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皮藝技法全書
定價:68.00元
作者:日本STUDIO TAC CREATIVE編輯部
齣版社:中原農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42140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皮革工藝》係列簡體中文版
◎ 80%手工皮具愛好者的啓濛書
◎ 皮藝入門、技法進階、培訓教學參考書
◎ 專業示範,圖文雙解,附贈紙型,輕鬆製作
◎ 復古、經典、時尚作品,開啓你的手作之門
內容提要
迄今*經典、*完整、*專業的手工皮革入門寶典。
本書以皮革工藝的基本技法為主,依用途分類,說明各項工具使用方式、不同皮革的特性,以及各種皮革適用技法,帶領讀者認識皮革的世界。
基礎技法:紙型製作、轉描、裁斷、消薄、側邊處理、黏閤、手縫、鑿孔、五金安裝、纏邊與編織、染色、打印、雕刻。所有技法皆搭配照片,STEP BY STEP,詳細講解,讓你穩紮穩打學會各種技巧。
*後,由簡入繁、由易到難解說名片夾、錢包、托特包三種單品的製作,讓初學者可以試著挑戰,完成屬於自己的手工皮具。
本書不隻是初學者*的入門書,也是所有皮革工藝者的*工具書。
目錄
4 無垠的皮革工藝世界
10 皮革工藝中使用的
基本工具
16 皮革工藝基本知識
18 皮料的性質
18 植鞣與鉻鞣
20 部位與縴維方嚮
21 皮麵層與肉麵層
21 皮革的厚度
21 皮層
21 染色的容易度
22 各式皮料
22 各式動物皮
23 各式銀付革
23 各式起毛革
24 各式錶麵加工
25 皮料的適材適所
25 適閤手縫、纏邊的皮料
25 適閤機器縫紉的皮料
26 適閤進行雕刻、打印的皮料
26 適閤染色的皮料
27 皮革工藝的實踐
27 擬訂計劃
30 購入
31 製作
31 使用
31 皮革的加脂修飾
33 紙 型
34 製作準確耐用的紙型
34 貼閤原圖與厚紙
36 裁齣厚紙上的圖案
40 名革珍革小檔案1
41 轉描
42 轉描的準備工作
42 思考皮料的配置方式
43 轉描紙型至皮革
45 軟革的描綫方法
46 名革珍革小檔案2
47 裁 斷
48 正確的裁斷方法
48 認識裁皮刀
52 裁皮刀的種類
54 使用換刃式裁皮刀裁斷
55 使用美工刀裁斷
55 使用皮革專用剪刀裁斷
56 裁皮刀的保養方法
58 皮革磨刀闆的製作方式與使用方法
59 削 薄
60 皮革削薄的種類與方法
60 削薄的種類
61 各種削薄方法
64 各種削薄工具
66 名革珍革小檔案3
67 肉麵層與側邊的終加工
作業
68 肉麵層與側邊狀態影響成品質量
68 側邊的削邊作業
70 使用研磨工具整理側邊形狀
71 使用處理劑進行肉麵層與側邊的終磨整
78 名革珍革小檔案4
79 黏 閤
80 黏閤劑的種類及特性
80 使用聚醋酸乙烯係黏閤劑黏閤
86 使用閤成橡膠係黏閤劑黏閤
88 使用天然橡膠係黏閤劑黏閤
90 名革珍革小檔案5
91 手 縫
92 鑿開綫孔,以針綫縫閤
92 使用菱斬鑿孔
99 使用間距輪與菱形錐鑿孔
103 使用菱斬與菱形錐鑿孔
107 麻綫的基本縫法
116 SINEW綫的基本縫法
119 縫閤後的側邊磨整加工
121 鉻鞣革的縫閤與側邊磨整
123 纏 邊
124 藉由纏邊做齣各種變化
124 使用工具
125 各種纏邊法
125 纏邊的前置作業
126 準備纏邊的物品
127 定齣基準點,以平斬鑿孔
129 繞纏縫
131 雙纏縫
134 纏邊之必學小技巧
136 名革珍革小檔案6
137 鑿 孔
138 靈活運用鑿孔工具,鑿齣漂亮的孔洞
138 圓孔的鑿孔方法
140 長圓孔的鑿孔方法
141 細綫孔的鑿孔方法
142 扣類與工具的尺寸對照
143 金屬配件
144 各式金屬配件的安裝方法
144 四閤扣的安裝方法
146 牛仔扣的安裝方法
147 磁扣的安裝方法
148 轉扣的安裝方法
149 原子扣的安裝方法
150 固定扣的安裝方法
151 雞眼扣的安裝方法
152 飾扣的安裝方法
153 金屬扣件的拆取方法
154 拉鏈的安裝方法
156 帶扣的安裝方法
158 名革珍革小檔案7
159 染色與終加工作業
160 三大染色技法
160 基本染料染
163 古典染
165 打 印
166 使用打印技法營造特殊質感
166 編織風印花紋
171 雕 刻
172 基本的雕刻流程
172 轉描圖案
175 依照圖案進行雕刻
178 鏇轉刻刀的保養方法
180 名革珍革小檔案8
181 單品製作
182 名片夾的製作方法
192 二摺皮夾的製作方法
210 托特包的製作方法
222 Craft社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收到!我將以一位讀者的視角,為您撰寫五段各具特色、內容豐富的圖書評價。 這本《皮藝技法全書》簡直是我的皮具製作啓濛聖經!我之前完全是個新手,對皮具製作一竅不通,光是看到那些精美的皮具成品,就心癢癢地想自己動手。偶然間發現瞭這本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迴來,沒想到立刻被深深吸引。它的排版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皮料選擇、工具介紹,到各種縫閤、削邊、打磨、染色、上光等核心技法,都講得詳詳細細,圖文並茂,簡直就像有位老師傅在我旁邊手把手地教一樣。我特彆喜歡它對每一種工具的詳細講解,比如不同形狀的斬、不同材質的針綫,它們各自的用途和使用技巧都解釋得明明白白,讓我這個門外漢一下子就能區分清楚,避免瞭走瞭很多彎路。而且,它還講解瞭很多不同皮料的特性,像植鞣革、鉻鞣革,它們的優缺點、適閤做什麼樣的皮具,我都瞭解得透透的。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沒得說,每一個步驟都拆解得很細緻,我按照書裏的指示,第一次嘗試做一個簡單的卡包,從裁皮到縫綫,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結果居然真的做齣來瞭!那種成就感真的太棒瞭!它不僅教會瞭我“怎麼做”,更讓我理解瞭“為什麼這麼做”,比如為什麼某些部位需要削薄,為什麼打磨要分不同的砂紙。對於想入坑皮具製作的朋友,或者已經入門但想係統學習的,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的期望值並不高,畢竟市麵上關於手工藝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講解得過於碎片化。但《皮藝技法全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它並非隻是一本技法羅列的書,而是更側重於“理解”和“融會貫通”。書中不僅有各種精細的製作步驟圖,更重要的是,它會解釋每一步的原理和目的。比如,在講到“皮革的延展性”時,它會詳細說明為什麼在某些地方需要預留伸縮空間,又或者在“皮革的染色”章節,它會深入淺齣地講解顔色的深淺如何影響最終的視覺效果,以及不同染料與皮革的親和力。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皮革的保養”那一章,它列舉瞭非常多種類的問題,比如發黴、開裂、褪色等等,並給齣瞭非常具體的解決方案,還強調瞭預防的重要性。這本書的邏輯性很強,從基礎知識到進階技巧,層層遞進,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個紮實的知識體係裏不斷攀升。我個人是一名對細節有極緻追求的手藝人,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對於綫跡的粗細、針孔的間距、封邊的光滑度,都有非常細緻的要求和指導,讓我的作品在細節上有瞭質的飛躍。它提供的不止是“做什麼”,更是“如何做得更好”。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為被封麵上那個精美的皮具作品吸引瞭。我平時也喜歡搗鼓一些手工,但對於皮具製作,一直覺得門檻很高,不太敢輕易嘗試。沒想到,這本《皮藝技法全書》真的太適閤我這種“小白”瞭!它就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從最最基礎的“握刀姿勢”、“如何握錘”這樣的小細節都講到瞭,而且講得特彆清晰,我按照書裏的圖示,很快就掌握瞭基本要領。書裏介紹的工具,也都是最常用、最容易入手的,它還對比瞭不同品牌的工具,給瞭很多實用的建議,避免瞭我這個新手被琳琅滿目的工具嚇到。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皮革的清潔與修補”那一章,我之前做的幾個皮具,因為不小心沾瞭點髒東西,處理不好就留下痕跡,看瞭這一章,我纔明白原來有很多巧妙的方法可以處理這些小瑕疵。它還講解瞭如何為皮具做日常保養,讓我的皮具成品壽命大大延長。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親切,沒有太多專業的術語,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樣,讓我感覺學習皮藝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它真的讓我從一個“不敢碰”的狀態,變成瞭一個“躍躍欲試”的狀態,迫不及待地想開始我的皮具製作之旅瞭!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皮具設計和製作的從業者,我拿到這本書時,其實是在尋找一些可以啓發靈感的、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技法。不得不說,《皮藝技法全書》給瞭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它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融入瞭很多現代的設計理念和工藝創新。例如,在“皮革拼接與鑲嵌”的部分,它介紹瞭一些非常巧妙的設計,如何通過不同顔色、不同紋理的皮革組閤,創造齣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我還注意到書中提到瞭不少關於“皮革雕刻與壓花”的先進工具和技巧,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補充,因為我之前在這方麵接觸的相對較少。而且,這本書的案例非常豐富,從實用的包袋、錢包,到精緻的配飾,甚至是一些具有藝術性的皮雕作品,都囊括其中,很多設計都非常具有前瞻性,讓我看到瞭皮具工藝無限的可能性。我特彆欣賞它對“個性化定製”的探討,書中提供瞭很多思路,如何根據客戶的需求,在經典技法上進行創新,打造齣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傳授技藝,更在於它打開瞭我的設計思路,讓我對皮具這門藝術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索。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皮具工藝之旅。我一直對古老的皮具製作技藝非常著迷,總是覺得那些老物件裏蘊含著曆史的溫度和匠人的智慧。《皮藝技法全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講解瞭現代的主流皮藝技法,還花瞭不少篇幅介紹瞭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比如一些古老的縫閤方式、手工打磨的細節處理,甚至是如何利用天然材料來處理皮革。我讀的時候,仿佛能看到古代工匠們在燭光下,一絲不苟地打磨著皮革,感受他們對每一件作品的敬畏之心。書中的插圖雖然是現代繪製,但它所傳達的技法和精神,卻有著濃厚的曆史沉澱感。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講解這些古老技法時,並沒有把它當成是一種“懷舊”的噱頭,而是非常認真地分析瞭這些技法的閤理性和優越性,甚至提齣瞭一些可以將傳統技法與現代材料相結閤的創新思路。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工藝傳承,不是守舊,而是理解其精髓,並讓它在新的時代煥發生機。它讓我對皮具製作的理解,從“工具和材料”上升到瞭“曆史和文化”的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