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手机:划时代的魔器
定价:25.00元
售价:19.8元,便宜5.2元,折扣79
作者:跃钢,朱志远,张建国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0302587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995年,广东开通了中国个GSM网络,1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有3亿多手机用户。手机,到底有何魔力,能获得如此的关注,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作者不仅通俗地介绍了手机的基本工作方式和原理、手机的软硬件应用机理,还谈到了手机文化的形成与冲击、手机礼仪和手机道德。在五彩缤纷的方寸天地间,在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按键下面,手机也是充满人文情怀的魔器。
手机的普及,划分了一个技术时代,也划分了一个新文化时代,是一部划时代的魔器。
目录
前言
鸣谢
章 手机的外围科技话题
1.1 魔器的谜思:手机的使用有损健康吗?
1.2 魔器的魔技:手机的移动通讯功能是如何工作的?
1.3 魔器的魔迹:手机的漫游
1.4 魔器的软肋:手机线路为什么会被打爆?
1.5 魔器的魔域:手机的地域局限性——手机频带的设定,兼谈手机的解锁
1.6 魔器的简语:手机的短信服务
1.7 魔器的魔语:手机的彩信服务
1.8 魔器的魔配:什么是蓝牙?
1.9 魔器的魔径:手机通过WI-FI游览互联网
1.10 魔器的代价:手机收费的知识
1.11 魔器的由表及里
第2章 手机自身的技术话题
2.1 魔器的家谱:什么是1G,2G,2.5G和3G手机?
2.2 魔器的面貌:手机的硬件数据介绍
2.3 魔器的身份:手机用户标识卡(SIM卡和UIM卡)
2.4 魔器的储仓:手机记忆储存卡
2.5 魔器的舞台:手机的操作系统
2.6 魔器的魔棒:手机
2.7 魔器的能量:平话手机的电磁输出功率和电磁频率
2.8 魔器的强化:手机外接天线的制作
第3章 手机的社会话题
3.1 魔器修身:手机礼仪和手机道德
3.2 魔器齐家:手机辅家书
3.3 魔器治国:手机对国法民情的监督作用
3.4 魔器平天下:手机可以拯救世界?
3.5 魔器史话:手机技术发展简史
3.6 魔器忧患:手机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
3.7 魔器杂话:手机飞机不投缘
3.8 魔器前景:手机通讯的未来
附录1 无线通讯应用协议标准-WAP
附录2 世界各国手机频道使用一览表
附录3 相关技术名词英文缩写的简释
附录4 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大事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看到《手机:划时代的魔器》这本书名的时候,脑海中立即联想到的是手机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近乎“魔法”的角色。它连接着遥远的个体,传递着海量的信息,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好奇书名中的“跃钢”是否暗含着手机的硬核科技,亦或是其在市场上的迅猛发展如同钢铁般坚不可摧。我想象中的这本书,可能会从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去探讨手机究竟是如何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魔器”的。它是否触及了手机背后的情感连接,那些通过屏幕传递的喜怒哀乐,那些因为手机而维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又或者,它会深入分析手机在艺术、文化、教育等领域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它是如何打破时空的界限,让知识和创意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富有故事性的笔触,讲述手机从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蜕变为一个集万千功能于一身的“魔器”的过程。我期待书中能有对于手机发展历程中那些关键性转折点的精彩描绘,以及对未来手机可能形态的富有想象力的展望。这本书名让我觉得它将是一次关于我们时代最重要科技产品的一次深度对话,一次对“魔器”本质的探寻。
评分读到“手机:划时代的魔器”这个书名,我第一反应是它会不会探讨手机作为一种“魔器”所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手机确实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得以随时随地连接世界,获取信息,享受娱乐。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听到关于手机成瘾、信息过载、隐私泄露等负面影响的讨论。这本书是否会就此展开深入的分析?它会不会去挖掘那些隐藏在手机背后,促使其成为“魔器”的那些技术原理、商业策略,甚至是某种哲学思考?“跃钢”这个词,给我的感觉非常硬朗,充满了金属的光泽,仿佛是在强调手机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所蕴含的强大力量。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无数的电子元件、精密的电路板,以及背后庞大的技术支持体系,共同构成了这个无所不能的“魔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些“幕后英雄”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手机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创新。也许作者们会从历史的维度,追溯手机技术发展的脉络,分析哪些关键性的节点,是如何将手机推向如今的地位的。我又在想,如果这本书真的像书名所暗示的那样,那么它会不会也对手机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所预测?它会不会探讨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又会以何种形态,以何种方式,继续扮演“魔器”的角色,甚至进化成更加神奇的存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手机:划时代的魔器》让我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画面感,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手机如同魔法棒一般,改变着我们现实世界的景象。我特别对“划时代”这个词感到好奇,它暗示着手机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科技产品的迭代,而是真正意义上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事件。那么,在书中,作者们是否会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去审视手机如何一步步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如何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结构、人际交往、甚至我们的思维方式?“跃钢”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和现代感,或许它象征着手机材质的坚固耐用,又或许它暗示着手机技术发展的迅猛和势不可挡。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深入剖析手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演变,从最早的“大哥大”到如今智能手机的百花齐放,每一步都充满了技术上的飞跃和商业上的博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那些推动手机“魔器”化进程的关键人物、关键技术和关键事件。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手机功能的书,更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书,思考我们是如何被手机所塑造,又将如何去驾驭这个强大的“魔器”,而不是被它所奴役。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会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探索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跃钢”这个词组给我的感觉非常具有力量感,也带有一丝工业时代特有的那种厚重和坚实。我想象中的这本书,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手机这个载体本身,而是会将其视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的集大成者。我特别好奇作者们会如何去解读“划时代的魔器”这个概念。是因为手机的普及速度太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就像施了魔法一样?还是说,手机本身所蕴含的尖端科技,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魔幻”程度?我个人对于科技发展史一直都颇感兴趣,而手机无疑是近几十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产品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回顾手机从诞生之初的笨重形象,到如今轻薄时尚的形态,期间经历的技术突破、设计演进以及市场竞争的跌宕起伏。同时,我也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关于手机对人类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信息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感到好奇。毕竟,一个“魔器”的出现,必然会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变革,而手机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这本书的名字以及作者的名字(特别是“朱志远”和“张建国”,感觉像是经验丰富的老一辈技术专家或者学者),都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黑底上面一束耀眼的光芒仿佛从手机屏幕中迸射出来,配上“划时代的魔器”这样的标题,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交、娱乐到学习、工作,几乎无所不能。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immediately就想到,它会不会探讨手机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魔器”的?它有没有讲到手机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技术革新,那些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创新思维?又或者,它会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手机对社会、文化乃至人类思维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们能够以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方式,来解读手机这个看似普通却又无比强大的事物。这本书的名字里有“跃钢”这个词,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也许代表着某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又或者是某种硬核的技术力量?我猜想,作者们很可能在书中也注入了类似的精神,去剖析手机的崛起之路,展现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的智慧和汗水。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充满了故事感和思想性,让我忍不住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