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水声通信信道盲均衡理论与算法
定价:25.00元
作者:张艳萍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02947699
字数:
页码:1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水声通信信道盲均衡理论与算法》在分析水声通信信道特性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盲自适应均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着重论述盲自适应技术在水声信道均衡中的研究及应用。内容包括基于分数间隔均衡器的常数模算法、正交幅度调制系统的盲均衡算法、符号常数模盲均衡算法、基于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盲均衡算法、波相位恢复盲均衡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的盲均衡、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盲均衡、基于小波变换的盲均衡及MIM0系统的盲均衡技术等,对每种算法都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述和性能仿真分析。 信道盲均衡是当前水声通信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水声通信信道盲均衡理论与算法》旨在为水声信号盲自适应处理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指导,可供从事水声通信工程及自适应信号处理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n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n1.2 研究现状
n1.3 问题的提出
n第二章 盲均衡理论基础及算法回顾
n2.1 均衡器的分类和结构
n2.2 自适应均衡技术
n2.3 盲均衡技术
n2.4 盲均衡算法回顾
n2.5 小结
n第三章 分数间隔常数模算法研究
n3.1 分数间隔均衡器
n3.2 波特间隔常数模算法
n3.3 分数间隔常数模算法
n3.4 基于归一化误差函数的可变步长分数间隔算法
n3.5 仿真实验
n3.6 小结
n第四章 正交幅度调制系统盲均衡算法研究
n4.1 正交幅度调制接收机系统模型
n4.2 复基带信道Bussgang算法
n4.3 基于圆环判决域切换的双模式算法
n4.4 基于同相正交分量的盲均衡算法IQA
n4.5 IQA算法性能改进
n4.6 基于方形环判决域切换的混合算法
n4.7 一种适用于高阶QAM信号的盲均衡算法
n4.8 常十字模算法
n4.9 小结
n第五章 符号常数模盲均衡算法研究
n5.1 小均方符号算法
n5.2 符号常数模盲均衡算法
n5.3 weerackody’s算法
n5.4 改进的符号递归常数模算法
n5.5 SR—CMA收敛速度的提高
n5.6 一种基于圆环判决域切换的混合算法
n5.7 时变步长符号递归常数模算法
n5.8 小结
n第六章 基于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盲均衡算法
n6.1 判决反馈均衡自适应技术
n6.2 判决反馈均衡器结构
n6.3 常数模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
n6.4 前向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
n6.5 基于不同误差函数的判决反馈算法
n6.6 稀疏水声信道判决反馈算法
n6.7 小结
n第七章 载波相位恢复盲均衡算法研究
n7.1 均衡加锁相环结构
n7.2 CMA+DD载波恢复算法
n7.3 修正的CMA算法
n7.4 修正的符号常数模算法
n7.5 改进的载波恢复盲均衡算法
n7.6 基于归一化误差函数的快速载波恢复盲均衡算法
n7.7 基于联合极性迭代的载波相位恢复盲均衡算法
n7.8 小结
n第八章 通信信道盲均衡的其他方法
n8.1 基于神经网络的盲均衡算法
n8.2 超指数算法
n8.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盲均衡算法
n8.4 MIMo系统的盲均衡算法
n8.5 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盲均衡算法
n8.6 小结
n全书总结
n参考文献
n符号与缩写词含义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封面上流动的蓝色光晕,如同深邃海洋中传递的无形讯息,配以沉稳大气的书名字体,立刻勾起了我对书中内容的好奇与期待。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带有微微的韧性,触感温润,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目录的设计也十分清晰,章节的划分逻辑性强,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算法,层层递进,让人一目了然。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仅从这本书的外在呈现,就能感受到作者在选题、写作以及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传递着一种专业、严谨又不失灵动的气息。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考究,比如书页的裁切边缘光滑整齐,内页的排版也十分美观,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恰到好处,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专注阅读的读者来说,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舒适度,减少了视觉疲劳。我相信,这样一本内外兼修的书籍,其内在的内容也一定同样精彩,值得我深入探索和学习。
评分尽管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这本书的选题角度就足以让我眼前一亮。水声通信,这个本身就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常常被大众所忽视。而“盲均衡”的引入,更是将技术门槛和理论深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猜测这本书必定会涉及大量关于水声信道特性的详细描述,包括其衰减特性、延迟扩展、多普勒效应等等,这些都会是理解盲均衡算法在水声环境中应用的关键。而“盲均衡”的“盲”字,我认为强调的是一种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智能信号处理能力,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信号恢复技术。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的盲均衡算法,例如基于统计特性的方法,如最大似然估计、最小均方误差等,以及基于判决反馈的方法。同时,我也好奇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适用于水声信道的特定盲均衡算法,或者对现有算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以应对水声环境的独特挑战。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提高水下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未来通信技术的可能性产生了新的遐想。我一直对无线通信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但传统的无线通信方式似乎在某些极端环境下遇到了瓶颈,例如水下通信。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其研究方向——水声通信,这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和前沿性。我猜测书中会详细介绍水声信道的特性,比如其多径效应、低带宽、时变性等,这些都是阻碍水声通信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盲均衡”这个词,更是激发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它意味着作者试图在不了解信道特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效地恢复传输的信号,这无疑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技术。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各种盲均衡算法的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它们是如何通过信号自身的统计特性或者结构性信息来估计和补偿信道失真的。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涉及一些数学工具,比如统计信号处理、最优化理论等,这让我既感到一丝挑战,又充满了学习的动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解决当前的技术难题,更在于它为未来水下探测、军事通信、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打开了新的大门,充满了无限的应用前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都透露出一种扎实的学术功底。虽然我还没仔细阅读内容,但仅从书名《水声通信信道盲均衡理论与算法》来看,就能感受到其研究方向的专业性和技术深度。我推测本书会详细探讨水声通信这一特定环境下信号传输的挑战,比如信道噪声、多径效应、带宽受限等问题。而“盲均衡”的引入,更是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研究层面,意味着作者将重点介绍如何在不预先知晓信道特性的情况下,设计出能够有效补偿信道失真的算法。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解析各种盲均衡算法的理论基础,例如它们是如何利用信号的统计特性或者结构来估计信道,进而实现信号的恢复。同时,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针对水声信道特性的创新性盲均衡算法,以及这些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水声通信领域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在提高水下通信的鲁棒性和可靠性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视觉感受。深邃的蓝色背景,如同广阔无垠的海洋,象征着水声通信的广阔应用前景。书名“水声通信信道盲均衡理论与算法”中的字体,既有力又不失优雅,暗示了书中内容的严谨性与深度。我推测,这本书会从基础的水声通信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信道建模,然后重点讲解各种盲均衡技术。我对“盲均衡”这个概念感到特别好奇,因为它意味着在不事先知道信道状态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恢复信号。这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水下这样环境复杂、信道难以精确预测的场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盲均衡算法的数学原理、推导过程以及在水声通信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实际的仿真实验结果或者案例分析,来验证这些算法的有效性。这本书的出现,对于希望深入了解水声通信和信号处理技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它将引领我们探索水下信息传输的奥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