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EDA实用技术(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定价:33.80元
作者:宋嘉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525924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EDA的实用技术,讲述通俗易懂,将知识点与能力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对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可编程逻辑器件、QuartusIl设计软件的应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Multisim9设计软件的应用、Protel 99SE电路原理图设计、Protel 99SE电路板图设计、开发系统案例。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章绪论
1.1 EDA技术及发展
1.2硬件描述语言
1.3 EDA技术的基本设计方法
1.4常用的EDA设计工具
第2章可编程逻辑器件
2.1可编程逻辑器件
2.1.1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程
2.1.2 PLD的分类
2.2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2.2.1 Altera公司MAX7000系列
2.2.2 MAX7000系列器件编程
2.3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2.3.1 Altera公司FLEXlOK系列
2.3.2现场可编程fl阵列FPGA的配置
2.3.3 Altera公司其他FPGA产品简介
2.4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流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Quartus¨设计软件的应用
3.1 概述
3.1.1 Quartus Il软件简介
3.1.2 Quartus Il软件的安装
3.1.3 QuartosIl软件的用户界面
3.1.4 Quartus Il的开发流程
3.2 Quartus Il的基本操作
3.2.1 Quartus Il原理图输入法
3.2.2 Quartus II文本编辑输入法
3.3设计项目的编译与仿真
3.3.1项目的编译
3.3.2项目的功能仿真与时序分析
3.4层次化设计输入法
3.5器件的下载编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硬件描述语言VHDL
4.1 概述
4.2 VHDL的基本结构
4.2.1 库(Library)
4.2.2 实体(ENTITY)
4.2.3 结构体
4.3 VHDL的基本知识
4.3.1 标识符(Identifiers)
4.3.2关键字(Keyword)
4.3.3数据对象(Data Objects)
4_3.4数据类型(DdtdTypes)
4.3.5运算符
4.3.6属性(Attributes)
4.4 VHDL语言的基本语句
4.4.1顺序(Sequential)语句
4.4.2并行(Concurrent)语句
4.5 VHDL设计举例
4.5.1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5.2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4.6 VHDL程序设计进阶
4.6.1子程序、程序包及配置
4.6.2 VHDL的结构描述方法
4.7数字系统层次化设计实例
4.7.1出租车计费器
4.7.2数字秒表
4.7.3智能函数发生器
4.8其他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4.8.1 Verilog HDL
4.8.2 ABEL.HDL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Multisim9设计软件的应用
第6章 Protel 99SE电路原理图设计
第7章 Protel 99SE电路板图设计
第8章 开发系统案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个已经有些年头、但想更新自己技能栈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的“新”在于它对现代数据分析范式的深刻理解和整合。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技术点,而是将这些技术点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完整的、符合工业界标准的分析工作流。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数据预处理中缺失值和异常值处理的章节,发现里面介绍了一些非常现代且高效的迭代式处理方法,这比我过去依赖的简单均值填充要精妙得多。此外,书中对结果的可视化呈现,强调了信息密度与清晰度的平衡,这在快节奏的商业决策环境中至关重要。作者的写作功底非常扎实,行文流畅自然,没有生硬的翻译腔或晦涩的术语堆砌,使得即便是涉及较深层次的统计概念时,也能被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不再是单纯地操作软件,而是开始真正地“驾驭”数据了。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一个普通教材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数据科学家的“内功心法”修炼手册。我过去阅读过不少关于特定软件操作的指南,但都缺乏对“底层逻辑”的深入挖掘,读完后总感觉根基不稳。然而,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且扎实,它深入剖析了数据质量对后续建模影响的严重性,并提供了大量行之有效的预处理策略。特别是关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部分,讲解得尤为细致入微,涵盖了趋势、周期性以及季节性的分解与识别,这些都是我在实际项目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作者对细节的把控达到了令人称道的程度,例如,在数据透视和交叉分析的例子中,他反复强调了统计显著性的重要性,避免了初学者经常犯的“只见相关,不问因果”的错误。这本书的厚度足以证明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但阅读体验却异常流畅,这归功于其精妙的章节结构和逻辑推导,让人甘愿沉浸其中,持续挖掘数据背后的奥秘。
评分坦率地说,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对“数据探索”这个概念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总觉得这不过是数据分析流程中可有可无的“美化”环节。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它用大量的对比案例雄辩地证明了,一个高质量的EDA环节,可以省去后续建模过程中数倍的调试时间。书中对于如何设计一套高效的EDA报告流程有着独到的见解,它不只是教你如何拖拽鼠标生成图表,而是指导你如何围绕业务目标,构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分析叙事线。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述数据清洗和转换时所采用的“反面教材”方法,通过展示那些“糟糕”的数据处理后果,反而加深了读者对规范操作的记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成熟和老练,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没有丝毫的浮夸或故作高深,使得即便是复杂的数据变换逻辑,也能被清晰地逻辑链条串联起来,让人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信服感。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刚刚踏入数据分析领域的新手量身定做的,简直是拨云见日。我之前对各种统计图表和数据清洗一窍不通,感觉面对一堆杂乱无章的数字就像面对一堵无形的墙。但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极其生动形象,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一个个可以消化的小块,每一步都有清晰的图文指导,尤其是那些关于异常值处理的章节,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感觉就像有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在我旁边手把手地教我。我特别喜欢它对数据探索性分析(EDA)核心思想的阐述,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图”,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思考”数据背后的故事,培养了一种对数据敏感的直觉。这本书的实战性极强,案例贴近实际工作场景,读完后立刻就能上手操作,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对于想要系统性构建自己数据分析能力框架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指南,它让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数据处理过程变得充满探索的乐趣。
评分我对技术书籍的耐心一向有限,很多教材动辄就是大段的公式堆砌,让人昏昏欲睡,但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像某些教材那样板着脸孔,而是带着一种温和的引导性。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可视化工具的对比和取舍分析,没有盲目推崇某一种“万能钥匙”,而是基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分析目标,给出最恰当的建议。比如,在讲解高维数据可视化时,它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降维算法,而是先通过一些直观的投影方法让读者建立空间感,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对于那些希望从Excel转向专业分析工具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平滑的过渡桥梁,它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操作的落地性,让你明白为什么某些图表是“错的”,以及如何修正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每次合上书本,都感觉自己的分析工具箱里又添置了几件趁手的利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