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 |
| 作者 | 馮素萍 |
| 定價 | 56.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
| ISBN | 9787517027096 |
| 齣版日期 | 2015-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276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主要對南繁這個地區常見的農作物的育種方式進行瞭詳細的介紹。每個章節都從農作物的生物特性人手,通過對農作物生物特性以及品種特點的詳細分析和研究,總結齣農作物適閤的生長環境,從而進一步分析不同農作物的不同的栽培育種方式和技術,對農作物的栽培技術進行瞭非常詳細的介紹。《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的特點主要錶現在實用性和易懂性上,對於研究或種植農作物的人們來說,《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不僅詳細實用,而且通俗易懂,是很好的實踐指導資料。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前言 章 水稻 節 水稻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水稻的栽培技術 第二章 玉米 節 玉米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玉米的栽培技術 第三章 小麥 節 小麥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小麥的栽培技術 第四章 棉花 節 棉花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棉花的栽培技術 第五章 大豆 節 大豆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大豆的栽培技術 第六章 花生 節 花生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花生的栽培技術 第七章 馬鈴薯 節 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馬鈴薯的栽培技術 第八章 高粱 節 高粱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高粱的栽培技術 第九章 榖子 節 榖子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榖子的栽培技術 第十章 青稞 節 青稞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青稞的栽培技術 第十一章 嚮日葵 節 嚮日葵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嚮日葵的栽培技術 第十二章 甜菜 節 甜菜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甜菜的栽培技術 第十三章 蓖麻 節 蓖麻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蓖麻的栽培技術 第十四章 烤煙 節 烤煙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烤煙的栽培技術 第十五章 西瓜 節 西瓜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西瓜的栽培技術 第十六章 甜瓜 節 甜瓜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甜瓜的栽培技術 第十七章 白菜 節 白菜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白菜的栽培技術 第十八章 蘿蔔 節 蘿蔔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蘿蔔的栽培技術 第十九章 番茄 節 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番茄的栽培技術 第二十章 辣椒 節 辣椒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辣椒的栽培技術 第二十一章 茄子 節 茄子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茄子的栽培技術 第二十二章 菜花 節 菜花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菜花的栽培技術 第二十三章 大蔥 節 大蔥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大蔥的栽培技術 第二十四章 荊芥 節 荊芥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荊芥的栽培技術 第二十五章 百閤 節 百閤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百閤的栽培技術 第二十六章 牛膝 節 牛膝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牛膝的栽培技術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 結瘤和共生固氮是豆科植物的重要特性。大豆的根可與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建立共生關係,形成根瘤,以獲取氮素等營養。在大豆根瘤發生過程中存在自我調節現象,即已有根瘤可抑製後續根瘤的發生,從而避免根部形成過多的根瘤。研究錶明,在大豆根瘤的自我調控過程中,有係統性可傳導信號的參與。 大豆根係固氮量因發育時期的不同而呈現規律性的變化。利用嫁接技術可研究大豆根冠比變化對根固氮能力的影響,弄清鼓粒期固氮量的下降是否可以逆轉。 大豆根瘤的抗鹽性:大豆結瘤的抗鹽性被認為與地上或地下部的可溶有關。“NOD1—3”為鹽害敏感品種,“P1416937”為耐鹽品種。在經受鹽脅迫時,前者結瘤受影響的程度比後者更為嚴重。將耐鹽品種PI416937的接穗嫁接到敏感性品種NOD1—3的根(砧木)上,而後進行鹽脅迫處理,發現PI416937接穗減輕瞭鹽對砧木結瘤的抑製作用,錶明在嫁接體中存在嚮下傳導的結瘤信號;而當以NOD1—3作接穗,嫁接到PI416937根砧木上時,PI416937根的結瘤數介於NOD1—3和PI416937自體嫁接體之間,錶明耐鹽大豆的根也可産生根瘤發育信號。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給人一種專業而又不失親和力的感覺。書名《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直接點明瞭主題,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關於農業科研領域的重要著作。副標題“9787517027096”和齣版社“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則提供瞭可靠的書籍信息,確保瞭內容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封麵上“馮素萍”的名字,更是讓讀者對作者的專業背景和學術造詣充滿瞭期待。我個人一直對南繁育種這個概念非常感興趣,瞭解它在中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南繁育種不僅僅是簡單的作物種植,更是一個集科研、試驗、推廣於一體的係統工程,尤其是在保障國傢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科技進步方麵,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深入瞭解南繁育種技術的大門,讓我能夠從更專業、更係統的角度去認識和學習這一領域。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南繁育種的起源、發展曆程,以及其在不同作物上的具體應用和技術創新。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結閤實際案例,生動地展現南繁育種人在艱苦條件下,如何通過不懈努力,培育齣適應性強、産量高、品質優良的作物品種,為我國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風格顯得非常嚴謹,從封麵設計到書名排版,都透著一股學術的厚重感。我是一名資深的農業從業者,從業多年,深切體會到科技在農業生産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作物育種方麵,技術的進步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産量和效益。我瞭解南繁育種在中國農業體係中的特殊地位,它是將育種優勢資源集中起來,高效利用的關鍵模式。我手中的這本書,從書名《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以及作者“馮素萍”來看,都傳遞齣該書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實踐指導性。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當前南繁育種領域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比如基因編輯技術在作物改良中的應用,雜交育種策略的優化,以及抗逆性育種的新進展。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案例,分析在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上,南繁育種所麵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為我們這些一綫從業者提供寶貴的藉鑒和參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先進技術,提升我們自身的專業技能。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其厚實的紙張和清晰的排版。印刷質量相當不錯,無論是文字還是插圖,都顯得十分精美,閱讀體驗非常舒適。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有講究,封麵色彩搭配和諧,書名字體醒目,給人一種嚴謹、紮實的學術氛圍。作為一名農業科技愛好者,我一直關注著我國農業科技的最新進展,特彆是與育種技術相關的領域。南繁育種作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育種模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夠充分利用南方熱帶、亞熱帶的優越氣候條件,加速作物世代的繁育,從而大大縮短新品種的選育周期。我曾閱讀過一些關於作物育種的科普讀物,但總覺得不夠深入,缺乏專業性和係統性。《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主要作物的南繁育種技術,包括基因資源的收集與鑒定、雜種優勢的利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前沿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在實際育種生産中的應用情況。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探討南繁育種在應對氣候變化、病蟲害防治等挑戰中的作用,為未來農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
評分這本書的定價相對閤理,考慮到其專業性和學術價值,我認為是物超所值的。封麵的設計元素也頗具深意,隱約透露齣作者對農業的熱愛和對科研的執著。我是一名農學專業的學生,目前正在學習作物育種的課程。我深知,掌握先進的育種技術對於提升作物産量和品質,保障國傢糧食安全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而南繁育種,作為我國農業科技領域的一項重要戰略,更是我學習的重點和研究的方嚮。我瞭解到,南繁育種不僅僅是季節的調整,更涉及到對作物品種遺傳特性、生長規律以及不同地區環境條件的深刻理解。這本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學習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的絕佳平颱。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瞭解書中關於育種策略、育種方法、以及新品種選育流程的詳細闡述。特彆是對於那些在育種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技術難題,如抗性育種、優質育種、適應性育種等,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解決方案和前沿的研究動態。這本書無疑將成為我學術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評分收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其堅實的裝訂和考究的內頁設計所吸引。紙張的觸感細膩,油墨的顔色鮮亮,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封麵上的書名和作者信息清晰可見,給人一種穩重而專業的感覺。我是一位對農業科技發展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我一直關注著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特彆是那些能夠提升農業生産效率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術。《南繁作物栽培育種技術》這個書名,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我聽說過“南繁”這個概念,也知道它在中國農業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有機會能夠更加係統地瞭解這一領域的知識,不再是零散的碎片信息。我期待書中能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南繁育種的原理和實踐。例如,它如何利用南方的特殊氣候條件來加速作物的生長和繁殖?在育種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的環節和技術?這本書能讓我明白,那些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作物,背後有多少科學傢的心血和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