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机载导航、瞄准和武器控制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上中下)
定价:218.00元
作者:(俄罗斯)M.C.亚尔雷科夫,A.C.博加乔夫,B.И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81054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M.C.亚尔雷科夫、A.C.博加乔夫、B.И.梅尔库 洛夫、B.B.德罗加林所*的《机载导航瞄准和武器控 制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上中下)/俄罗斯*新装备理 论与技术丛书》反映了*新的科技成果和俄罗斯航空 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从理论角度出发,叙述了机载 导航、瞄准和武器控制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构建基础; 给出了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方法;研究了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中的信息综合处理、噪声抑制、* 优控制综合方法和算法,信号处理方法和算法、信息 防护与安全以及机载计算机的应用。重点从系统工程 学角度用综合性能(作战效能和功能效率)来评估机载 综合电子系统的效率;从完成具体作战任务的角度出 发,研究了机载综合电子系统在导航控制、拦截空中 目标、打击地面目标中的实战能力问题,并结合工程 研制和军事应用实际,详细解释如何在战斗条件下实 现这些能力。
目录
《上册》引言 1.飞行器及其分类 2.航空器 3.定义和术语 4.引言小结 参考文献章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结构原理 1.1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用途、任务和分类 1.1.1 用途和任务 1.1.2 主要任务 1.1.3 机载计算机系统 1.1.4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 1.1.5 美F一15E型战斗轰炸机的机载综合电子系统 1.1.6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分类 1.2 作为复杂技术系统的机载综合电子系统 1.2.1 系统与复杂技术系统 1.2.2 系统结构与系统方法 1.2.3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特征 1.2.4 人机工程方法 1.2.5 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1.3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体系结构 1.3.1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体系结构 1.3.2 几种典型的体系结构 1.3.3 现代航空电子设备的体系结构 1.4 构建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一般方法 1.4.1 集成化方法 1.4.2 系统构建面临的问题 1.5 集成型机载综合电子系统 1.5.1 组成 1.5.2 机载计算机系统 1.5.3 几种典型机载电子系统 1.5.4 现代机载综合电子系统 1.5.5 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 1.6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发展方向 1.6.1 引言 1.6.2 集成型高频传感器概念 1.6.3 智能蒙皮概念 1.6.4 大规模开放式集成计算环境 1.6.5 捷联(无平台)惯性导航系统 1.6.6 机载信息显示系统 1.6.7 语音识别系统 1.6.8 欧美国家的新成果 1.6.9 开放式大规模扩展结构 1.6.10 F一22飞机分析 1.6.11 F一35飞机分析 参考文献第2章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及其组成部件分析 2.1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状态空间描述 2.1.1 引言 2.1.2 动态系统状态空间描述 2.1.3 应用实例 2.2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及其组成部件的可观测性 2.2.1 引言 2.2.2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可观测性 2.2.3 应用实例1 2.2.4 应用实例2 2.3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及其组成部件的可控性 2.3.1 基本概念 2.3.2 应用实例1 2.3.3 应用实例2 2.4 机载综合电子系统及其组成部件的马尔可夫分析法 2.4.1 引言……《中册》《下册》
作者介绍
滕克难,1962年3月生,山东济南人,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海军战术导弹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舰空导弹武器发展论证、靶场试验、技术保障和装备管理等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参加了多型舰空导弹的论证、靶试和部队技术保障工作。近年来,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7篇,出版专*和教材3部。
文摘
序言
这套书的入手,纯粹是出于对“原理与应用”这四个字的好奇。现代战争的形态日趋复杂,而机载武器系统的智能化、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这背后蕴含的技术门槛不言而喻。作为一名技术爱好者,我渴望了解这些“幕后英雄”的设计逻辑。从书名来看,它似乎涵盖了从基础原理到实际应用的完整链条,这对于我这种想要窥探全貌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猜想,书中会涉及大量的数学模型、算法分析,以及可能还有一些硬件实现上的考量。比如,在导航方面,除了传统的GPS,是否还会深入探讨惯性导航、天文导航等原理?在瞄准方面,又会介绍哪些传感器技术,如雷达、红外、激光等等,以及它们如何相互配合?而武器控制系统,则更是涉及到飞行弹道计算、目标威胁评估、以及与飞行员的交互界面设计等等,这些细节都充满了技术魅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清晰、系统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剖析,让我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且深刻的认知框架。
评分我购入这套书,更多的是出于对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深厚底蕴的敬意,以及对M.C.亚尔雷科夫和A.C.两位作者的专业声望的认可。虽然我并不是这个领域的直接从业者,但“机载导航、瞄准和武器控制系统”这些关键词本身就充满了科技感和战略意义。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最新技术动态,比如人工智能在目标识别和决策中的应用,或者新型传感器技术如何提升系统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感到特别期待。书中关于“设计原理”的部分,我猜想会深入探讨系统架构、模块化设计、可靠性工程等关键环节,这对于理解任何复杂的工程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而“应用”的部分,则可能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这些原理如何在实际的飞机或武器平台上落地,从而带来更为直观的理解。这本书的出现,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现代军事航空技术的人来说,都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种严谨而厚重的气息,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烫金的字体,让它在书架上显得格外醒目。我一直对军事科技领域,尤其是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精密系统非常感兴趣,而“机载导航、瞄准和武器控制系统”无疑是这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但仅仅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编撰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俄罗斯在军事技术方面的积累是世界公认的,能有机会阅读到M.C.亚尔雷科夫和A.C.两位专家的著作,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期待着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些复杂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比如导航系统如何精确地为飞机定位,瞄准系统又如何捕捉并锁定目标,以及武器控制系统最终如何将指令转化为精确的打击。我尤其好奇,在不同作战环境下,这些系统会面临哪些挑战,又有哪些创新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厚度也预示着内容会相当详实,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可能包含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我希望能从中理解到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设计、信息融合的原理,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鲁棒性设计。
评分之所以选择这套书,主要还是因为我对工程设计中“系统性”的关注。机载导航、瞄准和武器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与配合是实现整体功能的关键。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理解不同技术领域(如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等)是如何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整体。我对书中关于“原理”的阐述特别感兴趣,比如导航系统是如何克服地球曲率和大气干扰实现高精度定位的,瞄准系统又是如何通过图像处理和目标跟踪算法来确保稳定性的。而“应用”部分,则可能是一些实际的工程挑战和解决方案,例如如何保证系统在强电磁干扰、恶劣天气或高机动状态下的稳定性。这本书的厚重感预示着内容会非常深入,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视角。
评分这套书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上中下”的完整结构,这表明作者意图对“机载导航、瞄准和武器控制系统”这一复杂主题进行系统性、全方位的梳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先进的军事装备,其核心在于理解其“大脑”和“神经系统”,而这套书恰恰聚焦于此。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类型导航系统的原理和优劣,例如惯性导航、卫星导航、以及它们如何融合以达到更高的精度。在瞄准系统方面,我希望能看到对光学、雷达、红外等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剖析,以及它们在不同目标识别场景下的适用性。而武器控制系统,则是将前两者的信息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我对其弹道计算、火控解算、以及人机交互设计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出现,对于希望在军事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或仅仅是满足个人好奇心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