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 名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 | ||
| 作 者 | 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德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4年8月 第4版 | 印刷时间 | |
| 页 数 | 538页 | 字 数 | |
| I S B N | 9787040396317 | 开 本 | 16开 |
| 包 装 | 平装 | 重 量 | 1kg |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定 价 | 59.00元 |
| 编辑推荐 |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共分7篇39章,涉及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内容。 本书具有较好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可作为生命科学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中学生物学教师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
| 目 录 | |||
1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生物的特征 1.2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1.3生物界的多级分类系统 1.4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1.5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1.6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1.7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1篇细胞 2生命的化学基础 2.1原子和分子 2.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2.3糖类 2.4脂质 2.5蛋白质 2.6核酸 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细胞的结构 3.2真核细胞的结构 3.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3.4细胞通讯 4细胞代谢 4.1能与细胞 4.2酶 4.3物质的跨膜转运 4.4细胞呼吸 4.5光合作用 5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5.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5.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6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6.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6.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7营养与消化 7.1营养 7.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7.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7.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8血液与循环 8.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8.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8.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9气体交换与呼吸 9.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9.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9.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10内环境的控制 10.1体温调节 10.2渗透调节与排泄 11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1.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1.2适应性免疫(免疫应答) 11.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12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2.1体液调节的性质 12.2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12.3激素与稳态 1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3.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3.2神经系统的结构 13.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13.4人脑 14感觉器官与感觉 14.1感觉的一般特性 14.2视觉 14.3听觉与平衡感受 14.4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 14.5皮肤感觉 15动物如何运动 15.1动物的骨骼 15.2人类的骨骼 15.3肌肉与肌肉收缩 15.4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16生殖与胚胎发育 16.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6.2人类的生殖 16.3人类胚胎的发育 第3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17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17.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17.2植物的生长 17.3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8植物的营养 18.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18.2植物的营养与土壤 19植物的调控系统 19.1植物激素 19.2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 19.3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第4篇遗传与变异 20遗传的基本规律 20.1遗传的定律 20.2遗传的第二定律 20.3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 20.4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 20.5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0.6遗传的第三定律 20.7细胞质遗传 2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21.1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 21.2DNA复制 21.3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 21.4基因突变 22基因表达调控 22.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 22.2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2.3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2.4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 23重组DNA技术简介 23.1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 23.2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 23.3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23.4重组DNA的基本步骤 23.5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 23.6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 24人类基因组 24.1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 24.2人类遗传性疾病 24.3癌基因与恶性肿瘤 第5篇生物进化 25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 25.1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 25.2生物的微进化 25.3自然选择 26物种形成 26.1物种概念 26.2物种形成的方式 27宏进化与系统发生 27.1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 27.2生物的宏进化 27.3生物的系统发生 27.4进化与发育的修饰 第6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8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8.1生命的起源 28.2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8.3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 29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9.1真核细胞的起源 29.2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9.3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起源及进化 30绿色植物多样性的进化 30.1绿藻和陆生植物的起源 30.2陆生植物的世代交替和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30.3陆生植物多样性的进化 31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1.1真菌是重要的分解者 31.2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2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2.1动物种系的发生 32.2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2.3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3人类的进化 33.1人类与灵长目 33.2人类的进化过程 第7篇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34生物与环境 34.1环境与生态因子 34.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34.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5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35.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35.2种群的数量动态 35.3种群的数量调节 36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36.1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36.2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36.3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37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37.1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37.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 37.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7.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38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 38.1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 38.2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38.3濒危物种的鉴别和分类 38.4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与保护生物学 38.5物种保护 38.6生境保护 39动物的行为 39.1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39.2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39.3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 39.4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 39.5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 参考文献 索引 |
| 基本信息 | |||
| 书 名 |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辅导与习题集 | ||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崇文书局 | |
| 出版时间 | 印刷时间 | ||
| 页 数 | 279页 | 字 数 | |
| I S B N | 9787540312145 | 开 本 | 16开 |
| 包 装 | 平装 | 重 量 | 458g |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定 价 | 42.00元 |
| 内容简介 | |||
考点综述 以纲为本,深剖考研趋势,考点、题型及比例一览而尽 名词术语 重点名词,中英对照,专业释义完美呈现 考研精粹 名校近几年高频考研试题,分析与解答 单元精练 名校经典习题“一网打尽”,知识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习题详解 教材课后所有习题,详细解答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醒目的白色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学术的庄重感。我当初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普通生物学”这个标题吸引的,毕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想要深入了解生命现象,这本书似乎是个不错的敲门砖。拿到手掂了掂,感觉分量十足,一看目录,果然内容涵盖了从分子层面到生态系统的宏观视野,从细胞结构到遗传变异,脉络梳理得相当清晰。特别是注意到“辅导与习题集”这个部分,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理论知识再扎实,没有配套的练习巩固,就像盖了一半的楼房,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花了一些时间翻阅前几章,发现作者在基础概念的阐述上非常到位,用词精准而不失生动,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干巴巴的,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这种平衡感,在理工科教材中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从排版来看,图文并茂的布局使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图表,简直是学习路上的视觉导航。总而言之,初步印象是,这是一套值得信赖的、内容详实的入门级工具书,为接下来的深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套教材给我的整体感觉,那应该是“系统性”和“深度耦合”。它不是那种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割裂开来的拼盘,而是一套试图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坚实桥梁的完整体系。例如,它在讲解基因表达调控时,不仅仅停留在转录因子和启动子的层面,还会回溯到染色质结构的变化,甚至是细胞信号网络对这些基因表达的远距离调控。这种跨越不同尺度的整合能力,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生命现象复杂性的认识。它迫使你必须用一种整体的、生态的眼光去看待生命体,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结构或过程。这种高维度的知识组织方式,无疑是为后续学习更专业、更前沿的生物学分支(比如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铺设了最坚实的地基。对于有志于构建全面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学习者而言,这种深度的耦合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选择也值得称赞。在这个“快餐阅读”的时代,手感好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套书的纸张略带米白,有效缓解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字体和行距的排布也十分考究,没有那种拥挤压迫感。特别是习题集部分,留白处理得当,方便读者在上面圈点批注,做标记。对我来说,一本好的教材不光是知识的载体,它也是一个学习过程的伴侣,我们要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迹。相比那些印刷粗糙、摸起来冰冷僵硬的教材,这套书显然在用户体验上做了大量的优化。这种对细节的关注,间接传递了一个信息:编者对学习者是抱有同理心的,他们理解长时间学习的辛苦,并努力让这个过程尽可能舒适和高效。这种用心,是无法用简单的内容堆砌来衡量的。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书架,发现很多参考书都是“买回来积灰”的命运,但这一套《普通生物学》的地位却一直很稳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第四版”的更新迭代。要知道,生物学是一个发展极快的学科,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新的细胞信号通路不断涌现,如果教材不能及时跟进,那就意味着知识的滞后。我很关注它在引入前沿知识方面的处理方式,是生硬地塞入新的名词,还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已有的理论框架中。从我阅读的部分内容来看,作者群显然下了不少功夫,他们似乎很注重知识的“逻辑承接”,老版本的知识点被有条理地修正和深化,而不是简单地替换。这体现了一种对学术严谨性的高度尊重。我特别喜欢它对经典实验的论述,不是简单地描述实验步骤,而是深入探讨实验背后的科学假设、设计思路以及结论的局限性,这培养的不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科学的思考者”,这对于任何希望在科学领域走远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素质。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生物竞赛或者考研这种“高阶”学习目标抱着敬畏之心的人,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套书明确标出“奥林匹克生物竞赛考研教材”的字样时,心里是咯噔一下,感觉这可能不是我这种普通爱好者能轻松啃下来的“硬骨头”。但是,好奇心驱使我还是翻开了其中一本辅导册。里面的习题设计确实很有挑战性,它们不像初级教材里那样只是简单地考察定义,而是更多地倾向于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很多题目需要你跳出单一知识点的框架,将不同的概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学思维链条。比如,一道关于代谢途径的题目,它不仅要求你背诵酶的名称和底物,更要求你分析在特定环境胁迫下,细胞如何动态调整这个途径的效率。这种深度和广度,让我意识到,这套书的定位绝对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直指核心的、需要深入理解才能掌握的知识体系。对于那些目标明确,渴望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的学习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提供了高水平的训练场,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套严谨的学术思维模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