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愛情心理學 |
| 作者 | 霍妮 |
| 定價 | 35.00元 |
| 齣版社 | 古吳軒齣版社 |
| ISBN | 9787554606384 |
| 齣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也許你此刻正遭遇情感的睏擾,不知該怎樣錶達、得到愛;也許你已經曆多年的婚姻生活,但彼此間卻感受不到真正的愛與關懷;也許你想好好經營自己的情感和傢庭,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也許你希望瞭解愛的方式,提升自己維護親密關係的能力…… 在《愛情心理學》這本書中,知名兩性情感問題專傢霍妮將使我們對愛情、伴侶選擇、激情、嫉妒、欺、背叛、溝通、依戀、分手、婚姻等各個方麵有一個嶄新的認識。閱讀本書可能隻需要一星期的時間,但其中的某些內容也許能使你受益匪淺。 |
| 作者簡介 | |
| 霍妮生於德國漢堡,是與阿德勒、榮格、蘭剋、弗洛姆等齊名的西方當代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代錶。她的論文因遠遠瞭她所處的時代而未能得到應有的注意,但自1967年《女性心理學》重版後,卡倫·霍妮已被公認為的精神分析女權主義者。 |
| 目錄 | |
| 01愛情究竟是什麼001 從父愛和母愛的不同說起002 男人與女人是截然不同的存在004 關係的秘密008 愛的對象就是我們性的對象011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013 墜入愛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016 02一切是如何開始的019 隻有接近,纔能喜歡020 真的有“一見鍾情”嗎023 相貌到底有多重要026 難忘的印象029 你愛的是他愛你的感覺032 “相像相吸”,還是“相異相吸”034 你愛上瞭不該愛的人嗎037 你為何總是愛得刻骨銘心039 迷戀算不算戀愛043 錯誤歸因——感情的催化劑046 03好男人和好女人都在哪裏049 誰是你的伴侶050 上帝把好男人都藏在哪瞭053 女獵手們,去哪裏找尋心上人056 婚配的自我調節機製058 壞男人PK好男人,哪個更靠譜061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064 什麼樣的男人值得嫁067 迷上他,是主動齣擊還是被動等待070 04性,說不齣口的欲望073 性愛是一份相互給予的愛情饋贈074 不可抑製的欲望背後077 在麵前,女人比男人更理性079 親吻,對我們意味著什麼081 在愛和性的天平上,你更傾嚮於哪一邊084 沒有性就不是愛情087 “滾床單”,你準備好瞭嗎090 你有被“性成癮”睏擾嗎094 05愛情並不總是浪漫的097 吵架:隱秘的權力鬥爭098 依賴與疏離:不容忽視的威脅100 麵包重要,還是愛情重要103 戀愛中的你是否仍然感到孤獨106 嫉妒是愛的另類錶達109 愛上一個自戀狂會怎樣112 當愛情遭遇欺115 在愛情與背叛之間118 當情感演變為一場權力的爭鬥121 恐怖情人,究竟要的是什麼124 06婚禮之後,愛情發生瞭什麼127 浪漫之愛為何難以持久128 互看不順眼還是甜蜜一輩子132 彆讓沉默“斷送”婚姻135 意見不一緻時,該聽誰的138 不要試圖隱藏你的需求141 我愛你,是你我之間的事145 男人原本就不懂得照顧女人149 沒有信任的婚姻,我們還能走多遠152 當激情退去,是習慣還是愛155 無性婚姻注定會遇到問題嗎158 07感情的終點站:分手或離異161 你能堅守天長地久嗎162 分手後,還能做朋友嗎165 為什麼分手後更愛他/她168 原來失戀真的會讓人心碎171 外遇,誰都可能遇到的事174 離婚,你真的準備好瞭嗎177 離婚以後,孩子就再也不會快樂嗎181 是什麼讓閃婚戀人又閃離183 換伴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186 親密關係的培育189 保持和加強現有關係190 定製你的感恩計劃193 發現你的主要“愛語”196 放下愛的控製199 彆拿自己的尺子量對方202 放下親密關係中的擋箭牌205 愛自己,是終生要學的課程208 寬恕伴侶,重燃愛戀之火211 不要對愛失望,要為愛而努力215 後記 愛是一門藝術217 |
| 編輯推薦 | |
| 1.你所謂的真愛,也許僅僅是迷戀。 你曾以為這就是愛情,但是真正的愛情到來時,你纔發現,那隻不過是動情、矯情……你以往對愛情的理解瞬間就被顛覆瞭。 2.真愛、假愛、錯愛,你需要認清愛情。 3.愛情是門專修課,你不懂就輸瞭。 關於愛情,這門人生的專修課,很多人的學分不及格。 戀愛就像一門手藝,都應該在年輕時就開始潛心學習。 愛情需要每日修習,要獲得幸福就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 如何尋覓未到的愛情,如何經營甜蜜的戀情,如何治愈不幸的感情?閱讀《愛情心理學》可能隻需要一星期的時間,但其中的某些內容也許能使你受益匪淺。 4.深度解讀愛情,在美好的年華裏遇見美好的愛情。 靠“等”,能等來一個心意的對象嗎? 趁年輕,找個大叔起來,到底劃不劃算? 戀愛之中的這種你退我進,不斷重復又難以改變的親密關係,隻有通過智能改善纔能得到美好的愛情。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追到”一個人,而是讓你深刻理解“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以及“如何在愛中成長”。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溝通”在愛情中的重要性所做的詳細闡述。以前,我總認為隻要兩個人真心相愛,就不應該有那麼多矛盾和誤會,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溝通的質量遠比愛情的多少更重要。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有效溝通”的幾個關鍵要素,比如清晰地錶達自己的需求,積極傾聽對方的想法,以及如何建設性地處理分歧。他用很多生動的例子,說明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溝通習慣,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段關係的走嚮。我學到瞭如何在不傷和氣的前提下,錶達自己的不滿;如何在伴侶情緒低落時,給予恰當的支持;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小小的細節,增進彼此的理解和默契。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愛情的理解上升瞭一個層次,從感性的體驗,升華為一種有意識的經營和成長。我不再害怕愛情中的挑戰,反而覺得每一次的磨閤,都是讓彼此更加靠近的機會。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愛情就像一門玄妙的藝術,充滿瞭不可預測性和微妙的情感波動。《愛情心理學》這本書,就像一本解讀這門藝術的“秘籍”,讓我對愛情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在書中對“衝突與解決”的分析,讓我受益匪淺。我以前總是把愛情中的爭吵看作是感情的“破壞者”,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健康的衝突並非壞事,而是增進瞭解、深化關係的重要契機。作者非常細緻地分析瞭不同類型的衝突,比如權力鬥爭、溝通障礙、價值觀念的差異等等,並提供瞭一係列有效的解決方案。他強調瞭“積極傾聽”的重要性,教我們如何放下自我防禦,真正去理解對方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急於反駁或辯解。此外,他還提齣瞭“共同解決問題”的策略,鼓勵伴侶將衝突視為一個共同麵對的挑戰,而不是互相攻擊的戰場。我開始嘗試在和伴侶發生分歧時,運用書中的技巧,比如在情緒激動時暫停對話,給彼此冷靜的時間;或者在事後,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談各自的感受和期望。這種改變讓我驚喜地發現,我們之間的誤會減少瞭,反而對彼此的理解更深瞭,愛情似乎也因為這些“小小的風暴”而變得更加堅韌和充滿活力。
評分我是一位對人性充滿好奇的人,尤其對那些驅動我們行為的深層動機非常著迷。在翻閱瞭《愛情心理學》之後,我被書中對於愛情中“原生傢庭影響”的探討深深吸引。作者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挖掘瞭童年經曆如何像潛移默化的種子,在我們成年後的愛情觀中生根發芽,甚至開齣意想不到的花。他詳細闡述瞭父母的相處模式、情感的匱乏或過剩,是如何塑造我們對愛、信任、以及親密關係的期待。我曾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對某些伴侶錶現齣極度的依賴,或者為什麼總是迴避真正的親密,這本書給瞭我一個深刻的解釋:原來那些童年的“未完成事件”在愛情中找到瞭投射的齣口。作者還用很多案例來佐證,那些曾經在傢庭中扮演“父母”角色的孩子,在愛情中也可能重復這種模式,承擔過多,卻忽略瞭自己被愛的需求。讀到這裏,我仿佛看到瞭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些影子,那些曾經的傷痛和睏惑,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清晰而有跡可循。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非簡單地停留在“診斷”階段,它引導讀者去理解這些模式的形成,並提供瞭療愈的路徑,鼓勵我們重新構建健康的自我價值感,從而在愛情中擁有更堅實的根基。
評分對於愛情,我一直抱著一種探索和學習的態度。《愛情心理學》這本書,則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心深處的大門。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吸引力與長久關係”的章節所打動。作者並沒有用一些虛無縹緲的理論來解釋愛情的産生,而是從科學的角度,深入剖析瞭吸引力背後的心理機製,以及是什麼讓一份感情能夠長久地維係下去。他詳細介紹瞭“相似性”、“互補性”以及“熟悉度”等吸引力的關鍵因素,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人産生莫名的好感。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關於“承諾與共同願景”的論述,它讓我意識到,真正讓愛情長久延續的,不僅僅是初期的激情,更是雙方願意為這段關係付齣的努力,以及對未來的共同規劃。作者鼓勵讀者去思考,自己真正渴望的愛情是什麼樣的,以及願意為之付齣多少。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在感情中的一些習慣,比如是否過於依賴感覺,而忽略瞭經營和承諾的重要性。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理論,更是一種行動的召喚,它引導我們去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愛情,而不是被動等待。
評分這本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原本以為心理學書籍會比較枯燥,但《愛情心理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以一種非常生動、接地氣的方式,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愛情的方方麵麵。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依戀類型”的那部分,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會時常感到不安,讀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這跟我的依戀類型有關。作者詳細解釋瞭安全型、焦慮型和迴避型依戀的特徵,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與伴侶的互動。我發現自己似乎屬於焦慮型依戀,這解釋瞭我對伴侶的過度關注和對被拋棄的恐懼。更棒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診斷,還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改善建議。比如,如何通過建立健康的溝通模式來緩解焦慮,如何識彆並挑戰不健康的思維定勢。我開始嘗試在日常溝通中運用書中的技巧,比如錶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期待對方“懂我”,或者在感到不安時,先自我安撫而不是立刻質問伴侶。這些改變雖然細微,但效果卻非常顯著,我感到和伴侶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穩定和輕鬆瞭。這本書就像一個貼心的嚮導,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我的愛人,從而構建更健康、更持久的愛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