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觀光農業規劃設計
定價:16.00元
作者:王先傑
齣版社:氣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2955137
字數:
頁碼:11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觀光農業規劃設計》針對觀光農業的規劃與設計提齣瞭一些規劃設計方法和管理經驗。尤其在觀光園規劃與設計方麵進行瞭探討。《觀光農業規劃設計》內容共分為兩部分,部分為基本理論部分,包括觀光農業的基本理論、觀光農業園區景觀規劃設計原理、農業觀光園的規劃理論、觀光農業園的規劃內容、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及觀光農業園經營與管理。第二部分為案例部分,共選有9個全國比較有代錶性的案例,實際操作性強。
《觀光農業規劃設計》適閤觀光農業專業師生使用,同時也適閤農林院校園林專業師生使用,亦可作為規劃、設計等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1 觀光農業的概述
1.1 觀光農業的相關概念
1.1.1 “農業”的定義
農業是指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的生産事業。我國習慣性地將農業分為農、林、牧、副、漁五業。通常這五業被稱為廣義的農業;狹義的農業指的是農作物的栽培業。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農業的概念和類型也有新的拓展和延伸。本書所用的農業概念指的是廣義的農業。
1.1.2 “觀光”的定義
觀光農業中的“觀光”一詞早齣現於《易經》,之後被日本引藉,稱旅遊為觀光。日本、韓國也均如此。我國大陸學者對“觀光”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觀光即指觀賞遊覽的專稱;廣義的觀光則包括觀賞、娛樂、休假、度假、科考、健身、探險等一切旅遊形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寫的《現代漢語小詞典》對“觀光”解釋為:“參觀外國或外地的景物、建設等。”牛津大學齣版的《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對“sighti-seeing”(觀光)的解釋為“going about to see places etc”。
陳水源認為觀光具有“觀賞文化風光”的意思,且觀賞的內涵以活動為中心和因活動而引起的空間的改變,這是觀光農業與其他活動區彆的主要依據。
倪執中把觀光定義為:人們為瞭達成某一意願,離開原居住地,經過一段相當旅途,到達與住地不同的處所,觀賞或體驗環境中的事物或其他特色。
張天柱對觀光遊覽活動的定義是:觀光遊覽活動往往是滿足旅遊者對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或社會風貌的追求,從而擴大其閱曆,增進其知識,調節其身心。
……
序言
前言
1 觀光農業的概述
1.1 觀光農業的相關概念
1.1.1 “農業”的定義
1.1.2 “觀光”的定義
1.1.3 “觀光農業”概念探討
1.2 觀光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1.2.1 觀光農業産生的背景
1.2.2 觀光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1.2.3 國外觀光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1.3 觀光農業園的類型
1.3.1 觀光農園
1.3.2 旅遊農莊
1.3.3 市民農園
1.3.4 農業公園
1.3.5 科技農園
1.3.6 民俗觀光村
1.4 外觀光農業發展的經驗與藉鑒
1.4.1 國外觀光農業的經驗與藉鑒
1.4.2 觀光農業的經驗與藉鑒
2 觀光農業園景觀規劃
2.1 觀光農業園景觀概念
2.2 觀光農業園景觀性質
2.3 觀光農業園景觀規劃設計理念
2.3.1 開發與保護並舉的理念
2.3.2 大力推行社區經營的理念
2.3.3 因地製宜,體現特色的理念
2.3.4 堅持“農遊閤一”的理念
2.4 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原則
2.4.1 因地製宜,綜閤規劃設計
2.4.2 多項功能,提高遊效
2.4.3 培植精品,營造主題形象
2.4.4 純樸自煞,便利實用
2.4.5 效益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
2.5 觀光農業園景觀資源開發項目
2.5.1 生態迴歸遊
2.5.2 觀光采摘遊
2.5.3 休閑度假遊
2.5.4 科普實習遊
3 農業觀光園景觀規劃
3.1 農業觀光園的相關概念
3.1.1 農業觀光
3.1.2 農業觀光旅遊
3.1.3 農業觀光園
3.1.4 農業資源
3.2 農業觀光園的規劃原則
3.2.1 生態原則
3.2.2 經濟性原則
3.2.3 參與性原則
3.2.4 突齣特色原則
3.2.5 文化原則
3.2.6 多樣性原則
3.3 農業觀光園規劃原理
3.3.1 景觀生態學原理
3.3.2 景觀美學原理
3.3.3 景觀安全格局原理
3.4 影響農業觀光園規劃的有關因素
3.4.1 目標定位
3.4.2 性質分析
3.4.3 旅遊供應
4 觀光農業園的規劃內容
4.1 恿體定位
……
5 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方法
6 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我曾參加過幾次關於鄉村旅遊的培訓,聽過不少專傢講座,但說實話,真正能夠觸及我內心,並讓我感到豁然開朗的書,真的不多。這本《觀光農業規劃設計》絕對算得上其中之一。它不像那些教科書般冰冷,而是充滿瞭溫度和人文關懷。作者在書中對“人”的關注,讓我印象深刻。他不僅討論瞭如何吸引遊客,更強調瞭如何讓當地居民參與進來,從中受益,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書中對於“社區參與式規劃”的理念,我非常認同。如何讓當地的村民成為觀光農業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而不是旁觀者,這纔是鄉村旅遊的根本。我還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生態保育與旅遊發展並重”的章節,這符閤當前綠色發展的時代潮流。如何在發展旅遊經濟的同時,保護好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態係統,這纔是真正的智慧。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觀,但也落到瞭實處,提供瞭許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它讓我看到瞭觀光農業不僅僅是一種商業模式,更是一種鄉村復興的有效途徑。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生動的畫麵,仿佛親身經曆瞭一場精彩絕倫的鄉村之旅。書中對於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觀光農業項目進行瞭詳盡的描繪,從北國風光的大型草莓采摘園,到江南水鄉的茶園體驗,再到西南地區的原生態鄉村民宿,每一個案例都栩栩如生,令人神往。作者在描述這些項目時,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介紹,而是深入剖析瞭其成功的關鍵因素,比如獨特的地理優勢、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的經營模式,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和諧共生關係。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如何將農業生産過程本身變成一種吸引遊客的體驗,這一點思考得非常透徹。例如,如何通過設置互動環節,讓遊客親手參與到農作物的種植、采摘、加工過程中,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滿足感。此外,書中關於如何構建全方位的旅遊服務體係,包括住宿、餐飲、交通、導覽等方麵的細節,也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理論著作,更是一本實踐指南,能夠幫助我們打開思路,看到觀光農業發展的無限可能。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齣瞭我對“觀光農業”的傳統認知。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設計一個漂亮的農場,如何吸引遊客前來采摘。作者通過這本書,構建瞭一個更為宏大和深刻的觀光農業體係。我理解到,成功的觀光農業,需要將農業生産、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傳承、休閑旅遊以及社區發展等多個維度進行係統性的整閤。書中對於“農旅融閤”的深度探討,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再是簡單的“農業+旅遊”,而是兩者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比如,如何利用農業的季節性特點,設計齣不同主題的旅遊活動,又如何將旅遊帶來的收益,反哺農業的升級改造。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科技賦能”的思考,如何利用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提升觀光農業的體驗感和管理效率。這本書的視野非常開闊,它不僅為我提供瞭規劃設計的具體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拓寬瞭我對觀光農業的戰略認知,讓我看到瞭它在鄉村振興和産業升級中的巨大潛力。
評分坦白說,最初拿起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以為會是那些空洞乏味的理論堆砌。然而,這本書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作者的筆觸非常生動,語言也十分接地氣,將原本可能枯燥的規劃設計理念,描繪得充滿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體驗式農業”的論述,它顛覆瞭我對傳統觀光農業的認知。不再是簡單的走馬觀花,而是強調遊客的深度參與和情感連接。比如,書中提到的“農耕文化體驗區”,如何通過復原古代農耕場景,讓現代人感受農耕的艱辛與樂趣;又比如,“親子采摘樂園”的設計,如何將教育意義與娛樂性巧妙結閤。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非常注重細節,從景觀設計、設施布置,到人員培訓、營銷推廣,都給齣瞭非常具體且可行的建議。讀到“特色農産品深度開發”這一章時,我更是茅塞頓開,原來一個簡單的農産品,還可以有如此豐富的延展性和附加值。這本書讓我明白,觀光農業不僅僅是種養殖,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呈現,一種文化的傳播。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瞭我,一種清新自然的風格撲麵而來,讓人立刻聯想到綠意盎然的田園風光。書的裝幀也很紮實,紙張的質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非常有分量。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翻閱目錄,我就被裏麵的內容深深吸引瞭。各種各樣新穎的規劃理念,比如如何將生態旅遊與當地特色文化深度融閤,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這些都讓我眼前一亮。特彆是一些關於鄉村振興與旅遊産業協同發展的案例分析,聽起來就很有啓發性。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如何發掘地方特産,並將其轉化為旅遊吸引力的章節,這對於我們傢鄉發展特色農産品旅遊非常有藉鑒意義。這本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結閤得似乎相當不錯,既有宏觀的戰略指導,又不乏微觀的具體操作方法。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夠從中汲取更多的靈感,為我們的鄉村旅遊發展找到新的突破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