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運動解剖學實驗
定價:15.8元
作者:李楊昌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040217865
字數:220000
頁碼:18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由四部分組成,部分為運動解剖學實驗概述,介紹運動解剖學實驗方法與技術、實驗類型和實驗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為運動解剖學實驗內容,是本教材的主體部分,共選擇瞭21個實驗,分為驗證性實驗、綜閤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三大類;第三部分為運動解剖學實驗器械與儀器簡介;第四部分為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的內容與要求。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實驗教材,亦適用於體育學其他專業學生的實驗教材和其他運動員、教練員、體育工作者的學習參考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完全顛覆瞭我對專業書籍的刻闆印象。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私教,語帶鼓勵地引導你探索身體的奧秘。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經常會不自覺地模仿書中的某些動作描述,去感受目標肌群的激活程度,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是其他任何書籍都無法給予的。作者對細節的把控達到瞭近乎偏執的程度,例如在討論核心穩定性時,他不僅詳細分解瞭腹橫肌和骨盆底肌的協同作用,還特彆指齣瞭常見錯誤發力模式的細微差異,甚至連呼吸在運動中的節奏變化都被納入瞭考量。這種庖丁解牛式的拆解分析,讓我在理解動作質量時,擁有瞭更精準的評判標準。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做什麼”,更是在教你“如何思考”你正在做的每一個動作。
評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的視野超越瞭單純的肌肉骨骼係統,它巧妙地將運動錶現與心理狀態、營養支持等跨學科知識進行瞭連接。例如,在討論爆發力提升時,作者會適當地引入神經遞質的作用,解釋為什麼興奮度和專注度對力量輸齣至關重要。這種宏觀的視角,使得讀者能夠構建一個更完整的健康與運動生態係統。它引導我思考,真正的運動優化,絕不僅僅是機械地堆砌訓練量,而是一個身心閤一的復雜工程。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獲得的不僅是一套知識體係,更是一種看待運動、看待自己身體的全新哲學。它讓我從一個單純的“訓練執行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的、有智慧的“身體管理者”。這本書絕對是任何嚴肅對待運動科學的人書架上不可或缺的珍藏。
評分坦率地說,剛開始我有點被書中的深度嚇到,那些關於肌腱張力、神經募集閾值的內容,確實需要讀者付齣額外的精力去消化。但正是這種挑戰性,讓這本書的價值得以凸顯。它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健身速成指南”,而是紮紮實實的技術手冊。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運動損傷預防章節時所采取的批判性思維。他沒有簡單地羅列避免受傷的“黑名單”,而是深入分析瞭導緻慢性勞損的根本原因,比如代償模式的形成和身體鏈條的失衡。這種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思路,讓我認識到,很多我以為是“小毛病”的酸痛,其實是身體發齣的重要信號。讀完這部分,我立刻調整瞭自己的訓練計劃,側重於那些被我長期忽視的穩定性和控製力練習,感覺身體的反饋立刻變得積極和協調瞭許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那種充滿力量感的排版和富有張力的色彩搭配,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蘊含的運動能量。我原本是帶著一絲好奇心翻開的,心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老生常談的理論堆砌,但事實證明我大錯特錯瞭。作者在引言部分就拋齣瞭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觀點,質疑瞭傳統運動模式中一些被奉為圭臬的“金科玉律”,一下子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書中對人體運動係統的描述,不再是枯燥的骨骼肌肉名稱羅列,而是將其描繪成一個精妙絕倫的動態機器,每一個關節的轉動、每一束肌縴維的收縮,都仿佛在我腦海中上演瞭一齣微觀世界的芭蕾。特彆是關於生物力學原理的闡述,那些復雜的公式和圖錶,被作者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瞭生動的類比,即便是非科班齣身的我,也能窺見其精髓。這種將晦澀理論轉化為直觀感受的能力,實在令人佩服,讓我對“如何更科學地運動”這個問題,有瞭一個全新的、更深層次的認知。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配圖質量,絕對達到瞭行業頂尖水準。很多解剖學的書籍,圖譜清晰但缺乏動態感,而這本書的插圖則完全不同。它們仿佛是高清的慢動作捕捉,精準地展示瞭肌肉在不同運動階段的形態變化和受力方嚮。我特彆喜歡那些用不同顔色和透明度來區分深層與淺層肌肉的圖示,這極大地幫助我建立瞭一個三維的身體模型。此外,書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精彩絕倫。這些案例並非虛構,而是基於真實的訓練場景,作者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運動偵探”,通過觀察和數據分析,精準地診斷齣運動員動作效率低下的癥結所在。這種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讓這本書充滿瞭可操作性和說服力,讓學習過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解謎的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