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5)
定价:56.00元
售价:42.6元,便宜13.4元,折扣76
作者:常健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3100516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常健主编的《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5)》主要汇集了2015年10月18-19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学术研讨会”的25篇参会论文。全书论文按内容分为六个主题,分别是“公共冲突的发展和原因分析”“公共冲突管理的制度建设”“公共冲突化解的理论与方法”“公共冲突管理主体研究”“环境和社区冲突管理研究”和“网络、医患和城管冲突管理研究”br/>
目录
公共冲突管理的制度与机制 社会治理视角下中国公共冲突治理的制度建设/常健 法治国家建设中四类治理规范的结构关系和协调机制/常健 中国的社会冲突缘何未能制度化:基于冲突管理的视角/张振华 公共冲突管理机制的系统化构建——韩国的经验及借鉴/常健刘 韩国委员会在公共冲突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启示/常健李志行 公共冲突管理中的责任及其机制建构/王玉良 缺失与建构:公共冲突治理视域下的信任探析/王玉良公共冲突的治理策略 社会稳定风险仿真模拟与社会冲突的前馈控制/阎耀军 郭涛 控制与化解的交互:转型期中国冲突治理的内在逻辑/张春颜 公共领域冲突控制与化解的耦合对治理方式与效果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张春颜常健 我国公共冲突干预治理中存在的角色混乱问题解析/赵伯艳 社会组织融入社会冲突管理的时机找寻/韦长伟 社会冲突解决中的“花钱买稳定”策略研究/韦长伟贾晓光 公共冲突视角下的基层治理新思维——基于群体件的分析/原珂 关耀强 西方冲突化解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脉络/常健原珂公共冲突的过程分析 广义共享性谱系与群体件演化规律研究/吕鹏 “旁观者”现象:旁观者介入公共冲突的过程分析及破解策略/原珂齐亮 网络动员的影响因素分析/徐祖迎 农民的行动策略与的制度理性——对我国征地拆迁中“闹大”现象的分析/杨华 罗兴佐 国家安定与个人权利保障:转型悖论及其消解/常健刘明公共冲突管理的不同领域 韩国环境冲突的历史发展与冲突管理体制研究/常健李志行 当代中国医患纠纷的治理机制:现状、问题及建议/许尧 医患纠纷治理中的冲突转化及其途径/许尧 中国城市社区冲突及化解路径探析/原珂 构建我国互联网多元治理模式——匡正互联网服务商参与网络治理的“四大乱象”/赵玉林 “劳动利益争议”处理机制的缺失与构建/徐小洪 灰色治理与城市暴力再生产——鲁磨路“城管”实践的机制分析/吕德文公共冲突管理研究回顾与借鉴 中国公共冲突解决研究述评/李婷婷李亚 冲突化解研究诸领域及其对公共冲突化解研究的影响/常健王玉良 网络动员研究述评——以冲突管理为视角/徐祖迎
作者介绍
常健,现任南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人权问题研究,出版《人权:理想·悖论·现实》等。
文摘
序言
当我在书店或图书馆看到《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5)》这本书时,我首先会想到的是它可能带来的“现实意义”。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任何一个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学者或关心社会进步的普通人来说,都充满了研究价值。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各种利益的碰撞和观念的冲突。这本书的作者,常健,他大概是带着一种“记录者”和“分析者”的身份,为我们呈现了当年社会运行中的一些“摩擦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避免流于泛泛而谈,而是能够深入到具体的社会肌理中,去挖掘那些引起冲突的深层原因。例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收入差距、社会保障、环境压力、信息不对称等等,都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而“管理”二字,则暗示了这本书并非只是罗列问题,而是要提出解决方案。我非常期待看到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能够指导实际操作的管理策略,甚至是在制度设计层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评分《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5)》这个书名,听起来像是一份关于社会“体检报告”,对2015年的中国社会在“冲突”这一维度上进行了诊断。作为一名关注社会动态的读者,我非常好奇作者常健先生会以何种视角来解读当年的公共冲突。我设想,这本书可能包含对当年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深入剖析,不仅是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心态、利益格局和权力关系。2015年,正值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可能在这个时期集中爆发或显现。这本书的“评论”二字,则意味着作者不仅仅是客观地陈述事实,更会带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不同于官方口径的视角,能够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并对这些冲突的发生机制和管理方式提出深刻的见解。对于“管理”二字,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预防、调解、化解等一系列的策略性论述,能够为我们理解和应对未来的社会冲突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评分《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5)》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一群专家学者围坐在一起,对一年来社会上的大小冲突进行“会诊”的场景。我猜想,这本书的编排可能不是单一作者的论述,而是集合了多位作者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成果,共同构成了一部关于公共冲突管理的“年报”。2015年,恰逢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类社会矛盾也可能更加凸显。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剖析当时一些标志性的冲突事件,比如在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土地纠纷、拆迁矛盾,或者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传统利益与新利益之间的博弈?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管理”的论述,它不仅仅是“解决”冲突,更是一种“过程”,一种需要耐心、技巧和系统性思维的艺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创新的管理模式,或者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反思和改进?我对书中可能出现的案例分析和理论框架都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在多元社会中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评分读到《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5)》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关于社会治理的画面。想象一下,在2015年,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快速的变革,各种新兴的社会问题和利益诉求层出不穷,这些都可能演变成不同程度的公共冲突。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聚焦于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或者因资源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矛盾,又或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带来的新型冲突模式。常健先生作为作者,他的视角会是怎样的?他会偏重于宏观的政策层面,还是微观的个体行为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不同于刻板印象的解读,或许能让我们看到冲突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问题,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如何通过智慧和妥协来找到解决之道。这本书的“评论”二字,也暗示了它可能包含作者对当下社会状况的批判性思考,我期待这种思考能够尖锐而有建设性,能够引发读者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公共冲突”这一核心问题的深入探讨。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确实引人注目,光看书名《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5)》,就觉得它一定触及了很多现实社会中的敏感议题。我本身对如何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发展一直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要深入了解。我设想,这本书的作者,常健先生,大概是一位在相关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学者或实践者,他可能通过对2015年一年间发生的各种公共冲突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冲突产生的根源,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有哪些有效的管理和应对策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启发读者,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更能思考自己在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中可以扮演的角色。这本书的出版年份“2015”也很有意义,它意味着书中讨论的案例和观点,都是基于那个特定时期中国的社会背景,这对于我们理解当年的社会动态、政策演变,以及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可能都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总而言之,我带着对深度分析和实用性建议的期待来接触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