提升我設計水平的書籍,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它以“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為名,並且是“第3版”,這本身就說明瞭它的權威性和前沿性。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高端模擬電路設計,例如射頻前端、低功耗高精度傳感器接口等方麵的深入講解。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瓶頸,比如如何設計齣更高性能的放大器、如何提高ADC的信噪比、如何有效地抑製串擾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設計方法和工具,幫助我突破這些瓶頸,設計齣更具競爭力的産品。
評分作為一名對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充滿熱情的初學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引導我入門,並且能讓我打下堅實基礎的書籍。市場上關於模擬電路的書籍有很多,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內容陳舊,難以跟上快速發展的CMOS技術。這本書的名字,"正版新書--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第3版 模擬電路篇)",讓我看到瞭希望。特彆是“新書”和“第3版”這兩個詞,意味著它能夠提供最新的技術信息和設計理念。我尤其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講解CMOS器件的物理特性,以及這些特性如何影響模擬電路的設計。例如,MOSFET的跨導、輸齣電阻、寄生電容等參數,以及它們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行為。我還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常用模擬模塊(如電流源、電壓基準、濾波器、運算放大器等)的設計實例,並且能夠詳細解析這些實例的設計思路和實現細節。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如何從零開始設計一個基本的模擬電路,並且能夠逐漸掌握更復雜的電路設計技巧,那將對我意義重大。
評分一直以來,在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道路上,我總感覺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雖然接觸過一些相關的課程和書籍,但總覺得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而且對於一些關鍵的設計原理和優化技巧,往往隻能是淺嘗輒止,無法深入理解其精髓。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給我帶來瞭新的希望。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概念,例如差分對的失配效應、電源抑製比(PSRR)的優化、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噪聲分析和降低。很多時候,我們辛辛苦苦設計齣的電路,在仿真結果齣來後,性能總是差強人意,這背後往往隱藏著一些我們沒有充分考慮到的因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解釋,並且通過具體的例子來展示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它提到是“模擬電路篇”,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加強的部分。對於CMOS技術本身的特性,比如柵極漏電、襯底噪聲等對模擬電路性能的影響,我也希望能有更深入的瞭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