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光電子器件(第2版)
定價:38.00元
作者:汪貴華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18092745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光電子器件(第2版)》(作者汪貴華)著重講授光電子探測與成像器件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主要內容有:半導體光電探測器、光電倍增管、微光像增強器、真空攝像管、CCD和CMOS成像器件、緻冷和非緻冷紅外鹹像器件、紫外成像器件、X射綫鹹像器件。
《光電子器件(第2版)》適閤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物理電子學等專業本科生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近專業的研究生閱讀,同時可供從事光電子器件研究和從事光電子技術的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章 光電導探測器
1.1 光電子器件的基本特性
1.1.1 光譜響應率和響應率
1.1.2 小可探測輻射功率和探測率
1.1.3 光吸收係數
1.2 光電導探測器原理
1.2.1 光電導效應
1.2.2 光電導電流
1.2.3 光電導增益
1.2.4 光電導靈敏度
1.2.5 光電導惰性和響應時間
1.2.6 光電導的光譜響應特性
1.2.7 電壓響應率
1.2.8 探測率Dr
1.3 光敏電阻
1.3.1 光敏電阻的結構
1.3.2 光敏電阻的特性
第2章 結型光電探測器
第3章 光電陰極與光電倍增管
第4章 微光像增強器
第5章 攝像管
第6章 CCD和CMOs成像器件
第7章 緻冷型紅外成像器件
第8章 微測輻射熱計紅外成像器件
第9章 熱釋電探測器和成像器件
0章 紫外探測與成像器件
1章 x射綫探測與成像器件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業餘的電子愛好者,平時喜歡搗鼓一些電子小玩意兒,也對光學和電子的結閤領域充滿興趣。雖然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書中最深奧的數學公式和理論推導,但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既權威又不至於過於晦澀的書,來係統地瞭解光電子器件的概貌。這本書的標題《光電子器件(第2版)》聽起來就很紮實,而且“第2版”讓我覺得它不是一本過時的教材。我希望這本書能從最基礎的光學和電子學原理講起,逐步過渡到各種光電子器件是如何工作的,比如光是如何被轉換成電信號,或者電信號又是如何産生光的。我特彆希望能看到一些形象生動的插圖或者示意圖,能把那些抽象的物理過程描繪齣來,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看得懂。如果書中還能介紹一些光電子器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比如在智能手機、電視、光縴通信、甚至是某些玩具中的應用,那樣會讓我覺得這些知識更貼近生活,更有趣。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打開一扇通往光電子世界的大門,讓我對這個神奇的領域有初步的認識和初步的興趣。
評分我是一名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目前正在學習相關的課程。在尋找教材的過程中,偶然看到瞭《光電子器件(第2版)》。雖然我對這本書的作者汪貴華的名字並不熟悉,但書籍的齣版信息看起來很權威,封麵的設計也比較沉穩大氣。作為一名學生,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係統性和深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全麵地覆蓋光電子器件的基本原理、重要類型以及相關的應用。在學習過程中,我希望能對各種器件(如LED、激光器、光電二極管、光電探測器等)的工作機製有清晰的理解,並且能夠掌握它們的設計和分析方法。這本書的“第2版”字樣也讓我感到安心,通常這意味著內容會比第一版更加豐富和準確,可能會包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業動態。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足夠多的例題和習題,幫助我鞏固所學知識,並且能夠鍛煉我的解題能力。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實際應用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瞭,這樣我就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聯係起來,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有更明確的方嚮。
評分我是一名對科學技術充滿熱情的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嚮與光電子技術密切相關。在文獻檢索的過程中,我看到瞭《光電子器件(第2版)》這本書,其作者汪貴華的名字在學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嚴謹性有瞭初步的信心。我更關心的是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研究前沿性方麵的錶現。我希望它能夠提供對光電子器件物理機製的深刻剖析,包括量子力學、電磁學等基礎理論在其中的應用。同時,我期望書中能涵蓋當前研究熱點,例如新型半導體材料(如鈣鈦礦、量子點)在光電子器件中的應用,或者在超快光學、非綫性光學等領域的新型器件設計。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器件性能錶徵、測試方法以及理論模型構建的詳細介紹,那將對我今後的科研工作有極大的幫助。我特彆希望“第2版”能體現齣作者在不斷深入研究中對知識的更新和拓展,能夠引領我進入更廣闊的研究視野,激發新的研究靈感。
評分作為一個在光電行業摸爬滾打瞭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保持著學習的習慣,生怕被技術浪潮拋下。這次看到《光電子器件(第2版)》這本書,我首先關注的是它是否能提供一些我尚未瞭解的“乾貨”。畢竟,光電子領域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新的材料、新的結構、新的應用層齣不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包含當前領域內的一些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比如在光通信、光計算、生物醫學成像等方麵,有哪些最新的器件突破和技術瓶頸。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對經典器件更深入、更精闢的闡述,也許是作者獨特的視角或者更嚴謹的數學推導,能讓我對那些熟悉的器件有新的認識。作為“第2版”,我期望它能吸取第一版的經驗,在內容的組織上更加閤理,在理論的錶述上更加清晰易懂,並且可能引入一些新的可視化工具或仿真案例,讓復雜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工作中的一本參考書,在我遇到問題時,能提供及時有效的解決方案。
評分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封麵,就被那種深沉的藍色吸引瞭,感覺非常專業。雖然我不是光電子領域的專傢,但對這個領域一直充滿好奇,總覺得它離我們未來的生活越來越近。這本書的厚度也讓我覺得內容會很紮實,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科普讀物。我期望它能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知識世界,讓我瞭解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光,是如何被巧妙地控製和應用的。比如,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屏幕、網絡通信,甚至是醫療設備,背後都離不開光電子器件的身影。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對這些“幕後英雄”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理解它們工作的原理,以及它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瞭哪些便利和改變。尤其是“第2版”的字樣,讓我覺得這本書是經過瞭時間的沉澱和知識的更新,相比初版,一定有更多的先進內容和更完善的解釋。我期待著能從書中找到那些能讓我眼前一亮、豁然開朗的知識點,比如一些經典的光電子器件是如何誕生的,它們在發展過程中又經曆瞭哪些關鍵的技術突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